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mbs(1999)指出,辩解只提供少数策略,但是危机沟通则否,危机时可以选择的策略似乎多些。他把Allen&Caillouet(1994)和Benoit(1992)的研究成果整合,去除重复,整理出一套含有五大策略的危机回应策略(crisis—response strategies),下有12项子策略。这五大策略分别为:不存在(nnexistence)、保持距离(distanee)、迎合、遗憾(mortification)和苦肉计(suffering)(Coombs,1995)。
Coombs(2000a)可谓语艺危机沟通里的实证主义者,他认为Benoit的形象修复理论固然好用,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分类法(taxonomy),只做主观的描述,是一种类似事后之明的研讨,而非具有预测能力、显示因果关系的指示性(preive)理论。于是他从事一连串量化实证研究,企图以科学的数据,整理危机情况和策略,并把自己之前的策略精简为七项危机沟通策略(Crisis ommunication Strategies),并且把这七大策略分置于一条无限延伸的连续带上,左端为对抗(defensive)——不承认有危机,否认责任,重点在维护组织声誉,不惜牺牲受害者;右端为顺应(accommodative)——承担责任,企图弥补或修正危机,尽力协助受害者。大体而言,靠近左端的策略,倾向保护组织;靠近右端的策略,则倾向讨好牺牲者。从左到右,这七项策略依程度分别是:
1.攻击控诉者(attack the accuser)。否认控诉,惩罚控诉者。
2.否认(denial)。没有危机,组织也未介入。
3.找借口(excuse)。承认有危机,但尽量减小组织的责任。
4.合理化(justifleation)。承认危机存在,但轻描淡写。
5.迎合(ingratiation)。企图创造正面印象,提醒利益关系人组织过去的表现,把组织和正面的事物联想在一起。
6.修正动作(corrective action)。企图修复危机带来的灾害,避免再犯。
7.完全道歉(full apology)。悔恨所发生的事,负完全责任。
Coombs指出危机种类非常多,可以分为九类(,而这九类,还可以进一步依危机责任的不同,分为五大类(Mitroff,1988;PaLiehant&Mitroff,1992):
1.谣言(rumors)。散布不利于组织或产品的假情报。
2.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s)。天灾或任何不可逆料的灾难发生。
3.恶意攻击(malevolence)。外来者或反对者祭出强烈手段表示愤怒迫使组织就范。如千面人敲诈、绑票、恶意散布谣言、恐怖攻击和间谍行为。
4.意外事故(accidents)。技术上的失误或问题,杯葛、罢工、控告、抗议等挑战,工作地点暴力,环境巨大损失等。
5.犯罪行为(misdeeds)。组织或人为疏失,如导致金融危机,或种种不道德、不法情事(Coombs,1999:61,126)。
所谓的危机责任,指利益关系人觉得组织对此一危机该负责任的程度(Coombs&Holladay,1996),如果名誉损害大,组织该负的责任相对大,那么相应策略就该往顺应一方挺进,反之亦然。
Coombs把危机类型依责任大小分类,也同样置于线上,就可以清楚对照危机情境与相应策略,十分简明。不同的危机,有不同的言说策略,凡起于外部的危机,组织比较无辜,危机责任较小,所以对策也不尽相同。
Coombs(2000b)认为在关系的年代,源于心理学、广泛适用于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m。y)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危机观察角度与研究架构。归因理论的假设基础是:人们对于发生的事件,第一个反应就是要知道原因,为什么会发生?并且会主动寻找资讯,来判断原因(Weiner,1985;Wong&Weinet,1981)。这一点与印象管理大不相同,印象管理假设每个人在事发后,会针对手边既有的有限资讯,对涉事者产生固定的印象,而不会努力去寻找资讯,来做出判断,形成印象。换言之,印象管理承认人们可能因为资讯的不足,而判断错误,产生错误的印象或形象(astie,1984;Schlenker,1980)。
McAuley,Duncan&Russell(1992)研究归因理论,就人们对肇因的追究,独立出四个面向:稳定度(stability)、外部控制(externalcontrol)、个人控制(personal control)和因果位置(locus of caLisality)。所谓稳定度,指事件发生的频繁度,如果事件的发生并不频繁,那么稳定度就很低。如果稳定度高,表示持续发生事故,人们就比较倾向把事故的原因归咎于当事者。外部控制指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外部控制强,表示是他人的责任;如果外部控制弱,表示事故非外来因素所引起。个人控制指当事者对事件原因的控制度,如果个人控制度很强,表示掌控得了情势,如果还是发生事故,则多半会被归因于当事者。因果位置指事故系与当事者,或情势有关。如果因果位置来自内部,那么当事者要负责;如果因果位置来自外部,则与情势有关,那么当事者较无干系。不过研究在在显示个人控制和因果位置会重叠,只能被视作同一个面向,所以在功能上,这四个面向只能说是三个面向,分别是:外部控制、位置/个人控制、稳定度,但它们是因果的(calisal)面向。
通过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推论,如果事故系由很强的个人原因,和很弱的外部原因所引起,表示危机系因内部人为因素所引起,那么民众会对此一危机极端愤怒,台铁的许多事端即属此类,尤其台铁重复出事,稳定度高,更是不能原谅。相反的,如果危机系因很弱的个人原因,和很强的外部原因所引起,则民众较能原谅,娇生公司泰诺止痛药危机即属此类,民众明白祸首是外来的。
