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59300000013

第13章

夫群生万端识根不一。智鉴有浅深。德行有厚薄。初句总指次句。识谓识心。即乐欲不同。谓乐大乐小。根谓根性。即种性不一。即大机小机。次句大乘双照二空名深。小乘独见人空名浅。德行下自利之行名薄。二行双行名厚。亦可谛缘之行名薄。六度万行名厚

所以俱之(往)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岂异。异自我耳。由识根差别故。所以俱往彼岸而高下不齐。喻以生死为此岸。烦恼为中流。涅槃为彼岸。彼岸唯一为力。不同故成异也

然则众经殊辨其致不乖(差)。由前云众经异说何以取中。今引法华。明三乘一起。三虽差别。至道唯一。三位例然

责异第十。九折之五也。所证之理既一。如何能证之人三殊耶。此亦蹑前而问。下文自具

有名曰。俱出火宅则无患一也。同出生死则无为一也。而云彼岸无异异自我耳。彼岸则无为岸也。我则体(证)无为者也。初喻次法免患既同。无为定一。而云下举前违文。彼岸下约法约人。先定其理而后难云

请问我与无为为一为异。若我即无为。无为亦即我。不得言无为。无异异自我也。若我异无为。我则非无为。无为自无为。我自常有为。冥会之致又滞而不通。初二句双审。若我下出第一过。明人法相。即既人法相即人三法三。何云法一也。又若我下出第二过。明人法两异。无为有为两分。有为三乘应(不)冥会于无为之理。何言三乘冥会耶

然则我与无为。一亦无三异亦无三。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以人从法法。一人一也。异则不证于何有三耶

会异第十一。十演之六也。会谓会通。下文自显

无名曰。夫止此而此适彼而彼。所以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失之。此目此岸。彼目彼岸。犹言居生死之岸。则同生死之患。无为例之。所以下承前已明。文拟老氏。同于得下释前适彼而彼。得谓证得然通能所。能得之人同所得之理时。理亦同于能得之人。如下云。我即无为无为即我。同于失下释前。止此而此。能所不相得也。反前可知

我适无为我即无为。无为虽一何乖不一耶。人证法时人法必即也。所以亦三者。理虽一味。证有浅深故。于法略示。下喻及合中具显

譬犹三鸟出网同适无患之域。无患虽同而鸟鸟各异。不可以鸟鸟各异。谓无患亦异。又不可以无患既一而一于众鸟。然则鸟即无患。无患即鸟。无患岂异异自鸟耳。初四句举喻体。三鸟随举大中小者。在网为患。出网之时远近虽殊。皆为无患之域。以喻三乘断惑出界。不可下鸟患相望反责一异。然则下释成相即。又不防鸟异。美哉斯喻何疑不遣

如是三乘众生俱越妄想之樊。同适无为之境无为虽同而乘乘各异。不可以乘乘各异。谓无为亦异。又不可以无为既一而一于三乘也。然则我即无为无为即我无为。岂异异自我耳。三乘名众生者。诸蕴未转二死犹存。相续之心犹生。和合之识未破。等觉已降皆有此名。亦前四句明人证法。不可下四句以人会理。会许浅深。人可云异。理何异耶。亦不可云由理一故。不许证有浅深之殊。何云一亦无三耶。然则下结成相即。理则元一证则有三也。句句合前不烦重指

所以无患虽同。而升虚有远近。无为虽一而幽(妙)鉴有浅深。承前法喻。以答异亦无三也。初二句喻明。后二句法说。前举三鸟虽异免患是同。免则相即。不妨人异。以明一亦有三。此举逃患虽同远近有异。以明异亦有三。但异在远近不在于法。幽鉴三乘之智也

无为即乘也。乘即无为也。此非我异无为。以未尽无为故有三耳。初二句明相即无异。此非下以相即故非异。非异故冥会。谁云其异而乖于冥会耶。以未尽故有三。谁云异亦无三。血脉隐微。可细推绎

