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86600000001

第1章 教觀撮要

吾祖弘律。以妙觀為本。蓋準律中。佛制比丘。觀念對治。方能入道。故曰。常爾一心。念除諸蓋。違則結犯。但律中。觀念皆屬權少。祖師克究佛懷。深符開會。直依攝大乘論(皈敬儀引)知塵無所有(空觀)。通達真(真諦)。知唯識有。(假觀)通達俗(俗諦)。若不達俗。無以通真。若不通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等義(上顯真俗相即為空諦。空假不二為中觀)。立中道妙觀。為出家學本。於事鈔沙彌篇及業疏受戒篇並云。觀事是心等。言事即總十界。依正色心等法。蓋是。唯心本具。全心變現。事即俗諦。心即真諦。心事不即不離。即中諦。如此觀事。豈思議哉。使自沙彌。便開妙解。達事是理。全性成修。凡所進用。俱成妙行。又於鈔疏懺六聚篇。乃云。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等。上句真諦。下句俗諦。俗不離真。真不離俗。不即不離。即是中諦(在所為三諦。在能為三觀)。三諦之法。微妙圓融。故云深妙。會上兩文。其義即一。是則一心即三諦。三諦即一心。若以一心為能觀。則三諦並屬能觀。為之一心三觀圓融妙觀。若以一心為所觀。則三諦並屬所觀。為之一心三諦圓融妙境。境觀俱明。能所互照。無能所中。能所歷然。無差別中。差別宛爾。復於歸敬儀中。能敬無非三業。所敬莫過三寶。於篇篇事事之下。令理事圓融。真俗並運(上明觀訖)。立觀既妙。在教必圓。此宗云。教無非律乘。若據教限。律是偏少。究佛本懷。諸有所作。常為一事。百千方便。曲功調停。皆佛權謀。隨他意語。至終法華。方暢本懷。開決偏小。即一佛乘。涅槃扶談。終顯佛性。自昔傳律。全昧歸源。唯我南山高懷卓朗。判釋教門。空有無濫。別準二經。開扶妙旨。直顯戒律。即是圓乘。點顯境緣。及受隨行。皆即一心。無非唯識。唯心教行。豈不圓妙。今更略引諸文。使學者知其教也(下引戒法處。即指於教也)。如事鈔指戒法云。法界塵沙。二諦等法。法界乃戒法之體。塵沙乃戒法之數。若以法界為境。應須了境。即是二諦。三諦之法。非界言界。故云法界。當知戒法。乃於法界理上。假名建立。故有差別。數等空塵。又若河沙。故云二諦法也。所謂諸佛說法。常依二諦者。是也。二諦非即非離。強名中諦。故一一教門。皆三諦圓融。微妙之法。故又續云。測思明慧。(觀妙)與妙法相應(教妙)。測思能受心也。妙法所受法也。以微妙心。受微妙法。能所體同。即一實相。故曰相應。鈔中又云。所發戒相。乃有無量(乃至)。若隨境論。不過情與非情。空有二諦。滅理涅槃。佛說聖教。文字卷軸。形像塔廟。地水火風。虗空識等。法界為量。並是戒體。此文以法界。結上諸境。則一一境。皆微妙法界。依法界而制諸戒。則法界是戒法之體。故云並是戒體也。要使受者。以法界心。緣法界境。受法界法。只一法界。無異法界。能所泯亡。究竟一相。故得。鈔文又云。深戒上善。廣周法界(文)。戒法若非體是法界。何得云深。何云上善。況鈔序首云。戒德難思等。此文雖歎戒功。由體微妙故。功用難思。學者不能如此推究。以致屈抑教門。情切哀痛。又業疏云。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但唯一識(文)。境是塵境。緣即戒法。境與戒法。既唯一識。唯識即是三諦圓融妙理。境豈不妙。法豈不圓。亦欲受者。識源達本。圓發上心。圓納三聚。圓成三行。故疏又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此行即小法。律儀即大乘。法佛即果德。即小是大。即因是果。小大因果。即一淨心。無差別也。故疏復云。大小俱心。律儀不異。義極明顯。圓文妙義。具在諸文。學不究心。鮮能知要。吾祖教觀。幾至掃地。余曾釋圓教五門。及答日本芿師疑。並三觀塵露等處。輙以管見。發揮聖言。但恐文繁。學者難曉。今撮要義。別書一紙。庶易流傳。為廣究之蹊徑耳。即非沽譽要名也。深願同門。精研愽究。一益自己。二化他人。二皆契實。無沗其裔。淳祐壬寅。佛忌前一日。華嚴閣下出。

