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58800000001

第1章 书香社会的播种者(代序)

龙协涛

薛正昌主编寄来一摞沉甸甸的书稿,我打开一看,首先被他的书名所吸引。《嫁衣余香录》,好一个不俗的名称!嫁衣者,一看便知是讲编辑生涯的书,讲编辑文化的书;余香者,显然是出自那句颇为流行的高雅广告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编辑是同作者打交道,同文字打交道,策划传播,把关定向。正如我在《学报赋》中对编辑工作的描绘:“伏案审校,焚膏继晷,几多寻寻觅觅;援笔润饰,嚼字咬文,尽在圈圈点点。”编辑沉潜在文字工作中,身上自然无花草之香,但翰墨之香是少不了的。书名和书的内容很贴切,有些诗意,耐人寻味。我猜想作者敲定这个书名是费了一些脑子的,可以看出作者对编辑工作深有体会,否则不可能概括出这个有文化品位的书名。然而,破题之后,我的思绪并没有停顿,随着我把书中的文章一篇一篇往下读,浮想联翩,我想得更大,似乎也更远。

今天党和政府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还应加上重要的一句话,即要大力共建学习型社会、人文科技社会、书香社会。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奋斗目标和要求很具体,很明确,人民有很高的共识,也因之受到鼓舞。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这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现实的可能性,也蕴含传统的理念,可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伦理诸方面作深刻解读。然而,应当引起人们警惕和思索的是,我们现在是在搞市场经济,如果社会缺乏诚信的道德基础作支撑,如果国民缺乏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的精神的动力,市场经济就有可能逐步演变为市场社会。市场社会是人们不愿看到的,是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也不是中国改革开放要达到的目标。在市场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统统将被“等价交换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所主宰。人们在孔方兄和孔夫子之间,选择的是崇拜前者,冷落后者,或者说表面上尊崇后者,实际上信奉前者。如果是“孔方兄”无孔不入,孔夫子只是挂在嘴上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说“孔方兄”无孔不入,应当检视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钱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不能说到了“鬼推磨”的程度,但“润滑剂”的作用似乎成了社会潜规则。这是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一只看不见的手”。说把孔夫子挂在嘴上,是指国学热在兴起,全国各地“国学班”、“国学课堂”中也能时常见到“老总”、“款爷”的身影。但这些人不是来“充电”,而是来“镀金”的,甚至可以说也是在玩一种时尚,由风花雪月转而玩起颇有几分高雅的子曰诗云,而真信奉、真学习、真践行者则是凤毛麟角。“孔方兄”大行其道的社会,不择手段追逐金钱的利禄社会,这是一个铜臭社会,与书香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今天提倡在“二孔”中选择尊崇孔夫子,是把孔夫子作为中国人心中历史积淀的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象征;所谓尊孔是尊重文化,尊重教育,尊重读书,大力建设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社会,绝不是要让儒家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死灰复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今日的中国在复兴,在崛起,在腾飞。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开始斗富比阔,大有“终于轮到老子潇洒一回”之状。而原本还不太富裕的中国人,在这种社会风气的熏染下,也穷人乍富,硬撑着学起真正的富人派头。中国人在近代尝够屈辱的苦头,梦寐以求国家的富强。人们习惯讲国家富强,经常把“富强”二字联系在一起用,其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富不一定等于强。因为考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实力,除了看它的经济、军事外,还有一个为国际通行的综合国力的评估,即要充分考虑精神和文化的软实力。去年全球掀起金融危机风暴,或者说叫“金融海啸”,中国十分担心并采取一切措施避免经济回落,避免经济探底,避免GDP下滑。这事关国家命脉,事关国计民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上到国家领导人宵衣旰食,下到平民百姓精打细算,这些都是对的,必要的。然而要问,我们是否是以同样的力度,像关心GDP下滑那样,关心国民的精神是否在下滑,国民的道德是否在下滑。后者似乎不像前者那样有数字,有指标,可以精确地统计出来,看得见,摸得着,但对一个国家国力的影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能要超过前者。我们在关心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应关心国民的思想高度和社会人情的温度。我们讲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是软实力,但绝不是软指标、软任务,它是事关民族精神风貌、国民信仰意志的硬道理、硬责任,千万不能有丝毫忽视。一位西方哲人说得好:“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化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与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从大到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小到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我们应大力提倡读书,营造一种读书的文化氛围,努力建构书香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就向世界呼吁“走向阅读社会”,并且在1995年规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是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到来的需要。中国的有识之士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也一再呼吁除已确立一个“教师节”外,还应确立一个“读书节”,两节相呼应,相促进,以推动全民读书活动走向常态化,让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让读书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正昌在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编辑的作用和功能。他从孔夫子编纂诗、书、乐、易、春秋等讲起,一直讲到现代如张元济、陈独秀、鲁迅、邹韬奋、叶圣陶、胡愈之等出版大家。他从历史的长河、文明发展的轨迹,把编辑的活动定义为是一种“文化传导”和“文化积淀”,他把人类的文化建构,看成是一项系统的宏大工程。“编辑创造及其文化构建过程,始终处在作者创造和社会认同两大环节的中间。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文化的选择和构建是由编辑来完成的。”这是作者凝结自己切实体会、用科学语言对编辑所下的定义,我是完全赞同的。如果联系当下人们热切呼吁建构书香社会,关于编辑的角色、功能和作用,我认为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编辑是书香社会的播种者。

