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建造的特殊学校——家
家长的教育方法若存在错误,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比例就会明显升高。
不知乍一看到“家”这个字,大家会想到些什么?是亲情?是温暖?还是会忆及儿时的往事?我想,对于多数人而言,家是一处避风的港湾,是疲惫时的暖床,是载满儿时喜怒哀乐的地方。然而,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家”其实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所学校,是一所特殊的校园。
当代知名女作家张海迪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张海迪乳名叫做“玲玲”,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接受了3次大型手术,最终被迫摘去6块脊椎板,形成高位截瘫。
受身体状况限制,张海迪无法像其他同龄孩子一般,牵着父母、老师那温暖的手进出校园,年幼的她只能坐在窗前,一脸羡慕地望着过往小孩的身影。她多么想和他们一起牵手走进校园,体会一下那份上学的快乐,多么想感受一下那细雨中欢跳的清爽啊……但这一切对于她而言,只是一个遥远的梦,遥远的令她永远无法企及。
终于有一天,小玲玲再也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渴望,她近乎乞求一般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我要上学……”
面对着女儿充满渴望的小脸,看着她眼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张妈妈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女儿学习知识!
张海迪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无法为她聘请专职、专业家教,于是,闲暇之余张妈妈便毅然承担起了“家庭教师”的职责。虽然这与小玲玲的“上学梦”相去甚远,但对于她而言,这已是患病以来最令自己为之兴奋的事情了。
小玲玲在学习上很有上进心,但与此同时,病魔也在无情地摧残着她幼小的心灵与身体。然而,坚强的玲玲并没有哭泣,疼痛难忍时她便会猛揪自己的头发,借以分散注意力,缓解身体上的疼痛,久而久之,小玲玲揪下的头发已经足以编成一条小辫子了。她这种近乎“以毒攻毒”的做法,看在张妈妈的眼里,疼在她的心里,不知多少次,张妈妈背着女儿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然而,即便如此,张妈妈依然没有放松对于小玲玲的学习要求。偶尔,小玲玲感到作业负担太重,便对妈妈说“妈妈,我明天再做可以吗?”每每此时,张妈妈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诫她“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小玲玲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绝不能拖泥带水。此后,无论疼痛感多么强烈,小玲玲都会坚持把当日的作业认认真真地做完。
玲玲自幼聪慧好学,在所有的学科中,她最喜欢的就是语文,年仅10岁的她便可以在妈妈的帮助下阅读长篇小说了。10岁那年,妈妈送给玲玲一本日记,对她说“玲玲,以后你每天都要写日记,知道吗?”小玲玲听话地接过日记,但一时却又不知从何下笔。起初,她只是在日记上记下“今天我吃了XXX药”、“今天我读了某某书”等一些琐事,看上去就如流水账一般。但不久以后,在妈妈的指导以及玲玲自己的摸索下,她已经可以用语言在日记种表达自己的情感、记载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这番经历很好地锻炼了玲玲的写作能力,为她踏上写作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玲玲开始踏上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迄今为止,她已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生命的追问》、《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译作《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等多部作品。
可以说,对于玲玲而言,“家”就是一所特殊的校园,她在这所校园种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坚强。在妈妈的指导下,她在这所特殊的校园中自学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专业课程,圆了自己“轮椅上的梦”。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妈妈的悉心教导,如果没有“家”这所特殊的学校,张海迪还能否走出这样一条特殊的成功之路。
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家长的教育方法若存在错误,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比例就会明显升高,这说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将家搭建成一所合格的学校,在孩子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第一环境”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棵小树苗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弃足的阳光和雨露,而且还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经过风吹雨打,小苗才能长成令人惊叹的参天大树。孩子同样如此,要成为有用之材,除了自身努力、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之外,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第一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而言,其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环境,孩子的成长同样如此。当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不论他是否愿意,都将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他最有意义的时段,他都必须生长在这种环境中,没有任何选择权利,选择权握在父母手中。
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孩子的教育是从父母创造的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孩子的各种能力也是从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中一步一步得到提高的。
有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寻找或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对于一般人而言,孩子出生时的家庭环境将伴随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这种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身在海外的华侨一到老年,就想回到自己的家乡,甚至想在百年之后埋葬在家乡,人们将其称为“落叶归根”。事实上,家乡还是老样子,没有田地,没有房屋,也没有经常在一起的亲人,留在这里的只是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是的,在人的一生中,童年的记忆非常珍贵。关于童年记忆,也许多得数不过来,而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曾经生活过的房子以及发生在这个房子里的每一个有趣味十足的童年故事。即使这房子很破旧,但是蕴藏在其中的童年故事却让人回味无穷。
