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大哥,听闻这劳什子皇帝小儿,自打上位那两年还勤快些,其后在位二十一年,竟再无一日曾上过朝堂,终日在后、宫荒淫度日……啧啧!世间总说后、宫佳丽三千,真不知他是何滋味!”
在这裴思城街角落破酒店里,一名跟在大哥身畔的精壮汉子嬉笑出声,兀自替大哥寻来一把还算结实的座椅,小心翼翼扫清座椅与桌上的尘土,便自怀中取出酒囊递给了大哥,大咧咧说起那庆隆帝的荒诞日子,免不了满脸的艳羡。
他那大哥生得雄壮结识,鼻下穿着金环,身披貂皮大氅,却也掩饰不住浑身的凶横戾气,与那仿佛自骨子里透出的血腥气息,一看便知手下沾了太多人命,令人望而生畏。
待得这嬉笑手下扫尽灰尘,他便自大马金刀的坐下,接过酒囊咕嘟嘟豪饮,任由嘴角溢出的酒水自胡茬滴落,饮酒也透出豪爽、直莽的气概。
豪饮半袋刀子酒,酒气冲热了气血,他大笑连呼“痛快”,便自拭去嘴边酒渍,撇嘴讥笑道:“任是后、宫佳丽三千,都是漂亮如花的婆娘,但哪怕换作是你这牛犊子般的壮身子,日日笙箫夜驭三、五数,怕也吃不消吧?”
“换作是我……”那作陪的汉子神色迷醉,但得片刻又倏然惊醒,讪笑道:“这玩女人便是尝个甜头,任是如花似玉、貌若天仙的婆娘,玩久了也该觉着腻味得紧。再者说这玩乐之事,是个人都知道不可过溢,过溢则伤身。俺刘三儿也知道适可而止,无非是在关外太久,这便提不得女人,提起来便止不住念想……但这皇帝老儿,日夜荒淫无度,莫非连那过溢伤身的道理也不懂么?”
“你当这皇帝老儿便喜欢这般日子么?”
那大哥闻言又是冷笑,“你且听听那市井所言,只道这庆隆朝有两位皇帝老儿,一位是这荒淫的庆隆帝,一位便是那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高拱高大人!这位高宰相倒是好命,摊了这么个不问朝事、安于享乐的天子徒儿,早已将整个朝堂纳入掌中,大到朝臣治罪,边疆惑乱,小到进补六品小官,太子吃食,竟俱是他在掌权。这偌大的庆隆江山,反倒以他为尊,朝野戏称做‘宰帝’,其权势早已压过那无能的皇帝老儿太多!有这么个‘好宰相’,他庆隆小儿又能奈何?”
作陪的壮汉闻言蹙眉苦思,随即惊疑道:“若是如此说来,莫非这位‘宰帝’的心头……也存了‘皇位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念想?”
“哈!”大哥怪笑一声,面色讥讽道:“你却是高看这位‘宰帝’的志向了!”
“这高大人心志高远,却奈何是文人出身,自是最重声名,与我等‘贼寇’并非是一路货!人家所想,莫过于在任时治国平天下,令得四海升平,求的是名垂青史的名利。但说起改朝换代,他恐怕头一个会跳出来充忠臣!要让他领头做这谋国逆臣,一来因此史上长留叛臣贼子的恶名,打死他也不会愿意,二来……他也没这份谋国的本事!”
作陪那自称刘三儿的大汉倒也有几分机智,听得大哥点拨已是若有所思,顷刻后恍然大悟道:“大哥是说这位高大人他……”
对于刘三儿的聪明,大哥甚是满意,轻拍着他的肩头以示称赞,便自双目眯缝间精光乍现,“自古常说,文人谋国,一生难就。纵观古今,欲谋国者,必以武发家,总也该有自家的军权,麾下或有精兵强将,或有死忠之士,才有逐鹿天下之力。但而今这朝堂,虽说他高大人权倾朝野,号称‘宰帝’,但朝中兵部却是庆隆小儿的死忠把持,他高大人浸透经年也无从入手。任他高大人大权在握,但得手下无兵无将,如何敢谈谋国?”
刘三儿顿悟点头,随即啧啧道:“说来这庆隆小儿也并非真就一无是处,总算有些小聪明,还晓得紧守住兵权不放,难怪敢如此放权,纵容这位‘宰帝’把持朝政……”
言及此处,他却浑身微震,骇然望向大哥,“但得如今,这位高大人颁布‘招安令’,广纳天下逆贼,安抚予以官职。连带我们这等关外兄弟,甚或那些个海外倭贼们,无不在此之列。如此说来,莫不是……莫不是这高大人……”
大哥闻言却是“哼”一声冷笑,“我等却无需揣测这高老儿怀了甚心思,他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却是两不相干!我等如今家大业大,予以谋国却还得细细谋划,这招安正好给了我壮大兵马、招贤纳士的大好时机,自该虚与委蛇,假意招安实则蓄势。”
煞费苦心总算将这念头与亲信刘三儿说了个明白,见得刘三儿露出钦佩目光,大哥心头自是得意非凡,随即凝重叮咛道:“你且出去招呼兄弟们,暗中将我这苦心告知他们,也好不至于因为我接受招安而寒了兄弟们的心。然后……”
他目露寒光,自有不可一世的嚣焰霸气,却是乍现即收,兀自摩挲着腰间那饮血多年的马刀,冷笑道:“然后便将那前来招安的狗官唤过来,便说我呼炎……接受招安!”
