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濞是何许人也
顶呱呱的文帝还是会老的,老了之后就升天了。
公元前157年,刘恒寿终正寝,皇太子刘启即位。
景帝刘启是文帝刘恒的大儿子,他即位那会儿,已经三十二岁了,我们来算算,他老爹刘恒在位二十三年,这个刘启是在他老爹当皇帝前九年就已经出生了。史书上记载,刘恒当皇帝的时候,才二十三岁,这么一来,应该是刘恒十四岁就生下了刘启,所以文帝少年得子,当然喜不自禁,后来立他当太子也就很理所当然了。
比起老爹刘恒的仁厚,儿子刘启的性格就比较冷酷了,没办法,就像那些个60后70后多么地任劳任怨呀,因为当时穷嘛,国穷家穷的,在国际上没有一点儿地位;可是换上80后90后就完全不同了,那个酷啊,真是让前辈们大开眼界了。
我们的刘启就是这样,一个守成之主,没有经历过建国的坎坷,也没有什么人胆敢在他头上动土,锦衣玉食地被关在皇宫里,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样的环境下,人不变得张狂才怪。人一旦张狂起来,怎么能不坏点儿事情呢?刘启在少年的时候,就干过一件很嚣张的事情,这件事情颇为严重,为以后的七国之乱埋下了祸根。
这个事情讲起来话就长啦,还得追踪一下先辈们,就从吴王刘濞讲起吧。
这个吴王刘濞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二哥刘仲的儿子,也就是刘邦当小混混时候,他老爹刘太公曾经特别引以为傲的那个二儿子的儿子。当然啦,儿子辛勤干活,使一家人快快乐乐奔小康,做爹爹的,能不欢喜吗?最主要的是,那个时候的刘邦,交了一大帮鸡朋狗友,整天无所事事的,让老婆孩子到地里干活去,如此一对比,刘太公就更是觉得这个二儿子能干了。但是,有一天,刘太公终于见到太阳从西边出来啦,不务正业的刘邦居然当皇帝了,没办法,当了皇帝的儿子自然面子大些,刘太公等人都被迎接到都城快活来了,奔小康的刘仲当然也在此列。
虽然以前被老爹贬斥,刘邦到底还是有度量的,对自己的二哥,由嫉恨转变为炫耀。公元前200年,刘邦封二哥刘仲为代王。刘仲当然很兴奋,马上去代国即位了,从经营小康之家,转而经营小康之国,喜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二哥还没有兴奋几天,匈奴兄弟们就耐不住啦,入侵代国。要说刘仲这个家伙呢,种种粮食挖挖地做点儿小生意还是不在话下,在老家那会儿,不是就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挺滋润的嘛。搞得他老爹刘太公见人就拿二儿子出来炫,而且经常拿他做榜样来教育刘邦:“你这混球,天天四处翻腾、斗鸡走狗,也不看看你二哥!”刘邦哪里能服气,后来居然折腾出个皇帝宝座来,想想,把二哥封到危险重重的代国,大概就是刘邦最处心积虑的报复吧:你牛是吧,碍着老爹的面子,弟弟我就封你个王当当,你当不当得下去,就看你自己的造化啦。
答案是,当不下去,二哥我只配侍候庄稼,实在是没有当王的素质,匈奴那些个狼虎之徒,石头都啃得烂呀,他们来了我就走吧,保住小命要紧。于是一口气逃到洛阳才停住脚步。
刘邦又得意又闹心,说你没法跟我比吧,老爹还不信,如今总是可以证明了吧,可是话又说回来,那块土地可是我自己打拼下来的呀,让他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实在是不甘心。有什么办法呢,究竟是一个娘肚子里面出来的,总不能杀了他吧,那也得表示一下我的愤怒,就废黜了他的王位吧,于是封刘仲为郃阳侯,算是客气了。
惩罚也就这样惩罚了,封也封了,但是打趣打趣他也是常有的事情。譬如在汉九年(公元前198年)未央宫前殿的一次新年聚会上,刘邦回忆往事时,忽地记起了二哥的这件臭事,那还了得,必须得调笑调笑,于是笑嘻嘻地打趣刘太公:“老爹呀,以前您老人家老是斥责我,说我无赖,不会赚钱养家,比二哥差多了。现在您瞧好啦,我挣下的这份家当,跟二哥比起来,您看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呀,刘太公则一张老脸羞得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臣子兄弟们又是一阵大笑。
基于刘太公的认错态度还不错,到底是亲兄弟嘛,刘邦对二哥也没有怎么耿耿于怀了。
十一年的秋天,英布举兵造反,迅速击灭了荆王刘贾,关中为之震动,刘邦那会儿又老又病了,万不得已,亲自出征。随行的就有二哥刘仲的儿子沛侯刘濞,刘濞当年很年轻,很强壮,据说是二十岁,非常擅长于骑射,他跟他叔叔刘邦比较相似一些,有谋略、有胆识,反正在这场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举击灭英布。
