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锣鼓草”,流传于大巴山南麓巴中市米仓山区,是一种在薅包谷草时演唱的大型连套体山歌,并广泛流行于土家族地区,所用锣鼓伴奏源于“巴渝舞”的伴奏乐器锣和鼓,即古代的鼓和钲。此种民间文艺至今仍在“巴渝地区”流传,是巴人留下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文艺。《巴州志·风俗篇》有“春田插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合,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之记载,它的功能似“巴渝舞”中为集体劳动时的“战地歌舞”。歌郎击锣鼓歌唱,参加集体劳作者凭锣鼓节奏起“舞”达到以齐功力,协调劳作节奏,提高劳动效率之目的。歌郎演唱的内容丰富,从“金鸡开口”到“收工放鼓”再唱到“金鸡闭口”,都有歌可唱。
土家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标志,土语叫做“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因现代土家族是古代巴人和土族人的后裔,古代巴人战时所跳的“巴渝舞”后来发展成为土家族特有的摆手舞。明嘉靖年间,土司率兵抗击倭寇。土家兵远离家乡,与倭寇对阵时数万名土家兵大跳摆手舞,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倭寇大为困惑惊恐,干脆也放下兵器,脱下战袍,跳起了自己民族的舞蹈。土家兵乘倭寇不备,发起猛攻,一举打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
摆手舞后来逐渐演变成土家族的民俗活动,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举行,各地土司辖区基本都修建了摆手堂专门用来跳摆手舞。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
跳摆手舞时土家族群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参加,没有任何年龄性别等级之分。几十人可以舞,几百人、几千人都可以踏着有节律的锣鼓声,翩翩起舞。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场面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现土家人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耕活动等内容;小摆手场面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现部分农事活动。
巴山舞
巴山本地土家族又称之“撒忧儿嗬”,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近代专家学者挖掘巴楚文化,按其地方特色,将其提炼升华,命名为“巴山舞”、“跳丧舞”之美称,名扬五湖四海。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巴山选送的“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巴象鼓舞(八仙鼓舞)
“巴象鼓舞”,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宗(板遁蛮)人继承其先祖“前歌后舞”传统,逐步由狩猎舞武舞宫廷舞演变为祭祀舞庆典舞,在民间与世流传盛演不衰。被誉为“舞蹈的活化石”。
巴象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鼓,辅以铜锣。这鼓叫“巴象鼓”。巴人部族,有以蛇为图腾的,还有以象为图腾的,有“巴蛇食象”的故事流传。巴象鼓,大概与巴人部族的图腾有关系。后来“巴象鼓”又叫“八仙鼓”,是因张道陵在阆中云台山修道,道教中也有“八仙”,故“巴象鼓”又被叫成“八仙鼓”。
击鼓舞戈的巴渝舞,一直盛行在阆中,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不但在阆中古城里,就是在白塔山、锦屏山下的乡镇上,也有跳巴渝舞、打八仙鼓的热闹场景。
“巴象鼓舞”的鼓点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锣音随鼓点起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使人耳目惊心。舞者以待战、征战、凯旋等篇章变换各种大小队形,伴随鼓点铿锵呐喊“嗨嗨”声,威武雄壮气贯长虹。如“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动人心魄,激人奋进,摧人向前。就是这看似简单奇妙的音响,却烘托出了数千年的巴人气势、巴山雄魂、蜀水深情。
2005年10月19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保护评审委员会”和省政府批准,将具有“唯一性、代表性、开发性”的阆中“巴象鼓舞”,报送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务院审批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舍米湖摆手堂
摆手堂,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每到春节过后,土家群众不分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的引导下,“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表演各种艺术节目。也有少数地方在三月或五月举行,故又称“三月堂”或“五月堂”。有个别地方还在农历二月社日举行,称为“社巴巴”。
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石墙环护,大门形似牌坊状。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屋面覆盖人字披黑色布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显得古朴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现存古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维修摆手堂时所立。
来凤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据村里老人讲,他们都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
该堂曾于清同治二年进行过第二次修复,仅此依据,该堂也称得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摆手堂之一了。上千年的古寨,几百年的古堂,为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因而被誉为“摆手之乡”、“神州第—摆手堂”。
以头换城:巴蔓子将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和烙印,而城市所蕴藏的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信息,都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和时代更迭。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记忆和遗产,是民族的渊源与血脉。也许在某一天,我们一边唱着“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边爬坡上坎的时候,不经意间,在重庆七星岗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与一位身首异处的将军不期而遇。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虽身首异处,而能由交战两国以“上卿”或“诸侯”之礼举哀或安葬的将军从古至今只有两位,一位是三国时代的关羽,一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巴蔓子。关羽的生平和功业,典籍记载得很清楚,演义描写很生动,世人皆知;但巴蔓子将军的事迹只能从《华阳国志》中寻找到一段简单的记载,至今仍充满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