评定报告中应尽量使用描述行为的术语,而不是抽象概念。在评定中,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往往重视个体在测验中的操作,记录其得分,而有经验的人则重视描述接受测量的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评定报告中应包括行为描述:(1)那些代表人格实质的行为表现,如能表明其人格独特性的姿势、表情及手势等;(2)对特殊访谈或测试题的特异行为反应,即重视那些不同寻常的、独特的新反应,忽略那些答题时与其他人一样的反应。
3描述个体的独特性
评估描述个体时应着重其特殊性而不是一般性。个别的差异包括强度上和能力上的特点,代表着被评者的特殊需要和特殊能力。
4.报告的撰写要清楚、准确、直接
为了避免报告撰写者和报告阅读者交流的困难,撰写报告时要尽量避免技术术语,要简洁、明了、准确、概要、可读性强。
5.提供综合服务的信息
有人撰写评定报告时把测验结果照搬上去,成为一堆数据,这是不明智的。要整理测验数据,报告综合结果,省略细节,综合重要的发现,经过自己的判断,形成一个一致性的结论。
6.提供一个清楚、特殊和可实现的建议
许多报告的使用者对建议部分最感兴趣,建议中应包括针对能力、人格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改进措施。提建议时还应考虑报告使用者能否有条件采纳建议,不可脱离实际。
7.报告的提供要及时
评定报告要及时返回给有关部门或个人,以便使他们尽快地影响、干预被评定者,尽快地做决定。
二、报告使用者喜好的报告内容
心理评定报告的使用者是一些不同的人,有的是评定者本人,有的是精神病学家,有的是家长或教师,也有的是社会工作者如校外辅导员等。不同的人对评定报告的内容有不同的偏好。他们因目的、经验和兴趣的不同,阅读评定报告时有所选择和侧重。
由于国内的心理评定不够普及,有关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国外的一些现状也许对我们有所借鉴。
一般来说,精神病学家不喜欢建议部分,更喜欢对实际行为的描述和量化的资料,如测验中的具体表现。
社会工作者偏重行为解释和量化资料的解释,大多数喜欢建议部分。
特殊教育部门的人员喜欢行为管理、社会成熟和社会技能方面的评定,对智商和投射技术的资料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如何使被评定者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集体生活。
教师和家长更关心建议部分,希望知道如何采取新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有经验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偏爱原始资料,不要求过多的解释,而非专业的、经验不足的人喜欢解释与说明。
三、效果不好的报告
效果不好的报告一般是过于模糊的、推测性的,缺少资料的支持,或前后矛盾的,没有对行为的描述。
教师对评定报告的不满主要为:
1.评定报告没有做出有意义的建议,对改进教育无帮助。如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学的报告只是用心理学术语表述了经验内容。
2.建议过于空泛,如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多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事情等。
3.建议不可行,因时间、场合及设备和教师技能的原因,建议是纸上谈兵。
4.建议的内容是教师职权范围内的,如建议升级或留级,这正是教师要在把握报告后自己要做出的决定。
5.报告内容教师理解不了,接受不了。
6.报告中含有对教师的责备,如认为教师对待学生态度不对等。这些不足之处妨碍了心理学家与教师的交流,使之对心理学的报告反感,这些问题也暴露了心理学家对教学过程缺少了解。
评定的步骤
心理评定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服务的,因此,选用什么具体的手段,如用什么样的智测工具和人格测量工具,随着问题的不同而异,或因评定者的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然而,评定的步骤与程序总是相似的。
一、如何开始
心理评定开始时要收集有关被评定者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年龄、出生日期、年级、学校及学校所在地区、教师姓名、评定日期、评定者姓名等。父母的姓名、职业、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也要写上。如果该生从前接受过检测,要写出上次评定日期。
在评定报告的开头,必须描述要评定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界定可以取自教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面。这样使人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的人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这一部分还可以描述学生的家庭的历史概况、学校生活的过去状况等。
