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高原上的宠儿,苔原的主宰者。它们性情温和,个性懒散,显得有点儿愚钝。但是,它们却有一样奇异的本领,让人们牢牢地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它们是谁?它们就是身体散发异香的珍贵五种——麝牛。
明星名片:
麝牛是一种稀有物种,常年居住于加拿大北部、格陵兰、美国阿拉斯加等地区的大型动物。雄麝牛在发情期会发出一种气味,类似于麝香,所以人们才称之为“麝牛”。麝牛在已经生存60万年之久,属于冰川纪残留的古老生物。
麝牛是偶蹄目,牛科,麝牛属的唯一一种物种。它的体型庞大,但是低矮粗壮,体长在180~245厘米之间,肩高为110~145厘米,体重大约在200~300千克左右,雌麝牛较雄麝牛的体型小;头部较大,吻部略宽,眼睛较小,耳朵中等大小,端部尖形,部分藏于毛中;雌雄都长有犄角,截面呈圆形;四肢短粗,长有宽蹄;毛被厚实,毛发少光泽,背毛约16厘米,颈、胸部与前半身的皮毛为60厘米,最长达90厘米,就连阴囊和乳房也被毛覆盖,耐寒性极强;毛发呈棕色,冬季毛发就会更长,而且,颜色更深,呈黑棕色;尾巴较短,但毛发甚长,具2对乳头。
麝牛又叫做麝香牛,身体里可以散发出一种貌似麝香的气味,尤其在发情时期就更为严重。麝牛介于牛与羊之间,从外表上来看,倒是与藏牦牛有几分相似。麝牛的重量主要集于前半身,典型的前重后轻,这样的身材显得麝牛格外矫健有力,堪称北极最大的物种。麝牛生活在加拿大、格陵兰、阿拉斯加北部地区的冰原之上,以苔藓、地衣与植物的根、茎和树皮为主食,成为了苔原主宰者。麝牛的头上生有一对坚实的犄角,是它最精良的武器。它们的全身被长毛覆盖,甚至可拖到地上,尤其是那一身优质的绒毛,被爱斯基摩人称为“奎卫特”。
麝牛的耳朵很小,被浓密的毛发覆盖着;只有鼻子是裸露在外面的;它的四肢短小、粗壮,一旦受到惊吓,就会狂奔不止。麝牛独特的生理结构可以降低身体内部的热量。每当冬季来临,温流席卷北极,必然会带来一场大雨,湿漉漉的麝牛再经寒风一吹就会变成一个大冰砣子,完全动弹不得,甚至被活活冻死。
一般情况下,麝牛都会显得格外温和,走一段停下来,吃一点东西就平躺在地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到微微有些清醒的时候,就接着再走一段,故伎重演。麝牛的这种生活习性是为了尽可能少的消耗体内的能量,降低对食物的需求。夏季,麝牛主要以采食新鲜野草为生,在河流中饮水。冬季,麝牛则仅吃少量的雪来维持基本的生存,因为消耗体内的热量才可以把雪融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身体需要,降低能量的流失。
麝牛喜欢群居的生活,但是,在夏天的时候,很少会集群,食谱以柳叶为主。当冬天来临之后,它们便会结成大群,甚至会多至百余只。一般情况下,幼麝牛与雌麝牛走在队伍的中间,雄壮的熊麝牛则在四周保驾护航,而且雄麝牛还会组成各个小组,每组会推选一名“组长”,但都是由一头老麝牛当领导。当队伍前进的时候,都由一头雄麝牛在前面开路,它的身后则跟着成群结队的麝牛军团。
麝牛极具团队精神,在遭遇恶劣天气时,麝牛就会成群地围在一块,老牛与幼牛在中间被那些健壮成年的牛紧紧包围,而且它们都是背对着风,一直挨到风暴过去。麝牛性情勇敢果断,当遭遇狼和熊等敌害的迫害时,牛群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摆成防御阵形。成年强壮的公牛头部朝外围成一个圆圈,依次是母牛、老牛、幼崽。这样的阵形可以说天衣无缝、易守难攻,不管捕食者从哪一个方向发动攻击,所要面对的都是公牛锋利的角和强健的铁蹄。有的时候,公牛也会主动发起进攻,得手之后便会立即折回原地,等待下一次的进攻,绝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到目前为止,麝牛的数量大约只剩下在七千头左右,已经濒临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