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芸娘伸手去摸了一把那看着朦胧的幔帐,触手轻滑薄凉,还掩光,这是品质不错的丝罗帐。身上盖着的也是上等却并不罕见绸缎寝具。伸手摸了摸腰上的伤口,还被包着,铁芸娘轻轻地动了动身子,发现两处箭伤的地方还有些僵外,其它皮外伤已经是好的差不多了,自己,睡了多久?这是哪?
铁芸娘想到自己昏迷前的糊涂想法,不由的放下心来,既然对方会花大力气救下她来,那么,自己的使命就一定能完成!
“小娘子您醒了?”纱幔撩开,一个面容普通,身着丫鬟服饰的女子出现在她眼前。
“是你救了我?”虽知道定不是她,但铁芸娘还是只能这么问。
“是我家主子。”青衣丫鬟道,“小娘子饿了么?奴婢给您拿些吃的。”
“好。”铁芸娘点头答应。
没多会,那丫鬟便端来食物,她与一个圆脸的丫鬟先将幔帐挂起,拿了一些大靠枕进来,小心把铁芸娘扶起,靠在隐囊上,又抬进矮桌到床上,方把吃的端进来。一大碗粥,几样清淡的小菜,正合她现在几日未进米水的脾胃。可铁芸娘看到这些时,却暗自心惊,这些,都是她爱吃的:香菇粥,酸笋鸡皮汤,及几样她老家的小菜,铁芸娘面色不变,慢慢喝着粥,脑子里却在想这家主人是谁。
饭毕,铁芸娘才问:“请问姑娘贵主人贵姓,是否方便我去拜访,嗯,我只是想感谢贵主人救命之恩。”
“小娘子的感谢,阿叶会转告家主,家主希望小娘子能早日康复。”铁芸娘闻言已经明白对方不愿见她。
“你叫阿叶?”
“奴婢姓叶,大家就叫我阿叶。”阿叶说着,那刚刚抬碗出去的女子用托盘抬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药进来。
“小娘子快趁热喝药吧。”阿叶将药抬给铁芸娘,铁芸娘接过药碗,拿到口下闻了闻,立刻分辨出许多珍贵药材,这一碗药,起码要十多两银子,抵得自己现在两月俸禄,铁芸娘一滴不剩的喝完。
“阿叶,我想问问你,当时救我时有没有见到一个青色布料的卷轴?”
“这个,阿叶不知。”阿叶见铁芸娘脸色瞬间变了,连忙道:“小娘子不要担心,阿叶会帮您问家主的。”
“那多谢了,那个卷轴很重要。”铁芸娘现在有些担心当时的那两位锦衣公子拿走了卷轴,后面阿叶的主人见到她受伤昏迷,便把她救了回来。
阿叶说完,向她行礼退了出去。
铁芸娘坐在床上,如坐针毡,不断伸头去往外面去看。阿叶速度也是极快的,不到一刻钟,便回来,向她行礼:“小娘子。”
“阿叶你快起来。”说着,便要下床来拉她。
“小娘子安坐!”阿叶与那圆脸的婢女阿圆立刻阻止铁芸娘的行为。“小娘子你问的那个卷轴的事,家主是知道的,他说已经按小娘子的吩咐送到颜平山长处。”
“那就太好了!”铁芸娘一下子放松下来。“阿叶,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向贵家主道谢。”
阿叶面色纠结了一下,才道:“家主说,道谢不必,请小娘子安心在此院中修养,待小娘子好些,便送小娘子回长安。”说到这,阿叶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阿叶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家主并不想透露姓名,还请小娘子不要再打听了。”说着,阿叶低下了头。
铁芸娘一愣,随后明白,自己调查的事情过于重大,人家救了自己,再帮自己把卷轴送出,已是担待很大责任,人家也怕被打击报复。
“我明白了。”铁芸娘点点头。
随后几日,铁芸娘乖乖呆在逍遥阁中养病,逍遥阁是一座两层高的小楼,铁芸娘偶尔会在楼上眺望远处,阁中的书籍也随她翻阅。铁芸娘从好几本书中看到同一人的笔记,她猜想这是此间主人所写,其人笔迹刚劲有力,又看得出字体整体外圆内刚,其针对一些扭曲人之本性的故事,那笔记主人用那极其犀利幽默的言语的评论,似乎给铁芸娘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有着别样大悟,这样的主人,让铁芸娘心生别样好感。
好感过后,铁芸娘心中忽然有着一种漠落,想到自己如今已经十八岁,终身还无着落,闲下来时,也会想起偶尔听到的闲言碎语,说自己是个没人敢娶的母老虎之类的话,父亲也想过为自己招婿在家,可媒人介绍来的,不是歪瓜裂枣,就是想吃软饭的懒汉,铁芸娘还遇到过不但要吃软饭,还要耍威风,一脸我肯娶你,是你天大的福气臭屁模样的人,真是让人气死。
铁芸娘气死了,老娘自己有俸禄,能挣钱养家,有钱请下人来伺候自己,凭什么找个大爷来伺候?就这样,铁芸娘婚事便一直耽搁到现在。铁芸娘胡思乱想后,只是笑了笑,把这些全都丢开,把这几日这的安宁都当做一场美丽的梦吧。
当铁芸娘可以在院子慢慢走动时,阿叶带来了此地主人的吩咐:“小娘子,家主吩咐,明日送小娘子回长安。”
铁芸娘点点头,答应:“好,我知道了。”
第二日一早,阿叶为铁芸娘收拾好行李衣物,这些衣物是此间主人让阿叶送来给她用的,铁芸娘本是拒绝的,但阿叶的一句话堵住了她的:“这是按小娘子尺寸做的,若小娘子不要,家里也没人能穿,只能丢弃了。”
出发前,铁芸娘把昨晚写好的信递给阿叶,信上有一根她及笄礼时,父亲送给她的金簪:“阿叶,劳烦你把这些交给贵主人吧。”
阿叶点头拿着信件和金簪离开,半刻钟后来请铁芸娘上马车。第二日傍晚,驾车之人将马车停在金人杰家门口,敲开门后,便立刻离开,转日消失在长安茫茫人海中。
铁芸娘平安回到家中,安心养伤,不时听到父亲从外面带来的各种消息:万寿节时,大皇子因为大皇子妃被陛下斥责,万寿节后,河东柳氏,清河韦氏被人抓出小辫子,不少高官被燕帝一撸到底,让他们回家吃自己。
半年后,铁芸娘收到一个匣子,打开一看,竟是自己的金簪和一封信。信里是那熟悉的笔迹,对方告诉自己,当日救她是因为她为大燕所做的一切,他不过是顺手做了该做的事,让她不要记在心上云云。
铁芸娘看过信后满是失落,起身去了一趟那日昏迷时的石榴林,通过附近的风景找到了那座已经换了名字的别院,轻叹一声便离开了。可让铁芸娘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她忍不住走了这么一趟,一不小心被人跟踪,倒致半年后,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几国国运之事,有许多人的命运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