coombs&Holladay(1996)曾证明如果组织对危机的责任愈大,则其名誉损失也愈大,而利益关系人的愤怒也愈强。以外部控制而论,恐怖攻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对于这种危机,民众会给予同情与原谅。而产品瑕疵,表示内部控管和个人控制因素很强,企业就不可原谅。稳定度也可以提供一些讯息,稳定度高表示事故是累犯,当然不足原谅。稳定度低表示过去历史良好,因此危机发生时,可能会受到前面所说的月晕效果加持,而较易从危机中解脱。
归因理论可以诠释利益关系人(此处定义为:任何足以影响组织运作或受组织运作影响的一群人,在危机时利益关系人绝非单数。
Coombs,1995)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预测危机时的策略运用。虽然危机的种类很多,但若以统计细分,可分成四种: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产品千面人/恐怖攻击(tampering/terrorism)、意外(accidents)和犯罪行为(transgressions)。这四种危机的责任归属,也依同样的顺序,以自然灾害最轻,犯罪行为最重。
(200mbs曾针对归因理论,就危机种类和相应言说策略,做了一个表(见表4—7),详细说明何种危机该采取何种沟通策略,作组织的参考。
第14节 行销公关/整合行销传播
就在公共关系发展得如火如茶,广受各界重视的时候,却由于种种原因,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那就是其他学科(或部门)的侵蚀,致使公关仿佛王尔德童话里的快乐王子,以高贵的情操,把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结果自身反而落得黯淡无光。这一切加速发生在这个重商主义盛行的年代,并且这个趋势方兴未艾,公关、行销和广告的融合,本来是一件好事,只可惜公共关系在这个变化里,并没有得到它该有的公评。
1960年,Levitt一篇名为《营销近视》(Marketing Myopia)的文章,首次提出行销人应该满足顾客的需要,这个观点在今日也许很普遍,但在当时却是崭新的概念。也许受到Levitt的影响,1969年,行销大师、西北大学教授Philip Kotler提出行销该扩大视野、扩大概念的构想。Kotler认为追求顾客满意,确实新颖,但仍只把行销视为商业行为。有没有可能,把行销提升到一个社会的层次?既然肥皂可以行销,那么政治人物、高等教育、主张(cause)等种种人、事和服务,怎么不能行销?难道要推销这些东西永远只能是公关或宣传的范围?所以Kotler主张,行销若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占有社会意义,否则永远只能是商业行为。1972年,Kotler更提出社会行销的概念,把上述看法进行更具体地阐释(Kotler,1969,1972;参见第3章第1节)。
Kotler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正处于美国富裕的年代,衣食无缺,住房也不成问题,各种社会问题还未出现,各种非营利事业也开始成形,并渐趋忙碌。这些非营利组织,如大学、教会、警界、博物馆或反烟团体,“业务”蒸蒸日上,影响日巨,不仅提供就业机会,也占据媒体版面,完全是企业的雏形,它们有产品(理念或服务),也有顾客(如董事会成员,目标群众、校友、意见领袖,即公关所言之利益关系人),甚至也谈得上行销渠道(如图书馆的分馆),募款时也需要区隔诉求与市场,因此完全适用行销的概念(KotIer,1969)。
行销学说成于20世纪50年代,但发展到60年代晚期,已给人恶性推销、强行说服的不良联想。虽然如此,Kotler指出,行销其实有个很大的功能,即服务、满足人类的需要。在富裕的年代,消费者该有的都有了,所以企业都想追求消费者忠诚度和满意度,但问题的根源,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是创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有效的行销,应该是消费者导向,而非产品导向的。自从Kotler登高一呼后,行销多了社会目的,也增加了利他性。虽然这一开创性的想法在当世有如空谷足音,但渐渐地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演变至今,连传统上本属公关的范畴,也渐渐被强大的行销吞噬了大半(Broom,Lauzen&Tucker,1991:220)。
十年后,Kotler&Mindak(1978)又提出了行销和公关到底是伙伴还是敌人的疑问。此时的大环境是,行销人日渐爱用宣传等手法,视之为行销必备的工具,即使这些传统上属于公关的范围。而公关人却日渐关心行销人的种种作为,担心其行事是否符合企业社会责任,并期望能影响行销人,扮演策略咨询的角色。就在此时,公共事务(publk affairs)又从公关的范围释出,如艾克森石油公司就新增了公共事务部门,更混淆了人们对公关功能的认知。
此时非营利事业的行销已成为热门的话题,公关人开始担心有一天会否演变成要向行销部门报告?公关与行销功能相似而有别,Kotler&Mindak以图示什么样的机构需要公关,什么样的机构需要行销,什么样的机构两样都不需要:
第一格里小型非营利机构,既不见得需要强大的行销,也不需要太多的公关。第二格大型非营利事业则需要公关的功能,远胜过行销。第三格的小型公司组织或制造商,需要行销远胜过公关。而第四格内大型机构与企业,则需要强大的公关与行销;少数时候在这样的机构里,公关确实位在行销之下,但不多见。这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