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86600000002

第2章 答日本芿法師教觀諸問

日本芿師為法之切。於慶元間。泛舶東來。彼時先師如庵開法景福。芿即依學。十有餘年。緣異音不解。每別席指教。芿乃討論。分陰不癈。大小部文。一宗教觀。無不通達。後遊參諸方。彼有不入其門者。妄測堂奧之淺深。於是作疑。而激學者。余甞會語。扣知彼懷。而非實疑也。彼文一出。餘二十年。將謂公心義士必能洞之。豈期因此反多妄議。茲以學徒。請與決之。故略為敘。冗迫夏課。義多未安。苟有正者。而我師焉。庚寅中制日山述。

先謄彼疑次列今答。

彼云。五義分通疑。

今決分二。初決妄傳。二答彼疑。初中。有謂。吾祖依五義分通。判四分為大乘者。殊不知南山深位高懷。建宗判教。映古奪今。大小有歸。偏圓不濫。於唐麟德改元。撰內典錄。分判一代經論。四分屬小明矣。業疏三宗出體。四分正當空宗。雖義蘊分通。教終局小。故靈芝亦云。過分小乘者。得其傳也。但於小教四門入道。四分屬空。同彼成實。且分通之義。乃佛隨機。不思儀用故。吾祖云。大小二乘。理無分隔。對機設藥。除病為先。故鹿野初唱。本為聲聞。八萬諸天。便發大道。雙林告滅。終顯佛性。而有聽眾。果成羅漢。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違教旨。(文)今此一律。義蘊大乘。蓋由佛世小乘座廗。別有一類利機。大乘緣熟。不泥小法。佛以不思議力。或令於小而得大益(如沓婆等)。或於小中。密說大乘(如捨財識見等)。意便不滯小果。終會佛乘。為後開顯。而作先容也。曇無德師。一是小中。密得大益之機。二得法等涅槃開扶之旨。深體如來。權巧之意。採集律部。全以大乘。而為宗體。所以前後律序。多陳大義(如相召佛子。施生成佛等)。故吾祖云。斯人愽考三機。殷鑒兩典。包括權實。統収名理。結集茲藏者是也。問。五義分通。為出於佛。為出部主。答。觀後二義。似出部主。斯亦部主。體佛而作考論諸義。並出於佛。部主但體權建實。建宗立教。而已矣。問。此宗義。既當大。應即教歸大攝耶。答。此宗教即是律。律乃局小。義雖是大。教非大攝。約教判宗。還屬於小。問。前云。四分屬空。同彼成實。未審二文有深淺否。答。成實但得空門。入道教義。故略與四分空義是同。而四分匪唯屬空。亦通佛乘。是知四分旨趣。超過成實。問。記主云。彼明諸法緣生故空。故名空宗。但有名字。故名假宗。以名求義。正同成實。何謂超過耶。答。四分屬空。少與彼同。切詳五義。深通佛乘。故過彼論。是故四分之空。即大乘空。故記主云。深取大乘空義。故名經部師。是知此律空。又過彼。問。據本律中。何處文義。而言空耶。答。諸義分通。無非空義。捨財非重。空義。又顯蓋由四分機利。了法皆空。教隨機說。故召此律。乃屬空門。但空非局小。如前已明。故吾祖云。四分一律。義當大乘。虗通無係。故發誠言。事無滯結。是也。若爾有宗。不達法空耶。答。教門差別。並因當時機見之異。一類機緣。計五陰諸法。為之實有。佛亦隨之謂法皆實。推折諸法。窮逐我人。故得破法麤相兼證法空。即屬有門。又有一類。達法皆空。佛謂諸法一切皆假。體之即空。乃屬空門。機有利鈍。見分空有。教門深淺。行相緩急。並出聖懷。下凡難盡問。如上所辨。四分一律。義雖通大。教終屬小。世何妄傳。判攝有濫。答。推彼妄傳。不無所以。只緣南山疏鈔建立圓宗。欲遮外疑。而設問云。如上所片。須識宗途。律是小乘。豈懷大解。矛盾自扣。如何會通。答。大小俱心。律儀不異。卿不見前。出家學本。故興此難。非矛盾也。何況四分通明佛乘等(五義如後)。學者夢中觀海。議者道聽途說。晚進相傳。故多妄計。大底欲繼南山之宗。須徧覽南山之文。詳究南山旨趣。然後判文釋義。萬無失一。何不究心。濫稱其裔。祖屬莫伸。良由於此。然上所引問答。乃立圓決疑之文。以圓決小。無小不圓。況此四分。義通大乘。於圓又便。故云何況。濟緣釋云。意謂縱是小教。於理自融。何況本部。非局偏小。義又明矣。往往學者。鮮曾究此。肆意妄談。或云。依分通而立圓宗。或云。依分通。而判為大。非唯屈喪祖懷。抑亦自揚寡陋之醜。今更決彼五疑。識者必能鑒也。

初沓婆厭無學疑。此但厭於果縛依身。非是厭於所證真理。故律本但云此身不堅固。不云厭無漏。若爾。一切羅漢。誰不厭患果縛依身。或可。是毗曇所說。羅漢住壽行歟。然則用此。何為義通。

決云。乃厭果縛。非厭所證者。今撿律文云。沓婆摩羅子得阿羅漢。住靜處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堅固。我今當以何方便。求牢固堅法。我今宜以力。供養分僧臥具。差次受請等。斯即沓婆回心向大。既云此身不堅固。乃知無常生滅。終歸空寂。既求堅固法。乃知法身常在。是為實道。佛令白二。差為知事。行利他行。即大士之兼懷。修福業以莊嚴也。細詳此義。由知所證非究竟。故厭此身不堅固。況來固堅法之語。非厭所證而何。則與其餘羅漢。厭於果縛。灰身滅寂者。不同日而語。毗曇有云。住壽行者。彼計此外更無所證。亦乃不知別有堅固之法。故特留身。久住於世。與此不同。焉將為難。