英布被干掉以后,刘邦又忧虑起来,原来的荆王不是已经被杀了么,那得重新立个国王才行,立谁呢?能为我保卫江山,又不造反。
那时候的地域歧视很严重,中原人普遍认为吴楚人都是大头鸟,没事就喜欢打个架啊、斗个狠或者造个反过瘾,不在这里立一个擅长打仗的人做王恐怕镇不住这帮蛮人。
刘邦想到自己的几个孩子,都还比较小,挑不出合适人选。想起刘濞这次的表现不错,又是自己的亲侄子,于是便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东阳郡、吴郡、故鄣三郡五十三城,都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
刘邦命令把吴王印绶授予刘濞之后,还特意召见了刘濞一回,这次见面,刘邦左看右看,总觉得刘濞长得不对劲,于是对刘濞说:“贤侄呀,你怎么长着一副造反的模样儿呀!”心里七上八下的,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正印绶已经给了,就因为自己觉得侄子长得像个反贼就收回,说出去也太丢人了,这可是自己的亲侄子呀。想来想去,应该是自己的心理作用,最近造反的人实在太多了,什么功臣啊,穿开裆裤的老友啊,******全反了,所以我有点儿草木皆兵了吧。于是压抑自己的不良想法,拍拍侄子的背,暗示道:“咱大汉五十年后,东南方有造反的人出现,不会就是你吧?不过我们都姓刘,你可一定不能造反呀!”
皇帝叔叔您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刘濞赶忙信誓旦旦道:“岂敢岂敢,咱们什么关系呀,我怎么可能做那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当然,上面的基本是传说,刘邦真的可能预见五十年后东南有兵灾吗,而且连造反的人都看准啦,真的如此的话,他也不预防预防,还给后代留下个祸害。
史家把这种道听途说也堂而皇之地记载在史书中,大概也就是一种愚民手法,说白了,就是想告诉大家刘邦是天子,对当代的事情明察秋毫不说,还能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神吧!
吴国确实是个好处所,不仅面积大,风景也是相当好的。海边可以煮盐,山里可以挖铜,挖了铜就可以造钱,真是个不亦乐乎。
一段时间里,吴国靠着盐和铜这两个宝物,富甲天下。政府根本不需要向老百姓收取什么赋税,有了盐海铜山,那钱还不是多得没有地方塞呀。
钱一多起来,就得想着法子花才行,吴国的领导人物都有招纳了外郡亡命之徒的嗜好,为什么,可能觉得他们讲义气吧,命都可以不要,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收归己用,必定能在关键时候起到大作用。毕竟,钱多了,安全问题很要紧。再说了,钱多了,帮助帮助这些朝不保夕的人也是很好的嘛,做好事谁不会。
政府不收税了,多喜庆呀!百姓还能不拥戴这样的好皇帝?于是吴国人民初步过上了无忧无虑生活。
人生治好了,脾气却会越来越坏,也正是这坏脾气,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都是棋盘惹的祸
刘恒即位以后,刘濞有一次让自己的王太子刘贤代替自己去长安朝会。皇太子刘启和刘贤年龄差不了多少,兴趣也比较相似,反正他们皇亲国戚的公子哥们,也就那么多嗜好。两个年轻人经常混在一起下下棋、KK歌什么的,有朋自吴国来,两个人玩得挺乐乎。
然而,大事不好,乐极生悲啦!
话说刘贤在吴国接受教育,他的师傅自然就是吴楚人士了,同学们也基本都是土著,依照上面我们讲到的地域歧视观念来推理,吴楚师傅教出来的学生也肯定是愣头青了。这个刘贤在皇太子的地盘上和皇太子刘启玩博棋,输了就饮酒。按理来说是该谦恭一点儿,可是这个刘贤偏不,他就是那种一根肠子通屁眼的人,首先立下规矩,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一点儿情面也是不给的。有一次吴王子与皇太子玩着玩着争执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让步。
我们上面不是说了,皇太子刘启生来锦衣玉食,身边的人对他百依百顺的,他可不像他老爹那么温文尔雅。心想着自己堂堂一个大汉皇太子,岂能受小小的吴王太子的气,两个人由动嘴发展到动手,以至于皇太子终于勃然大怒起来,操起博棋的棋盘就向刘贤猛地掷去。刘贤哪里料想这个在皇宫里长大的兄弟也会这么泼辣,猝不及防,被棋盘砸中,居然当场毙命。
皇太子杀了吴王太子,怎么办?
将皇太子治罪吗?