对学生现存的问题的描述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使用专门为此设计的描述问卷,二是直接询问教师、家长及有关人员。在询问教师、家长时主要问及现存的问题有多长时间了,问题表现在什么方面(如学习不好、自卑、打闹等),与问题有关的附属表现是什么。还要问及教师该学生的长处及弱点、各门课业的学习操作情况、人际关系情况等。
心理学家也可单独采访学生家长,询问学生的情况。心理学家要着重了解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情况。要家长详细描述采访前一天家长与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细节也不能忽略。这样才能了解父母与孩子的各种关系。
如果学生的问题与身体缺陷有关或被诊断为发展障碍,则还要询问家庭病史,如母亲怀孕时情况或遗传病史等。
家访时,心理学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家长的举止、家庭的环境、家庭其他成员的仪表等。
举例对小红的智力和能力的测量
应李女士的请求,学校心理学家对其女儿小红进行评定,小红的学习成绩中等,但她母亲认为她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小红的阅读成绩为60分左右,但她母亲确信,她能达到80或90分。她把女儿描述为反应快的,有创作故事的能力。问及特殊能力时,母亲说小红解数学题准确,为同学所不及。李女士与小红班主任讨论该问题,一致决定让小红接受智力能力评估。
小红被认为言语表达能力强,并在艺术与音乐方面有创造力。她的老师报告说,小红阅读水平偏下,数学水平偏高,其他科目中等。教师还说,小红在阅读时学习新词有一定的困难,在阅读中遇生词时试图猜测词,而不是发音。她试图记住新词,但总是记不住。她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快就忘记了新的概念。教师说,小红的思维总是跳跃式的,不能专心做作业。她算术很快,尤其是解决口头问题时。但她关心最后成绩,运算过程马虎,教师曾试图通过表扬她作业的认真来纠正她的马虎。
前一年的幼儿园记录表明,她各方面居中等,入园时,一项智力测验表明她的智商为120。
小红与妹妹和母亲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父母两年前离婚,但仍是好朋友,双方志愿离婚,父亲住在邻市,小红偶尔去看望父亲。
在测试前,小红经常与测试者谈到朋友们,她似乎与同学关系很好,也谈到去探望父亲,她似乎为自己能够独立成长感到骄傲。她经常以肯定的方式提到父亲和母亲,她似乎接受了父母的离婚。
小红3岁时得过肺炎,冬天经常咳嗽,没有其他身体疾病。母亲也未见身体异常,没发现视力和听力问题。
可见,评定目的是测量小红的智力和能力。她的母亲和老师希望了解她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尤其是在她的薄弱环节阅读方面。
二、外表与观察
心理评定的第二步就是在各种时间、场合下定期观察被评定者,考察该学生的各种活动。有一些可资利用的观察工具,但更主要的是要现场观察,这是一件十分费时的工作,心理学家往往要求任课教师的帮助。理想的情况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不同的活动中,一周的不同天和让不同的教师观察记录行为。如观察该生的竞赛行为、与同学相处、家庭中与父母的相处情况等。但实际上,这不大可能。在此,主要是牢记所要评定的问题,根据问题选择观察时间和场合。如果问题是评估教室中的行为,就应大量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如果是学习障碍,则要观察与学业有关的行为。
在观察学生的社会行为时,要注意社会行为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如学生上午和下午的社会表现是一样的吗?与不同的教师和同学在一起时,是一样的吗?在教师面前和在父母面前是一样的吗?注意该生愿与谁在一起。
观察行为时,还要对其发式、眼睛、肤色、身体特点进行描述,如有残疾和缺陷,应记录下来。还要记录服饰、整洁、说话声调及语言特点。
另一重点是观察儿童卷入当下环境的水平。例如,可观察该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室中的活动,是否眼光注视说话者,是否服从教师指导,他的议论是否与课堂讨论有关。
还可观察该生完成任务时的独立与依赖性情况,观察他的完成任务能力和方法、注意力的集中的长短等。
对观察到的信息概括时,可先描述该生的外表,尤其是身材或长相的与众不同之处。然后根据要评价的问题进行行为描述。既要有综合的描述,也要有特殊情况的描述,后者用来避免使前者泛化。
举例对小红注意力集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