次疑。施生成佛道云。此則部主。迴向之辭也。若以此為義通。有部律亦應義通。何故彼有部律尼戒本。亦云。福利諸有情。皆共成佛道。

決云。施生成佛道。即戒序云。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雖是部主。回自向他。歸源無二。曠濟之懷。誠乃體出本宗通大之義。即合涅槃扶談之旨。故涅槃云。菩薩堅固。持如是遮制之戒。與性重戒。等無差別。護持如是諸戒已。悉以施於一切眾生等(文見第十卷聖行品)。有部諸律。並無此語。十誦五分僧祇戒本序末。並云。慚愧得具足。能得無為道。唯根本有部戒本末云。福利諸有情。皆共成佛道。以彼諸文。詳定此語。有情則唯六凡。佛道則局釋迦。縱是通大。記主亦曾決云。施小為大。無非分通。故諸部中。時有斯意。但不如四分宗旨。灼然如是。則何疑之有。

三疑相召為佛子云。佛子之名言。有通別。而言之。三乘弟子。莫非皆是從佛而生。故諸律中。並稱釋子。豈異佛子。別而論之。二乘無繼佛種之義。故佛子名局在菩薩。是故小乘部中。設有佛子之言。應是通途之謂也。

決云。相召佛子即本律序云。如是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今以三意。定於佛子。非召二乘。一者本部蘊大意。南山雖撮五義。以遮外疑。其實分通義。談一部。如戒本前序云。稽首禮諸佛之後序云。三世諸佛皆尊敬戒。又律文中。提婆害佛。諸比丘慰言。諸佛常法。又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以上諸義證。今佛子即召大士。二部主解大意。如前引。斯人愽考三機等。可見是則部主解圓識大。知佛權巧。小中談大。引偏歸圓。特揚佛子之名。乃召出家菩薩。三諸部不同意。撿尋十誦五分僧祇。諸部律本。戒序並無佛子。雖諸部戒序。皆云合十指爪掌。供養釋師子。彼召教主。與此不同。正是小乘。無他佛之謂也。他律有云四姓出家咸稱釋子。斯召釋迦之子。與佛子之義。又遠矣。考彼驗此。佛子屬大。何以疑乎。

四疑捨財用非重。此是宗部異計。何開義通。例如淨地。當部開之。以資小根。餘部閇之。還同大乘。若然餘部。亦應義通耶。況財既捨已。僧用何罪。而結吉羅。應知此是小教之方便也。若依大心。直任四海也。

決云。捨財用非重。謂比丘畜物犯長。須作羯磨。捨財悔罪已。物仍還主。事同新得。僧用不還。違教犯吉。非成重盜。則知四分行人。心智明達。了法本空。而於財物。不生執著。如前引示。可以知之。事鈔又云。若依他部(即十誦等律)一捨已後。無反還求(彼律無還主義)。任僧處斷(僧用不犯違教吉羅)。是則空有兩宗。淺深可見。彼疑云。是宗部異計者。正緣是宗部異計。故四分之計。勝於他部矣。又以淨地為妨者。然捨財無係。乃機之高懷。淨地開遮。是佛之謀略。今論分通。須求機見。淨地之開閇。各一時之緣起(四分因〔賊〕餓比丘故聽。十誦僧祗因外俗譏故閇)。何以因此。而分大小耶。又復既云分通。顯非全大。焉得以大心。直任四海。而為妨乎。

五疑塵境非根曉云。此亦小宗偏計。非大乘義。如彼法相大乘。以明根境識等。九緣和合故。眼能見色。乃至意唯知法。故荊溪引大乘義。破小乘異見。如彼輔行。若爾祖師。何認小部異計。以立義通耶。

決云。塵境非根曉。如小乘戒。謂見聞觸知。律自解云。見者眼識能見。耳識能聞。鼻舌身識。能觸。意識能知。識即是心。又律序云。備具三種業。當審觀其意。又成論云。是三種業。皆但是心。離心無思。無身口業等。是故此宗。取境成業。皆推心識。即顯分通。不談七八。讓於大教。有宗諸部。計根了境。眼耳鼻等。為浮塵根。見聞覺知。即勝義根。且見聞覺知。本即是心。彼不談心。故計成業。推於勝義。業疏引云。身口七業。皆是色中有損益故。雜心論云。色者一切身口業。是色性因四大故。是則彼宗能造是色。所造亦色本宗能造是心。所造非二。彼宗動身口色。成遠方便。此宗重緣向念。即入犯科。彼宗戒防七支。此宗同禁十業。若爾彼部都不言心耶。答。不然。且五陰十八界。惡覺餘思。五停四念等。諸部通談。但彼所計。了境成業。推於根色。故非通大。彼疑云。境非根曉。小宗偏計。非大乘義者。小不談心。今推心識。非大而何。又引大乘。眼能見等。為妨疑者。且大乘中。或言根見。理必在識。不言可知。如涅槃云。從於身口。獲無作色。以是無作色因緣等。又十住婆娑云。律儀善根有二種。作者是色。無作非色等。豈可纔見此義。便判彼文。屬於有部。須觀教門大體。理味淺深。宗計大小。方可判攝。天台所謂。佛法不思議。唯教相難解。豈不然乎。彼疑又云。荊溪以大乘義。破少異見者。此以大斥小。廢權立實。佛祖常理。何足恠耶。

