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都市的创设者,出发婚飞的时候,携带了维系的菌线块一起走,在自己的房间播种栽培。
一
在这一章中,蚂蚁将遇到白蚁。
大家都知道,白蚁只吃纤维素维生,但是,却无法消化纤维素,因此,事先要请栖息于白蚁肠内的数百万只原生动物,对纤维素做预备性消化。或者是,委托在巧妙调和的混合肥料的泥土上,播下胞子,栽培出来的小真菌。它们在巢的中央,大量栽培小心选出来的菌种,就像食用菌专家,在巴黎郊外的旧矿场栽培食用菌一样。
在地质学上,蚂蚁在地球出现的年代,比白蚁更晚。它们是从白蚁身上,得到真菌栽培的点子吗?很有可能是蚂蚁在入侵族群虚弱,防备不够的白蚁巢的时候,发现了开发先进的真菌栽培场。
蚂蚁虽然不是自己创造真菌栽培,可是,至少它们明白真菌栽培的优点吧!而且,蚂蚁并不需要原生动物或真菌来消化食物,所以,跟白蚁比起来,光是这一点,它们就处于绝佳的优势了吧?
也就是说,它们将知性能力的活动推动到极限,完成了接近于不可能的奇迹。它们会这样做,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能够确保在地下都市的中心,能够经常有丰富、卫生,而且新鲜的食物,只是一种实用性的手段而已。
不管怎么说,真菌栽培蚁跟白蚁是不同的,我们先谈它们栽培菌种这件事情。白蚁栽培的是伞菌(Agaric)与炭角菌(Xylaria),但在蚂蚁的巢里面,没发现这些真菌种类。因此,蚂蚁在苗床上播种的胞子,可以确定不是从白蚁巢拿来的。
二
欧洲没有真菌栽培蚁,只有在美国的热带地区发现过。
在贝尔特(T。 Belt)、摩拉(A。 M。ller)、佛雷尔、桑派欧(A。 G。 Sampaio de Azevedo)最近的研究,以及最近雅各布·休伯(Jacob Huber)或葛尔帝(E。 A。 Goeldi)这几年来的发现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这些蚂蚁会栽培真菌。
第一个观察到真菌栽培蚁的麦克·库克(H。 McCook)认为,蚂蚁只是摘下某种树木的叶子,只关心要去截断树叶而已。
因此,四十年前的研究书,特别是爱尔涅斯特·安德雷(ErnestAndré)的优秀著作中,也还称这些蚂蚁为切叶蚁(Leaf-cuttingant)、访问蚁(Visiting ant)、木薯蚁(Manioc ant)、阳伞蚁(Parasol ant)、沙巫巴(Saüba)[a]。
真菌栽培蚁属于切叶家蚁族(Attini)的一些种类,是一种[a] 印度神话故事中,出现在天空的都市。
脚很长的大蚂蚁,形状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聪明、食量大。
因为它们经历了特殊进化,所以,可能是旧大陆与新大陆分开的大变动之前,欧洲种蚂蚁移居到变动后,变成美洲大陆地区,后来延续下来的子孙吧!
它们只以自己栽培的真菌当食物,因此,它们的生活与地底农园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它们的真菌,也就是Rhozitesgongylophora,至少,在菌丝前端,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球状菌丝“可尔拉比斯(kohlrabis)”,若没有蚂蚁介入,就无法生产出来。
未来的都市创设者,新生成的蚁后在出发婚飞的时候,会以微细的菌丝块的形式,携带一片上面布满菌丝的胚土出发,将来将在自己的房间播种、栽培。后面也会提到,蚁后一开始会把自己的身体分解出的营养,分给这些真菌,来供养这些真菌,也就是说,装在肚子里面的所有东西,以及非常强韧却一点一滴消失的肌肉,以及结婚后剥落的翅膀,用这些来供养真菌生长。
三
切叶蚁(Atta)的蚂蚁巢里面,会有三种形式的工蚁。体长超过16毫米的巨大工蚁,它们完全不出去,负责警戒入口,中等大小的工蚁,把叶子切下来,雕刻、分类,然后放进仓库。
更小的蚂蚁总是留在巢里,播种胞子、堆肥、制作真菌的苗床。
这种混合肥料其实是很费工夫的。它们要咀嚼、揉捏、固定这些泥土,必须要借助它们的排泄物、淀粉质的物质或芋头树果实的力量,促进发酵,做成腐叶土。
读者是否曾栽培过食用Volvaria eurhiza呢?这与真菌栽培
指引小册子的主张相反,不像想象中的容易。
根据这些指引,要铺上给马睡觉用的干草,将菌丝插进里面,几天后,就好像等待魔法师暗号的地底妖精一样,到处都冒出小小白色的头。可是,十次里面,会有五六次什么都没有。
干草不够熟吗?温度太高吗?菌丝太嫩吗?太老了吗?产生二次发酵了吗?是因为暴风雨,使得胞子不能用了吗?
