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7日,淮安的上空弥漫着欢乐的气氛,到处传递着欢快的旋律,喜气洋溢在大家的脸上。因为,富士康科技集团淮安科技城这样一个旗舰型项目在淮安经济开发区揭开了“红盖头”。欢乐之余,人们不禁发出了惊叹声,这个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用工10万人的一座规模浩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城的签约到开幕,郭台铭竟然以前从未到过淮安。
郭台铭在典礼上发言:“这是我在全世界开发的12个科技城中,唯一一个没有到过现场就签约的。”从签约到破土奠基,整个报备手续和规划只花了三个月,可谓十分神速。
台湾首富为何独爱苏北呢?是什么促成了郭台铭落子苏北的大手笔呢?
面对大家的惊叹声,郭台铭说:“正是在昆山投资的成功经历,使我们充分熟悉了江苏的投资环境。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统筹发展缩短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发展理念,是从宏观上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发展能够提高农民收益,农民有了收益以后,自然还可以再回去,以工业来带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工业欣欣向荣,还能够解决‘三农’问题。而这正是昆山所走过的成功道路。”
郭台铭最后说:“3年后,这里是一座繁荣兴盛的工业城。我们今天只是做一个领头,相信后面还会有非常多的工业、商业的同仁来投资。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好的构想,有个好的领导,再加上一个好的环境。有了这些,我觉得投资考察都是多余的。”
针对郭台铭这番话,媒体称郭台铭的“扎根中国、运筹全球”的思想,与江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呼应对接上了,十分精明。
按照规划,淮安科技城项目一期将注册3家公司,从事电子及通讯产品的零组件和模具的生产销售。同时,一大批配套企业将跟进落户,形成完整的IT产业链。淮安市不仅为项目进展提供了周到服务,首批3000多名新招的工人已开赴昆山接受技术培训。合作的顺利推进,让大家信心更足了,相信能为双方在发展上取得双赢。
上海
2007年,是富士康布局中国大陆的投资年。作为全球3C领域最大的代工企业,郭台铭在大陆先后建立起16个工业园区,累计投资达40亿美元,总累计出口额300多亿美元。长江三角地区是郭台铭选择的重点地域,特别是上海。
富士康集团在黄浦江的地块,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四周分别是金茂大厦、花旗银行中国总部和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称之为“鸿海项目”。“鸿海项目”建筑物的规划高度约为80米。虽然鸿海对外称此“区域总部”或“中国总部”,但郭台铭确曾亲口叫它做“世界总部”,表明了郭台铭有将上海作为其运筹各地总部及事业群的“神经中枢”。
因富士康在全球IT制造业中的显著地位,加上大陆可观的投资规模,富士康此次拿地也符合上海市政府的相关优惠标准,因此,不需经由公开招标而可直接取得用地,而且又符合“总部经济”政策,其相关地价、容积率等指标大幅放宽。由于富士康拿地时间早,地价比后来的低了很多倍,这给富士康集团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南京
南京自古就是龙盘虎踞之地。
2007年1月18日,富士康在大陆的首个软件基地落户南京,这标志着富士康在大陆的投资完成了从单纯的硬件迈向硬、软件兼顾的过程。
南京是全国唯一的由部、省、市共建的“中国软件城”,是“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南京的科教、人才优势,为南京构建了一个发展软件产业的高地,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外包公司纷纷来南京发展,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富士康在南京投资设立软件研发中心,将使这一优势进一步凸显。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推进南京建立中国软件名城的建设步伐。
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南京的投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期建设富士康(南京)软件研发中心;第二阶段建设富士康(南京)科技园,主要开展软件研发和相关硬件的制造与集成,并在第一期建设完成。人员进驻办公后形成2万~3万人的研发和生产规模,建成在国际上规模和水平都名列前茅的企业科技园区,同时吸引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来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针对南京的项目,郭台铭斗志昂扬地说:“南京的人才、区位等优势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的办事效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在南京投资发展,建设产业基地,并力争将南京的研发中心做成国内最大、最强,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我们有信心将南京软件基地打造成为如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超一流的软件园。”
郭台铭计划5年内培养出3万名软件工程师,输入鸿海各个单位。
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南京的投资,对促进南京地方政府的软件产业发展和充分利用南京人才优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可以实现地方与企业共赢。