而在此刻,那庆隆朝的国都,皇宫正午门前,满堂朝官正齐聚与此。
那百官最前面,是那位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内阁首辅高大人。他神色刚瘦,满头须发已然花白,此刻面色也大异寻常,眼神复杂望着门前正值廷杖的场景,与百官一般的沉默。
门前正值廷杖的却是个硬汉,碗口粗的杖棒猛力砸下,十棒下去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此中痛苦令人不忍目睹,他却是咬紧牙关一言不发,平静承受着这廷杖死刑。
“停一停!”
紧闭的正午门忽而推开,一位公公尖叫了一声,兀自负手而出。待见得这受刑大臣的惨状,他亦是面有不忍之色,叹息一声才道:“圣上唤杂家出来问付大人一声,如今可曾知错了?”
听得这话,便有与付延亲近的大臣顿时两眼放亮,知晓他付延果然是圣恩极隆。直言骂圣受赐死刑,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惹出的圣怒,饶是高拱亦不敢去替他请饶,但得未过片刻,圣上竟还是生出不忍之心,特意唤出公公前来一问,想必付延只需稍作改口,这事情总还有些回转的余地。
高拱平素亦是爱才,对这“六元之首”的付延更是喜爱,与庆隆帝一般知道他是难得的良臣,是以这许多年便在苦心栽培,寄望付延这颗好苗子能够磨成参天大树。待得未来帝君掌权时,这付延应是接任首辅的最佳之选,必能将这大名天下至理得风调雨顺,更上一层楼。
是以对付延这块璞玉良才,高拱平素便时常照拂,几近当做自家门生一般,待其如亲子。只是这直言骂圣之后,高拱便痛惜不已,不知这栽培经年的好苗子为何竟自寻死路,便是他这帝师首辅想救也……救不了他啦。
直至此时似是有了峰回路转的模样,高拱那哀默之心便再度萌生希翼。他本欲劝解付延朝圣上服个软,看看能否将他救下,但得转念一想,便自决定还是先将圣意问个明白再说。
“敢问洪公公,不知圣上……究竟是何意?”
听得当朝首辅问询,这洪公公自是不敢轻慢,兀自恭谨作揖,陪着小心笑道:“回禀高辅宰,皇上说了,‘朕看这付延是恃宠而骄,也怪朕平素太宠他,才至他如今目无尊上,闹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然则他也真是满腹经纶的大才,本有烹治社稷的大能,日后还要留他辅佐太子治国,就这般赐死,朕还是于心不忍。这样吧,洪立你替朕去问问他,若是他已知错,便让他官降三级,遣返府中闭门思过两年,待得真个知错了,便去做那礼部右侍郎。若是还一味死不悔改……哼!朕的天下良才济济,也不缺这么个付延,既然他敢直言骂朕,朕便遂了他那名垂青史的念!依旧廷杖赐死!”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再看向那廷杖下浑身伤痕的付延付大人,艳羡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连直言骂圣,也还能让圣上不忍杀他,那责罚说是责罚,还不如说是教训罢了。
说是官降三级,闭门思过两年,但得其后却做那礼部右侍郎,后面的路数于这些个官精而言,已是显而易见。
做得礼部右侍郎,转两年便该升任左侍郎,待得那老迈的礼部尚书致仕,他付延便能顺理成章接任尚书之位,其后便该入阁做那内阁大学士,日后依旧是首辅之位。这般圣恩,纵观古今怕也前所未见,实在非同凡响。
高拱心头却是大松了口气,对这能得圣上另眼相待的后生,也难免生出嫉妒之心。但得此时此刻,他亦为付延欣喜,赶忙温言劝导道:“立言(付延字号),难得圣上开恩,饶恕你大逆不道之罪,你便向圣上服个软,说明白你酒醉未醒的乱言之事,如何?”
听得高拱领头,其余百官自是连声应和,对这位注定要平步青云的付大人纷纷劝慰开来,展现交好之心。
那沉默许久的付延,此刻终是嘶哑着艰难开口道:“劳烦洪公公,我付立言本为左都御史,身有进谏之责,然圣上有罪,为臣便该指出,臣却不知……何罪之有?”
百官闻言,顿时惊愕得鸦雀无声,那洪公公叹息一声,挥手示意继续廷杖,转而入宫朝圣上禀报去了。
不旋踵两百余杖,终是将付延最后一口生气也就此打了出来,他忽而回光返照,闭目失笑,微弱喃喃道:“吾以刚直处世,这临了才知刚直真谛,倒也命有所值……只是苦了吾妻与吾儿啊……”
一言未尽,他浊气却已吐尽,在周遭百官或是幸灾乐祸或是长叹惋惜间,就此辞世。
这些个肉眼凡胎的百官,却也看不见一粒饱满圆润的微粒自付延肉身倏然高飞而去,遁入虚空黑洞里,转瞬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