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三年,武帝‘音空’,横亘出世,推恩九家,创建浩淼大宋,在励精图治七年后,发动灭佛之战,五年内横扫全境,从此中土再无礼佛,其后,采百家之长,以《佛武经》为基,创建武典,取名《易武经》,这让‘武’,因此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开武之先河……。”
“书中有言,武者,拥,二六元素:卦,此种资质五中存一,……”
在这个世界,拥有强大力量者,被称为:武者,其中第一阶为:武士。
‘二六元素:卦’,这也就是所谓的武道资质。
在人体内,一共拥有二十五种常元素,它们构成了我们的身体,让我们行走,奔跑,吃饭,呼吸,缺少任何一种,人都会失去健康,乃至危及生命,它们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卦’则是独立于外,却又能和人体和谐共处的,第二十六种元素。
拥有这种元素,人才可以摆脱身体的桎桍,成为卓越的武者。
因为卦可以利用空气中的能量‘垉尔’来贯通三经,然后凝聚‘乾卦首纹’,成为武者。
武士一共分为八个境界: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而每一卦境又有三纹,称为首纹,中纹,末纹。
一共八大境,二十四小阶。
……
武房,冷池中。
水面,荡漾着涟漪,水花轻拍岩石,水中,一具****的身体,闭目沉没在水底,水温冰冷刺骨,四周水体倾轧,水中之人似乎毫无所觉,只见他的胸肺间,起伏慢慢缩小,自动转为内息,然后身体开始在水中蠕动,有时如老龟爬步,有时又如水蛟滕游,时快时慢。
如此,一盏茶功夫,他才睁开眼睛,破水而出。
石政感叹道:“十四之期已过。”
“正如,那老魔所言,我这具身体并没有‘二六元素:卦’,此生都不可能成为武者”
少年的眼中带着一丝不甘,虽然明知如此,但他依然在暗中,刻苦锻炼。
甚至不惜建造了这口冷池,以冷意激发身体潜能,可是一切到头来都是徒劳。
十四岁,武者和普通人的鬼门关,一旦跨过,便身处两个世界,如果一个人在十四岁那天,还不能凝聚卦纹,就表示,此人没有武道资质,而就在昨天,石政过完了自己的十四岁生日,那一天,他喝的烂醉,做了一个梦,有前世的一些事,也有这个世界的一段经历。
据小衣说,他在夜里哭了,可是他却不记得梦见了什么,只是随意笑了笑:说梦见母亲了。
小衣是知道他和母亲在幼年分开的,所以安慰了几句。
……
五擒戏,武帝所创的蒙武。
之所以称:擒。
是因为,修炼此功可以捕捉空气中的‘垉尔’进入体内,而如果体内有卦元素,就可以将垉尔封印在细胞中,使之慢慢炼化,融入细胞中,而无卦之人,自然也就无法吸收垉尔的能量,不过石政的身体,却和常人不同,虽然他至今还无法凝聚卦纹,但是他却可以吸收‘垉尔’。
对,就是吸收。
不过吸收‘垉尔’的不是他的身体细胞,而是他背后的一块黑色胎记。
那块胎记,随其一起来到这个世界,自从四岁那年,被激发出来。
至今日,已超十载,其贪婪之极,如同无尽之黑洞。
……
头顶处,是一片夺目的绿意。
天花板的粗木横梁,缠绕着无数绿枝藤蔓,斑驳的光线穿过石缝,斜照而下,倒映在水中,树叶的倒影,明亮晃晃,青藤垂入水中,吸收着水分,丝毫不怕水体的冷冽,在绿叶包裹中,一颗小番茄大小的果实,若隐若现,如同一块宝石点缀在其中。
拥有墨色瞳孔的少年,无神的看着那块天花板。
仿佛那里,是璀璨的星空,拥有迷人的景色。
少年喃喃道:“老魔,这颗‘刑己果’还要多久才能成熟?。”
“快了!”老魔的声音,如同鬼魂的呻吟,透着渗人的冷意。
石政至今还记得,和对方的第一次见面。
那如同梦中的场景……
----黑暗是有影子的!
因为石政看见了,他站在那里,漆黑如墨。
黑色的头发随风飞舞,黑色的衣服包裹着他的身体,衣摆舞动,如同暗夜的精灵。
他背对着石政,站在悬崖之边,仰视苍穹!
“你知那是什么?”他指着天。
石政回答:“天!”
“它会死吗?”他问。
“会!”石政道!
“怎么死?”对方又问。
石政沉默了一下:“万物皆有生灭,寿终即死,此乃定数!”
“错!”黑影转身,露出那张沧桑的面庞:“它,会被我杀死!”
老魔的皮肤是青色的,如同厉鬼。
“石小子!”他一声笑,令人悚然。
……
这一日,傍晚,黄日西斜。
石勒自石府走出,漫步于秋集的街道。
道路两旁,行人络绎,偶有驼队经过,大小数十车货物,琳琅满目。
这是‘金钱镖’徽章,属于万家的商队。
石政了解万家,是因为他和石家关系匪浅,那是,秋集台仅次于石家的家族,实力雄厚,当代家主,万良涛,号称‘小财神’,是主母万氏的弟弟,当年万老太爷,慧眼识英,将女儿嫁给石勒,帮助石勒,立足秋集,其家族也因此发迹,成为秋集第二家族。
可以说,这就是石家二代的娘舅家。
这些年,万家的生意日益壮大,不仅在秋集台生意兴荣,还和西域那边有了联系。
在辽阔的藩台州中,一共有三股最强力量,那就是三个藩市:蓝山藩、河间藩和赤眉藩。
除了三个藩市,还有六个独立的台。
秋集台就是其中之一。
而其境内所种植之黑翡树,四季常青。
风吹叶舞,俨然已成了秋集之景。
……
一名年老妇人,手提竹篮,站在街边的一颗黑翡树下眺望。
不久后,一名蓝衫少年出现在她的视线中,他从转角出现,漫步向前,和路上的行人微笑,打着招呼,老妇看到对方,喜色眉梢,不过很快就收敛神色,带上一抹哀容,她拄着木杖,右手提着竹篮,脚步艰难,看起来惹人怜悯。
“米婆,还未归家?”石政停在老妇的身边问道。
老妇人不知姓名,只因常年在街边贩卖米粽,人多称其为米婆。
米婆家中无子,只有一幼孙,两人孤苦相依。
“小少爷,今日生意不好。”老妇叹息一声道。
石政挑开盖布,只见数量较往日多出许多,眉头微蹙,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正好,我肚中饥饿,都给我吧!”石政轻语。
“多谢小少爷!”老妇感激道。
想到家中,幼孙患疾,医药费资。
自己多做出些米粽,在这里专门等待石政,老人心中就多出一丝内疚。
老妇离开后,夕阳照着她佝偻的背影。
石政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许久才叹息一声:“人不如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