也就是说,必须累积许多经验、观察、反省、找出不成功的原因、渐进式的改良、温度、水气或光、换气等研究之后,才能够执行成功。
比起我们食用的大而强壮的菌类,它们栽培的隐花植物很小,非常脆弱,因此,我们就觉得这些隐花植物栽培起来很容易,并没有那么困难吗?
有一位德国蚂蚁学者,阿尔福雷德·摩耶拉(A。 M。ller),提供给我们一项针对巴西赤道地区的拟切叶家蚁(Acromyrmex),所做的观察很有意思。根据他的研究,即使同样是真菌栽培蚁,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栽培方法。我们从他的观察中可以了解到,真菌栽培这种行为,不是单纯的本能,也不是机械性的。
抵达巢的切叶蚁,其中一种会把大颚当做剪刀一样地使用。
首先,它们会把叶子切下一片跟它们的头一样大的碎片,接着开始又揉又磨的,把叶子弄软,形成一个球状。
然后,用脚与头,把这个球状叶子塞进适当的地点。几个小时后,会长出白色菌丝,下午就会把早上放置的小球四周都覆盖住。
可是,这种细长菌丝或胞子,都不会当做食物,被称为“可
尔拉比斯”的小球状团块,才会被当做食物,这是只有靠着蚂蚁的栽培,才能生产出来的独特物品。
要取得这种产物,最重要的,是要防止菌丝的过度繁殖。
因此,比较小的工蚁必须不断消除菌丝。有时候,工蚁的数量不够,也会无法抵抗菌丝泛滥的侵略。这么一来,为了在窒息之前,逃离菌丝的灾难,它们必须带着幼虫,逃到森林里。
蚂蚁逃出去之后,“可尔拉比斯”会遭到破坏而消灭,特制的真菌栽培地,就会变成自然野生的真菌繁殖地。这就跟被弃置的庭园里面,因为杂草丛生,把原本栽培的花吞没一样。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了解,蚂蚁的真菌栽培,就跟人类栽培伟大园艺师的胜利产物——大朵的菊花,或某种兰花栽培,是一样的,都是复杂且需要知识的。所以,怎么可以因为这是昆虫做的,就认为与发明、经验、理解力、理性、知性等毫无关系呢?
四
有的人提出相反的论点,认为这只不过是透过本能,在种的里面特定的习性而已。在这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同意这种说法。
就算是习性,也一定是在某一天,因为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才开始的,然后渐渐形成所谓的习性。
例如,肥料的经验,我推测,不管是人类或蚂蚁,都不可能天生就能够确认“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这种事情。
也有人说,蚂蚁随地到处排泄,因此而碰巧的,对它们的栽培形成有利的状况。但是,这种说法是错的。
真菌栽培蚁跟其他的蚂蚁一样,它们会小心谨慎地把不需要的尘埃、所有的脏东西,都搬到巢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昆虫,像它们那样爱干净,把地下都市整顿得这么好了。所以,它们在这里进行的事情,是有意识的、计划性的工作。
雅各布·休伯博士(J。 Huber)拍摄到的现场照片,明显地显示出一只切叶蚁,在前脚之间,抓着一根菌丝的片段,带到腹部的前端去。事先弯曲的腹部,排放出一滴分泌物,立刻就被真菌的菌丝吸收。
雅各布·休伯(J。 Huber)说,他观察到蚂蚁的这项工作,在一个小时里面,重复了一两次。
说到真相(对于蚂蚁的许多行为,都可以用相同的话来说),人类因为知性或道德性的性质,对某种灵的重要性、在宇宙中某种例外的角色、某种不死性,抱着漠然而巨大的希望。
我们不愿意承认,在这个地表上,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也怀抱着相同的希望。我们相信,只有我们才是万物之灵的这种特权,它们也可以拥有,这一点震撼了我们数千年来的幻想,侮辱了我们,打击了我们的勇气。
蚂蚁出生、生活,尽了它朴素的义务,然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人看顾它,只是为了达到“死”这个目的。我们看见,数千万只蚂蚁消灭了。我们不愿意承认,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我们比较想说,它们根本就是愚蠢的、靠本能的、无法随心所欲的、无意识的。
可是,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就像跟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从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样,有一天,我们也必须臣服于生物的宿命。这才是生物最终的理想吧!