在人的一生中,留在脑海中的东西并不多,到了年纪比较大的时候,能够记下来的少之又少,甚至很难回忆起来。然而,他一生中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曾经拥有的一个或更多个家,却是永远难以忘却的。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留下的记忆很深。
每一个人长大以后,都要离开家,或上学或参加工作,也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完全和那个家不同的环境。在孩子的成过程中,这些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归根到底,与“第一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营造出欢乐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然“第一环境”对孩子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位成功的父母,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第一环境”,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学习到更多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其实这就是一个父母努力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第一环境”的典故。可以这样说,如果孩子在“第一环境”中能够感到亲切、温馨,并陶醉在这个环境之中,乐于在这里接受一切,并敢于创造一切,就意味着孩子的前途一片光明。
犹太人特别注意为了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据说,在每一个有稍微懂事的小孩子的犹太人家里,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一点蜂蜜,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看似有些奇怪,但是其中却有着深刻的用意——书本是甜的。
在很早以前,犹太人常常在墓地里放几本书,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远止境。
犹太民族这种爱书传统,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那就是,要培养爱学习的孩子,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爱书的家庭环境。
一棵小树苗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弃足的阳光和雨露,而且还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经过风吹雨打,小苗才能长成令人惊叹的参天大树。孩子同样如此,要成为有用之材,除了自身努力、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之外,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第一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为一位家长,应该尽心尽力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第一环境”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安徒生是丹麦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从小生居住在富恩岛确良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的贵族和地主非常多,而安徒生的家人却非常贫穷:父亲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穷鞋匠;母亲则以给别人洗衣服赚取金钱。不仅如此,为了补贴家用,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那些贵族地主们看不起安徒生,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在一起玩耍。看到这种情形,父亲反而用轻松的语气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十分简陋,只有一间塞满破凳子烂床的小屋子,能够留给孩子活动的空间自然小得可怜。可是,这间小屋虽然破烂,经过父亲的精心装扮,小屋子就如同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墙上挂着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着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连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
为了使安徒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的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还会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每当安徒生认真地听着父亲讲的这些故事的时候,就会浮想联翩。为此,年幼的安徒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从橱窗里取出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父亲讲的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所有的一切,安徒生并不知足,他用一些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几件特别的小衣服,精心打扮他的那些木偶人,有些木偶人被安徒生打扮成讨饭的穷人,也有些被打扮成没人理睬的穷小孩,甚至于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更加重要的是,安待生有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改编木偶戏。
安徒生的父母亲为了进一步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常常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各种各样的人,如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等等。
在安徒生以后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部优秀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在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这与安徒生童年时候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刚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母亲,他是他的姑姑一手将他带大的。在他一生中,姑姑对他从小进行的美的教育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