三觀塵露

吾祖南山澄照大師。跡示四依。位階上地。妙明一實。洞徹兩乘。預譯場而辭翰推尊。敷講席而天龍拱侍。慨律藏實佛法命脉。軫戒德乃定慧依因。歷三生而偏志弘揚。抗六師而廣文流演。雖舉宗而持犯為正。在進修而理觀兼明。或令福智雙行。或示化制同稟。通依兩典。總列三階。義趣該羅。文辭簡略。管闚曷既。膚受何窮。唯靈芝記主大智律師。妙賾真源。深研理味。律遵南阜。而教領南屏。位隱西湖。而道聞西竺。廣明圓行。妙演觀文。辨析淺深。輝映今古(守一)。沗繼學徒。謾尋文相。愚情有擁。略義伸明。仍決異傳。少資己解。自愧斗筲量窄螢焰見卑。雖竭精誠。焉能盡理。猶塵露之於山海。故題曰三觀塵露者矣。大分四科。

引本文

事鈔(懺篇)云。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故攝論云。唯識通四位等。又(事鈔沙彌篇業疏受戒篇)同云。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二者。小菩薩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相(業疏云觀事是空等)。三者。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故攝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又業疏(懺篇)云。小乘極處。人法二觀。對我觀析。唯見是塵。對陰求之。但唯名色。求人求法。了不可得。是為空也。大乘極處。空識為本。初淺滯教。謂境是空。了境本無。性唯識也(淨心誡觀歸敬儀。廣明理觀。故不盡錄)。

敘釋

分二。初敘略意。詳上諸文。莫不以三位極理。示於觀體。至於心境行相。在文皆略。備載攝論。及道整禪師凡聖行法。當時盛行。是故諸文。並指如彼。整師之文。近世已亡。攝論之義。晚學難曉。靈芝諸記復指天台摩訶止觀是可投心。良由此宗疏鈔正明持犯。定慧資修。理須旁示。恐亂宗途。故不繁廣。

次釋文相。就文分三。即境理人也。

一者。示境。三觀皆云諸法。及云觀事。若對機見。須分廣狹。前之性空。小機見狹。六凡五陰。為諸法也。後之二觀。即指十觀。該及三世。為之諸法。又復動心即事。有念皆法。諸法及事。通收內外。至於取境成業。無過妄計。前二云我人。後一云意言。皆妄計也。捨疏就親。正指妄計。為所觀境。故記云。三理照之。乃知顛倒但有妄計。又云。但破妄計。又云。謂觀念性等是也(上示境竟)二言理者。理即觀體。亦諸法體。若就文指。即性空。相空。無我。及唯識是心等是也。雖分節文相。有境理之殊。其實句義連綿。諸法即理。不可分異。須知諸法唯是一心。究竟圓明。平等一相。妄計自障。貪著輪迴。如來隨機。或說諸法皆空。或謂唯一實相。小乘機劣。認空為極。其間鈍者。推析法性。方見空理。利者體法即空。後大乘中。然有一類。雖發大心。未窮心本。亦但認空。以為極理。了相即空。與前為異。志願弘大。故云菩薩。修唯識者。不無利鈍。鈍者別修。從假入空。方達中道。利者圓入初後一如。因果皆妙。後更引明。

問。性相二空。唯空人我。兼空諸法耶。鈔文但云無我。不言法空。請為明之。

答。文中具明。何不詳耶。初云諸法性空。此空法體性也。復云。無我即空。我人執性也。次云。諸法相空。此空法體相也。復云。無我即空我人執相也。又云觀事生滅法空也。知無我人。人空也。是則性相二空。具兼人法。業疏甚明。記文更顯。又復人法之義。諸文廣陳。學者自知。茲不繁累(決異傳中又略釋之)。須知在境為人法二執。在觀為人法二智。在理為人法二空也。

