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府位于扬州城东三榆胡同,在街口有三棵并立的榆钱树,因距离南大街还有一段距离,也是这达官显贵聚集地的城东中一个难得的清净地。杜家老爷杜如晦是盛康十二年的进士,和林如海算是有同年之谊,虽然不同于林如海蟾宫折桂点了探花,做了兰台寺大夫,但也算颇得圣眷,点了沧州的监察御史,虽然路途遥远,好歹也是从五品的官职,这几年杜如晦自己努力,和上下级关系也处的好,大小考评基本都是乙等上,杜家又在京城走了齐妃的路子,也算是正好赶在皇上用人的时候,这才有了此次调动。
前一段时间圣上大动肝火,借着贪墨查办了江南不少官员,还在大朝时斥责了大皇子、二皇子,罚了俸禄。说是贪墨,朝里也知道是皇上不喜两位皇子手伸的太长而发作,因此虽然都盯着江南,却不敢在这时候触了皇上的霉头安插自己人,杜如晦能这是调任扬州知州,也算的上是多方角力的妥协结果。
御史府与杜府隔着三条街,但若走正街就绕个大圆,很是费时。因此贾敏早早就起来准备。
黛玉来了扬州好几十日,贾敏日日忙于内务,黛玉虽两世为人,却是个确确实实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以前一是身体不好不耐烦出去,二也因为贾敏早逝,家里没个正经女主人不好出去,后来住在贾府更是不好张嘴。这一世黛玉下决心改变,又常听乐先生讲外边的风景事务,就越发向往外边,找了机会定要出去看看的。
不知是不是心中太过兴奋,黛玉前一晚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早上起来倒是顶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培荷暗叫一声佛,埋怨道:“我的小姐唉,你昨晚思量什么要紧事,你瞅瞅着眼睛成什么了?”说着拿了粉细细的掩了。又换了件遍地缠枝花小衣,藕色襦裙,外罩一件灰色云纹小坎肩,才放了出去。
黛玉坐在车中,听着外边喧哗声渐大,各种叫卖声传进来,心下痒痒,瞧着贾敏闭了眼睛靠在车靠上,就悄悄拉起帘子往外瞧。这窗子外头糊了一层豆青色的云烟纱,虽隔了一层倒也看得模模糊糊看的大概。黛玉看得津津有味,珩玉叫她陪着玩都没答应。
过了好一会黛玉才发现贾敏在瞧她,刷的一下将帘子放了下来,脸上飞起红云,小心翼翼的抬头看时才发现贾敏一脸好笑神色,这才松口气不依到:“娘......”
贾敏笑着搂过黛玉说:“看一会没什么,娘又不是没做过,好歹是咱自己家的车子,不过可不能给外人瞧去。”
黛玉点点头,和珩玉隔了帘子倚在窗边听着外边的动静,珩玉还小,今日起得又早,一会新鲜劲淡了,就大大的打了个哈欠。贾敏见两人困了,就给了个迎枕。黛玉刚眯了一会,就感觉车子缓下来到了杜府。
虽出来的早,此时也将近巳时。马车一到,就有机灵的小厮近前放了马凳子,彩衣、培荷各扶了贾敏、黛玉下来。
黛玉站定,就见一大群丫头婆子簇拥着一个美艳妇人向着贾敏走来。这妇人梳了朝云近香髻,并不多加发饰,只带了对镂金镶宝石双蝶戏桃花簪,加以零星几颗珍珠,又在鬓边插了串粉艳桃花,眉梢高飞入鬓,下面一双似喜似嗔含情目,羊脂白玉似的肌肤与桃花相映,倒显得不像妇人,倒是个未出阁的少女一般。黛玉见此恍然:自己与这杜夫人是见过的,母亲去世后杜夫人还来安慰了一场。
齐宁萱不顾众人,拉着贾敏的手刚叫了声:“敏儿妹妹。”便红了眼眶。贾敏见了她也是又悲又喜不能自持。旁边的仆妇赶忙劝道:“太太,您与林夫人好不容易相见,是件高兴事,可不能哭的。”
齐宁萱就擦了眼泪道:“咱们姐妹好容易得见,我就招的妹妹哭,是我的不该。”
贾敏笑笑:“可是姐姐的不是呢。”又拉过身旁的黛玉道:“玉儿,快快见过你齐姨母。”黛玉因上一世的缘故对她也有亲近之意,就恭恭敬敬请安道:“玉儿见过姨母。”
齐宁萱赶忙扶起黛玉,见这孩子长得标致,眉眼都很有贾敏当年的味道,有恭敬有礼,心下更是喜欢,竟当场要给起见面礼来,还是身边的老妈妈说恐林夫人劳顿,还是先进院了再说才罢了。
