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多灵心善感,往往以情累身。又诗以情抒怀为主,故诗人皆深于哀乐。缪钺把深陷哀乐中的诗人分为殊异两种: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
入而能出者,虽深于哀乐而不滞,善感亦善自遣。往而不返者,沉湎深曲,每日里困守愁城,作茧自缚,黯然至索魂蚀骨,而最终魂飞魄散!
冯小青当属后者,作为诗人,她的悲剧在于入而不能出,执而不知返。
这世界上理想主义者很多,冯小青是诗人,是美女,更是执著的理想主义者。我可怜冯小青,哀叹命运待她的不公,很是为她惋惜,同时对她的执著又有不屑。我在回眸冯小青生平的同时,也在稍微地检点了自己。
潘光旦早在1927年,就曾针对中国的家庭问题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文化水平越高的,对婚姻的浪漫与激情要求越高。这在调查者看来,“实为一绝不幸之事实”,“唯理想可无,健全之目的则不可无”。
按照潘氏理论,冯小青的悲剧则在于她对生活过于理想化,对浪漫爱情极端的推崇,造成她人格的裂变,以至于自焚于虚妄的自恋中!冯小青在正史上并无记载,只偶尔见诸于文艺作品中。冯小青生于官宦人家,少时家庭条件优越,其父亲曾为广陵太守,可谓位高爵显。小青自小生得聪颖伶俐,貌美仪雅,深得父母宠爱。其母亲是位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精于笔墨丹青。对于聪慧的小青,母亲寄望颇重,自幼对其言传身教,悉心培育,期她才貌双全,担领一代女史之盛名!
在小青十岁的时候,太守府中来了位化缘尼姑,对小青留下一句话:“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阳寿!”她的母亲虽然不悦此言,却没有过于在意,此后的日子里,对独女小青依然不遗余力地悉心调教,聪慧的小青不负母望,很快出落成远近闻名的才女、美女。“精涉诸技,妙解音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
可惜好景不长。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难”之名夺得了建文帝的皇位,冯小青的父亲作为朝廷重臣,在朱棣攻打南京时,带兵与之对抗。朱棣事成后,冯家被诛九族,小青因为当时正投亲,侥幸躲过诛杀,事后随远房亲戚杨夫人流落到了杭州。
在杭州,风姿绰约、才艺超绝的小青邂逅了富家公子冯通,儒雅风流的冯生颇会讨人欢心,一来二去,两人感情渐笃,只是冯生彼时已有家室。
志趣高洁、怀瑾握瑜的冯小青,对与人做小,自然心有不甘,只是此已非彼时,生活无着,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小青,难以计较太多,她无奈地接受了事与愿违的现实,降身屈嫁冯通为妾!
走进了冯家大门,小青的人生就迈向了末路。十岁那年僧尼一语谶言,在婚后短短的两年里果然应验。
小青的风情万种在婚后岁月里只被赋予了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悲剧韵味,其诗词作品流露出的是无限的心伤与绝望,渲染的氛围也全是清冷、幽寂,使人凄然酸楚,令人无限的惋惜与慨叹!
夜雨滴空阶,秋风肃杀之季,我在昏灯下再一次地走近冯小青,内心因她而憔悴,因她而不甘。我以一曲《蝶恋花》,随她自怨自艾,自怜自叹:
瘦骨伶伶常作幻。引得梦回,引得芳心乱。不欲断桥桥已断,望穿秋水岂无怨。世道从今须泪看。负了卿卿,负了相思愿。天若有情天亦黯,青魂一缕青烟散。
——林纾英“蝶恋花?冯小青”
我所说的“常作幻”,是指小青影恋之事。
婚姻初结,小青以才能随变酬答,悉出意表,因貌素娴仪则,而风期异艳,绰约自好,举止言行尽得风流态,使冯通深深地迷恋,日甚一日。这样自然为小青横刀夺爱而日受丈夫冷落的正室崔氏所不容。此后,她施尽手段,对小青百般凌辱,肆意刁难,磨缠。冯生生性懦弱,又悸于崔氏家门势力,对崔氏加于小青的种种手段,冯生不敢违意地说出半个不字,他忍看崔氏对小青任意施威做横,虽心有诸多不甘,却无奈默然。此后,行止受限的冯生也很少再走近小青,即便偶尔有行,也背着崔氏,偷偷摸摸,不敢明目张胆与其言欢。
面对这样的生活,小青很无奈,苦闷。本就心地孤高的小青,每日枯灯孤坐,愁心欲碎。在百无聊赖中,她把情感转移到汤显祖的《牡丹亭》剧本中,并随剧情时喜时嗔,或啼或笑,对其荒谬的还魂情节深信不疑:“魂还非谬,词传可久,若不信拔地能生,可听说和天都瘦?”
