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只是运气罢了,”秦之卿应道,“从前我自己的那位夫子刚好给我出过桂花的题,当时作了很久也没作出来,还是夫子一字一句地教习,今天凑巧苏小姐也出了桂花的题,我便只是把以前的诗背出来了而已。”
反正以前教导自己的夫子早就被遣走到不知哪里的地方了,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教习过自己关于桂花的诗。
听完秦之卿的解释,六姨娘心中也仿佛有数了一般,只怕是秦之卿作出的诗让秦之锦看着眼红了,又想起反正秦之卿也不会去寿宴,以为她不会为李氏送寿礼,便自作主张的从夫子那边偷了秦之卿的诗,借花献佛,谁知道秦之卿虽然本来人是不打算去的,但是寿礼却提前送到了,刚好歪打正着地洗清了自己抄袭的嫌疑,反而让秦之锦被发现。
想到这里,六姨娘又有些恨恨地盯着眼前的秦之卿,道:“不过是一首诗而已,谁作的又有什么重要,姐妹和睦才是正理,为了一首诗伤了姐妹之间的感情多划不来,要我说,这事你早点认了不就行了,何必在别人面前落你妹妹的面子,看你妹妹回来对我哭的多伤心。”
六姨娘“苦口婆心”地劝导着眼前“不开化”的秦之卿,秦之卿张开了小嘴,仿佛不认识一般地盯着面前的六姨娘,本来尚未冷透的心,被她这一席话如同凉水一般的浇了下来,彻彻底底地冷透了。
看向面前嘴巴不断开合的六姨娘,她心中再度浮现了那个疑问,她……真的是她的亲娘吗……
她在众人面前落秦之锦的面子?六姨娘为什么不想想,若是她认了那个抄袭的错,从此以后,她会落得什么样的结果?
被取笑,被嘲讽,所有人都可以用轻蔑的眼神看她,姐妹情深?秦之锦推她下锦鲤池的时候,她怎么就没有看到秦之锦对她的姐妹情深?
就算想让她做以德报怨之人,也要看她秦之卿肯不肯!
“就这样吧,明日里你去主母面前认个错,就说那诗是自己抄之锦的,你也知道,你嫡母素来疼你,最多罚你抄抄书就了事了,可是若是换成了之锦,那可就不定是什么样的惩罚了……”六姨娘还在喋喋不休地向她讲述姐妹情深的重要,并且极力怂恿她先去李氏面前认错,若是上一世,她定然不说二话,马上依着她的意思到李氏面前请安认罪,把所有的过错自己一人扛起来。
上一世,她怎么就没看出来,六姨娘居然是这般令人厌恶的人物?自己居然还傻傻地听命于她,想要提高自己在她心中的重量,只可惜她心中的天平,天生就是歪的,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终究是不能以心换心了。
“我有些累了。”秦之卿静静地打断了六姨娘的话,“诗不是我抄的,我是肯定不会认的,姨娘,你也早些休息罢。”
说罢,便自己脱了鞋袜,上床扯过被子,盖在身上,默默地将头转了过去。
“你这孩子,还闹起脾气了。”六姨娘也知道自己的话说的有些过了,不由得讪笑了一声,又看了看眼前的秦之卿,将那句“明天一定要去认错”咽了下去,转身出了房门。
秦之卿默默叹了口气,将头埋进被子里。
刚回到自己的院子,六姨娘便换了一副表情一般,招手唤来院子里的管事妈妈,道:“帮我去查一下,二小姐前几个月有没有去向四小姐的夫子学习作诗。”
管事妈妈应了一声,正准备离开,六姨娘思索了一下,又道:“顺便查一下以前教习二小姐的夫子在哪里,问她有没有教过二小姐作桂花的诗。”
“姨娘还有什么吩咐吗?”管事妈妈行了礼,正准备转身时问道。
“对了,还有,去查查二小姐送去的刺绣,是哪个绣庄绣的,把那个绣庄里最好的绣娘请回来教四小姐刺绣,我出双倍的价钱。”
因为秦之卿并未说是自己的绣的,六姨娘也并未多想,只以为是秦之卿花钱请了绣庄的绣娘,那副刺绣她可是见过,那般特别的针法,哪儿是这个八岁的小孩子能绣出来的。
“诶。”管事妈妈又应了一声,转身出了院门,只留下六姨娘一个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她只有八岁……倘若只是天真无邪也就罢了……如果是韬光养晦……她的眉头狠狠紧了紧,只怕是自己小瞧了这个昔日的“女儿。”
这一头,秦慕也站在李氏的房里。
李氏轻轻走上前去,将秦慕手中拿着的书卷慢慢放下,道:“你也知道,之卿那孩子自小就得我的心,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总对我有些冷淡,倒是我误会了这孩子,你看她送我的刺绣,没个半年定是绣不出的,只怕是吃了不少的苦才能练出那么一手好女红来,之前六姨娘还总对你说是她不肯听夫子的话,自己将夫子遣走了,我看这孩子倒是知礼的很,不仅有手好女红,就连诗都作的那般好,定然是私下里下过功夫练习的。”