诘渐第十二。九折之六也。诘难也。由前未尽有三。以是渐义故今诘之

有名曰。万累滋彰本于妄想。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二乘得尽智菩萨得无生智。是时妄想都尽。结缚永除。枝末粗惑众多名万滋益也。彰着也。妄想即根本无明细惑。意云。枝末虽众本惑唯一。但剪本惑末惑顿息。理可顿证。尽智下大品说。三乘之人共十一智。第九名尽智。谓苦已尽见等。第十名无生智。谓苦已见而不更见等。则前之十智声闻皆有。尽智在已辨地得之。今云。菩萨得无生智者。二地已上第九菩萨地阿鞞跋致。如实知诸法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名无生智。不共二乘也。意谓智起惑亡理即显现。如大品放光及智论二十三广说

结缚既除则心无为。心既无为理无余翳。初一句蹑前。次句明证。后二句惑尽。理如明镜惑如尘翳。妄惑既尽理即明净

经曰。是诸圣智不相违背。不出不在其实俱空。又曰。无为大道平等无二。放光第二略云。声闻辟支佛菩萨佛世尊。是诸圣智不相违背。乃至云。不出不在其实空者无有差殊。与大品大同。今谓在字宜是生字。传之误也。智论四十三解云。因边不起名为不出。缘边不起。名为不生。又曰下亦义引大品等。如三慧品。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无为法中可得差别不。佛言。不也等

既曰无二。则不容心异。不体(证)则已。体应穷微而曰体而未尽。是所未悟也。初句蹑前理智无二。次句会前不相违背。不体下意云。三乘之智无殊。是唯不证证则顿尽。如何分小大之殊。谈渐尽之理

明渐第十三。十演之七也。谓结习不可顿尽。无为不可顿见。譬如磨镜尘亦渐除。明亦渐现

无名曰。无为无二则已然矣。结使重惑而谓可顿尽。亦所未喻(晓)也。初二句许前。结使下正明其渐。此明方便净也。三乘之人皆以见前伏惑。登见道已始尽分别。思惟位中渐断俱生。如是已历干慧乃至已办及辟支佛菩萨等地。方得无漏尽无生智

经曰。三箭中的。三兽渡河。中渡无异而有浅深之殊者。为力不同故也。初二喻皆古译毗婆沙论之义。故彼论二十二云。犹如一的若木若铁。众箭所中如是一。无为体为三想所行等。五十五云。于甚深十二因缘河。能尽其底。是名为佛。二乘不尔。如三兽渡河。谓兔马象。兔则腾掷乃渡。马或尽底或不尽底。香象于一切时。无不尽底等

如是三乘众生俱济缘起之津。同鉴四谛之的。绝伪即真同升无为。然其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缘起谓十二因缘。津谓渡处。渡已名济。四谛可知。若缘若谛。随一法门三人同禀。通教意也。所禀法门无殊。随其机宜但成自乘菩提。亦婆沙之意。涅槃略云。十二缘生下智观者得声闻道等。见谛之理名曰中的。行相皆多。如婆沙说。绝伪者。断惑也。即真者。证理也。同升无为者。明所趣非异。然其下明能趣有殊。后句即论语云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以法对喻。昭然可知

夫群有虽众。然其量有涯。正(直)使(令)智犹身子辨若满愿。穷才极虑莫窥其畔。群有即万物也。量谓边量缘起事法。虽广多无际。然有名有相皆属分限。故云有涯。身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故。满愿即富楼那。辨才第一故。意云。有限俗谛直令穷满愿之辨才。不能尽谈其名极。身子之智虑不能遍知其状。故涅槃三十五云。我往一时在耆阇崛山。与弥勒菩萨共论世谛。舍利弗等五百声闻。于是事中都不识知。何况出世第一义谛

况夫虚无之数(妙)重玄之域。其道无涯。欲之顿尽耶。虚无重玄拟老书为文。谓涅槃也。有涯之数令智辨之人尚不窥其畔。无涯之真使三乘众生欲令顿尽。岂能尔耶。譬乎九层之台不可躐等。万里青冥顿欲阶升。于道未许故

书不云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为于无为而日日损。此岂顿得之谓。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例引老书。论主于中间而释之。以喻渐断之理。如见前见后之节级。性宗相宗之位次寄位断惑。皆此理也