彼云。增受菩薩戒疑。決云。欲決此疑。先敘教意。次決彼疑。初教意者。諸佛極證戒唯一乘。首演寂場。名為心地。小機昧己。力不堪任。降跡鹿園。方便提誘。於一乘中。摘取小分。為五十具。爾時也小不堪大。大不容小。然後以小調停。機漸通利。故說善戒。欲受菩薩戒者。以五十具。而為方便。戒標八重。但列後四。婬殺已制。指同篇聚。是以梵網斥二乘。為邪見。學則有違。善戒指小法。為方便。不學成犯。前頓後漸。彼斥此収。二部雖異。皆佛權巧。又復善戒之中。小為方便。乃彰大從小入。指同篇聚。即顯小與大通。重樓四級。喻於四戒。前小後大。次第而發。教意顯然。而與南山。所立不同。如後可見。

彼問。若南山意。以白四受具。而發圓體者。更受菩薩戒否。若云受者。一發圓體。則三聚具備。而更受何為。故諸傳中。全不見祖師自增菩薩戒。驗知白四即發圓體。故不用更受也。況復如來在世諸聲聞等開顯之後。不云更受菩薩戒。若謂不受。南山既依善戒。以五十具。為菩薩戒方便。經中譬以四重樓閣。若不受者。則缺彼一級。彼經云。若欲受菩薩戒者。先發大乘心。而受優婆塞。乃至比丘戒。若不受比丘戒。受菩薩戒者。無有是處。又業疏云。向不緣慈。如何容大。意在後也。此豈非更受大哉。若言既發圓體故。更不可受者。則比丘戒。亦不可受。以五戒沙彌戒。已發圓體故。汝會此難。而言五戒沙彌戒。未具比丘儀法。故必須登壇者。比丘亦未具菩薩儀法故。必須大乘作法受也(此問古來異諍。未見其善。今重設問端。願聞一徹請不俟再斫。細為明判)。

次決彼疑。此疑非一日矣。講學之妄。口耳相傳。逮今不絕。今欲決之。唯在考文及細思義。文義纔明。疑無不遣。大為二科。一推立法之意。二究圓決之。由此之二意。並在祖文。學者宜自尋之。在理或當。何必求人。推立意者。事鈔及羯磨經受戒篇中。一依律文建立受法。且無一言涉於善戒。鈔明三品發心。為成三品受具。上品令發大心。期在白四。而成三聚。經引多論慈悲之文。唯成上品大心而受。出家本務。度生為先。欲使依體起行。故須運慈行受。初受若不標高大之心。終後何以。成異常之行。所以首令起慈。運菩薩大心。納菩薩大戒。為立行之本。成佛之基。深有由矣。斯蓋鈔經。兩立受緣。正本四分。此宗機利。達法皆空。至於行受。不礙受緣。但有志願。戒隨願感。亦復此宗。教雖是小。義當大乘。所以上品一受。全依大義。直納大戒。准教立法。自成一家。據何而言。為後方便。況鈔於正受前。明云今受成三聚乎。業疏釋經。欲比丘受具。即納大戒。有所承據。乃云。如善戒經。菩薩戒本。七眾所受者是。此文即是引證之辭。從古不詳。便謂祖師令依善戒。次第而受。一何悞哉。疏中。又云。向不緣慈。如何容大。意在後者。斯謂發心緣慈。期在白四。而納三聚。以發心。而望正受。故云後也。今求立意。唯據鈔及經疏記中。考文少實。語尚遲疑。下更去取。縱記順彼經意。後既圓決。今亦無用。弊風久扇。習熟生常。聞余此說。或為駭然。吁聞義不能徒。是吾憂也。

二圓決者。據前所明。上品一受。納戒雖周。猶涉權乘。疑情未遣。是故祖師。於業疏出體文中。準法華涅槃。開扶妙旨。立一圓教。圓開圓發。圓受圓持。義載疏文。非不明了。今時行受。須本圓宗。前乃依宗立法。尚無後受之疑。況今圓受。若教若行。無非究竟。一實之談。縱有餘疑。亦須氷釋。何得不思。一恣妄言。依宗立法。以圓決通。前後相須。共成一受。在文極明。又況祖師。立圓非依善戒。如何一混。以失其源。及撿諸記。據文出意。兩不濫通。如濟緣云。准此經意。必更受大。資持云。善戒經中。七眾所受。為大方便。斯乃出彼經意。必須受大。濟緣又云。如是心受。即納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又云。若發此心。即發此體。又云。前並小教。此是大乘。以大決小。不待受大。即圓頓義等。資持云。能造所發。全體是識。更無別法。又云。既知受體。當發心時。為成三聚。隨持一戒。即同三聚。(文)斯文並伸今立。即於小法。便納三聚。不須後大。又濟緣問云。此與菩薩戒體。如何分異。戒體章釋云。體同緣異等。又問云。既發此體。後用受菩薩戒否。若不須受。即應約大判持犯耶。若云須受。則無作業為重發否。戒體章釋云。體須約圓。行必依受。從當教故。乃至云。既開大解。依小律儀。即成大行。豈須棄捨。方曰大乎。(彼文)據斯伸釋。不須受大明。又問云。教有分齊。何須此示。答。為成本宗分通義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為方便等。斯出善戒經意。小是方便。還須受大。又云。假宗知權。不住方便等。既云不住方便。則顯於小便成究竟。詳此文意。謂善戒小為方便。且據有宗當分之小。若四分機緣達諸法體空。相為假有。豈於受法。而生滯礙。心志既大。不妨於小。而納大法。正是深通佛乘之義。假宗教義。尚乃如此。況今立圓扶。顯不須後大。理又昭然。問。依圓行受。即小受大。記主伸明。又加分曉。既依圓納。無法不具。豈獨依小。而判持犯。未免偏局。答。約義互具。依小亦得。約教相判。未免有過。如下當明難文中云。具戒亦不須受。以五十戒。已發圓體等者。今謂不然。若發此體。豈為比丘。亦菩薩體。亦是佛體。須知祖師立教要。使圓發妙解。達法唯心。圓融無礙。至於行法。還須依律。五十具三。遵律作法。體圓妙故。何妨重發。行無違故。方曰圓機。問。若行無違。體重發者。今更云受大。有何不可。答。非謂祖師不容更受。但祖師依律立法。行受不涉善戒。彼之善戒。是漸入義。小是方便。大為究竟。今家圓旨。乃全即小。便成究竟。教旨別故。何須依彼。汝若智解圓妙。更欲受大。有何不可。不妨始終。皆發圓體。今告諸師。須體祖師圓義。教彼受者。圓發三誓。圓納三聚。圓成三行。不可又依善戒四級。而云壇上所受。且為大戒方便。非唯屈喪祖懷。抑致異宗謗辱。至祝至祝。

