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自贡,陈包包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之中悠悠地行走,时而轻声地吆喝几声,时而停下敲敲手中的梆子,担子的一头是带抽屉的小柜,放有面条、抄手皮、肉馅、蔬菜及各式调料;另一头是“灶披间”、小风箱,炉子之上是一只鸳鸯锅,锅内一格煮着鸡或蹄筋,另一个格子是开水,随时准备下面条。诱人的香味也随着他的脚步弥漫在空中,深宅大院之内的女眷也会被这香味诱惑到屋外。他的面条细薄均匀,咸鲜微辣,卤汁酥香,十分入味,深受喜爱。因其挑担经营,人们便形象地称这种面条为“担担面”。
陈包包的担担面生意越做越红火,于是仿者日众。岁月如梭,传承了这种做法的人们使得担担面走出自贡,走进重庆、成都,走出西南,走向全国,成了川菜筵席之中不可或缺的面点。
担担面属于小吃,看似简单,但正宗的担担面做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面须精心选使劲揉,手擀,细而薄,汤须是鸡或蹄筋炖到火候才成,佐料须有四料七油。料为葱、姜、胡椒和干酸菜或川冬菜。油为芝麻油、芥子油、大蒜油、鸡油、茴香油、花椒油、辣椒油。取碗,先放四种料,再各淋上几滴油,每种油须数量均匀。甚至还有人会放点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水开下面,再开后添少许凉水再煮,须煮得不软不硬,恰到好处。筷子一拌,香气四溢。川味面食中有名的“素面”、“素椒杂酱面”、“清汤杂酱面”、“红汤面”、“酸辣面”、“清红汤抄手”都可以在这副面担上做出来。
似乎看起来非常地麻烦,但是这正是四川厨师的高妙之处。四川厨师高明,高在用味来刺激你的味蕾,用味来吸引你的食欲,叫你吃了就忘不掉;四川厨师的精妙,妙在可以把很多的调味原料组合在一起,让其和谐的统一,一味衬托另一味,一味更比一味好。
过去,重庆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口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味道依旧保持原有特色。
铺盖面
四川话,铺盖就是被子,铺盖面也就是被面。
第一次在面馆看见铺盖面的招牌,着实吓了一大跳。老板的大胆大得可以,居然有能耐把铺盖的面子煮来吃,而且还拿来卖钱。细细一想,觉出自己的愚笨来。面馆卖的铺盖面当然不可能是睡觉时盖身的铺盖面,不过是起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吸引食客罢了。
叫了二两铺盖面,等老板端上来,一大碗熬得浓浓的有汁有味的鸡汤或者骨头汤,汤上漂着翠绿的葱花,几块煮好的铺盖面,淋上精肉炒的臊子,加上一小勺炖得入口即烂的豌豆。香味扑鼻,诱得人口水直流。仔细扒拉一下碗看看,仅仅只有三块薄薄的面片而已,只是每块足足有两三个手掌大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和细细长长的面条比起来,叫做铺盖面并不过分,而且相当贴切。不由得佩服起老板的聪明来。
先喝一口汤,再品味豌豆,然后开始吃面,面尽汤完豌豆吃干净,起身离座,不由自主地再舔舔舌头。
铺盖面其实就是过去重庆各区县农村人常吃的麦粑的精致做法,汤、料精细了,面做得宽薄了,并没有什么秘密。铺盖面的名字,是不少以此为生的荣昌人叫开的。现在铺盖面的声名远播,但是要把面做宽做薄却需要技术,做得又宽又薄而又快才是水平。你在面摊前一站,报上要吃的数量,只见老板麻利地兑汤碗,将你要的数量从一大堆已经揉好的面上扯下来,分成几小坨,两只手掌夹、扯之间,几下就成了一张薄如纸、匀如玉、大如满月的铺盖面,抬手丢进沸腾的锅里煮,几分钟里一碗好吃的铺盖面就摆在了你的面前。尝一口,面片滑爽细腻,咬来有劲道,喝一口汤,鲜美无比,三下二下一碗铺盖面就没了,下肚后浑身热乎乎的。冬天或者雨天吃上一碗铺盖面,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暖意。
江津米花糖VS合川桃片
江津米花糖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江津,却吃过江津米花糖,香香甜甜的油酥味,成为很多重庆人不可抹灭的童年记忆。
当重庆人被问到,儿时最香甜酥脆的回忆是什么时,多数人会回答是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代表了重庆人的香甜味觉。这种传承了近百年的美食,最能勾起重庆人腮帮子“喀嚓、喀嚓”响的甜蜜记忆,更是一种将重庆的甜蜜味觉传播四方的使者。
炒米做成,嵌着花生,有特别的油香的米花糖,重庆的70年代生人小时候大概五分钱可以买好大的一块。
时光荏苒,站在长江边上,感受着陌生的气息,却又有着莫名的熟悉。记忆中弥漫香香甜甜的油酥味。不能否认,我是念旧的……
“炒米糖开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重庆的大街小巷,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叫卖声。担着挑挑的商贩的吆喝,是上了年纪的人们记忆中熟悉的声音。流年如水,炒米糖开水这样的叫卖声已经永远地烙在人们对老重庆的挥之不去的记忆里。
