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6400000026

第26章 用宏观人文的眼光来评价中学历史校本研修(1)

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起点是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而终点是为了教师的专业与人格的健全,更为了学生的公民素质与社会能力的进步。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并掌握宏观历史观下中学历史校本研修评价的内容与重点,并进行具体的操作与纠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真正涵义。

一、历史教学与人文目标的契合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传》中诠释《易经?贲卦》的一则彖辞,其中将“人文”与“天文”对举,说是“《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广义是指一切人类活动,狭义是指人类社会之制度文化教育等,这两句彖词的意思是“治国者须观乎天文以察时序之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人。”这里的人文有“教化”的意思,中国古代的人文教化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另一方面是强调内心修炼,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

时至今日,“人文精神”尚未形成一个举世公认的定义,研究者中间仍然存有分歧和争论,但是学者们在宏观上大体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更多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

在西方,古希腊人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欧洲的思想家把“人文”的含义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指的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权力、人的尊严、价值、情趣、人格、人性、人道等内容。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所以,人文精神既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质量的关注,对他人、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投入与奉献;又是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的思考和探索,是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也是人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心和改善的态度。总之,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学科虽然不像今天一些实用科学和热门科学那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某种物质财富或实用技术,但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等等。这一切便是隐藏在历史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赋予我们的学生以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育。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历史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也可以说是过程目标在于培养人的人文精神,从而把握人作为历史的唯一书写者与主角,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用宏观历史观进行研修应达的目标,我们可以得以明白的认识,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从如下的方面进行:

(一)、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情感的投入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职业。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讲述呢?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怎能不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难道还是枯燥呆板和死气沉沉的吗?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实践证明,情感在人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不正是由于对人类进步事业的热爱而甘愿作出巨大的自我牺牲吗?强调情感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教学本身的需要,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当他们有了这种情感时,就会自觉抵制假、丑、恶,势必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为美好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切。当然,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多表现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呢?

(二)、整合课程资源,挖掘人文内涵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挖掘人文内涵,寻求历史与人文精神的契合点。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为其他学科所无法相比较的浓厚的人文内涵,如能得到较好的挖掘,让学生内心真正体悟到,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

人文精神具有“关注现实,感时忧国”的特点,而培养学生从认识历史提高到观察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既对今天的时代有正确的认识,又对历史的前途有乐观的信念,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意义上的尝试。人们常说,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司马迁写《史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在于“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华夏古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彩。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悠悠五千年,巍巍中华魂,我们祖先留下的人文财富太多太多了。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不胜枚举。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关爱;有坤德载物、谦下若水的博大胸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更有允公允能、以德帅才的用人标准和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是史学的根本任务;服务现实,启迪未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史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历史教学与历史研修,理应把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文化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提升,凝练为历史智慧,传授给青年学生,从而提高青年一代的人文素质。

寻求历史与现实结合,在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历史服务现实,启迪未来重要作用的体现。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关注现实,结合现实,追溯历史,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在讲到西藏的史实时,可以联系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支持****集团搞********的情况,也可以联系1996年6月,******派代表去西藏主持掣签仪式,认定第十一世****的有关内容。请学生说出这一做法的历史依据。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对西藏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更清醒、正确的认识。

(四)、重视历史人物的介绍与分析,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得到道德的才识,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给人以道德的教训,不消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做道德的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革命志士谭嗣同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心中所涌现的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不怕牺牲的精神。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支柱,谭嗣同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临刑前写下豪迈的诗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因此,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感受历史学科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完善人格素质。

我们在研究与教学中,应该关注一点的是,学生在品格与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得到启迪,从其成长过程中了解人生的意义,汲取历史经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

同类推荐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从古至今,学术论著不知有多少华章,然思考的世界的且影响今日的又有多少呢?本书收集了中外一百篇思考世界的学术论著,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壮景,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瞻望未来的辉煌!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美国人的性格

    美国人的性格

    本书是著名学者费孝通的经典名作,包括了《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内容,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
  • 校长学校标识与档案的管理(上)

    校长学校标识与档案的管理(上)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出版帝国

    重生之出版帝国

    当缥缈之旅再也不是萧潜所著,当戴小楼成为了军队长官之后……网罗无数网络写手,横扫世界出版界,发展外太空出版体系,建立强大的出版帝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另:因为涉及到太多写手和出版社以及网站,本书除了写手,信昌和起点会以真实名称出现之外,其余都不会,免得涉及到其他问题。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也与现实中的写手,出版社和网站没有任何关系。
  • 我的系统能无限升级

    我的系统能无限升级

    我有一剑,流星末日;我有一刀,葬灭苍穹;我有系统,升级无敌!
  • 奥特世界里的MC

    奥特世界里的MC

    本人文笔不好,请多多包涵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想加群的就进群吧 群号576877149
  • 越世之我欲称霸

    越世之我欲称霸

    越过万千世界。穿过遗忘岁月,天之让我生于此,不称霸有违天理,体中赋予魔王兽之血,练尽无数天之不容功。等级设定:吸元,淬体,修身,凝结,凡仙,金神,帝王。修灵等级:凡灵,混灵,灵者,合灵,灵王,灵神,假圣,真圣,灵帝。
  • 冥王的小野猫:独宠妖娆妃

    冥王的小野猫:独宠妖娆妃

    她说:“伤我者,千倍奉还。”她说:“天?听过逆天这个词么?”她说:“只有我不想做,没有我做不到。”他说:“我的世界分两种人,她和其它人。”他说:“天上的月与星,地上的尘与泥,只要她要!”他说:“我前14年存在的意义,就是在第15年时与她相遇!”当天性凉薄的她遇到冷酷无情却宠她入骨的他时,她又是否会乖乖交出冰封多年的心,与他相伴看红尘?且看他与她知向携手令这天地为其变色!
  • 天地劫

    天地劫

    茫茫宇宙中,除了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还存在着一个我们看不到的世界——神醒界!尹风,现实世界一个平凡的人。在一次旅游中,巧遇天地异象,回家后却发现父母失踪,又被两个诡异的黑袍人抓住,从此踏入神醒界。为了寻找父母,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强大的力量,尹风踏上了神醒者之路!
  • 尘爱白芒

    尘爱白芒

    爱到极致是救赎!不见天日里的一丝白光!我如草芥蝼蚁在时光长河里,不会有任何人会永恒,但是我对你是永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至味有清欢

    人间至味有清欢

    我和你的相遇,怎么说呢,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通亮了一片荒芜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