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
在黄土高原腹地,宁夏六盘山区的田间地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群众正在忙忙碌碌地劳作着。庄稼地里的粮食是这些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人的命根子。
如果你乘车穿越蜿蜒曲折的泾(源)华(亭)公路,走向宁夏最南端这片土地,此时此刻,你就会被沿途田地间一片一片的碧绿所吸引住。
有绿色的地方,就有希望,生命就显示出了活力;有绿色的地方,就会漾溢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柔柔翠枝,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间,使这片土地越发显得富有生机和希望。一片一片的绿叶,泛着鹅黄与嫩绿,在微风的轻拂中招展着。眼前这片世界,就被这整齐划一的绿色覆盖了,山川之间,黑土之上,处处漾溢着碧绿的芬芳。
这翠枝绿叶,不是泾源县的传统农作物小麦,不是洋芋,更不是玉米,而是桑叶。
这里就是宁夏固原市最大的桑园基地,泾源县新民乡万亩桑园基地。
说起桑,说起桑蚕,人们自然会想到江南。“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非来贸丝,来即我谋”这《诗经》中的诗句,它已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流传千百年来,每次回想,使人仿佛又会看到江南水乡蚕丝收获后,丰硕的收成给蚕农带来的无限欢愉与满足。然而,当我们徉徜在北国之夏,六盘山脚下,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们,柔柔翠枝,蚕丝满地已不是南国所独有,六盘山下也有这般迷人的景色。
一片桑叶,使南国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向北方。
一片桑叶,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地重新绽放出希望之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随着观念的革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开始了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艰难历程。
柔柔桑枝,是希望的枝,翠翠桑叶,是希望的叶,在我们眼前拓展着,延伸着,一直伸向山乡深处。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耕作方式,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与创造,从古到今,丝绸一直都是中国的名牌,是中国引以为豪的产品。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倾向的与日俱增,丝绸制品及丝与其它纤维的混纺织品成了人们消费的时尚追求,茧丝绸业在世界市场上不断走俏。长期以来,茧丝制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年出口额近30亿美元,占轻纺织品出口总额的5%左右,蚕茧和生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耀80%。
2000年2月2日,国家经贸委向国务院提交并得到原则同意的《关于振兴丝绸行业报告》中提出“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原料和原料初步加工业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这是我国继棉花产地战略性转移之后,又一项重大战略性产业转移。目前,虽然江苏、浙江等省仍然是我国蚕丝生产大省,占有着全国桑蚕业的绝对优势,但这两个省的桑园面积已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70万亩和250万亩下降为目前的138万亩和120万亩。在8年多的时间里,两省桑园面积缩减360多万亩。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桑蚕产业异军突起,开始迅猛发展起来。而且,可以预测,在未来,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蚕丝供应基地和丝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宁夏曾有过种桑养蚕的历史。1989年,自治区科协开始把桑蚕产业引入宁夏,列入“八五”科技攻关计划,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茧丝原料基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区域性转移,宁夏桑蚕产业由考查论证、试验研究到示范推广,逐步发展成为全区农业中方兴未艾的新兴特色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备受关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区青铜峡、利通区、永宁、贺兰、灵武等9个市县、5个农场、18个乡镇开始发展种桑养蚕,并初具规模,在塞上江南的宁夏山川又形成了一道蔚然壮观的风景线。
1994年,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产生——经过宁夏科技厅、社科院等部门有关专家的长期考察论证,决定将种桑养蚕业向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辐射,带动山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的增收。泾源县新民乡被确定为全区种桑养蚕试验区,开始推广种桑养蚕产业。
这个决策,在这片长期以小麦种植为主的农业县着实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无数的议论,无数的担忧夹裹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惊喜与迷惑,相继在农民群众中产生。这个消息无疑是颗不小的炸弹,把平静的新民乡点燃了。能不能栽种桑树?怎么种桑养蚕?种不成,养不活怎么办?群众议论着,干部思考着。这片土地也仿佛在进行着痛苦的思索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