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慎用药
婴儿依靠母乳生长发育,许多物质也可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药物就是其中的一类。哺乳期乳母用药对婴儿的影响,是近年来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大多数药物在母体内的含量很少,为母体摄入量的1%~2%,不至于对婴儿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有些药物可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1)氯霉素:氯霉素在母乳中含量较多,由于婴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氯霉素进入婴儿体内后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紫绀、腹胀等症状,称为“灰色综合征”。而且,还可引起骨髓抑制。所以乳母应禁用。
(2)四环素:四环素在母乳中含量较多,它可影响婴儿的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造成牙齿永久性着色。故乳母应禁用。
(3)磺胺类药物:在母乳中的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多少不一。婴儿肝脏解毒功能差,致使此类药物与胆红素争夺血清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大量积聚,并可透过血脑屏障,渗入中枢神经,引起核黄疸,对早产儿的影响尤甚,故乳母禁用。
(4)吗啡:母乳中含量多,易使婴儿成瘾。乳母禁用。
(5)甲丙氨酯(安宁、眠尔通):母乳中含量多,为乳母血浆量的4倍,可对婴儿产生镇静作用。乳母禁用。
(6)口服避孕药:母乳中含量多。可引起男婴乳房增大,且可使乳量减少。乳母禁用。
近年来,新药大量问世,它们对婴儿可能引起的影响还不为人所知。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原则为:
(1)既不可随便用药,又不可“因噎废食”,不敢用药,影响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2)用药时必须考虑到对母婴两方面的影响,合理用药,尽量采用药效相近、不良影响较小的药物;对新药或不甚了解的药物,暂不选用,改用熟悉的较安全的药,待了解后再酌情选用。
(3)若乳母必须用药,而对婴儿又有影响时,一是控制使用剂量;二是暂停哺乳,但一定要定时排空乳房,3~4小时挤奶一次,以防回奶。停药3~5天后再恢复哺乳。
(4)乳头涂抹的外用药物,哺乳前应先洗去,以免被婴儿吞服。
(5)就医时,乳母应主动告诉医师哺乳这一事实,以免发生因不知情而误用不宜使用的药物,造成对乳儿的不良影响。
乳头凹陷及皲裂防治
大多数成年妇女的乳头都明显地凸出于乳房中央,高约1厘米,这种明显外凸的乳头才有利于婴儿的吸吮。但有少数妇女的乳头没能竖立在乳晕上,相反,却陷入于乳晕里,这就是乳头凹陷,俗称“瞎奶子”。造成乳头凹陷的原因,除部分与乳头、乳晕部肌肉发育不良,乳头下缺乏支持组织撑托有关外,更多的是与束胸或选用文胸不合适等人为因素有关。
乳头凹陷会给哺乳带来困难,婴儿无法吸吮乳汁,使乳汁潴留于乳房内,为乳腺感染提供可能;乳头凹陷还可使乳头皮肤所分泌的皮脂、脱落的上皮等代谢产物不易清除,积聚于凹陷内,易引起感染。所以,乳头凹陷应予纠正。
乳头凹陷通常采取吸引法纠正。取一个50毫升的注射器,将连接针头的一端截去一小段,使注射器呈圆筒形,将断端磨光后,覆盖住乳头凹陷处,然后抽动注射器芯,使局部形成负压,将乳头吸出,使其外突。也可利用吸奶器的负压吸引,使凹陷的乳头凸出来。乳头吸出后,还应经常用手指将乳头向外牵拉,以巩固效果。
乳头皲裂,实际上就是乳头上出现小破口,深者可有出血、疼痛,并常因疼痛而影响哺乳。乳头皲裂的破口还是细菌侵入引起乳腺炎、乳腺脓肿的重要原因。所以,防治乳头皲裂对保证母乳喂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人们心目中,常认为婴儿吸吮乳汁时,含接的是乳头。其实,婴儿的嘴只含接乳头,不但不易吸到奶,相反,还易咬伤乳头,引起乳头皲裂。
预防乳头皲裂应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即哺乳时,应让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和乳头一起含接于口中,让婴儿的牙龈挤压乳晕旁的乳窦,使乳汁流出。哺乳结束后,应轻轻将婴儿的下颌推开,使婴儿张嘴后再取出乳头。若哺乳一结束就将乳头抽出,则易发生乳头皲裂。此外,哺乳结束后,应挤出少许乳汁涂布于乳头,待乳汁干燥后,再盖上衣衫。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乳头皲裂。
一旦发生乳头皲裂,可用50%次碳酸铋和蓖麻油糊剂(次碳酸铋和蓖麻油等量,搅拌成糊状)或10%安息香酊油膏涂乳头,哺乳时应将药物洗去。其次,哺乳时应先吸未破裂一侧的乳房,然后再吸患侧乳房,以缩短患侧乳房的吸吮时间,剩余的乳汁应挤去,以利于皲裂的早日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