“我对于音乐的爱好……确信是受了姑姑的影响。她会唱无数美妙的小调和歌曲,以她那清细的嗓音,唱起来十分动听。这位出色的姑娘的爽朗心情,可以驱散她本人和她周围一切人的怅惘和悲愁。她的歌声对我的魅力是那样大,不仅她所唱的一些歌曲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在我的记忆力已经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儿童时代就已经完全忘却了的歌曲,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了我一种难以表达的乐趣。”
晚年的卢梭,只要他一想起姑姑曾教过的他的歌曲,就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哭起来。然而,遗憾的是,有一支姑姑教给他的很动情的歌曲,后面一半的歌词他却记不起来了。为此,他曾多次想请人补续后一半被他忘掉的歌词,但是一直以来他并未这样做,因为他不想让这支能够使他动情的歌曲还有别人也会唱。
由此可见,“第一环境”的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所以,作为一位成功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禾苗在音乐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将音乐用到孩子的教育上,相信家长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音乐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而且能够让孩子感到心情舒畅,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有人说:“音乐能使人高尚”,能提高人的素质,激发大家努力去工作,音乐能把人自然而然地带入美妙的旋律天堂。这并非过分地赞美音乐的作用,因为这多数是来源于那些喜欢音乐并能够理解音乐者的真实感受。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在培养儿童智力的时候,也应该经常地借助于音乐。
有人曾做过一种有趣的实验,就是给田地里生长的禾苗播放音乐,结果发现,“听到”音乐的禾苗比没有“听到”音乐的禾田生长得更加快速、健康。可见,生命体的成长也是需要气氛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孩子的生活中创设气氛良好的空间。
现在,《哈里·波特》系列小说已经成为全球畅销的科幻读物,正由于此,书的作者JK·罗琳资产多达5.4亿余英镑。在JK·罗琳创作《哈里·波特》系列小说背后,有几个人知道,作者JK·罗琳竟然是在爱丁堡的一家咖啡馆里开始创作《哈里·波特》。罗琳为了完成最后一部《哈里·波特》,13年后,又一次回到咖啡馆寻找创作灵感。
罗琳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我之所以很久没有更新过博客,主要是因为我正在快马加鞭地写最后的这部《哈里·波特》。只要杰西卡睡了(罗琳的大女儿),我就会冲到附近的咖啡馆疯狂写作,夜夜如此。她还说:“现在的我一方面觉得兴奋不已,另一方面又感觉疲惫不堪。在最后的创作阶段里,我既想要完成,又不想要完成这部作品,但是我一定会写完的。”
另外,罗琳还说:“这些年来,人们总是问我,是否在梦境中走入过哈里·波特的世界?答案是没有。在梦里,我正在一个拥挤的大厅里寻找一个‘灵魂碎片’。但奇怪的是,梦中的我身边还环绕着很多身材高大的咖啡馆侍应生,忙碌地在大厅中穿梭。对此,罗琳还自嘲说:“可能自己真的是咖啡喝得太多?”
咖啡馆里良好的气氛,能够使JK·罗琳更好、更快地创作《哈里·波特》。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回家之后,看似正在认真的做功课,但事际上心思并没有用在功课上。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做功课就像是一项长跑运动,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夜,可是完成的作业并不理想,且会出现许多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与家庭气氛有着密切联系。然而,有的家长根本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要孩子功课没有完成,就不准吃饭,不准睡觉,不准看电视等,甚至一气之下,对孩子动起手来。但事实上,这些不得当的措施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
要知道,气氛好了,孩子自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学。在孩子作功课的时候,家长也应该静下心来,读读书,看看报。当然,家长也可以选择一些安静的事情来做或者给孩子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这样一来,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作功课的效率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死后,人们希望从他大脑结构、重量、体积方面找到与常人不同之处,但都未获得新的发现。对他的生活经历进行了系统研究之后,发现他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母亲非常热爱音乐,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手。在妊娠期间,爱因斯坦就已经受到了很好的音乐感化。在爱因斯坦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非常着迷,可以这样说,他基本是在音乐声中长大的。成年后的爱因斯坦为了启发自己对未知世界是的认识,经常听一些美妙的音乐旋律。据相关文献介绍,在“相对论”还未问世时,1905年的一天,他突然兴奋地对夫人说:“亲爱的,我有一个奇妙的想法”。话一出口,爱因斯坦就开始弹钢琴,他时而弹琴,时而思考,在猛弹了几个音节之后,又停下来,自言自语地说:“太好了,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想法。”此后,他一会儿上楼伏案思考,一会儿又下楼弹琴,就这样他连续了好几天。半个月之后,他的惊世之作——《相对论》问世,被称为推动20世纪历史进程的一项伟大发现。所以,可以这样说,爱因斯坦既是用音乐胎教感化孕育的音乐天才,也是用音乐巨大力量创造成就的科学家。
是的,不仅是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能够感受到音乐本身具有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为音乐而醉,为音乐而狂。将音乐用到孩子的教育上,相信家长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音乐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而且能够让孩子感到心情舒畅,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父母,为了能够与孩子更好地交流,总喜欢问孩子这,问孩子那。如“做几道了?还有几道?”、“昨天去哪里玩了?”“这次做的怎么样?”等,从表面上来看,似乎父母很关心自己的孩子,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这样总是问孩子,会让孩子的注意无法集中,同时也会打断孩子思考问题的思路。所以,家长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也在思考,他需要适宜的气氛,不要总是干扰他。