明清时期的江津民间,有人取长江沙,去其浆,以桐油制之,名曰炒沙,将糯米蒸熟,阴干,制成阴米,用炒沙炒,制成炒米,加红糖粘合成型,称之为“炒米糖”。
炒米糖是米花糖的前身,早在100多年前,原江津县城经营制作炒米糖的炒米铺就达10多家。所在的街道人们把它称作“炒米街”。每逢过年或结婚喜庆,炒米糖都是必备之品。20世纪20年代,陈丽泉、陈汉卿兄弟在江津城创办经营杂糖的商铺“太和斋”,并在不远处的斑竹巷内设生产作坊。
陈氏兄弟改用白糖熬制炒米糖,随后又对炒米工艺进行大胆改革,第一次加入了上等桃仁、花生、芝麻、冰糖等辅料。1924年,油酥米花糖这一新食品面世了。甫一上市,酥脆香甜、形式精巧、物美价廉、携带方便的米花糖就受到热烈追捧。当年,太和斋的油酥米花糖就畅销全国,最远出口到东南亚。
米花糖的发展史,有两个品牌不得不提:玫瑰和荷花。20世纪50年代,太和斋在公私合营的过程中消失了,但所使用的“玫瑰”商标还在一直使用。玫瑰是老字号,后起之秀荷花是家族企业。
荷花掌门人吴永富的创业史,可概括为一句话,在柑橘林起家”
“三口锅搭起,。从农民起家,吴永富把米花糖担进挑挑,在农村走家串户卖。资金积累到一定时候,就开始打入广州等外地市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是吴永富把米花糖送“上天”。1993年,在本地还不太出名的荷花米花糖打进江北机场,摇身一变成为航空食品。荷花米花糖开始在全国叫响,不少乘飞机的外国人也喜欢上脆脆的米花糖。
老字号的玫瑰米花糖也在向外拓展销路,大力开拓北方市场,在北京办分厂,由此江津米花糖一度在北方也声名远播。
不管是“玫瑰”还是“荷花”,都让米花糖成为江津,乃至重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合川桃片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合川县城,一家糕点小作坊“祥云斋”,用一种特殊的配方,通过别具一格的手段,将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融合得香甜滋润。晶莹剔透、香甜滋润的桃片成为小小县城里男女老少的最爱,探亲走人家,一封“祥云斋”桃片是必不可少的礼物。很快川渝两地的人们就被这一独特的糕点征服了。后来,内江人蒋盛文在苏家街开设“同德福”斋铺,改进桃片用料和生产工艺,使桃片更加香甜可口。民国6年(1917),合川人余复光接过“同德福”斋铺,并在桃片中加入陕西椒面、芝麻、食盐等,烘制成椒盐桃片。从此,合川桃片又多了一个品种。
清光绪三十年间(1904),合川桃片多次参加成渝赛会,次次获奖。民国15年(1916),“同德福”合川桃片荣获成都花展会优质奖章、四川省第五次劝业会特等奖章、“五县”展览会一等奖。民国16年(1917),巴拿马博览会,色泽洁白、厚薄均匀、卷裹不断、点火即燃、口感滋润、香味浓郁的合川桃片一枝独秀,获“巴拿马金质奖”。
1952年,由同德福等生产桃片的老字号从私私合营、公私合营到国营这样的进程演变过来的合川市桃片厂成立,“三江牌”成为合川桃片的代表,1981年和1988年两次荣获国家银质奖。1994年获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博览会国际金奖。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名牌产品。1998年“三江牌”注册商标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三江牌”桃片是重庆市糕点行业中唯一一个获国家银质奖的名特产品。
在童年的记忆里,合川桃片属于绝对的奢侈品。关于桃片的记忆中,更多的是乡场举办的商品展销会上,经常有人摆上一个小摊,打着合川桃片的牌子,现场制作厚薄均匀,长方形片状“合川桃片”。虽然这种方式“生产”出的“合川桃片”,不能与正宗的合川桃片相提并论,但在乡村孩童的味觉记忆里绝对算得上极品美味。当生活渐渐地富裕起来,合川桃片也渐渐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以至于凡是知道重庆合川的人,都晓得合川有一种叫做“合川桃片”的名特产品;凡是到过合川的人,总要品尝一下脍炙人口的合川桃片。
目前,合川桃片与涪陵榨菜、江津米花糖一样,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影响重庆的品牌,堪称一个地方的“名片”。
合川桃片,有香甜、椒盐、红豆、八珍四个大类,拥有不同规格的包装数十个,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既讲究色、香、味、形,又营养丰富,且有食疗保健功效,是居家旅游、馈赠宾朋的佳品,因而成为巴渝著名的土特产品。
甜桃片和椒盐桃片各具特色。甜桃片粉质细润,色泽洁白,绵软片薄,香甜爽口,有核桃仁和玫瑰的清香味;椒盐桃片色泽微黄,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有浓郁的桃仁、芝麻、花生、椒盐香味和咸甜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