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注意防风保健。春季乍暖还寒,温差悬殊,“风性善行数变”,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否则,寒气会乘虚而入,导致伤风感冒,稍不注意,还会导致四肢沉重,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也易复发。因此,老年人应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和体质状况及时增减衣服。
二、要合理调节饮食。《千金要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老年人的饮食应讲求性味甘平、饭菜温热、容易消化、品种多样。多食鸡、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干果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糖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应注意吃点姜,以驱寒养胃;哮喘病患者应常吃些生姜、蜂蜜水,以润燥、止咳、镇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禁食辛辣、高盐食物,还应忌烟戒酒。
三、要注意起居有时。春光明媚、风和日暖之际是运动养生的好时节。老年人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在保证6~8小时睡眠的情况下,应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根据体质状况和天气情况,还可结伴春游,不但能增添生活乐趣,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能提高大脑神经的调节功能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抵抗和减弱“春困”等不适。
四、加强体育锻炼。春天阳气升发,尤其是树林里、江河畔、湖水边的空气里,富含一种被医学家称之为“长寿素”的带负电荷的负氧离子,有镇静、镇痛、止咳、催眠、降压、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等功效。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到这些地方散步、打拳、做操、垂钓等,以改善代谢循环、呼吸、睡眠状态,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医疗保健、强身壮体的目的。
细节提醒:
老年人春季保健注意问题:
一、忌睡眠过多 春天人易犯困,老年人睡眠过多,不但会出现肌肉倦怠酸痛等不适,还容易加速血栓形成。一般睡八小时也就足够了。
二、忌日晒过多 春天是紫外线十分强烈的季节。所以,中午前后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不宜多在室外活动,春游时要戴上宽边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防引起日光性皮炎、皮肤癌症等。
三、忌情绪波动 春天老年人一定要重视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刺激,以免因情绪骤然有大的波动而诱发中风、心梗以及严重的精神性疾病等。
四、忌探视病人 春天是呼吸道等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最易受到感染。所以老人宜少去商场等公共场所,最好不要去医院探视病人,以避免与减少被传染。
老年人夏季保健法
夏季,万物茂盛,开花结果。此时是阳气旺盛外浮、燥热的气候,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努力做到“人与天调”。
(1)起居合时令: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昼长夜短,太阳升起得早,应晚睡早起,起床后散步于庭院、公园,使体内之阳气充分宣泄于外。夏季睡眠不足,以午睡、小憩补之。午睡不宜坐或伏案而睡,更不宜在凉风处睡;夜睡不宜过迟,忌夜吹电扇、屋外露宿或阳台、树下睡觉或贴地睡觉,特别要注意睡前要少吃或不吃冷饮,无论午休或夜睡不能露着肚子睡觉,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条毛巾也比露着肚子好。
(2)心神宜清静:盛夏酷暑,烈日炎炎,人易心神不安,困倦烦躁,此时尤其要重视精神的调养,要做到清静、心静、安静,神清气和,胸怀开阔,乐观愉快,切不可怨天尤人,孤僻忧郁。
(3)饮食要清淡:夏季气温高,出汗多,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欠佳,因此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多食清凉消暑之物,少食高脂厚味及油腻辛辣之物。清淡的饮食能清热、祛暑、敛汗、补液,还可增进食欲。
但在夏季切忌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太过则伤脾胃。在夏季,常食绿豆粥,可起解热毒,止烦渴的作用;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红柿、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之类及豆制品、瘦肉、鱼和蛋等,既能保证营养,保持钾钠平衡,又能保持身体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还能预防中暑;一些营养丰富、新鲜味美的凉拌菜,再加些蒜泥、姜末、食醋及辛辣调味品,既可增强食欲,又能预防肠道传染病。夏天气温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发生。
(4)居室须清凉:居室是家庭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应注意室内的降温措施,有条件者,可借助电风扇、空调等手段,使居室经常保持一种清凉、舒适的状态。当早晚室外气温凉爽时,应将门窗打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细节提醒:
在伏天,一定要采取防暑措施。为防暑降温,家里应备些防暑药物和饮料,如六一散、十滴水、凉茶、西瓜等;根据自己的活动量,尽量多喝水,但不要喝含有******、酒精和太甜的饮料;呆在通风的房间里,或在阴凉处休息,在天气太热或房间密闭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运动量;穿轻便、休闲和浅颜色的衣服。
老年人秋季保健法