問。白四發圓體疑。愚甞於斯一事。徧請益於浙間宗師。有云。發而增受大。有云。發則不用增大。雖是增不增不同。於發圓之說。是同雖聞斯言。於義未明。今設十難。輙扣義關。非故作疑。而起戲論。唯欲自預精通。其旨亦以塞於他妨而已。

決云。吾祖以四分是大。令發大心。即納大戒。更立圓融。導使開圓解。了達諸法。能所泯亡。境緣微妙。究竟一相。故正受時。勇發三誓。攬彼無邊。三聚善法。由心業力。結為戒體。既納三聚。何須後增受。如業疏云。智知境緣等。文意極明。彼以緣法。而為妨者。斯乃特為。昧教。妄傳而設也。彼豈不知。立法據教。彼此不同。納體約心。大小無異。亦如荊溪云。戒無大小。由受者心期等。可準知也。若謂大乘圓體。須依大乘緣法者。則梵網有云。千里無師。許自誓受。豈須緣法。識者洞之。則下十疑。盡成戲論。何必須決。繁費紙墨。奈以。世多愚昧。執妄為是。未免因筆。以決諸疑。

初大小相濫難曰。登壇白四。是小乘教。三聚羯磨。即大乘法。大小教門。豈可混濫。若言發大乘心故。即小而得大者。其何局在四分宗耶。設依有部若發圓心。亦應謂發圓宗戒體。然則有部受戒。或發圓體。或發空宗。四分亦應然。所以但依發心。不依法故。如此立義。非是宗骨顛倒。大小混濫耶。

予決云。教門大小。一往而分。大小兼通。理無分隔。如前可見。依宗立法。以圓決顯。唯今一宗。有斯深致。何混濫乎。有雖無大。既經開顯。亦可白四。即納大戒。

二師緣相違難曰。圓宗戒體。元依現前一人而發。豈可壇上十師所發耶。夫受戒法。大乘小乘。俱緣如法。方乃發戒。若有違則定不發也。故擇大乘戒師云。必須具能五德。六蔽有一不如。不任為師。今何義故。輙說壇上。發圓宗體耶。

決云。彼依大受。須和尚闍梨。此依小法。必三師七證。人雖有異。納體約心。無妨彼此。況今壇上和尚闍梨。與彼無別。彼難又云。大小兩乘。須具緣如法。方發戒者。小遵律制。一不可違。必須如法。故可知矣。而彼大戒梵網地持高昌纓珞。雜撰制旨。六本不同。立法各異。或多或少。彼此相違。以六本相望。互有不具。應各不如法也。況彼羯磨。兩出乃殊。何者為是。若六本皆得。則緣法不具。亦納得戒。今依壇上。納圓何疑。若謂緣法。為發勝解。今壇上諸緣。豈不發解勝耶。又云。擇大戒師。須五德六蔽者。亦未若律文揀眾是非。十德五緣。最為精要。彼既可作大戒師。此焉不可授圓體。

三問遮相違難曰。大乘先請和尚阿闍梨二師。問七遮。若有一遮。現前不許受戒。小乘但問二逆。然則問遮不全。豈可發戒耶。

決云。大小問遮。各有所本。小依律文。大准梵網。大抵遮難。為淨機器。今十三難。十六遮。淨器極矣。何不發戒。如自誓等。全不問遮。亦納戒體。此何不可。

四願期相違難曰。白四即期盡形。圓宗是盡未來若口昌盡形。心期未來際。豈非還同虗誑耶。若爾不兩得乎。非心所期。故不可發形俱。非盡未來故。不可發圓戒。

決云。期願之義。如業疏中。思願兩分。測思圓解。達法究竟。微妙之體。任運徹至未來。何待期而後至。願期稟行。盡報持奉。形終願謝。但虧行功。不妨無作。無有窮盡。故正受時。思心緣境。願期盡形。不妨兩得。

五作法相違難曰。受戒作法。大小不同。受大依大。受小依小。豈可妄用乎。彼小乘中。尚有異部。不妄通用。如加衣法。捨僧祇取十誦等也。何況大乘受戒。不用三聚羯磨。而用小乘法。發圓體則。如彼下官。望大臣位。寧可得乎。

決云。應知受戒。全在用心。故業疏云。餘雖從緣。還期心本等。是則心大戒大。緣法何礙乎。餘見第二答中。又以加衣為難。者受戒乃納體。加衣即隨行。納體由心。大小不異。隨行據教。取捨須明。何礙之有。

六徵求發體難曰。言發圓體者。與形俱為並發。為相即發。為單發耶。若言並發。於一法中。何發兩體。設計並發。亦妨圓義。若言即發。今應反問。所言即者。為理即。為事即耶。若言理即。此義不然。以受戒作法。不涉理談。若言事即。二非與心種。盡形與未來。十師與一人。白四與三聚。並相違法。如何相即。若言單發圓體。資持既云。為扶本宗。驗知。本宗體亦有焉。

