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人民广场(又名文化广场)是“旅游县城”建设的形象工程,也是泾源县城市建设的靓点工程,从2001年启动项目后,一直是全县人民群众议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项引人瞩目的工程却因为建设资金短缺等因素而举步维艰。与广场工程配套并同期建设的文化中心大楼也因为县财政挤兑不出地方配套资金而时建时停,导致工程无法按时竣工。
全县12万回汉城乡群众渴望期待的目光,时刻关注着那片8000多平方米的工地废墟。
县委、政府为此召开多次专门会议,协调处理了一系列其他问题,但资金缺少这个最棘手的“核心”问题却一时无解。
身为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的陈春夏也是急火烧心。他想,如果利用帮扶资金能为县委、政府助一臂之力,能为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尽一份心意,那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2002年8月底,他专程赶回厦门,向集美区委、政府汇报情况:省、市帮扶资金已经按计划统筹安排,请求集美区尽快筹措一部分帮扶资金支持泾源县的文化建设。
2002年金秋10月,集美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南翔率领集美区党政代表团来泾源考察。这是他的第二次“泾源行”。在集美任职前,他曾是厦门市委书记,1999年秋,他将全市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捐助宁夏南部贫困地区学生的资金、物品,亲自送到了车杨、园子、沙南等学校。贫困地区教育文化的帮扶协作成为他最牵心的工作。
再次踏上泾源的土地,吴南翔这位执著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的爱心使者,内心备感亲切。他代表集美区为建设中的泾源县宣传文化中心捐资50万元,同时签订了集美-泾源对口帮扶协议。
2003年10月,秋高气爽,泾水琅琅,六盘林海中飘逸着一股松果成熟的醇香。
厦门市集美区委书记兼区长曾晓民,带领集美党政考察团第一次踏进了泾水河畔的泾源县。
在为期三天的考察交流活动中,曾晓民一行都是怀着一种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泾源的秀美让他们惊奇,泾源的贫困让他们惊心,泾源人民负重拼搏、艰难跨越的信心与勇气同时也让他们惊叹,敬佩。在后来的座谈会上曾晓明发自内心地说:“我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我从春夏同志那里已经知道了泾源的许多事情——山青水秀、回族风情,旅游强县战略等等。这次亲眼所见也亲身感受到了泾源的魅力,感受到了泾源县党政领导富民强县的勇气和决心,感受到了回汉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态度,我非常感动!城市文化建设是旅游开发不可缺少的内容,县城中心区的文化中心和人民广场是泾源县城市建设的两座重要建筑,目前遇到了资金方面的困难,我们集美区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理应大力支持。当然,作为厦门市的一个区,我们财力有限,力量有限。我们的帮助不是全部,只是添砖加瓦,摇旗呐喊。但愿我们的支持鼓励能够成为泾源县文化旅游腾飞的一份动力呵!”
曾晓民书记把代表厦门市集美区人民一片心意的120万元文化扶贫资金,捐赠给了泾源县人民政府。
泾源县人民广场工程接受捐助20万元,使拆迁后资金困难的状况得以缓解,增强了县政府建好人民广场的决心,已经停建的工程重新启动。泾源宣传文化中心工程接受捐助50万元,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负责项目建设的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诚挚地向县委、政府建议文化中心定名为“泾源集美宣传文化中心”。其余50万元资金在教育、文化、医疗等其他项目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10月,陈春夏热情帮助王文清出版《王文清剧作选集》的故事,在泾源文化界一时传为佳话。
王文清是泾源县文化馆专业创作员,是一位生活清贫但痴心不改的回族戏剧作家。多年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因为对戏剧创作的认真执著,努力拼搏,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他创作编写的10多部小品、秦腔、眉户戏剧本,在发表、演出后得到了观众和专家一致的好评,有两部剧作曾经三次获得了“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获奖后的王文清虽然有了许多名衔,但他最大的愿望是出版一部自己的剧作集。2003年6月,在许多朋友和单位的鼓励、支持下,《王文清剧作选集》完成了编辑、审稿,筹集了一部分出版资金准备出版印刷。到10月份时,其他出版准备工作都万事俱备,但是还有近万元的印刷费没有出处,这可急坏了这位“穷作家”。
陈春夏从县委机关刊物《新泾源》上读到了王文清的事迹,并且了解到他出书遇到了经费困难的情况后,通过县文联主动联系到了王文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办公室里陈春夏对王文清语重心长地说:“回族的经济要发展,文化更要发展。资金上的支持说透了其实是一种精神鼓励,希望你在剧作集出版后,能够继续为回族地方文化做出贡献!”
2003年11月份,一本散发着油墨馨香的《王文清剧作选集》摆在了陈春夏的办公桌上,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在书的《后记》中,作者深情写道:“我还要特别感谢厦门派任泾源县挂职副县长的陈春夏先生,陈先生在我的拙作出版发生经济困难之时,能够解囊相助,借此机会,我以崇敬的心情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