经喻萤日智用。可知矣。放光第二云。舍利弗譬如萤火虫不作是念言。我光明照阎浮提。普令大明。如是舍利弗诸声闻辟支佛亦无是念言。我当行六波罗蜜。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脱众生。舍利弗譬如日出遍照阎浮提。莫不蒙明者。如是菩萨行六波罗蜜。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不可计一切众生

讥动第十四。九折之七也。讥讽也。亦诘难之谓。前断惑证理损益等皆动。故论文虽别引经以辩。然意中含有前旨。如下云。既以取舍为心。损益为体。岂非尽惑证理之动也。所以讥动者。欲明动而常寂。寂而恒动。无住之行。事理双修。不尔奚证无住涅槃之果

有名曰。经称法身已上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测。体绝阴入心智寂灭。而复云。进修三位积德弥广。方广分****示菩萨入地。心证真如离分别故智不知。以法为身故象弗测。至七地中身心无相。如何复进后之三地。焉非其动乎

夫进修本(因)于好(去)尚。积德生(起)于涉求。好尚则取舍情见。涉求则损益交陈。初二句推因。谓心有好尚于后位。所以进修其胜分。身有涉求于众德。所以复出于自分。次二句显其过患。取后舍前损障益德。皆分别之动

既以取舍为心。损益为体。而曰体绝阴入心智寂灭。此文乖致(旨)殊。而会之一人。以此四者身心两现。如何乃云体绝(云云)文义既殊动静互戾。会属于儒童一人如何

无异指南为北。以晓迷夫也。南喻动北喻寂。经中云寂云动。令人服行。既二理相违。如何准的。譬之欲北而反指南。若今谓寂而反示动。何以令迷夫行人晓解耶。南北喻动静者。南为朱明故喻动。北为玄冥故喻寂

动寂第十五。十演之八也。法身已上行行合真即相无相。焉有动而不寂。寂而不动耶。今标动静不云寂动者。以问中但讥其动。意谓动则违寂。不知动时全寂。故云动寂。然禀实教之行者悟理起行。不拣凡夫。况七地乎。演此显无住之因。方契无住之果矣

无名曰。经称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放光二十四云。佛言。适无所为故。行般若波罗蜜等。无为寂也。无所不为动也。寂不妨动故

无为故。虽动而常寂。无所不为故。虽寂而常动。虽寂而常动故。物莫能一。虽动而常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动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动。初四句相蹑显动寂无违。次四句显二法非一非异。后四句蹑前。释成二行双流

所以为即无为无为即为。动寂虽殊。而莫之可异也。承前三对之文。一致已明。此但结成前所引经。通答进修之动。既为即无为。如何进修三位。一句属动

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即彼经初卷中文。据前问中。身心各说。以进修是取舍之心。积德是涉求之身。今答中初答进修。引为不为之文。意复属身以运行由身故。今答积德。而却引心亦不有之文。意以涉求岂非是心。大底行由身运身由心策。身心相应互举皆可。况法身菩萨证心成身。未尝宛异不惟动寂无殊。亦乃身心一致

不有者。不若(似)有心之有。不无者。不若无心之无。义如下释

何者。(征)有心则众庶是也。无心则太虚是也。众庶止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岂可止于妄想绝于灵照。标其神道而语圣心者哉。众庶谓凡夫。初二句指体。次二句彰过。岂可下正拣

是以圣心不有。不可谓之无。圣心不无。不可谓之有。为斥二见故。言非有非无。岂可闻说非有。却计是无等。谓者计谓之谓

不有故。心想都灭。不无故。理无不契。理无不契故。万德斯弘。心想都灭故。功成非我。初二句离过。次二句证理。次二句初由契理。恒沙佛法一一随理周遍法界。后二句由心想灭故功皆无相。无容我证我为。如何乃至积德起于涉求哉

所以应化无方未尝有为。寂然不动未尝不为。经曰。心无所行无所不行。信矣。答问至此大理已明。前结后证文皆可了。所引之经亦义引大品等。如无作品云。菩萨行般若不行色。为行般若。不行受想等为行般若等。自此已下广会教理。旨不异前