那咋行。
怪他的师傅教导无方吧,也不足以平息对方心中的怒火呀,但是事已至此,吴王只能自认倒霉了。
刘恒也认识到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太不像话了,做得过分了,再不济,也不能把人给杀了呀。于是对儿子进行一番痛斥、对侄子进行一番哀悼后,命令将刘贤厚敛,再让专人监察运回吴国归葬。
吴王刘濞哪里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活蹦乱跳地跑去长安朝会,居然被送了具尸体回来。那个伤心得呀,比太平洋还来得深。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咱能让皇太子偿命吗,再说了,人家不是一再解释纯属意外。
怪只怪,自己的命不够贵,没能当上皇帝,让年轻纯真的爱子居然这样莫名其妙地死掉了,还不好追究。给谁心里也气愤得不行,何况刘濞还是个性情刚猛的武将,也是个吴国的愣头青,他心里的怨恨岂肯藏到心窝窝里去,那是大摇大摆地写在脸上。看见儿子的丧车回来,想起当年刘邦大叔说的那句话,大怒道:“既然我们天下同宗,都是姓刘的,那么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好了,干嘛又把尸体运回来呢?”骂骂咧咧完了还不解气,铁了心要给皇太子点儿颜色瞧瞧,于是命令属下把丧车重新运回长安。
此恨绵绵无绝期呀!
试想,这时的吴王,心里早已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杀回长安,祭奠爱子在天之灵。
真要杀起来,那还是有顾忌的,但是,做点其他的反动行为还是有必要的,要不让皇太子一伙以为宰杀我的儿子跟杀只鸡一样简单了,杀上瘾了可不好。于是,刘濞决定,再也不去长安朝会了,妈妈的,派个儿子去你给我送个死儿子回来,我自己来保不定你们又出些什么名堂呢。于是每次新年,他都称说自己年迈了,体衰了,经不起这一路的颠簸。
起先一些年头,刘恒倒是没有过问什么,毕竟是自己的皇太子有错在先,姑且让这个本家耍耍性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罢了。可是,哪能几十年如一日地称病不去朝会呢?皇帝谅解你,长安的官吏都看不下去了。你儿子的死实在不是皇太子故意为之,才打了一棋盘,就一命呜呼了,人家赔礼道歉了多少次,担待了你多少回,这老头子怎么这么不识相呢?
反正大家都知道刘濞是因为爱子的死而怨恨不满,装病不去朝会,于是吴国使者一来到长安,都被长安的官吏拘押起来进行责问。刘濞当然很惊恐,这还了得,咱得做好战争的准备才行。
后来有一次,刘濞又派使者代替自己去长安做例行的秋请之礼,刘恒终于忍不住了,亲自责问来者:“为什么刘濞不肯亲自来?”吴使者不敢怠慢皇帝,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老实话告诉您吧,我们的大王确实没有生病,但是因为汉朝几次拘押了我们的使者进行拷问,我们大王心里特别害怕,总觉得自己受到怀疑,所以干脆称病不来。”
原来真的是心虚呀,来者也是个强人,既敢说实话,也敢出主意,他继续讲道:“古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如今我们大王装病的事实既然已经被陛下您知道了,可能怎么办呢?陛下您要是将我们大王责问急了,怕被陛下诛杀,他极有可能更加想不开,索性来个一不做二不休,那时候,不造反都不行了。所以微臣个人的看法是,陛下您不如忘掉以前的不快,和我们的大王重归于好。”
刘恒也不想骨肉相残,他想了想,觉得这个使者确实很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
琢磨着自己虽然在长安地位已经逐渐稳固,但逼得吴国造反到底不合算。再说了,战争的事情可不是小事,那得动多少人力畜力呀,结果还不肯定,万一镇压不下去,自己的皇帝宝座可能都不稳了。于是想出一个主意,先把吴王笼络住,这个问题就留给下一代去考虑吧,时间久了,也许仇恨就淡了。于是把以前羁押的几批吴国使者全部释放回国,并且赐给刘濞几杖,说看他年纪大了,为了表示尊敬,就准许他可以不用来长安朝请了,自己好好保重身体重要。
刘濞没想到自己这么无礼放肆,刘恒居然还这么好说话,既然汉朝不逼迫,自己又何必造反呢。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又生了不少,既然皇帝这么仁慈爱民,咱也让让步吧。再说了,究竟还是汉朝强大得多,吴国钱是有,但兵力哪里可以和大汉匹敌,算起来,自己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实在不大,于是便也打消了造反的念头。
受到刘恒感召的刘濞将吴国百姓视如己出,经常跑出宫殿,亲自访问田里的百姓,赐给他们好吃好喝的,临走还发红包。其他郡国逃亡来的罪犯,吴国也特意隐藏起来,不交给他国那些要求引渡的官吏,如此这般,蒸蒸日上了四十多年。
这个脾气不太好的皇太子幸亏有个情商相当高的好爸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