齐宁萱拉着贾敏说:“知道你今天带了孩子来,我已备了软轿,咱们做了一起好说话,让丫头护着孩子另做,我都关照好了,你且放心吧。”
杜府原是上一任的扬州知州的房子,这次获罪收了官,皇上又赏给了杜如晦。黛玉一路走来,不同于林家内府的小桥流水,杜家的园子倒是不值得颇为大气,多是山石嶙峋,左右植了松柏,郁郁葱葱,过了垂花门,抬轿的人换了一批,转了个弯,黛玉隐隐闻见些许清香,就见前面一大顷荷花,全开的,半开的,打着花苞的,红粉白青各样的在风里摇曳。
黛玉戳戳珩玉:“快看,可惜不是咱们的园子,要不我也挖了大湖,种上荷花,在中央修个水阁,咱们夏天划了船,采了莲蓬在上边玩。”珩玉恼黛玉在车上时不和他玩,小嘴嘟着甩给黛玉一个后脑勺,黛玉讪讪的笑着讪讪的笑,自己看荷花去了。
齐宁萱极喜荷花,自己就住在这荷花池后边不远的听荷馆。近了院们,鱼贯而出五六个穿青色比甲的丫头,掀帘请众人进去了。
待坐定,齐宁萱拉过黛玉细细问了吃穿、平日里做什么之类的,只觉得更加喜欢,放开黛玉的手,对着个着百蝶穿花裙的丫头道:“素荷,去把我备好的给表姑娘、表少爷的礼拿来。”
贾敏摆手:“你整这劳什子干什么?到生分了。”
齐氏假装生气:“这两个孩子即叫了我一声姨母,自然要收我的见面礼,知道你们不缺好东西,到底是我的心意。”摸了摸黛玉的头,放开手让她回去,又抱了珩玉说:“况这两个孩子长得好,性子也好,可是叫人喜欢,倒也不枉你等了多年,苦尽甘来。哪里像我家那个,整日里无法无天的,真不晓得我是不是坏他是吃了孙猴子的桃才有了这个皮猴。”
贾敏初嫁给林如海时七年无所出,被婆婆压着,不得以抬了自己的陪嫁丫头,也就是现在的钱姨娘,后来又有了周姨娘。索性两个姨娘都无所出,林如海也心疼贾敏,不怎么去姨娘那里。后来在灵音寺供了一年多佛,有了黛玉,后又生了珩玉,才算渐渐好了。听着齐氏提起这事,贾敏也是感慨,有了黛玉和珩玉,林如海与自己也是相敬如宾,人要知足才好。
被齐氏这么一插,贾敏还没来得及在说,素荷已端了雕花小盘上来,盘中呈着两样事物。黛玉得了个追了鸽子蛋大小红玛瑙的金项圈,珩玉的是个通体碧绿的刻了翠竹的玉佩。
黛玉见东西太过贵重,就看着贾敏也不上前,齐氏见了更是喜欢,也不管贾敏脸色,直接塞到黛玉手里:“好孩子,不用怕的,你娘若是不依,你只管来找姨母,我正好缺个可心的女儿呢。”
贾敏闻言哭笑不得,只得说:“你这一张嘴,还是不饶人的。你可不能再给了,不然我这见面礼可不好往外送。”
齐氏不在意的挥挥手:“知道知道,还是一样事多。”说完就朝着素荷说:“去看看彦琳和彦欣怎么还不来,就说林家表妹来了,再不过来姨母就把见面礼收回去了。”
黛玉一听这话,当真好奇自己母亲当年怎么就和齐氏成了闺中好友,看着贾敏无可奈何的神色,估计自家母亲当年也是这样,当下一张小脸憋得通红。
齐氏与贾敏说着当年旧事,就听得外边传来一阵笑声,齐氏收了话:“定时我家那个皮猴子来了。”
“给母亲请安。”清脆的声音传来,黛玉只觉得一阵红风吹过,眼前就立了个俏生生的小姑娘。后面一个穿了银纹云锦衣裙的稍大一些的女孩子也请了安。
齐氏板起脸,语气严肃的斥道:“女儿家成个什么样子?怎么就没遂了你姐姐的性子。”
穿了红衣的女孩是杜府二小姐杜彦欣,后面稍大的是大小姐杜彦琳。杜彦欣也不怕她,笑嘻嘻的说:“我是娘养的,自然像娘了。”
黛玉面无表情,心里却暗暗点头:“的确很像。”
齐氏估计也是听多这种话了,没什么反应的接着说:“去见过你林家姨母。”
两个小孩子转向贾敏和黛玉的方向,恭恭敬敬的行了礼道:“姨母好,林家妹妹好。”
贾敏拿出备好的一双同心莲花纹双耳羊脂白玉玉佩,分别给了两人,两人接了道谢,各在一边坐了。齐氏见了就说:“这样好东西,我可得替她们好好收了才行。”又埋怨贾敏:“这还拿不出手,你也忒谦虚了。”
珩玉起的早,这会儿已趴在彩珠身上昏昏欲睡了。齐氏见了就说:“我们大人说话,小孩子无聊,我叫人收拾了暖阁,且让珩玉去睡吧。让琳儿领了黛玉去玩,咱们也好一起说说话。”
贾敏留了彩珠照顾珩玉,齐氏交代彦琳好好照顾黛玉,自己就和贾敏去赏音阁听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