正昌在书中介绍了美国人格罗斯(Geraldcierry Gross)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该书由台湾齐若兰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中有一章讲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Aland Williams)把编辑的角色分为三种:第一个角色是搜猎者,总想拿到一本好书;这种编辑理念是商业驱动和市场经济的产物。第二个功能是扮演絮聒不休的治疗师或化平凡为神奇的魔术师。这是讲编辑对论文和书稿的加工处理;第三个功能是扮演双面人,即编辑既要面对出版商,又要面对作者。面对出版商时,编辑代表作者利益,说明这本书的优点和价值;面对作者,编辑必须向他传达出版社的意见。读到这段文字,我不禁联想到自己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体会。由于中西社会和文化的不同,我和这位美国同行的看法不尽相同。在我看来,编辑无外乎有三个类型,也可以说是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第一个类型是收获型编辑,守株待兔,来什么稿编什么稿,优哉游哉,游刃有余。这种编辑很好当。第二个类型是耕耘型编辑,编辑对来稿要再加工,修改润饰以至再创造,正如威廉斯所讲的“要扮演絮聒不休的治疗师或化平凡为神奇的魔术师”。一位作者在某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在社会上获得好评,编辑在幕后的功劳是不应被忘记的。第三种类型是播种型编辑,这样的编辑本身就是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素养,洞悉学术发展的前沿,熟悉学术界方方面面的骨干精英,他能审时度势出题目、出点子、出思想请作者写出重要论文。这样的编辑是作者的良师益友,是学术成果的催生者和引领者,对期刊的发展、学术的贡献和思想的解放,功莫大焉。这三种类型的编辑,体现了编辑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第一个层次是职业境界,第二个层次是敬业境界,第三个层次则是事业境界,是编辑家、出版家的境界。正昌于上个世界80年代初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毕业留校,分配到刚创刊的《固原师专学报》工作,用他的话说刚开始在编辑部是“跑杂的”,他同《固原师专学报》一起成长,由普通编辑做到常务副主编、主编,再后来做了《宁夏社会科学》和《西夏研究》的主编。在编辑事业上,走出了一条从士兵到将帅的为人羡慕的成长道路。我的上述感触,不知能引起他共鸣否?

正昌从六盘山下西海固老少边穷地区走出来,于今执掌宁夏地区学术期刊的大旗。边远地区和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肯定是落后的。然而在这样的地区,文化就一定落后吗?在学术上就一定难以有所建树吗?答案是否定的。现代文学史上不是从偏远闭塞的湘西边城走出了文学大家沈从文吗?他的小说《边城》由湘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今,被誉为中国期刊界第一刊的《读者》,这个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向上的“心灵读本”,不是诞生在北京,也不是诞生在上海,而是诞生在大西北、也可以称之为边城的兰州。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学术文化现象。正昌曾把一个小小的《固原师专学报》办成了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在他任主编的《宁夏社会科学》和《西夏研究》在创特色和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以不可替代性由地方走进全国学术视野关注的中心,这有他付出的艰辛和智慧。他在编辑工作岗位上冷凳寒冷壁,素心清风,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历史也记载了他的成绩和贡献。写到这里,我觉得书名《嫁衣余香录》似乎应改为《嫁衣添香录》。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学术文化战线上辛勤工作,不是为书香社会添了香吗?他的这本着作,有对编辑史的研究,有对编辑理论的阐述,有对出版现状的思考,有对个人编辑生涯的回顾,不是也为编辑学科建设添了香吗?然而,作为多年的朋友,我深知正昌为人一贯低调,从来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而且还想到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容易自我膨胀的时代,应该尊重正昌难能可贵的本性,于是我断然放弃了建议修改书名的想法。书名中“余香”的“余”字,也值得挑出来申说。“余”者,应是古人常讲的“三余读书法”的“余”字。生活在农耕文明时代的人,生产力低下,为了衣食之需,白天要下地劳作,春播夏耘秋收,何来时间读书做学问呢?于是他们总结出要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序》中也讲:“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正昌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他任《宁夏社会科学》和《西夏研究》的主编,担子之重,工作之忙,可以想见。他的这部编辑学书稿,一定是利用现代人挤出来的“三余之日”完成的,是为人作嫁的副产品。不宜改为“添香”,还有另外一层避嫌意思。因为中国封建士大夫的人生理想中,总少不了津津乐道的“红袖添香”。如修改为“添香录”,不是有可能引起人们对正昌的误读吗?所以,还是《嫁衣余香录》好。保留正昌深思熟虑过的书名,是保留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以便引发包括我在内的学报界学术界朋友们深思,起一点告诫和提醒的作用。