浙江嘉善
2008年3月1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嘉善科技园在浙江嘉善成立,9月投产。富士康科技集团嘉善科技园位于嘉善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主要从事电脑、通讯产品、消费性电子、汽车电子及各类精密模具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与研发。
在多个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中,飞速发展的富士康为何最终把华东生产基地放在了嘉善呢?要知道,富士康每到一地,总能带动当地一大片的工业发展,对财政的贡献亦不可小觑。富士康每到一地,总会在当地掀起不小的波澜,郭台铭则常可享受地方党政对他的“国宾待遇”,因此,各地政府对富士康的项目都异常重视,不但给予优惠的政策,而且鞍前马后,服务甚是到位。
事实上,在选择嘉善之前,富士康还考察过长三角的其他几座城市。那时候,富士康最感兴趣的是江苏常熟。不过,在经过几轮的考察比较后,富士康最终决定落户嘉善。
为了把富士康这条大鲸鱼引入当地,各地政府下足了工夫,浙江嘉善也不例外,真正是做足了诚意。当时,富士康派了两个人到嘉善负责前期准备工作,而嘉善则派出了20多人抓这个龙头项目,嘉善招商团队的表现非常出色。
郭台铭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沓。在2007年6月,富士康决策者看中西塘镇一处地块。为此,嘉善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拆迁、抓安置、抓基础设施建设,仅用90天时间就做好了这块土地的平整工作。这让郭台铭欣赏之余发出了惊叹:“这里是值得投资的地方!”
2007年12月10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嘉善进行项目签约。更让郭台铭惊叹的是,该项目审批只用了35天时间。他说:“这是其他地方难以做到的!”由此,对于这座浙北小城的真诚,郭台铭显然不会无动于衷。
当然,除了服务到位,嘉善也的确有许多客观优势,成为富士康在华东地区的不二选择。
浙江嘉善县,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和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国家长三角发展战略规划中也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同时,具备了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各种条件和能力。
由于嘉善县具有的突出优势和当地特色,成为了郭台铭投资的重要因素。“投资浙江、落户嘉善”是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举措。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说:“富士康在嘉善投资,并不仅仅是要建几个工厂,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当地特色,寻求实现工业与农业、科技与环保、文化与创新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理想和目标。”
抢滩渤海湾
渤海湾是中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位于渤海西部。渤海湾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渤海湾现在成为了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作为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一般依赖“大进大出”,需要的是便捷的物流和资金流会聚,这是其选择栖息地的两大首选条件,其次是地方政府对待代工企业的亲商、营商环境。显然,环渤海湾的城市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烟台
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曾在深圳工作,与鸿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张高丽到山东当省委书记后,也约郭台铭在山东投资,郭台铭很爽快地答应了,山东烟台富士康科技园于2004年开始进行投资设厂的前置筹备工作,筹备期间,不论是在土地、海关、税务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下,且在书记的支持下,不仅达成率高且快,以至短短几年不到,烟台厂即将成为集团全球的PCB等各类电脑板的最重要生产基地。
烟台富士康科技集团位于烟台开发区,现有员工近8万人,工业总产值居于富士康在大陆八大工业园区的第三位。还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3C产品工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主要有CCPBG和PCEBG两大事业群。
山东烟台的项目建好以后,2006年9月,张高丽前往烟台考察的时候参观了富士康的工业园,会见了台湾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副总裁黄秋莲。
张高丽笑呵呵地说:“我们在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中,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扩张,重点发展高新科技项目。这为我们进一步扩大与鸿海集团的战略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希望郭先生继续发展壮大在烟台的事业,我们将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完善的配套服务,促进双方的互利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席话说得郭台铭大喜,说:“鸿海集团将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努力为山东和烟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天津