当我们确实了解这一点的时候,恐怕我们会很深切地感受到,不只是人类,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伟大的、毫不虚假的。
五
切叶蚁族(Attini)居住在很大的联合蚁巢里面。根据佛雷尔在哥伦比亚的研究,这种巢的主要部分直径约有五六米,高有三英尺。这种巢建在土堆的旁边,四周会有附带性的住所,设置在距离主屋约二百、三百步远的地方,包围着巢。
蚂蚁强而有力的侵略方法,足以与白蚁巢匹敌。如果不是热带植物茂盛繁殖的地方,事实上,连人类的都市都会归于荒废。
受到它们攻击的树消失了。从叶柄被切下来的所有叶子,掉落到根部,由在下面的其他蚂蚁接住,当场切成可以搬运的大小。蚂蚁们躲在叶片下面(洋伞蚁这个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排成绵延的长队伍,运送回巢。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全部结束,被拔掉叶子的树化成骸骨。
接着,蚂蚁转移到隔壁的树上,这棵树也遭到相同的命运。
收进巢里的树叶,会被切得更细,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变成地下农园的苗床。
如果,把这座菜园扩大成人类的比例的话,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像仙境的东西了。就像我在加州的朋友家里看到的一样,想象一下,在显微镜底下,出现的是一片海底或月世界的景象。
那幅景象带着略蓝的背景,里面充满了球状的东西或是弯弯曲曲的植物、不动的白色火堆、漂流的羊毛屋、纯白羽毛般的海绵、混乱而血气尽失的幼虫、铅色的网、时时刻刻都在增加的
半透明卵,聚集如星云般茂盛的小树枝。
最后,我想说的是,阿根廷的珍贵切叶蚁之一,最近由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卡尔罗斯·布鲁克博士(Carlos Bruch)研究的一种切叶蚁(Atta vollenweideri渥伦切叶家蚁)。
这种蚂蚁不会在地下巢的深处栽培真菌,会在有外面空气的巢的表面栽培。它们唯一的营养来源,就是巨大的真菌Locellina mazzuchi,这种隐花植物的伞,直径达30到40厘米,重达三千克,只有在这种蚂蚁巢上面才会发现这种真菌。
类似的另一种真菌Poroniopsis bruchi没有上述那一种大,只会出现在另一种以此为食的黑格拟切叶家蚁属(Acromyrmexhegeri)的巢的表面上。
两者偶然的一致性,使人很难否认它们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智慧的意图吧!
六
真菌栽培蚁的都市建设充满了危险,与欧洲蚂蚁蚁巢的建设一样困难,不仅是悲壮,而且,因为无法脱离真菌的栽培,由于这一层关系,使得建设起来更加复杂。
雅各布·休伯(J。 Huber)与葛尔帝教授(Prof。 A。 E。 Goeldi)针对这一点,补充摩拉(A。 M。ller)的研究,完成了他们的观察。
他们观察的对象,是切叶蚁中的一种Atta sexdens(六孔切叶家蚁)。
这种真菌栽培蚁刚刚交尾后的蚁后,一旦定居在地底的小小居所中,就会立刻吐出菌丝球,用我们已经叙述过的方法,
忙着给予真菌营养。几天后,球开始活动,到处都是菌丝,会冒出轻飘飘的白色细毛。真菌的苗床如火如荼,迅速扩展。
蚁后将第一个卵,会被放在这个苗床上。从这一瞬间开始,工蚁出现,直到成形这段期间,蚁后、幼虫、蛹、菌丝球,以及卵本身,都会把卵当做唯一的食物。这是不可避免,彻底而完全的卵食生活。
“可尔拉比斯”,也就是经由第一只工蚁,栽培出来的菌丝体的球块,开始真正被消耗以前,蚁后会每个小时产出两个卵,总计会产出2000个卵。其中,有1800个卵会作为全体的营养摄取源[a]。这段期间,蚁后的食物,只有自己产的卵,没有别的东西。幼虫或蛹就更不用说了,它连“可尔拉比斯”或菌丝体,都不能碰。
从无到有,这一切真正的意义,所谓创造的神秘,到底是什么呢?自己只吃200到300个卵,但是,蚁后究竟是从哪里取得制造卵的原料呢?而且,生了两千多个卵,相当于自己全身的体重。把空间填满,足以与永久运动匹敌的这种异常的繁殖之谜,究竟是什么?
蚁后的外在,是否有什么未知的东西,在维持并扩大它的生命呢?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昆虫世界中。
面对这种无可怀疑的神秘,我们该去哪里寻找解释呢?目前,还没有人发现如何解释。
[a] 在蚁后所产的卵中,若在食物缺乏的时候,有些卵会被蚁后、幼虫或是工蚁吃掉,当做营养来源,这些卵被称为“营养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