儒童曰。昔我于无数劫。以国财身命施人无数。以妄想心则非为施也。今以无生心五华施佛。始名施尔。又空行菩萨入空解脱门。方言。今是行时非谓证时。智论第十六云。我于无量劫中。头目髓脑以施众生。合其愿满。乃至殷勤精进求此功德。欲具足五波罗蜜。我是时未有所得。见然灯佛。以五华施佛。布发泥中得无生法忍。即时六波罗蜜满等。释曰。七地已前智相未尽故。三轮未或全空。住相行施非真施也。以不顺真故。施既如此戒等皆然。举一例诸也。至无相地。智相已亡。无生又证施无所住。冥然契真。施虽五花之鲜。胜前身命之多。蹄涔海量何敢相望。施华之缘如本行经。又空行下放光二十略云。菩萨行空无相无愿三昧等。今正是行五波罗蜜时。非是证时。皆显动寂无妨

同类推荐
  • 忠介烬余集

    忠介烬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宦海慈航

    宦海慈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指略

    老子指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身录

    致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诛天奇谭

    诛天奇谭

    乱世英雄,强势崛起,万族拥戴,然天道不公,欲降天灾,祸乱苍生!既然苍天多不义,逆行诛天又如何?
  • 锦绣商女

    锦绣商女

    一朝醒来记忆复苏,她竟然是被篡夺了嫡女之位成为痴傻的庶女。唯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娘亲,确是生性懦弱。那占据了母亲位置的嚣张女人处处算计,想置自己于死地自己的亲生爹爹只将自己当棋子用。既然他人无心,我何必有义。本想沉溺于商海的她,怎知会让皇家人缠上身。拥有魅惑俊颜,外表温润尔雅,实则腹黑强大的太子魏子濯拥有赤红眼眸的邪魅质子穆逸凡一热一冷的两个俊美男子和她形成了怎样价不断的情感纠葛。
  • 夏沫薰衣草

    夏沫薰衣草

    我爱你,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我们曾经在海边发过誓,说要天长地久。可是……一场车祸,将我们分开8年凯:薰!你现在是否还记得我?八年前,我因为车祸被迫离开这里,离开你。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希望你还记得我,八年前的誓约,你可否还记得……薰:凯!八年前你离开我,到了别的地方。你什么都不带走,可我觉得……我的心早已被你带走。你还会回来么?你可曾还记得我们八年前的誓约?我愿意等你。如果你回来了……如果你回来时,身边有个她。我给你们祝福……
  • 情商: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素

    情商: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素

    什么是情商?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精神状态》一书中提出,人有“多元智慧”,开启了情商学说的新智。199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创EQ情商一词。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将情商推向高潮。EQ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并风靡全世界。情商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智能的第二次革命,其主要观点包括: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
  • 我转生成了死神

    我转生成了死神

    这是一个被战火劫掠了数百年的世界,这是一个炼金与魔法的世界,这是一个希望与绝望杂糅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除了容易死掉以外,也没什么只是亚伯不仅是帝国审判所的审判官,同时,还兼职死神,所以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死掉。
  • 一剑气长八千里

    一剑气长八千里

    剑就像人,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千锤百炼方可成型,锋芒必经百般磨练,只有这样才可以握剑挥斥方遒。何惧前方千军万马,待我一剑破之。了去世间无尽事,拂袖藏剑与天老。
  • 蓝色沙漏月夜

    蓝色沙漏月夜

    雅雅走了,带着从橱窗里取出来的照片,在火辣辣的阳光下,走出一路的风沙。学长永远不会知道,在那个月色朦胧的夏日操场上,一切故事从那里开始却又止于此……
  • 终极系列之浮沉

    终极系列之浮沉

    主角原创,不傻白甜不玛丽苏。本文贯穿终极三部曲,涉及终极一班2。本文原剧配角戏多,黑兰陵王,剧情向。
  • 神之操控者

    神之操控者

    在被毁灭之际,人类与神签定了契约,他们掌握了神的力量,却没有掌握神的高尚,他们为了获得更强的力量去屠杀同胞。那么,杀还是被杀,光明还是黑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