天津现在成为了北方对外开放的重镇,空运、航运、铁路都很发达了。
2005年6月,富士康(天津)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主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新型电子元器件、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通信系统、基站、交换设备及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及其零部件、电子产品测试仪器、数字照相机及关键件及以上产品相关的模具,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与售后服务。富士康在天津有两间厂房,分别生产手机电池及外壳。
2010年,自从深圳富士康“十二跳”后备受舆论压力,继六月初大幅调薪后,公司又表示将向北迁厂,减少深圳流水线员工。深圳富士康计划将部分厂房搬往天津。
天津市政府有关领导得知富士康要迁到天津,非常高兴,先后到访深圳富士康,与计划搬迁的部门代表开会,积极动员搬迁。为了顺利搬迁,富士康向员工开出了一个限制性条款,愿意搬天津的员工可加工资,不搬者则不获调薪。富士康迁往天津后,深圳厂区只保留专门代工“苹果”的事业群,员工从40万人锐减到10万人左右。
富士康在天津已有两个工厂,一个是生产手机电池的旧厂,一个是建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手机外壳的新厂,但规模都不大。这次迁址并非是扩建天津工厂,而是全面撤离深圳。手机事业部迁往天津,电脑事业部搬往重庆和武汉,深圳只留下代工“苹果”的事业群。
廊坊
廊坊,连接北京、天津,位于两个重要的城市之间,处于重要的战略线上,地理位置特殊,一直以来都是商家的必争之地。
2006年,富士康斥巨资在廊坊圈地抢单,打响了手机“洗牌”战。
当然,河北廊坊政府对富士康的争夺也是尽心尽力的,可谓是挖空心思争夺富士康。
在2002年,河北廊坊第一次接触富士康。当时廊坊市委、市政府就通过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与富士康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前去投资,当时富士康表示并无投资意向。虽然如此,廊坊方面却一直没有放弃,经常创造各种机会,邀请富士康管理人员到廊坊考察。2005年3月,郭台铭夫人病逝,得知消息的廊坊市领导还专程前往富士康(北京)所设的灵堂吊唁。在整个招商过程中,廊坊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富士康的员工,有困难均可打电话直接反映。
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河北廊坊在2006年成功获得了富士康的青睐,富士康投资93亿港币在廊坊建立手机及其配件生产基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相互的作用,对于商家更是如此。廊坊自身的优势条件也是富士康看重的重要方面。在廊坊园区的开工典礼上,郭台铭难掩激动地说:“从项目选址到正式开工,仅仅用了100天的时间,这是富士康在全世界建厂历史中最快的……”
然而,又是什么让富士康如此大手笔地投入廊坊做手机业务呢?
资本市场的数字显示,手机业务的确给富士康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根据富士康国际控股公司(HK2038)在2009年11月28日发布的公告,其作为全球手机业的垂直制造服务供应商,业绩的增长已经让公司不得不调整外包业务交易收入的年度上限。外包业务收入的高速增长成为富士康舍得大笔投资生产线的催化剂。
随着全球手机市场代工的趋势越发明显,手机销售价格的不断下滑,才导致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不断将生产外包,以降低成本。现在,许多企业都看好代加工市场。国内大多数手机生产商和设计商都要依赖代加工,尤其是二线手机品牌,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又不足代加工的生产成本往往受制于代加工企业。富士康已经为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两大品牌代加工有几年的历史,目前巨资投入生产线,这是作为产业链合作的又一突破。
抢单的能力,主要是比规模效应、比生产成本。富士康大规模投资,既是提前圈地,也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降低成本。
为了争夺高端订单,富士康除了加速在规模上扩张外,还不惜挺进ODM领域,甚至从摩托罗拉聘请手机设计师。2004年4月,富士康以换股正式合并国基电子,强补研发设计能力。2005年5月,富士康购并奇美集团旗下的奇美通讯。这样,既能获得奇美在高端领域的订单,又能补充富士康只有制造没有设计研发的短板,将会增强其在全球手机代工市场的抢单能力。
不停地赚钱,不停地再投入,正是郭台铭的一贯作风。有人认为,郭台铭对廊坊投资近百亿,很可能会导致整个手机代工行业的洗牌。
秦皇岛
2006年10月,河北秦皇岛得到富士康拟进行庞大产业投资的信息后,就开始计划邀请富士康来当地做投资。
秦皇岛政府为了做好郭台铭的首次访问接待工作,特意让相关部门和人员汇编了《走进富士康,感受郭台铭》的专题材料,并熟背郭台铭的经典名言,还专门从深圳买回揭秘郭台铭经营之道的《狐与虎》一书仔细研读,并由此策划制作特色招商片《龙吟虎啸秦皇岛》。并且,还邀请郭台铭应邀到秦皇岛过年,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场“求仙入海处,鸿运富士康”的晚会,还专门根据郭台铭轶事编排了各种节目,甚至创作歌曲。让郭台铭真切地感受到了秦皇岛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