秋季是老年人易发生疾病的季节,此时的气候变幻莫测,温差大,白天气温仍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到了晚秋,天气渐渐变凉,气候也逐渐干燥。而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下降。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对外界适应能力差,经受不了气温的突然变化,尤其是老年体弱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者更易复发。因此入秋后,老年人自我保健应做到以下六注意。
一要注意皮肤卫生。初秋湿热并重,仍有“秋老虎”肆虐作恶,人们常常出汗过多,但此时早晚凉爽,便改变了出汗就洗澡的习惯,这就容易使皮肤发生疖肿。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对护肤尤为重要。
二是注意室内通风。秋季气温下降,不少人家关门闭窗,以保室内温度。这样做可能使室内污染严重,造成上呼吸道疾患以及头痛、头晕、鼻窦不适、畏光、流涕、恶心和胸闷等症状。因此,不宜终日闭户,天凉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厨房最好安装排风扇,使油烟及时排出室外。
三要注意锻炼身体。适当增强锻炼可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身体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
四要注意增减衣物。深秋时节,气温骤降,老年人要格外注意保暖,避免外邪侵袭,阳气外泄。深秋应防寒气侵袭,防止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复发,体弱的老人更应注意。
五要注意调节饮食。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是蚊蝇滋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秋季又是菌痢、肠炎、食物中毒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过食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
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气温的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常让老年人引起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
细节提醒:
晚秋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老年人冬季保健法
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的冬季,会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防护,便会诱发疾病,或使旧病复发。因此老年人要想平安度过严冬,就必须顺应自然、重视自我保健。
一、防寒保暖。冬季防寒首要做到早睡晚起,以避免严寒的侵袭;
其实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特别是头(耳)部、背部、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在冬季头部散热最快,因此,老年人冬天应戴帽子;要保持居室温暖;每晚睡前应用温热水浸泡按摩双脚,不仅可以保暖,还有强身防病之功效。
二、通风换气。冬季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往往将门窗紧闭。加之取暖与吸烟等原因,常导致室内空气干燥而污浊,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内温度的同时,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的调节。早晨与晴朗天气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三、适度运动。冬季因气候寒冷,人的惰性较大,老年人切不可终日待在室内不出。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有重要意义。锻炼的项目和强度,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循序渐进,以舒适不感到劳累为原则,其中尤以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练气功、做操等全身性运动为宜。下雾、大风降温天气则不宜在室外锻炼,可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
四、固密心志。冬季阳光照射减少,加之气候与环境干燥凋零,常会使人抑郁寡欢,身心处于低落状态。因此,老人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养精神,固密心志。晴朗天气多参加室外运动,或欣赏音乐、或会亲访友,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避免忧伤、焦虑、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这样才有利于阳气潜藏,敛阴护阳,养精蓄锐,减少疾病发生。
五、调理饮食。冬季热量消耗多,老年人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充分的热量,使身体具有较好的御寒能力。冬季饮食早中晚三餐要分配合理。冬季也是应用食疗进补的好机会,适当多吃些富含营养的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不但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耐寒、免疫和抗病能力,还可把一定的能量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以后的健康打下基础。
冬季至初春,是流感、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中风、心肌梗死等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加强预防。平时应备好预防及治疗用药,在寒潮来临的大风降温天气,必要时应进行预防性治疗。
细节提醒:
对身体的过度关注、营养知识的缺乏和一些广告的不正确引导是各种营养补充剂在老年群体中泛滥的主要原因。其实,营养的核心是“合理”,虽然合法生产的营养品确有其相应的功效,但这些营养老人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老人只要不挑食,就根本不会缺这缺那。即使需要补充某些营养,也需要由医生来确定。进补必须适度、合理,不能盲目乱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