決云。彼以形俱與圓體並難。蓋不知祖師。依宗行受之旨。鈔明發心。業疏空宗。正義出體。並大乘義。祖師以前弘律諸師。不知四分旨趣。俱依成非二出體。疏決斥云。不知何目。強名非二。據此決斥。則見祖師。依宗出體。不在非二。所以疏推能造。反考所發。與昔全別。據斯文意。依四分而受。非形俱可比。況後立圓融。會空有。扶顯今受。無非識種。至論其體。本即一法。空有各計。皆不知實。如昧玉為石。及謂非石。有知是玉指破前二。謂石非石。無非玉也。如疏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智知境緣本是心作。所發之體。無非識種。如前玉譬。可以知也。體既一法。彼但妄計。今以圓決。執情既開。體無彼此。何得以並即同異。而為難乎。彼又言理言事者。當知圓頓教中。事乃即理之事。理乃即事之理。全性成修。即小受大。發起業體。縱從身口搆造。體有相狀。名之為色。乃即心即性之色。誰可言議而稱量哉。

七受隨相違難曰。隨行持護。必依受體。未審令隨何體。而行護耶。若云俱護。如燒身臂指。捉畜二寶。則大乘得福。小乘犯罪。沽酒謗毀。菩薩則重。聲聞則輕。如此持犯。輕重千差。如何通會。兩方免過。若言但依小者。圓體既發。若不持護。豈非違體耶。若違體而依別。行護則是受隨相違之失也。例如義淨四分受體。而隨行有部。

決云。彼謂既納圓體。隨行持護。為雙為單者。當知若小若大。各滯一端。未免偏局。今釋此難。先明受體。次出持護。以義相關故也。今論圓受。即發大心。發心既大。即納大法。一言大法。無出三聚。今依善戒纓絡等經以示其相。在家出家。大乘小乘。一切律儀。戒行並攝律儀聚。八萬四千法門。為攝善法聚。四弘四攝。化導眾生等法。即攝眾生聚。然此諸法。體實無殊。隨舉一法。即具律儀攝善攝生。三聚之法(此即教之)依法起行。即具斷惡作善度生。一切諸行(此即行也)。微妙教行。舉一通収。斯約義判。若據教相。如上引示。律儀一聚。既大小通受。應須大小通持。犯亦俱犯。如善戒經云。菩薩若犯比丘四重。亦失波羅提木叉戒。汙菩薩戒等。此文可據。豈非依大依小。盡成偏局。其間燒身捉寶等事。在教雖大小相違。若從行判。菩薩利廣。從大為優。如資持中辨也。大小各懺等義。如釋五門中(上明律儀)。餘之二聚。稱體秉行。若有慢違。應須准律違教結吉。如此伸明。則無受隨相違之過也。問。切詳勝鬘智論南山靈芝等諸文。並只點小即大。未見有文令大小俱受。方曰圓體。又復既達法法唯心。隨舉一法。即具諸法。何須備受。答。然上諸文。但在決小使開妙解。令大小融通。體無差別。今論受行。應須備盡教門。苟取此遺彼。豈為上達。況復三聚法相。攝盡一切。大小教門既發三誓。必納三聚。圓機上達。智解既妙。遍歷法門。行行皆妙。是則持犯。不可偏判。

八結犯相違難曰。圓教瞥爾。四分重緣。分齊各別。不可相亂。若重緣結罪。則違圓教。若瞥爾結。則從來律學。還成無用。律中最要。莫過持犯。今既不用。何勞學耶。

決云。且圓宗微縱。定犯吉羅。亦依律制。但律本一也。隨機三別。有宗動色。空宗重緣。乃依十誦四分判也。圓宗微縱。即準涅槃。蓋五篇七聚。涅槃扶談。即成了義。此經有云。出家菩薩。持息世譏嫌戒。與性重無別。羅剎乞微塵浮囊。菩薩不與。微塵浮囊。喻微縱犯吉。斯據明矣。況空有行相。既經法華開顯。涅槃扶談。在教則必為圓妙究竟上乘。在機則名真是聲聞。亦號出家菩薩。今稟圓教發圓解。納圓體。修圓行。是則機教俱圓。若持若犯。並準圓判。無非律乘。

九懺罪相違難曰。若懺罪時。直依大乘懺。而可滅犯戒罪耶。若云祖師不許。是故立懺六聚法。若然體既是大乘。罪不依大懺。而可滅者乎。若云亦發大乘心。作六法而滅業道罪可否。若云可滅。祖師亦不許故。更立三觀。若云不滅。違汝立義。彼受戒時。則云發大乘心。故於壇上。即發圓體。今行懺法。亦應例云發大乘心。故作律懺。即滅業道。而何云不滅耶。又何故一是圓。一是不圓耶。

決云。難謂既納大乘圓體。直作大乘懺。而滅制罪。又白四制法。納大乘體。應六聚法。滅業道耶。又復受懺要在發心。不拘行法也(上出難意。下為決通)。當知不然。詳究祖教。受隨諸行。一則須發大乘圓解。二乃無違律制行法。如受具足戒。必在白四。若懺制罪。須依律行。但使解圓行妙。即性成修。受具則三聚圓成。懺制則分清化業。引文證之。如鈔云。測思明慧。冥會前法等。業疏云。智知境緣。但唯一識等。此即用大乘圓解。受具戒之明文。又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又云。今識前緣。域心於處等。此即達唯心。開大解。持奉小行之明文。又鈔懺篇云。五眾犯罪。理事兩緣。事則順教。無達唯識。等。記云事順教者。謂依律懺。歷事緣境。當照起心。知唯本識。隨緣動念。趣向於理。此即用唯識妙觀。依律行懺之明文。是則吾祖教門。無非理事圓融。真俗並運。受隨皆妙。即上品持律之最也。問。妙發圓解。受具足戒。則一切法。究竟圓滿。應發圓解。行六聚懺。化制二罪。盡淨無餘耶。答。受戒在心。體唯一法。罪分化制。義約須殊。制罪乃一期。違教依律懺。成罪必清淨。化業乃積妄所結。應難頓遣。律懺兼觀。雖云俱淨。至於化業。俱可分除。懺悔位長。經中具載。豈不然耶。