在日常生活中,邻居到家里串门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有的人一说起话来,没完没了,早已经把身边还有孩子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事实上,大人在一起聊天最容易使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因此,家长最好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在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如果亲朋友好友有事要来家里,最好选择在孩子的休息日去。如果有事急必须要登门,尽量把时间安排妥当,尽量不影响主人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常听音乐,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与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相关联。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如何,要从两个方面衡量: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二者缺一不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提高生活质量。在精神生活方面,音乐和艺术欣赏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实乃人生一大乐事,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音乐与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人来说,听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对生理和心理起到保健养生作用的有效方法。优美、轻快、悦耳的音乐,能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共振,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益于健康的生理物质,可以调节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的传导,使人体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释放负性情绪,引导身心放松,改善注意力、判断力和记忆力,振奋精神,完善健康人格。音乐可以摆脱孤独,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增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获得满足,从而获得身心健康。不同的音乐能激发不同的情绪。如雄壮豪放的进行曲能使人增强勇气,催人进取;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能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
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它的科学原理在哪里?
1993年,美国威斯康星奥什科什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罗谢等人发现,大学生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了显著提高。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高涨,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罗谢及其合作者最近在旧金山举行的认知神经学研讨会上说,莫扎特奏鸣曲也能提高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他们在新研究中发现,听了莫扎特奏鸣曲的大鼠,其大脑海马区内刺激和改变脑细胞联系几种基因的活跃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这些基因分别负责生成一种神经生长素、一种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化学物质以及一种神经突触生长蛋白质。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有助于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经退化疾病的患者设计音乐疗法。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在听了莫扎特奏鸣曲后,其空间推理和社交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莫扎特音乐已在临床上应用。此外,莫扎特音乐还被发现,能够缓解严重癫痫患者疾病发作的症状,然而,其他音乐却工没有这种效果。
美术、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都是属于艺术类的,艺术类形态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别: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
可以这样说,对艺术的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包括对欣赏对象的感觉、知觉、理解、思考以及联想、想象等认识过程,同时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方面的感受情绪和情感活动。人们看戏、看电影、看电视剧、听唱歌,看画,看书法、看雕塑……所有的这一切都属于艺术欣赏活动。
艺术作品和艺术美是艺术欣赏的对象。其中,艺术美是在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基础上,按照作者的理想与愿望,进行加工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艺术美往往比现实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也更具有魅力。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使心情更加愉悦。
法国有一座克拉西姆古城,宁静而美丽,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的出生地。罗曼·罗兰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公证人,母亲庄重虔诚,致力于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家庭气氛宁静而淡泊。
罗曼·罗兰小时候,身体并不健康。在钢琴演奏方面,他的母亲十分娴熟。每当年幼的罗曼·罗兰听到母亲的钢琴声时,都能唤起他心灵上的共鸣。在母亲耐心地教导下,罗曼·罗兰能够灵活地弹奏钢琴,这使他走进了音乐的世界。他无限的情感世界多来源于生活中的音乐。
一次,他在家里无意间翻出了许多旧的德国乐谱,他非常高兴,于是很快将这些曲子在钢琴上演奏出来,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便从他的指间流了出来。在美妙的乐曲的滋润下,他那幼小的心灵与贝多芬的欢乐、痛苦、梦想和追求息息相通。
家里有一个古老的藏书室,罗曼·罗兰从阁楼的故纸堆中,意外地发现了祖父曾经在巴黎求学时买下的《莎士比亚作品中女主角群像》版画集,已经褪色了。于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莎翁的那些剧本,他在寂寞的小屋子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着迷于剧本中的一切内容,忘记了自我。
罗曼·罗兰从童年时代起,就已经把音乐和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当作他的精神食粮,成为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给孩子一个艺术天地,虽然这个孩子将来也许不会成为音乐家或画家,但他长大后却是一个具有较高层次审美情趣的人,他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懂得纯真的、道德的是非标准,谁能说这与懂得“人类之美”没有关系呢?
