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0100000024

第24章 趋合倍反

【原文】

凡趋合倍反②,计有适合。化转③环属④,各有形势⑤。反复相求,因事为制⑥。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⑦而合于计谋⑧,与之为主⑨。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⑩。反(11)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12)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注释】

①忤合:忤,抵触、背逆;合,符合,不违背。忤合,在这里是指以忤求合,先忤后合。

②趋合倍反:趋合是趋向合一,相当于“合”;倍反是背逆,相当于“忤”;倍,同“背”。

③化转:变化转移。

④环属:像铁环一般连锁起来而没有裂缝。

⑤形势:事物变化发展的态势。

⑥因事为制:因,依据、凭借;制,法则,法度,控制。这里是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⑦成于事:把事情办成功。

⑧合于计谋:实现或符合预定的计谋。

⑨与之为主:与之,与他们;为主,为主人。指都是各为其主。

⑩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忠,忠实;反,背反;忤,抵触,背逆。任何计谋都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主人,必然要相抵触。

(11)反:此处当顺从解释。

(12)材能:才质和能力。

【译文】

凡是有关联合或对抗的行动,都会有相应的计策。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所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众人,扩大影响,宣扬名声。他们还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考察天时,以便抓住有利时机。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都要从这里出发去掌握,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永远占领高贵地位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没有永远居于榜样地位的。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办成要办的事,实现预定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这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族,就必然要把整个家族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这个人的才能都放在忤合之中。总之,无论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在大的范畴,还是用在小的范畴,其功用都是一样的。

【延伸阅读】

所谓“忤”,就是意见相互抵触而彼此背离,又称“倍反”;所谓“合”,就是意见契合而走到一起,又称“趋合”。因为世界上每种事情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所以处理事情的策略和主张也就各不相同,或者相互契合,或者相互抵触,而且“世无常贵,事无常师”,所以非常有必要实行“忤合之术”。

实际上,鬼谷子的“忤合之术”就是哲学中所讲的矛盾,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可以相互转化。鬼谷子的忤合术是基于“忤”与“合”可以互相转化的原理。事情总是有正有反,有利有弊,有直有曲的。智者往往能够在现实环境里针对客观条件是否具有“天时地利”以及对方是否“人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变不利为有利,或曲中见直或直中见曲,适时改变斗争形势,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字里,名奚。春秋时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

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尝尽了艰苦生活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对他后来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

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边境的人抓获。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国人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秦国。百里奚回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这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

百里奚相秦期间,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作为诸侯国的大臣,百里奚劳作不乘车马,暑热不张伞盖,在都城里行走不用车马随从,不用甲兵护卫。这种平易朴素的品行,不仅为百官树立了榜样,也以实际行为感动了百姓。在当时这确实难能可贵,赢得了时人的赞许和尊敬。

在用人方面,百里奚举荐有才德的贤士。他早年周游各地,曾结识贤人蹇叔,得到过蹇叔的助益。此时蹇叔受到他的推荐,被秦穆公拜为上大夫,共议国事,为秦国的富强与成就霸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外交上,百里奚施德于诸侯,树立秦国的威信,为秦穆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百里奚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在晚年建立了辉煌的业绩。他依靠出众的才智和超群的谋略,使僻处一隅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秦国取得霸主地位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百里奚的为官之路可谓坎坷曲折,但他深知“忤合”之道,身处逆境、面对昏庸君主时,能做到不自找麻烦、引火烧身,而是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缄默态度,以求以后更大的发展。在秦国,因为秦穆公真正能够礼贤下士,并且不计较百里奚是亡国弃臣,对他予以重用,所以百里奚在这种有利的大环境下竭尽所能地发挥了他毕生的政治才干,也成就了他一生的政治抱负。

百里奚的故事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只要不灰心、不气馁、不轻言放弃,逆境终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垫脚石、进步的阶梯,即“背反”可以转变为“趋合”。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她的父亲班况曾在汉武帝后期驰骋疆场,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班婕妤最为宠幸。

赵氏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许皇后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条下策,在孤灯寒食的寝室中设置神坛晨昏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寿,诅咒赵氏姐妹灾祸临门。

事情败露后,赵氏姐妹故意在成帝面前搬弄是非,诬陷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还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软禁于昭台宫。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

糊涂的汉成帝色令智昏,居然听从赵氏姐妹的调唆审问班婕妤,并欲治其死罪。大难将至,班婕妤从容不迫地说:“我听说死活有命运注定,能否富贵在于天意。行善尚且不能得到幸福,作恶还想指望什么?如果鬼神有知,就不会接受奸邪坏人的胡说;如果鬼神无知,向他诉说又有何益呢?所以我是不愿做祷告诅咒之事的。”

汉成帝觉得她说得有理,又念及以前的恩爱之情,更是顿生怜惜之心,当下就决定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为“合此”,“修正”、“为邪”是为“忤彼”;“若鬼神有知”是为“合此”,“就不会听信谗言”是为“忤彼”;“要是鬼神无知”是为“合此”,“那么向鬼神诉说就是徒劳”是为“忤彼”。聪明的班婕妤在面临险境时,从容镇定地用忤合术的智慧将汉成帝说服,成功地使自己转危为安。

