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久,公主产下一男,聪明壮美,母摄政事,子称尊号,飞行虚空,控驭风云,威德遐被,声教远洽,四邻莫不称臣。后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余里的大山岩石室中,其尸干腊如木乃伊,玄奘到时尸犹未坏,像一个瘦弱的人在那里睡觉,国人每年都要为王尸更衣,置香花献祭。就这样子孙世代相传,以至于今王。因其先祖母亲是汉公主,父亲为日天,故其自称汉日天种。其王族的形貌特征与中原汉人一样,但穿衣打扮是胡服。
玄奘在此国逗留二十余日,又向东北行了五天,突然遭遇盗贼劫路,同行商人惊骇万分,纷纷登山逃命,可怜戒日王所送大象被贼人追逐,不幸坠崖溺水而死。盗贼过后,玄奘复与众人继续小心东进,由于大象已死,佛经佛像的运载变得非常困难,所幸驮马尚有数匹,可以分担。
行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又向北行五百余里,到史国。此地寺院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一切有部。这里的僧人背诵经论个个滚瓜烂熟,但对经论的义理却不甚了解。
从史国向东南行五百余里,渡徙多河,越大沙岭,至斫句迦国。继续东南行八百余里便到达地乳国。
于阗地当丝路南道之要冲,国中大半为沙碛,有寺院百所,僧徒五千余人,多学大乘。于阗王是非常骁勇而有智慧的人,他敬重佛法,自称是毗沙门天的后裔。原来,此国从前虚旷无人,毗沙门天于此居住。阿育王的太子被抉双目后,阿育王迁怒于太子的辅臣,将他们及其家族流放到雪山北的荒谷中。不久,他们在这里适应新环境,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后来他们迁徙到此国的西界,立王建国。与此同时,东土中国也有一个王子因罪被流放到这里,居在此国的东界,被手下人推尊为王。于是,这块昔日空旷无人的地方就有了两支被流放的人群,分别居住于东西两部。时间一长,因风俗不通,两国人马经常因田猎不期而会于荒泽,互相争斗,冲突不断。后双方约定,将于某年某月某日,兵会于此。等到了会战的那一天,东国人马整军百万,西国人马整军数十万,相会于荒泽。会战开始,西兵失利,其王其将以及士卒被屠戮殆尽。东王乘胜灭亡西国,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只是有一件事不美,国王直到年老体衰,未有胤嗣。他怕国脉绝嗣,即前往毗沙门天神庙祈祷请嗣,于神像额上剖出一男,捧以回驾,国人称庆。不久又往神庙祷求赐乳,神庙前的地面忽然隆起如乳,神童饮吮,遂至长大成人。如此代代相传,国王即自称毗沙门天的后裔,因其祖是吃地乳长大,故国名瞿萨旦那国,译过来便是地乳国。
玄奘来到地乳国后,盘算着怎么去高昌,忽然有一天,他在于阗碰到了一支商旅,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名马玄智,自称是高昌人,他告诉玄奘,高昌已在数年前被唐朝灭亡,麴文泰已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忧惧而死,高昌也已经改名为西州了。玄奘听到此信痛悼不已,和他同归的高昌弟子(小和尚)更是痛苦万分。这样,玄奘便决定不再去高昌,而是从天山南道直接返回。
玄奘念念不忘丢失的经卷,遂又派人往屈支、疏勒等地去访抄经本。他虽然马上要返回了,但是心中也有些不安,因为当初他是违禁出国,现在虽然载誉归来,但是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朝廷知道自己出国的原因呢?另外,他从印度带来的大象已溺水而死,所带的经卷和佛像等数量很大,不好运载,他也需要朝廷提供帮助。于是他写了一封委婉的奏表,请马玄智随商队带到长安,伺机呈给唐太宗。表是这样写的:
沙门玄奘言。奘闻马融该赡,郑玄就扶风之师;伏生明敏,晁错躬济南之学。是知儒林近术,古人犹且远求,况诸佛利物之玄踪,三藏解缠之妙说,敢惮塗遥而无寻慕者也。玄奘往以佛兴西域,遗教东传,然则胜典虽来而圆宗尚,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阙,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浩浩,陟雪岭之巍巍,铁门巉崄之塗,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仍蒙厚礼,身不苦辛,心愿获从,遂得观耆阇崛山,礼菩提之树,见不见迹,闻未闻经,穷宇宙之灵奇,尽阴阳之化育,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思,历览周游一十七载。今已从钵罗耶伽国经迦毕试境,越葱岭,渡波谜罗川归还,达于于阗。为所将大象溺死,经本众多,未得鞍乘,以是少停,不获奔驰早谒轩陛,无任延仰之至。谨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旅奉表先闻。
玄奘将表封好交给马玄智,然后就在于阗静候音讯。于阗诸僧请他讲法,他先后讲了《瑜伽》、《对法》、《俱舍》、《摄大乘论》,国王与道俗归依听受,每天都有数千人之多。大约过了七八个月,有使从长安来,找到玄奘,将唐太宗的手令持示玄奘,手令说:
“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其国僧解梵语及经义者,亦任将来,朕已敕于阗等道使诸国送师,人力鞍乘应不少乏,令敦煌官司于流沙迎接,鄯善于沮沫迎接。”
玄奘见到唐太宗的信,异常高兴,当即便起程向长安进发。于阗王送给他很多伕役、驼马,并派使相送。
从于阗王城东行三百余里至古战场,再东行三十余里至媲摩城。从媲摩城东行便进入沙碛,大约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尼壤城东行便进入流沙,所谓“风动沙流,地无水草,多热毒鬼魅之患,无径路,行人往返,望人畜遗骸以为标帜。”又行四百余里,至吐火罗故国。又行六百余里至折摩驮那故国。又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国。然后辗转到达唐境,敦煌官员准备了人力鞍乘,恭迎玄奘。
玄奘来到沙州(今敦煌西)。沙州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以前名瓜州,之后改称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改称沙州,治敦煌。在沙州,他又上表报告行踪,并等候批复。这时唐太宗正在洛阳,立刻指示西京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派人迎候。玄奘听说太宗将亲率大军远征高丽,怕来不及谒见,就兼程以进,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三日,抵达长安西郊的漕上,负责迎候的官员没想到玄奘行进的速度这么快,因此当玄奘到了长安近郊时竟没有一个官员出迎,但是老百姓得知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归来的消息,便奔走相告,纷纷前往漕上迎接和观礼,一时间,小小的漕上被人挤得水泄不通。玄奘欲进不得,只好宿于漕上。
当日,在唐太宗的指示下,长安各大寺准备好帐舆、花幡等,参加往弘福寺送经、像仪式。第二天僧众集于朱雀街之南,排成整齐的队列,举行盛大的安置****。玄奘携回的舍利、佛像、佛经计有:
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大众部经论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一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即法藏)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即萨婆多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明论十三部以及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点三尺;拟婆罗婌斯国鹿野苑初******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点五尺;拟婛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二点九尺;拟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下降宝阶像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四尺;拟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华等经像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点五尺;拟那揭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一点三尺;拟吠舍国巡城行化刻檀像等。
这些佛经佛像由二十匹马驮负,由朱雀街都亭驿起运,迤逦至弘福寺门前。各寺院的僧尼持法器追随其后。珠珮流音,金花散彩,歌咏不断。道路两旁,都人士子、内外官僚,瞻仰而立,摩肩接踵,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