听到李氏的这番话,秦慕也点了点头,平日里六姨娘总是在自己耳旁吹风,说秦之卿如何如何不懂事,如何叛逆不听教训,胸无点墨不肯学习,反而多数是夸赞秦之锦的好处,他本想着都是同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评价肯定是对的,就算要偏心也定不会偏心到哪,如今看来,倒是他狭隘了,今天的秦之锦太让她失望,抄袭了诗作不肯承认不说,还甚是不懂礼数,得罪了丞相的千金,真是枉费了自己平日里的疼爱了,自己从前因为不太满意秦之卿,在李氏提出要认她做嫡女时还每每劝阻,现在看到,只怕是自己浪费了这颗好苗子了。
想到这里,秦慕平日里对六姨娘的满意中渐渐生出嫌隙来,亏自己以为她一直识大体,谁知道竟然是这般偏心。
李氏看了看秦慕皱起的眉头,小心地端了茶过来,道:“之卿这孩子天资聪颖,放在姨娘手下教导实在是有些可惜,倒不如我认在膝下做嫡女,也能给她更好的照顾和教导,我们秦家先出了一个才子,只怕是又要出一个名闻天下的才女了。”
秦慕听到,皱起的眉头立时舒缓开来,他可以没忘记这几天上朝同僚们对秦之卿的夸赞,让自己也长了不少面子,当下便大手一挥道:“嗯,这事就这么定下吧,明日我便遣人去将族谱改了,把之卿过到你名下去,以后记得给她请最好的女红师傅和夫子好好教导,若是浪费了这颗好苗子,我可饶不得你。”
“是是是,我的青天大老爷。”李氏又重新倒了茶给他,温柔地笑道。
第二天,秦慕遣去改族谱的人半响便回了信,秦家本家因为秦慕的发达都搬来了京城,相距也并不甚远,不过半天,就已经回应说是改好了。
李氏大喜,将府中所有人聚集起来,除了秦之羽还在丞相府学习,只得差了人去送消息之外,直接便对着留在府中的所有人宣布了这么个消息。
忽然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异常惊讶,下人们都看向平日里闷不作声的二小姐,看样子还是二小姐有手段。平日里四小姐就算再得老爷欢心又能怎样?使尽千般手段,还不是一下子就被二小姐打压了去。二小姐看着平日里闷闷的,怎地这般会算计,讨好了李氏成了嫡女,就算老爷不那么喜欢她,也定然是动摇不了她的位置了。
秦之卿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小嘴微张,一脸惊讶,本来她是知道李氏一直有心要认她做嫡女的,但是这本来也只是她的猜测,她还正准备策划接下来该怎样去讨李氏的欢心,一点点地让她去认自己做嫡女。
谁知道这一天来的竟然这般快!
看着面前慈祥地笑着向她招手,让她来自己怀中的李氏,秦之卿的眼睛不由得红了起来。
历经两世,薄情的六姨娘早就把她对于母亲所有的憧憬摧毁殆尽,但是李氏却真真是她生命中第一道温暖,尽管自己并非李氏亲生,但是她对自己,又跟亲生的女儿有何区别呢?上一世因为六姨娘的教唆,她对李氏颇为冷淡,时常跟她顶撞,最终让她寒了心,这一世,自己定要好好做一个孝顺的乖女儿,好好的弥补上一世的错误。
她要让李氏知道,让她秦之卿做嫡女,是她最不会后悔的选择!
比起秦之卿来,更吃惊的,要数旁边立着的秦之锦,她嫩红的小嘴错愕地长大,怔怔地看着扑进李氏怀中的秦之卿。
秦之卿!
又是秦之卿!
秦之锦嫉妒的几乎发狂,为什么,为什么从来所有的好事都落在她的头上,假装做尽了好人的是她,最后落得好处的人还是她!
她自己究竟输在哪里?自己跟她究竟有哪里不一样!
她不甘心,不甘心啊!
六姨娘也是楞在原地,认作嫡女这么大的事情,秦之卿居然还敢瞒着她,看样子,她是越来越不把自己这个娘放在眼里了,自己对她曾经的教导,只怕她都忘了吧!又看了看旁边如遭雷击,脸色苍白的秦之锦,六姨娘的心里不住的心疼起来。
轻咳了声,站起来道:“卿儿,这般大的喜事,做什么要瞒着姨娘,早些告诉姨娘,姨娘也跟你一起欢喜呀,难不成卿儿的心里,根本没有我这个姨娘么?”
说罢,竟用帕子轻拭着眼角,好似哭了出来一般,这话一是说秦之卿为女不孝,有这般大的事情也不告诉自己,二是提醒秦之卿,就算她做了嫡女,也是她六姨娘的女儿,万万不可忘了本,忘了自己是谁肚子里出来的。
这话其实是有些逾矩了,李氏不悦地皱了皱眉头,看向怀中一脸无辜的秦之卿,道:“六姨娘多心了,这是我自己昨晚上决定的,这府中我也只告诉了老爷,就连改族谱的时间,也是老爷定的。”
这话先是指出六姨娘为人心思多,又说出她只是一个姨娘的身份,没资格插手府中的事情,府里管事的是老爷和自己这个主母,她这个姨娘,只要知道自己的本分就好了。
回的真是漂亮!
秦之卿忍不住都要在心里给李氏鼓起掌来,平日里看着李氏温温和和的,谁知道说起话来也是这般不留情面,直把六姨娘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只甩了帕子,哼了一声,便掀开帘子出去了。
屋里的下人们也早已经退出去,只留下秦之锦和秦之致站在原地半天,半响,秦之锦才福了福身,拉着还尚不明情况的秦之致快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