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几天新楼的修建热火朝天,但是孟凡的活确实不多,每天都有些时间去田垛上转一转,不自觉的,孟凡就开始慢慢的回想这几年家里的变化。
前年的时候,孟凡大姨生了一个女孩,起名李萌萌,看着自己孩子的出生,孟凡的大姨心情是好的不得了,逢人就笑,其他人还一度以为这大姐是搞传销的。
但是头疼的问题也来了,姨夫复员了,现在的工作也不好找,退伍军人的选择不多,保安是一个,按照姨夫的手艺,做个厨师也行,但是这两个大姨都没同意,主要就是时间太不规律了,以后还得大姨一个人带着孩子,没办法,大姨只能让姨夫先去书店里帮忙。
短时间看,这个法子可以,但是时间长了,总有吃软饭的嫌疑,对于男的来说,吃软饭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后来大姨想了个法子,孟凡的姨夫有复员费,一共十二万,大姨说动姨夫把这些钱拿出来,把网吧开个分店。
于是和几家一商量,由孟凡的姨夫出十五万,孟凡的妈妈出十万,看到网吧的利润,孟凡的舅舅心动了,原来的网吧他只分了一成,虽然他还有固定工资,加起来也不少,但是他也希望多赚一点,而且他上班的工资也不是很多,现在出钱投资也没这么高回报不是,于是一咬牙出了五万;,一共三十万,在城里繁华地段新建的一个大厦里包下一层,开一个高档的网吧,也算是自家网吧的分店;姨夫也可以在网吧里面开一个小厨房,专供上网的人点餐。
经过一番商量,决定选取市面上最流行的大液晶显示屏,开一个高档的网络会所。利润的话,孟凡的姨夫占五成,孟凡的妈妈三成,孟凡的舅舅两成。装修还是交给孟凡的妈妈,因为孟凡的大姨刚生产完,需要坐月子,所以经营执照什么的都交给了孟凡的舅舅。
经过一段时间的装修,新网吧正式营业了。由于设备是市面上网吧没有的大液晶屏,所以上网的价钱也是非常高,三块一个小时,要是VIP区,那得更贵,五块一个小时。不出意外,这家新网吧也是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在周围的区域中,一跃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飞雅网络会所也成了高档网吧的代名词,
至于说会不会有有人找麻烦什么的,那倒不需要担心,由于考虑到这个情况,孟凡的大姨不顾坐做完月子,亲自请了一个远方的亲戚来镇场子,孟凡叫他叔叔,是孟凡姥姥的二妹家的孩子,二十八九岁,还没正式工作,一天就知道在街上胡混,在那一片还是有些名头的。有他坐镇,一般的小混混还真不敢来找事。
网吧的证件齐全,经营也正规,孟凡的姨夫充分发挥了军人作风,做事一丝不苟的。
网吧的火爆从开业的第一周就显现了出来,如果说孟凡家的第一家网吧是主打大学生市场的话,这第二家网吧就是主打城市白领的的市场,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学生钻了当时管理不严的空子为网吧的收入做出了一些贡献。向对于青少年上网的管理,在当年还是不严的,所以只要看的过去,一般也没人查,另一方面,飞雅的经营模式是主打高端市场,一般的学生还真消费不起,来一次就得攒上几天的生活费。
上过网的同学都知道,去一次网吧,大多数人不可能只玩一个小时,赶上兴致来了,上个五六个小时也不稀奇。这家新网吧一共有30台机子,不算VIP的高消费,按照八成的上座率来看,一天少说也有10个小时有这个上座率,就按十个小时来算,一天就是720,一个月就有21600,减去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个月也有一万多的纯利润;再加上姨夫的手艺,那个小厨房一个月也可以带来3000多的纯利润。这样算下来,孟凡的姨夫一个月就能拿到8000多,孟凡的妈妈也能拿到最少3000多,就连分的最少的舅舅也有两千多。何况其他时间也是有收入的,这个也只是按照最少来算的。
算上原来那个网吧的收入,孟凡的妈妈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多,这就是在10年后也是一个不错的收入了,何况是2005年。
孟凡的妈妈也有了闲钱,一天没事看看基金,虽然赚的不多,赔的也不多,但好歹风险小不是。现在的书店也好像成为了一个副业,就像老屋重建,按照前世的境况来看,最多也就是大姨和孟筠轮着来看店,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直接就关上它一个星期。“这算不算现在的‘有钱,任性!’”孟凡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
现在他们家的书店营业额也不错,毕竟在学校门口,销量还真不差,不过对比起网吧的收入来看,这也就是一点零花钱,赚个油钱什么的。
现在孟凡这一大家子人可是很多人都要强的多了,每一家都有自家的小车,孟凡妈妈的奥迪,大姨家的大众,还有今年刚买了一辆东风雪铁龙的舅舅,这已经是很多当时家庭梦寐以求的生活了。
在这三家里,孟凡的妈妈先买了一辆车,因为刚开始出的钱多,也不用操心结婚、房子的事,孟凡家的房子是前些年服装店赚了些钱买的,在几家中算是比较宽裕的,所以第一个买车。
孟凡的大姨由于当时还在水泥厂,比孟凡的妈妈晚开店,所以少赚了些,再加上前几年要结婚,买房子花了一笔,所以只是在后一年才买了车,孟凡的舅舅看在眼里,心里也是羡慕,看着大姐和孟筠都有了车,过上了小资的生活,他心里也热乎的很,无奈当时也要结婚(孟凡的舅舅离过婚,这是二婚),网吧没出太多钱,只能拿了一成的利润,这也有了后面开新网吧时,孟凡的舅舅从本来不多的存款中拿出5万的事。
有了新网吧利润的支撑,孟凡的舅舅埋头存钱,终于在今年4月心满意足的卖了自己的第一台车。
现在家里除了孟凡的姥姥姥爷没车以外,其他的家家都有车。本来一家人商量着给老头老太太买一辆老年人的助力车,但是孟凡的姥姥坚决不同意,只得退而求其次给两位老人一人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照现在水平来看,孟凡家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小资了。
孟凡自己还有1万5千的小金库,但是他也没办法拿这些钱生钱,只得等到他16岁拿到身份证以后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了,不过好在他还小,也用不了太多钱,现在好一点的手机也才2000多,孟凡打算开学后给自己买一台,和家里还有同学联系也方便些。
“凡凡,回来吃饭了,”只听着孟筠站在老屋前对着田里叫了一嗓子。
孟凡看了看已经偏西的日头,应了一声,便向自家的老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