作为父母,在孩子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孩子经常听听音乐,学会欣赏艺术,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有用之才。
追求“可能的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做的事情并不好,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总认为凡事做得“差不多”就行了,于是在工作中总会有许多的缺陷和过失,这要归因于没有追求完美的个性。
完美,虽然遥不可及。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在迷茫,可以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虽然很难做到完美,或者说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至少可以无限接近完美。
生长在美和艺术熏陶下的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追求完美的愿望。在成人眼里,孩子追求完美,简直比登天还难。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但人应该追求完美,因为完美是一种最高境界。正因为人们的追求,所以在其过程中,会创造许多出意想不到的奇迹,正因为种种奇迹的不断发生,所以我们的世界在不断的改变,在一步一步地接近完美。
有一位画家,三年前被检查出患有一种绝症。但他并没为此而倒下,三年来,他除了治疗,还天天作画,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即使在平时,他的脸上也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乐观、平静的心态时,他给人们讲述了儿时的一件事情:
他读中学的时候非常淘气。有一次因为连续几天旷课,被学校给予严厉的记过处分,并通知了他的父母。他父亲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责骂他。在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塑料小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他迷惑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说:“我给你做一个试验……”父亲让他把双手放在漏斗里,种子便顺着漏斗那细小的缝隙滑到了他的手里;父亲连续地投了十几次,他的手中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再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一起投放到漏斗里面,那个狭窄的缝隙被玉米粒相互挤住了,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此时,父亲意味深长的解释道:“这个漏斗就代表着你,假如每天你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听了父亲的解释,他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羞愧地低下了头。至今数十年过去了,他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父母常常认为,孩子追求完美会带来苦恼。比如,有的孩子做作业稍有涂改,就全部撕掉重做;做题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检查,速度越来越慢;写作文反复琢磨,迟迟下不了笔……因而随意压制他们追求完美的愿望,告诉他不要追求完美,“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不可取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做的事情并不好,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总认为凡事做得“差不多”就行了,于是在工作中总会有许多的缺陷和过失,这要归因于没有追求完美的个性。
21世纪,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高端时代,现代社会生活和事业都在向更为高精尖的境界追求和发展。对于完美的追求,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必修课,它象一座巍然而立的山峰,虽然难以企及,但却召唤着每一个富有进取心的现代人去无畏地攀登。在我们的时代,极致化的生活和工作,赢得完美的过程和结果,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没有这样的观念,只会流于平淡、甘于中庸。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对完美的追求。实际上,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卓越,每天进步一点点,做事情好些,再好些,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是在向大目标又迈近了一步。这一切的成就不都来自于追求完美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吗?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做人做事,道理大都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浇灭孩子追求完美的热情呢?
当然,完美愿望总会受制于经济、时间、科学性等客观条件,如果孩子表现为过度追求完美,不能实现会有一定的苦恼,但只要在“可能”的范围内,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活动就不妨鼓励。家长要多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许多事情总有美中不足,不可能样样都做得最好。我们不能做到完美,所以不苛求完美,但是应该追求“可能的完美”。追求完美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凡事追求完美,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孩子长大后做出业的任何事业将会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