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村的双孢菇试种成功了,引来了无数观摩、学习的人,有本地的、外地的,各种身份的人,开着不同档次的车来到永丰村参观、学习、考察、订货、取经。
记者们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双孢菇”这一新闻,他们蜂拥而至,一时间,《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固原日报》、《科技报》、《人民日报》、《中国农业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来到这里,采写着双孢菇的新闻,每位记者尽管写的是一个片断、一个故事,但各个片断连接起来便是一个整体,一个创业者的群体,一个时代的群体,一个民族的群体,一个闽宁合作的群体,一个扶贫事业的又一美好前景!
为了便于群众就地把双孢菇能卖个好价钱,不让小商贩扰乱市场,从中渔利,陈春夏特意从福建请来了“蘑菇大王”林启相老板来永丰村考察、订货。33岁的林老板从14岁就跟种蘑菇、贩蘑菇生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上海、无锡、山东淄博等地都有收购基地。他认为:这里所产的双孢菇由于气候适宜、土壤无污染,质地优良,色泽鲜亮,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精明的林老板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很激动地说:“我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发现你们这里所产的蘑菇比别处产的蘑菇都好!”他怎能放过这一商机,当即对永丰的干部群众表态:“你们产多少我收多少,你们尽管放心大胆地种!”
林老板立即同永丰村签订了收购合同,价格高出彭阳县、隆德县,以每斤3元的价钱收购了永丰村产的所有蘑菇。
看着每天都能进几百元的菇棚,农民乐开了怀。我们采访岳淑霞时,她激动地对我们说:“我们两口子都是高中毕业生,都下不了苦种地,被大人骂好吃懒做,我丈夫出去打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一天休息两天,一年挣不到1500元,还要不到手。我整天围着锅台转,日子过得很紧巴。自从搞了这个菇棚,每天都有收益,今年刚开始种就收入4700元。我就把在外面打工的丈夫叫了回来,打算再建一个棚,打工比种地效益好,种蘑菇比打工效益更好。”她说得两眼放光,激动不已。
走出岳淑霞的菇棚,我们被热情的村民林占德、王治明邀请去看他们的菇棚。他们一家比一家管理得好,一家比一家效益好。林占德高兴地告诉我们:“娃娃卖菇总共给我交了4700元,零头他们没有给,我也没有细算,估计也在1000元左右哩!”王治明抢着说:“我这个蘑菇棚可是个救命棚、聚宝棚,我去年收入最好,挣了6000元,我弟弟两口子都在银川当工人,厂里效益不好。弟媳得了脑瘤,因没有钱治,只能硬抗着。我和妻子商量:陈县长为咱们做了那么多好事,人家和咱们非亲非故来帮咱们种蘑菇赚钱,咱弟是娘一个裤腿里面倒出来的呀!咱不能对他们不管。我媳妇听了二话没说,带着6000元现金到银川去护理弟媳去了。”
村主任孟中玉和党支部书记冯天武向我们介绍:2003年一个温棚收入有6000多元的,有5000多元的,最低的收入都在4000元左右,加上蘑菇采后带营养的土种菜卖出的近1000元收入,一个温棚平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今年最多的有4个棚,截止目前,永丰村现有蔬菜、蘑菇兼种温棚86栋172座,成了固原市最大的菌草示范基地。
镇党委书记赫生全说:“现在群众已尝到种蘑菇的甜头,用不着镇上再动员,他们自己学会了种蘑菇,你帮我,我帮他,积极性特别高。他们看到种蘑菇划算,都想多种几棚,照这样发展下去,只要帮助农民解决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问题,农民会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传统农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农民如何进入大市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农民是关键,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永丰村便开了个好头。他们在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的情况下,把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原则,在三分土地上实现产值6000元,一个菇棚的产值胜过10亩庄稼的产值已不是神话。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蘑菇一项增加200元,首次出现新型、高产农业。永丰村的情况说明,科学技术是先导,人的素质是关键。人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必然要占重要因素。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越快,人的素质提高就越快,社会文明程度就越明显。钱袋子逐渐鼓起来的永丰人,素质明显有了提高,观念明显更新了。
2003年11月5日,群众一改过去死气沉沉的样子,锣鼓喧天,鞭炮声声,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无限的感激,拿着“送科技到户,帮农户致富”的锦旗,感谢县委、县人民政府、县闽宁办、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感谢县上带领他们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致富之路。在春节又敲锣打鼓向全县人民拜年,让全县人民分享他们的丰收喜悦心情。
记者把永丰村的双孢菇比作“致富伞”,作家把永丰村的双孢菇比作“银花”。永丰人在各级组织和陈春夏的带领下,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朵朵“银花”。那“白色银”的世界,引得泾源县城的天空禁不住礼炮声声,烟花凌空绽放,娇妍夺目,烟花飞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使整个泾源县城春深似海,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这不仅仅是永丰人的喜悦,也是泾源人民的喜悦,他们给泾源人探索出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2004年初夏,《宁夏日报》的多名记者再次走进了永丰村,宁夏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再次走进了永丰村;《固原日报》的记者再次踏进永丰村,映入他们眼帘的是高悬在永丰村村口泾隆公路旁的那块“永丰村菌草示范园区”醒目的大牌,这块大牌在明媚的阳光下分外耀眼。这是闽宁帮扶“万亩脱毒薯”后的第二块不朽的丰碑。它是福建挂职干部陈春夏和科技人员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科技之花。这朵永不凋零的科技之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成群的鸟儿,婉转动听地鸣叫着,掠过永丰村的上空,俯瞰着一座座整齐的菇棚和如今穿戴整齐的永丰人,还有那整洁干净的农舍。它们审视着这里的变化,怀疑是否飞错了地方。远方的人,看着这经纬齐整的菇棚,望着匆忙赶向菇棚干活的村民……叹服他们像城市上班族。这里完全是一个新天地!出租车不断穿梭于县城和村里,淡蓝色的炊烟,朴实健壮的男女……花儿般的孩子……
人类的农业,从最初的森林狩猎,刀耕火种,到耕作放牧畜养;从海洋到陆地平原,再到高山森林;从蓝色农业、绿色农业再到白色农业。菌草属于白色农业的范畴,是新兴产业,被人们称作朝阳产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场产业结构的调整热潮正在全县轰轰烈烈地进行。
2004年春天,一个为菌草技术定位的决策已经明确!把菌草技术当成科技农业产业来发展!围绕这一决策,全区上下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