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常到潘家园或白塔寺等花鸟鱼虫市场逛一逛,料想也会听到这句话:“文玩核桃,武玩刀枪。”这话挺耐人琢磨。“武玩刀枪”就不必说了,哪个武夫不爱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呢?但“文玩核桃”就未免有点武断了。“文玩”多得很呀,有俩钱的收藏个古董、字画、红木家具等,没钱的搜集个火花、烟盒或零敲碎打地搞搞集邮,干吗非要认准核桃呢?最初接触这句话时,觉得此话过于矫情,心想,这也就是爱玩核桃的人自己杜撰的吧。
我爱玩折扇。无论出差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当地的花鸟鱼虫市场逛逛,淘换红木折扇。因为当过木匠,还自己购买了小叶檀、红酸枝边角料做过几把。这应该也算“文玩”吧?在各地的这种市场里,自然也看见过核桃,但那时有个成见,觉得这是那些老头儿才玩的东西,并没往心里去。况且多年前,就有朋友送过我一对,随便地仍在抽屉里压根儿没动过。当时还琢磨:送我这个干吗呀,还没到玩核桃的年龄呢。
一次,去十里河花鸟鱼虫市场,逛到卖核桃的摊位前,看到众多的人围着摊主选购核桃,便也凑了过去。只听那摊主牛气得很:“这对官帽,一口价—500.少一个子儿不卖。”“那对鸡心—400!”“老板您真识货,狮子头珍品,800块钱您拿去!”
好家伙,动辄就是三五百!不就一对核桃吗?于是就跟身旁一个也是伸着脑袋看热闹的汉子嘟哝道:“没想到这核桃还这么值钱呢!”“嘿,兄弟,万八千元的核桃还有呢,这算啥呀。”我不由得缩了一下脖子,舌头也那么吐了一下—这意思是表示惊惑。那汉子倒很耐心地说:“别看这核桃,学问大了去了!”
回到家就将那对闲置多年的核桃翻找出来。但我也不知道它属于哪个品种,瞎玩呗。随着把玩的日子增多,去市场时也就多了个心眼儿:发挥曾当过记者的擅长—带上MP3,那里的录音功能比录音笔还好使,将那些滔滔不绝地讲述“核桃经”的话语都给录下来。这招还真灵,越听这些玩核桃的主儿讲述,就越发现小小核桃还真是“学问大了”。
首先是核桃的历史人文内涵。流传颇广的说法是,核桃品种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从此中原大地才有核桃。但据1980年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村发掘的距今七八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炭化核桃残壳来看,中原大地早就有了此物种。再就是古代文人墨客关于核桃的记述及吟咏也颇有几首。如南宋诗人所作《杨万里谢送胡桃》中有这样的字句:“珠玉锁成千岁实,冰霜吹落九秋风。”传得更神的是这样一首据说是乾隆爷作的诗:“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对此诗咱没考证过,不知是坊间流传还是确有其作。但这样的言语在北京的玩家中却能经常听到:“贝勒爷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核桃还被称做“万岁子”、“千岁实”、“长寿果”。它的种类繁多,被玩家们约定俗成的名字如狮子头、公子帽、鸡心、官帽、楸子、铁核桃等,其中又有很多分类和讲究,如筋的条数多少、纹路对称与否、尺寸大小等,若是横宽达到4公分以上再被揉出来,出售价格怎么也得万儿八千的了……
核桃取其谐音为“合”桃之意。一方面是吉祥物,另一方面则蕴涵“天人合一”、“缘合而后生”之谓也。手揉核桃是通过“揉、搓、压、扎、捏、蹭、滚”来活络手掌上的穴位,达到舒筋活血、强筋健骨之效。我还觉得,如常年盘一对核桃在左右手中,并能令其顺时针逆时针自如地转动,必有强健大脑左右半球之功效—这对上了年岁的老人不易罹患老年痴呆症有绝佳功效。除此,长期把玩它还可达到修身养性之功效,特别是能进入“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境界。不信你跟玩核桃的人聊聊去吧,保证都是一副和善而又有耐心、颇有城府的样子。应该说,这是你跟核桃一起进入“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的结果。你在“润”核桃,使它日益变得风姿绰约—形如润玉、手感绝佳之际,核桃也在“润”你—你思维和气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默默地起变化。说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吧—
今年9月我和太太去爬香山,太太手里则盘着刚刚买来的一对狮子头沿着缆车道上行,我怕她给掉到地上,就接了过来。谁知爬到缆车中间站那个建筑后侧时,一只核桃从手指间脱落下去,我眼睁睁地听着、看着它在石台阶上带着声响弹跳着往下滚,每一砸在石台阶上的声音都让我心痛不已。蹦跳了五六米开外才滚落到斜坡的草丛中。我赶忙跑下去找,却怎么也不见踪影。下面的山坡很陡,草也很茂盛。没找到,懊悔呀。那是星期天,一拨拨的登山者都过去了,太太开始催促叫别找了。我说就剩一个多可惜呀。太太劝道:嗨,把这个也扔在这里吧,冬天一到,山秃了可能就会被人发现……要是走运还能在这里凑上一对呢。我突然也开悟了,她说得对,便将剩的一只也扔在这个坡地的草丛中了。够迂的吧?可你想,若是我不放弃手中的那个孤独的狮子头,每看到它时,我肯定会涌起遗憾呀、痛心呀、后悔带它们上山呀之类的种种情绪来。但现在,我就会总是带着一个良好的祝愿,祝愿那对核桃终于又在一起成双论对了,也祝愿那个捡到这对核桃的人再逢好运。是呀,内心的释然和安宁其实并非只是物质的东西能满足的,放弃也是一种境界。
你看,我和太太是不是都被核桃“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