十教典無據難曰。所言受小法。即圓體者。典據在何耶。如彼善戒經。雖云為納後菩薩戒。先發大乘心。受五十具。而為方便。祖師順經或云受菩薩戒。必假七眾為方便。乃得大戒。或云。為成三聚。或云意在後也。而不云受即是乎。若指多論以上品發心者。此義不然。彼是小教中共二乘。菩薩戒只可應以上品心。受小戒為後菩薩方便。爾何謂以云直是也。若云指彼即為圓宗。諸部律中。亦說三乘發心。應亦是圓宗乎。若爾非唯大小顛亂。亦四分通大義何獨乎。若指勝鬘大論此亦不然。彼但說大乘徧學。未論大小受法儀式。故。祖師又引法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則約開顯。而示行者所歸而已。豈會於此。即發圓體乎。請義有文據。發明祖意。

決云。彼難。白四小法。納大乘圓體。據何教典者。此義從古未明。余前答增受文中。已為決顯。當知白四。而納大戒。正本四分。義當大乘。令發上品慈悲大心。而白四即納菩薩大戒。至業疏中。恐人疑云今受小戒。那令起慈。受大戒耶。故引善戒決證七眾所受三歸白四。皆發菩薩三聚(但引彼證小受大。不依彼次第受義)。今之圓受。止是決小即大。開蕩情執。至於作法。不異於前。所求典據。如上述也。難文所引諸文。皆非正義。並如前決。

圓宗所依疑。問曰。依何經論。立此圓教耶。若云依法華涅槃開顯。而立者。夫三宗戒體。正出業疏。而往尋彼疏。圓宗一章。全不見說依開顯立。但於總囑文。方引法華令知所歸耳。何為以此圓教之所依耶。若云依四分律。此大亂教門。何者如來教法。有大有小。有制有化。以律為制。經論是化。以三藏為小。摩訶[銜-金+工]是大。且却問言。四分為制為化。為大為小。若言非化非大。是制是小者。制教但明事相持犯。小犯不通圓宗之談。若爾四分立圓義在何耶。況四分一律。於何處說圓教唯識之名義耶。若云五義分通。是又不然。以彼即是本部分通之義故。若以彼為圓宗。何須更立空宗耶。是以撿圓宗章。都不見云依四分律。立圓教體乎。故正出體云。熏本藏識。成善種子。所言藏識名義。從何而得。若爾畢竟依何經論。立圓教名義耶。

決云。須知圓教之立。正本法華開會。涅槃扶談。即記主云。捨此二經。餘無此義。是也。吾祖業疏準義立圓。決體示行。後勸修。方引二經證令有據。顯體行。以皆圓達。受隨之兩妙。在文其顯。請自尋之。彼又以大小不分為難者。正緣小非究竟。以大決顯。使達小行。皆即一實。譬若萬派之水。歸於一海。何有不分之過。又立化制為難者。且毗尼戒相。乃法華所開。涅槃所扶。今依二經。立圓決顯。豈有化制異耶。四分分通。非圓所本。不足為難。又云。識種從何立者。須知藏識善種。見梁攝等諸大乘論。良由善惡業體。實本一心。但小機昧己。或計身口所成。或計六識所造。是故如來於小教中。或說為色。或說非色。並不了義。至於大教。深契上機。說一切法。唯心本具。全心發生。是則凡有所為。善惡諸法。無非藏識。心業種子。譬浪從海起。濕性無殊。是為了義。故梁攝等。括了義之極談。顯行體之究竟。當知諸經。但泛明善惡行相。論中詳辨善惡業體。纔言行相。必談業體種。所談業種。為顯行體。論乃通經義必相貫。今依開會。決顯教門。故准論文。明示體相。使識體究竟。發趣知歸矣。

一心三觀疑。

問曰。唯識所入。云三性觀。為一心圓觀。為次第觀。歟若云次第觀。唯識既是。圓人所行。豈可次偏觀乎。故歸敬儀中或云。隨其發足。畢約兩緣。或云初後心齊。或云真俗並觀。業疏即云觀中。此等諸文。豈非初心圓觀耶。若云一心圓觀者。大違本論。何者彼立四位唯識。修相各別。似真不同。初以似法似義。入分別性。次以四尋思。入依他性。後以四如實智。入真實性。方乃緣中。入地證真。爾前二觀。自然具足矣。是知本論三觀次第。全無初心圓修之義。若爾祖師立義。恐失本寄乎。又南山自引唯識四位。凡聖通學。而雖通他難。難實未知何者。唯識觀自有三種。空有真也。他人所難。難唯識即是中通。唯識非謂凡夫願樂所修。空有唯識名同。其體不一。空有唯識。本被地前。於願樂位。修之何恠。伏請明斷文義一徹。