谨为序。

2010年8月13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哈,日本

    哈,日本

    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日本情结,对日本是既熟悉又陌生,要理清它的文化,还有一些障碍。本书是对日本的深入解读,分别谈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文化现象、历史渊源、社会百态、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几乎涉及到你想了解的各方面。作者娓娓道来,幽默机智,对读者来说是一种享受,从一个个细节里读懂一个真实的日本。
  • 嫁给西藏

    嫁给西藏

    这本书写的是西藏,但它既不是旅行随笔,也不是旅游攻略,而是寓居西藏的女子所著的文化笔记。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热门推荐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命运之主进化论

    命运之主进化论

    身静似苍茫,心动如雷霆;死亡伴其侧,杀戮随其行;必独居万尊之上,亦沉醉深夜之中;意动则战,战则必胜;其历百劫而生,则命运对其已无意义,而此生,注定为命运之主!====================================================================
  • 我的能力来自游戏

    我的能力来自游戏

    死宅穿越了,没有一技之长的他,竟然要依靠前世的游戏来谋生
  • 伊人劫

    伊人劫

    伊人劫:权谋王妃祸乱天下 伊人百媚笑倾城,半世浮萍红颜劫。他大沅的皇帝——沅子胤,笑面如春,一代明君,却为了她,夺臣妻,毁了英名失了天下。他大沅的王爷——沅子佑,清冷深沉,却为了她弑君谋反夺得天下。他大沅的将军——娄策,一世只为守护她,为了她一次又一次的付出。他沧冀大王——贺兰萧,护她陪她一生。却让整个沧冀做了陪葬。他沂国皇上——公子衍,只为博她一笑,却终不得,遗憾中死去。她——纳颜伊,三朝为后,腹黑回归,负本宫的,只能死------。沅子佑,你不是爱江上吗?那本宫就夺了你的江山。她是三朝帝王的挚爱,为她皆可放弃皇位,且看女主如何在权利阴谋,算计陷害中求得安宁,怎样在红颜之战中得以生存,当爱背负上仇恨,她如何自处...当她腹黑回归,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当天下大乱,烈酒饮下,苦的是谁的心,痛的是谁的一生...伊人皇后几度废立,又入冷宫且看女主如何在权利阴谋的宫廷下求得安宁,怎样在红颜之战中得以生存,又如何在挚爱亲手编制的阴谋中走下去....
  • 扶霜

    扶霜

    仙界有三尊:瑶华,若澹,卿祢。瑶华尊司战,三界内无一敌手,五百余岁时偶然得到了一枚果子,化形成乖巧的小徒弟。只是自己的徒儿,为何与魔界横空出世的魔尊长得一模一样?为何魔尊对她一见如故?扶霜一生的恩怨纠葛,流传到后世,都成为了传说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君的代嫁狂妃

    暴君的代嫁狂妃

    他只是遵循额娘的要求,娶了哲亲王府的格格,没想到迎来的是一个相貌平庸却拥有魔鬼身材的女人,他原本只是抱着玩笑的态度,没想到突然就这么爱上了她,新婚之夜她对自己下了媚药?难不成是担心他不举?要用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舒敏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代替品,始终要离开这里,离开他,可是她却无法自拔的奉献了自己的心和身体。。。。【精彩片段回放:“你以为我不会惩罚你吗?成亲当日就在夫君的酒里下怀春散,这种禁药你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他慵懒的把视线射在舒敏的身上,嘴角带着冷笑,丝毫不顾及苛察还在房间里。闻言舒敏的脸颊微微的一红,她尴尬的看着苛察,显得非常的不自在。他怎么能这样?当着外人的面说那种事情,让她怎么回答?“我。。。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那个什么媚药不是我下的,你要怎么才肯相信我啊?”她的双颊比刚才更加的红了。
  • 邬怨之是妃

    邬怨之是妃

    一个跟头没翻好,摔了个大马趴,起身后却发现身处在轿子里,摸着稍疼的脑袋掀开轿帘,迎面的是一群身着黑袍的男子……哇,要不要这样大费成本,开个玩笑也没必要搞这么多人吧,切,让小爷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诡计。“哇,好怕怕哦,我是穿越了吗?”
  • 这地方

    这地方

    对往事的回忆性散文,也是对自己出生地的一种敬畏。
  • 末世重生之卿卿请轻轻

    末世重生之卿卿请轻轻

    上一世,末世突如其来,18岁的顾晴被拼死拼活保护的畜生害死。这一世,我一定要擦亮双眼,保护好亲人。爱我所爱,杀我所恨!看顾晴在风云变幻的末世,展现女王风采,在守护亲情的同时,又意外收获了爱情,甜甜蜜蜜,勇闯末世。新手小白,请大家多多指教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