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顺驰1997年3月份来到泾源挂职工作时,卫生系统的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和计生局三家单位因缺少资金来源,无力新建各自独立的办公业务楼,最后由三家合伙建了一座“合资楼”。拥挤、混乱不说,最后竟因为建筑款欠账日久,被迫以部分楼层抵债,妇幼保健站已濒临“沦落天涯”的境况。1998年蔡顺驰参加县人代会时,代表们关于卫生事业的议案、建议中,即有上述问题。1998年3月26日,泾源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145位回汉人民代表为蔡顺驰投下了神圣的145票——他当选为副县长。
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期待使他深感责任在肩,同时,代表们对农村卫生状况的倾诉也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健康是生命的翅膀。如果能让当地老百姓从贫病的泥淖中解脱出来,那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蔡顺驰那年36周岁,虽然年轻,但沉稳含蓄,勤于思考。一次他与县委机关的两个年轻干部打乒乓球,连连获胜。那两位年轻人疑惑地问:“今天怎么赢不过你?”他晃一晃手中的球拍笑着说:“我换了新球拍,球速快了。”又补充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新建妇幼保健中心大楼,就是一件造福老百姓的“利器”——当年的蔡顺驰就是这么想的。
他在项目报告中提出了“健康扶贫”的思路:“农村妇女儿童健康问题造成多方面危害:儿童辍学,超计划生育,劳动力素质低下或丧失,收入减少和贫穷加重。因此,加强妇幼保健设施建设,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另一有效途径。”为此,他以泾源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和挂职干部三重身份,上下奔走,各处争取项目资金。
1998年10月,闽宁对口帮扶基金安排300万元资金,确定为同心、海原、泾源三县分别新建集妇幼保健、宣传培训和医疗为一体的妇幼保健中心大楼。
当时的项目何以成形已不必考究,更不可臆测。更为重要的是,闽宁两省的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都参与了这一筹划,并且因为达成共识而形成了最终的结果。
妇幼保健中心工程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199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建委主任黑保举、卫生厅副厅长窦敏章一行顶风冒雨,在蔡顺驰等陪同下,亲自到泾源召开现场会,研究建设工作细节,提出了“外观体现民族地方特色,内部结构规范合理实用”的设计要求。
在他们的建议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幼保健中心大楼建设,提出“作为闽宁帮扶基础建设项目中的形象工程”的质量要求,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工程实行招标,所有建设程序开始循序启动。
北方的10月,已经是寒风彻骨,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只等翌年春暖花开,即可施工。
蔡顺驰在泾源两年的挂职工作再有两个月就要结束。两年来,他争取实施了黄牛育肥中心,脱毒薯繁育中心,种桑养蚕和沙塘生态园等产业帮扶项目及教育、卫生帮扶项目,总投资额达880万元。通过争取资金,实施项目,蔡顺驰身同感受,他知道这些项目和资金是有感情的。作为挂职干部,作为联结厦门与泾源两地友谊的桥梁,他深深地体验着福建省、厦门市、开元区各级组织对泾源县扶贫事业的关怀支持和沿海干部群众对内地革命老区的深情厚意。
1999年3月。江南海滨已是春暖花开,莺歌蝶舞,而眼前的泾源还是寒气萧瑟,远山凝雪。蔡顺驰告别了热情送行的当地领导和干部群众,即将返回厦门。在泾源的两年挂职工作,为蔡顺驰的人生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精神财富。临别那天,蔡顺驰让车子停在北梁公路最高点上。环顾远方,六盘山群峰起伏,朝霞似火,蓝天如碧。山脚下的泾源县城宁静美丽,像一个顽皮的牧童酣睡未醒。
蔡顺驰忽然间体味到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眼睛湿润。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着县城的方向挥了挥手——“祝福你,泾源!”
六年后,站在闽宁妇幼保健中心大楼前,卫生局长丁明海感慨万千:妇女既要承担家务,又要参加田间劳动,可以说全家幸福系于一人;儿童又是未来的高素质劳动力。闽宁对口帮扶能够关注卫生事业,这是一种战略眼光,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关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扶贫,我们真诚感谢蔡县长和厦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