決云。欲決此疑。先敘三性。及三無性。後當釋通。彼疑言三性者。論云。阿梨耶識說名。應知依上相三種自性。一依他性。二分別性三真實性。說名應知相。又云。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淨分三染污清淨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污清淨分等。(彼文)此謂諸塵妄念。種種分別。由一識變。乃此識中。具分別性也。妄念及諸外塵皆此識有隨緣義。能依染淨諸緣而起。乃此識具依他性。雖依他起。真淨不變。乃此識有真實義。已上約一識本具釋。若約用觀起修。於方便位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一切諸法。唯識所變。但是妄計。見有諸法。體相皆空。即翻分別。為無相性。此是從假入空。若唯滯空。二乘何異。故以空照假。謂一切法。體即唯識。假何所生。即翻依他。為無生性。然後達一切法。空假不二。四性叵得。即翻真實。為無性性。住於中道。位入初地。上明鈍根別修。若圓機所修。於願樂位中。三諦一境。三性圓修。即於分別。了非分別。任運三性。不相捨離。無非中道(下更釋通彼疑)。然南山立義。必符論文。如鈔疏敬儀淨心誠觀等處。具有圓觀次第之義。圓觀義者。如前三觀塵露中已辨。次第義者。歸敬儀中。引論三祇三劫等語。豈不明乎。又云。然則性識昏明。推步通局等。又云。愚智淺深。賢聖位階。由解行之遠近。致利鈍之乖異。是故論中菩薩約位具列五十餘階。故知無分別智。念念利鈍等。又云示位地淺深。開行相之階漸。令修趣之士。踐跡可期。若為說萬行齊修。方衢同進。則心路茫然。不知蹤緒。故教跡殊異。如能一以貫之。則大觀於日月矣。請詳文中民明通局。利鈍遠近等語。豈非明圓別兩修乎。又復論中以金藏土。譬於三性。豈非圓義。又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豈非初後心齊耶。又云。菩薩有三種。一者。凡位。二者。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十解以上。悉屬聖位(十解即十住也)。方便位中。三性圓修。前後文煩。不暇具舉。則見南山圓觀。及本論文。豈為無據。至於行位淺深因果次第。不無其例。如華嚴等經通披圓別兩機。及別行位。多從次篇彼疑云。南山通他難者(見敬儀真俗篇撫掌大笑等文)。斯吾祖於歸敬儀始從發心。下凡便令真俗並觀。有違論中登住方修之義。故便他難云。吾聞真俗並觀。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他上聖等。答。唯識通四位。在凡不學。何有克聖之期等。疑家云。南山難實未知者。意謂彼難。以深位所修。中道唯識。而難南山發心並觀。立義太高。反自答云。唯識四位。凡聖通學。若通凡者。則願樂空有唯識。正當地前人修。何須立難。是為南山難實未知。若然者。非唯難意未知。抑且自違發心並觀之義。今謂疑家。一則未曉論中圓修則登住修真。鈍修則登地修真。儀文難意。乃取論中圓義登住。真俗並觀。而難南山所立二乃錯認。答文凡局三賢。聖乃初地。故有未知之誚。然不知儀文初後心齊。及發足並修等。則信住已前。便令真俗並觀。故云。在凡至於登住。破惑證真。故云克聖。如此釋通。非唯知其難意。亦且立觀有據。請細披文。其理自見。

唯識通四位疑。問若云通四位。繩智既滅。入真實觀。則但通達真如理境。於唯識智滅而不起。故論云唯識亦滅離。若云不通。論并祖文云唯識通四位。又所言唯識者。為召能觀耶。為召所觀耶。

決云。此有二義。一者能觀觀體即是中道。唯識亦即一實境界。不論機之利鈍。莫非以此開解。依此起修。故通四位。如論云。一切法實唯有識。以識為相。真如為境。依此境界。隨聞信樂。入信樂位。占察經云。依一實境界。修信解等。二者利智圓修中道。唯識妙觀。貫於初後。故云通四位。前答略引。可以自明。彼引論文唯識亦滅離。為難者。此乃論文歷別修義。願樂位中。以依他照分別。如見繩似虵達依他是識則了虵是妄。繩乃是實。若智圓觀妙。則似唯識及繩智皆滅。唯以中道唯識妙觀。契中道唯識妙理。據此鈍修。雖觀分似真。皆名唯識。不妨唯識之名。通於四位。文云。唯識滅離者。乃飜依他性。為無生性。入真實性。乃去似入真。無違唯識也。

唯識修相疑。問本論明修唯識觀。則用無分別智。其智相皃。自有五種。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真實義不異分別故。未審離此五義。畢竟如何。

決云。且無分別智。離此五義。唯一平等。實相妙惠。成因感果。莫不由此。若非此智。何以徹無明之邊際。見法界之源底者乎。今更依論略舉修相。初願樂中。正觀意言分別。以四尋思觀。了別六塵。次四如實觀。伏滅塵想得入唯識觀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次以真實性。遣依他性。如論云。如此菩薩。由入似義。顯現意言分別。故得入分別性。由入唯識義故。得入依他性。若捨唯識想已。是時意言分別。先所聞法熏習種類。菩薩已了別。伏滅塵想。以一切義中。由無分別智。證得住真如法界。至此願樂位滿。次入見位。所以先得無別智。由通達真俗。故今於此位。深行福惠。真俗並觀。然入唯識三無性中。真如智境。非散動故。顯入此觀。乃有三義。一真境。二奢摩他。三毗鉢舍那(論云大乘中五百定等。名〔奢摩他〕如理如量二智。名〔毗鉢舍那〕)。以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而為依上。故世第一最後。一剎那定。由先了別無相性故。更思量所緣。既無能緣。必不得生。由此了別。故能伏滅。唯識之想。唯識既滅。從後剎那。更進一念。即入初地。論問云。由無分別智滅障。立因得果。故入唯識觀。入觀後無分別。後智其用云何。答。若依無分別智。正說諸法因果。無有功能。以此智無分別。故須用後智。菩薩於諸法中。自無顛倒。如自所證。亦能為他。說諸法因果。為得此二用。故修後智。已上見道竟。次入修位有究竟位。由前通達真如。欲成三種佛身。更踐十重法界。二智雙明(無分別智并的得智)。三慧研習(聞思修也)修慧生起。如理如量。二智緣極。通境出世。無分別智。及無分別智後。所得奢摩他。毗鉢舍那。寂靜無倒。由後所得舍摩他。毗鉢舍那智。於無量數。百千俱胝。大劫中。數數修習。故得轉依。由轉依故。菩薩作心云。我今必定。應得三種佛身。自他兩利。更修加行。兼行十波羅蜜。盡破十種無明。顯唯識之究竟。見法界以圓明。萬德備嚴。三身並顯。略言如此。餘見論文(上且約次第。若論圓修。初後皆妙。如上已示矣)。