这就启示我们,在面对不利环境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但反过来说,“趋合”同样可以转变为“背反”,倘若身处顺境却骄傲自满、掉以轻心、不思进取、故步自封,顺境就会变成进步的绊脚石,成功的阻碍,所以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时时刻刻居安思危、居荣思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整个地球更是如此:如今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疾病问题、经济危机、腐败问题,等等,都是不可小觑的严重问题。倘若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大则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生存的危机,小则一个企业、一个个人可能面临倒闭破产、下岗失业的危机。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重要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许多思维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生命的底层。西方文明科技带来的繁花盛世,却相对使现代人的心灵更形枯竭,不知所为何来?这样的反应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时迷失自我。《老子的生命智慧》以现代语言、贴近现代人的经验说解《老子》,浅显易懂,却蕴含至理,直探人心底层,追索生命的智慧,让老子这门探究生命底蕴的生命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走出心灵的桎梏,生命得以开展,寻求更豁然大度的天空。书中收录《老子》八十一篇全文,让我们藉此机会从头认识老子这位大师,在字里行间有自己的领悟。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九界殇

    九界殇

    “轰隆隆~~~”浩瀚星空中,虚空出现巨大裂缝,百余道身影从中飞出,一股股强大的的气息,充斥而来,杀向虚空中黑衣少年,张辰化身如一个星辰大小的黑色十翼巨兽,周身充斥的一股股毁灭的气息,绞碎周身空间,那双邪眸眼里充斥的可怕的寂灭之意。“吼~~~”张辰发出怒吼,震得方圆亿万里时空发生裂纹,一只巨大的爪子飞向众人,所到之处时空破碎生灵泯灭.......
  • 雪泥鸿爪:哈佛访学一

    雪泥鸿爪:哈佛访学一

    远涉重洋,独自来到异国他乡,作者这个黄皮肤的外乡人最后得到了黑人导师的认可,和二房东成了好朋友,以偶遇的方式结识了几位美国女性朋友,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访学交流群。作者和访学的姐妹们租房子搬家聚餐促销时血拼……在美国访学,作者没有把日子过成形影相吊,拮据清苦。相反,美国的炊烟,也并无多少不同。在哈佛的点点滴滴,令人魂梦系之。
  • 陌上君安

    陌上君安

    上天真是待她不薄,只是凡间走上一遭,就塞给她三个极品美男子温润如玉的公子无双?亦正亦邪的神秘男子?爽朗潇洒的莫离太子?他说你欠我的,我终是要一件件的讨回来的~他邪邪一笑,既然招惹了我,就不要妄想再逃脱;莫离轻挥衣袍,他们二人太过腹黑,和我一起再合适不过;无情还是有情?她该如何择决?看小仙如何颠倒乾坤,翻手为云,覆手雨!!
  • 蓂荚蓂荚

    蓂荚蓂荚

    生活在21世纪的秦窈窈就外出旅个游,没成想倒霉的遇见了变态杀人犯,稀里糊涂的就去地府报道了,然后又稀里糊涂的到了一个奇奇怪怪的世界。本打算悠哉悠哉地活个几十年就算了,结果又莫名其妙地走上了修仙捉鬼这条不归路!修仙捉鬼这种高危职业她做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但是她的大脑里总是会多出一些断断续续的场景,那是什么?我到底是谁,画面里的人又到底是谁?秦窈窈摸着自己的脑袋苦思不得其解。
  • 你好,陌生人

    你好,陌生人

    你好,陌生人——华语版《EAT,PRAY,LOVE》,城市综合症疗伤手册,闺蜜般的心灵成长书!和张亚东、曹方、闹闹、卡奇社……一起寻找最完美的自我!
  • 手执昆仑

    手执昆仑

    穿梭诸天为我称雄,霸绝天下我自不败!血脉起源惊涛骇浪,手执昆仑我道称王!在大明江湖,组建六扇门,平定江湖是是非非。在魔改大唐,成立青莲门,作为幕后祖师,强收弟子,派遣弟子横扫江湖。在混乱诛仙,称帝建法网,召唤老婆、徒弟平天下。
  • 蝶魇

    蝶魇

    一半是美人,颠倒众生。一半是骷髅,魂驰游思。振翅之间,恐惧与惊艳交替出现。而当你看到鬼美人的时候,你,已经出局了。
  • 我只想败家

    我只想败家

    女主沫笙灵是一个超级富二代,但是一次车祸,沫笙灵被快穿系统857绑定了,终于做完了三千小世界,以为可以回家继续败家了,但意想不到的是,857把她带入了一个败家世界。沫笙灵:“这不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
  • 花香中开放的是你含笑的样子

    花香中开放的是你含笑的样子

    主要把一些古风文文集在一起,有自己写的,也有收集的,不喜勿喷
  • 人生提醒:修炼篇

    人生提醒:修炼篇

    本书针对如何开创成功的人生这个问题,分别从理想、生存、创造、交友、励志、处世、学习、爱情、财富、道德、修身、快乐这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成功必备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