她对杜丽娘还魂重生悠然心感而神往,对自己的处境愈发感叹:“天哪,若都许死后自寻佳偶,岂惜留薄命,活作羁囚?”
沉湎日深,最终致使她把身心彻底地嵌入了戏中,自觉地做了书中那些悲剧女性角色,与其艾怨怜叹,随喜随悲。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
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来颠颠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楼。
大妇崔氏为了彻底断绝小青与冯生的恩义,将小青送到西湖湖心孤山的一座别墅中,相伴她的只一年老女仆,再无人踪。在孤山,虽然供应不缺,她却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实际上她被变相囚禁在了西湖孤岛上!
复杂难鸣之心思久久地缠绕,深怨沉忧,犹春蚕作茧,愈缚愈牢,牢不可脱。小青的性格变得日渐孤僻,做出的举动也超乎了常人。每日里,她将自己精心地梳洗打扮,姗姗地来到湖边,面对着清澈的湖水痴痴的,久久地发呆,并郁郁自语。
她是在望着一个人,她的影子,湖水中那个娇弱纤细、清瘦轻盈、楚楚动人、美丽出尘的小青。愈望愈久,愈望愈怨,愈望愈忧戚,怨切怅触,相视相怜,相对泪落。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
庾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小青住所不远处就是宋代处士林和靖曾经隐居之所,那里,有他植下的大片梅林。眼前已不是梅花季节,居士也随时空远散,目之所接,已物是人非。念及双亲逝去,夫妻恩情不再,自己被软禁于西湖孤岛,情景几为阶下囚。触及前般,唤动小青许多情肠,自慨自怨: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
说是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恩情难觅,杜鹃啼血,正是我这般地伤心劳神;孤灯照壁,冷雨正声声,点点滴滴敲打着古旧的窗棂,如同敲打着我一颗孤寂破碎的心。
浙潮,你如何这般吝啬,恁的无信?为什么不带来我的双亲,让慈恩走入我的梦境,哪怕是只给我片刻虚妄里的温存?不见慈亲入梦遥,凄凄怨慕难抑难消。
百结回肠写泪痕,重来惟有旧朱门。
夕阳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
要眇宜修,至深感怆,婉曲的心思,倩倩幽魂。读来不由人心恻然,凄然。
孤山上,形影相吊,郁郁寡欢的小青,终以愁致病。她拒绝请医为其延治,随着病情的加重,小青的心越来越坦然,越从容。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为一滴杨枝水,化作人间并蒂莲。
她在期待着死亡的来临,她希望以此世肉体的寂灭来换取重生的美丽,换取来世精神的解放和追求爱情的自由。
小青与此时此际终于领悟了十岁那年僧尼于她“寿不过三十”一语。她预感到了自己留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久,遣仆重金延请画师为自己作了一幅画像,画中的她姿容绝世,波光欲转,妆以淡艳,人带憨态。不烦鸾镜暗窥,恍若蝶魂去来,惹她无尽地爱恋。
这世上已无她怜与怜她之人,亦无恋她与她恋之人事。她只有自己怜自己,恋自己,痴痴的!
她患了自恋症,她恋上水中自己的影子,恋上凄迷婉曲的画中人。白天,她坚持着去湖边面对水中那袅袅的倩影,夜里则与画像中婉弱的小青凄凄泪眼相看:“一个是画儿中的宠爱,一个是影儿里的情郎。”
小青、小青,你枉自斗文人翰墨场,怎不变男儿推词赋?一般的才高也惹苏公谤,命短还同颜子殇。小青、小青,你如今倒得清脱了,可好配香妃江水香,还要笑明妃胡地葬。
素弦声断,娉婷猝萎,在小青十八岁的花季。
地饮憾,天泪垂,西湖汪汪潮恨水,漫天残红都分赴与清寒!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素弦声了韵未歇,时空划断了一切,小青的婉约柔美却依然留驻,她给世人的怅与伤依然留在,她的幽婉依然在空际盘旋。朦胧的西湖秋水,永远怀着她的芳菲凄恻,在低沉的阴霾中去谛听她最后的怅惋: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墨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执双裙带。
壮哉!“宁作霜中兰,不作风中絮”。你总知,不肯弯,则只有折!
火轮下,抽身快,不与斯世为伍,你毅然干干净净,单单零零地赴了清凉界!
呜呼哀哉,小青,盖女子之壮美,极女子之悲哀,难言难表!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今夜昏灯下,走不出小青的我,伏案一曲,隔世知音,与青应和,慰青诗魂:
款曲就心灯,泪湿恨不鸣。
自伤孤月影,更恸九天情。
揽镜怜娇媚,临阶怅落英。
从今宁玉碎,秋语作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