相空分別空疑。

問相宜觀。與分別空。為同為異。若云同。相空是小菩薩所行。乾慧等位修之。唯識空。即大菩薩所修。信住行等修之。彼此門異。根分大小。豈可混濫哉。若既同者。何勞立相空觀耶。又於唯識中。開方便空。立為一位者。亦何不開依他。立為一位耶。若云不同。二空名義。無不同故。天親釋論。而會者乎。

決云。只緣他宗。判相空觀。即願樂位。収地前四十心人。致芿師有此疑也。然不知疏云初淺滯教。謂境是空。又云觀事是空。知無我人。善惡等相。靈芝云。雖發大心。未窮心本。如諸般若所被初心等。是則相空但證空理。然唯識觀。願樂位人。雖未證中道唯識。必聞中道理。隨聞信樂。與淺滯教。證空理人。不同日而語。余亦評之久矣。三觀塵露。曾與決之。右決二十疑。皆宗部要論。學者不明。或有異聞。無吝惠施。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九世重修之九劫仙帝

    九世重修之九劫仙帝

    书友群:386395702八世重修,乱天动地!第九世,这是我的最后一世,也是最为辉煌的一世,这一世,定将破灭苍穹!斩尽一切敌!九世归来,九神归一,证最强九劫仙帝!序:至尊仙帝林若风以霸绝天地之资冲击仙帝之上,在即将迈入这无上之境时,被第一弟子落尘和道侣羽凌菲联手偷袭,魂飞魄散。岁月悠悠,不知凡几。羽凌菲号称至尊羽帝,统领宇宙八大星域之玄域,万族共尊。帝旨一出,号令亿万星辰,莫敢不从。“我终将归来!”天地间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 只想和你到白昼

    只想和你到白昼

    【悬疑x军文x言情】五年前她是如梦阁最闻名的戏子,却也是逆党的傀儡,而他是人人可以欺负的军二代。可怜的遭遇牵起了这段缘分。五年后,她是一个医生助理被安排在高高在上的他的身边,一起出生入死,五年前她调戏他,五年后他调戏她……
  • 惑笙缘浅

    惑笙缘浅

    魅惑众生又如何,终究是情深缘浅,红尘深处总是天涯。一场爱恨情仇,谁又安得始终。她是千金小姐,本该是无忧无虑豆蔻年华,怎奈的前朝旧很,今朝血雨。闺阁安稳终是敌不过世事浮沉。到底是惑笙,还是祸深。可说到底,终归是缘浅。
  • 爱情免疫论

    爱情免疫论

    与其伤害,不如不爱,面对男神频频示好,无动于衷?获得爱情免疫终生免受情伤?生出这样一套理论,全败花心前男友所赐,他竟还敢前来撩女主然,然……女主不是不爱了,只是爱得更谨慎了……
  • 快穿宿主的夫君是精分

    快穿宿主的夫君是精分

    怜桃作为一个又强大又合格的系统,是有自己的尊严的。“你有尊严吗?”白染挑了挑眉。系统怜桃是能向自己的宿主低头的吗?“爸爸我没有。”啪啪啪,这打脸的声音可真好听。——自从被拐来后,白染都被养的娇气了。“我要吃糖!”白染嘟着嘴。“好。”男人应下。“我要那个花店!”“好。”男人应下。“我,我要,我要那个男人!”白染说道。男人看了看电视上的那个男人,眯了眯眼。“他比我帅?”白染想了想,“没。”“比我有钱?”白染点点头,“没。”“比我好?”白染翻了个白眼,“不然呢。”人家可是全能的暖男,不像你,一天就知道冰着一个脸。男人一把抱起白染,白染惊呼。“谁好?”看着脚上,手上的链条。“……”白染点了点头,“你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会穿越的邪道神

    会穿越的邪道神

    (这本破书主要讲的是民国时期的军阀少女和戏子小哥的爱情故事,到后来一百章左右开始穿越)“你好,我叫叶九寒,叶,树叶的叶,九寒,九幽寒地的九寒,我是一位来自九幽寒地的恶鬼,给人带来绝望。”叶九寒。
  • 腹黑总裁的隐婚小娇妻

    腹黑总裁的隐婚小娇妻

    “她是十八线小明星,因为意外车祸,魂穿到当红影后身体里,从此占据她的身体,没想到,当红影后和A市财团继承人国民老公竟然是隐婚关系,当如果他知道他的妻子不是她会怎样?
  • 西夕相莞

    西夕相莞

    黄泉路,彼岸开,生生世世,岁岁年年,朝朝暮暮,凄凄惨惨,据说孟婆之所以成为孟婆,是因为她要在奈何桥头等一个人,那,那个人来了吗?来了,可是又走了。那孟婆呢?后来也走了……
  • 国学思想与现代管理

    国学思想与现代管理

    我们知道,企业发展遵循一定规律,这个规律用国学理论来表达,就是传统文化的“道”。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应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传统文化的“术”。“道”与“术”体现了国学思想文化理论与现代科学管理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