問。性相二觀。鈔文皆云生滅。如何分異。

答。初則見相如實。從緣生滅。次則見相如幻。空花水月。虗生虗滅。初則生滅是實。次則生滅是空。故業疏云。觀事是空者。是也。文云。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之二句。即是三諦圓融。中道妙理也。塵即諸法。皆六塵故。對於凡小。不了心源。故云外也。本即元本。無乃理體。實謂不虗。唯乃訓獨。本實二字。顯知其的。今作三義。釋此二句。一克體釋。一切諸法。從本以來。若體若相。泯跡亡形。究竟如空。微妙莫測。即一真如。無非實際。故云外塵本無。蓋是。唯心本具。全心發生。法法皆心。塵塵即識。究竟指示。故云實唯有識。識是圓理。體亦本無。是則無即是識。識即是無。且就諸法體上。強言於無。諸法相上。假立言識。無乃識之體。識乃無之相。不即不離。復不思議。故言妙深也。二遣情釋。言本無者。遣著有計。本無雖空。空非偏空。有識假立。即是妙有。不著二邊。不離二邊。即是中道。故云妙也。三修顯釋。據梁攝論方便位中。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見一切塵。空然無體。但有意言分別。故云外塵本無。翻分別性。為無相性。此中言無。但見塵空(即空觀成)。依他性體。雖是唯識。申智未利。但見似像。以真實性。遣依他性。真實性漸顯。依他性漸消。然後一切法。似名似義。及似唯識。無所從生滅。意言分別。得無分別智。翻依他性。為無生性。此中言無。正示識體。(乃假觀成)真實性體即實相。本無可翻。欲顯體妙。翻無性性。言無性之性。顯空即識也(即中觀成)。此方顯出。唯識圓妙覺。方見極圓。上論次第。非今立意。真俗並運。空假即中。三性圓修。初後俱妙。是今宗旨。如下更明。

問。文唯二句。何見三諦圓融。三觀圓修之義耶。

答。外塵本無。即是真諦。亦即空觀。實唯識有。即是俗諦。亦即假觀。識即是無。空不離假。不即不離。名為中道。是知立觀。唯據三諦圓融。中道妙理。故文結云。此理深妙。豈不然耶。正準攝論(敬儀中引)云。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真即真諦知無即是空觀)。知唯識有通達俗(俗即俗諦。知識即是假觀)若不達俗。無以通真(上謂通達真時。必先達俗是空)。若不通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上謂通達俗時。必先通真即俗)。前二句。分示觀境。後二句。正顯圓修。吾祖依此論文。建立圓觀。鈔又云。觀事是心者。此句即總三諦。即示妙理也。以由一切境事。即是唯心緣生故空。一切皆假事。既即心空不離假。豈非中道乎。若了此義。則境觀皆如。因根俱妙。在境為中道妙境。在理為中道妙理。在觀為中道妙觀。斯則祖師括約論中圓義。以立圓觀用被圓修。始初發心。終至究竟。妙達意言。無非中道。故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有約他宗但中。釋此中義者。葢不究論文。不達祖意故也)。論中。更有圓義。今略引明。論以金藏土。譬於三性(分別依他真實三性)。天台云。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文)斯則論中。願樂方便位中。三性圓修之義。論又云。菩薩有二種。一者凡位。二者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已還。並是凡位。十解已上。悉屬聖位(十解即十住也)。此亦論中。初住破惑證聖之文也。論又云。於一切法。實唯有識。理中(意言)分別生等。此亦論中圓義也。理中意言。即體內方便。理即妙理。中即中道。意言分別。即初位觀境。便達中道妙理。豈非圓修義乎。歸敬儀中。立圓觀已。假設外人難云。吾聞真俗並觀。登住方修。如何下凡僭地上聖等(此指十住名聖。十信已前名凡)。初師自答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乃至不可執文。便乖義實等。若據此文。則十信已前。從初發心。便修圓觀。與後無殊。即同前引論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等。義無別也。如斯略示。則顯疏鈔立觀。並準論中圓義。以被圓修也。近世諸師。不善討論。妄謂文中。外塵識有。及意言等。乃願樂位中。所修觀相。不應通於後位。蓋彼論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識正觀意言。遣伏外塵。至見道位。方達中道。此乃諸師。執文釋義。甚抑祖懷。然不知論中。具有圓別二義。通被利鈍。二備願樂。意言遣塵等文。乃鈍修歷別義也。疏鈔所立。唯據圓文。如前略引。義實昭然。却於歸敬儀中。備明圓別利鈍。修進遲速。悉準於論。如下引明也。文云。此理照心。照用者。理即觀也。理是能照。心之與用。皆所照也。

問。資持云。若於時中。觀心為要。若善若惡。三理照之。是則三皆照心。何獨初觀耶。

答。良以機有利鈍。觀照乃殊。雖皆照心。通局有異。二乘機鈍。唯觀妄心。遣我人執。縱有事用。但照此心。令妄不赴。至於果上。設或利他。亦唯照心。住空寂理。故資持云。二乘住寂。故但照心。小菩薩行。機當次利。雖亦照心。不唯專守。利他志廣。事用乃多。常照事用。當相即空。故資持云。菩薩涉事。故云照用。有人云。前空我人妄計之情。故云照心。今空五陰假用和合。故云照用。如斯之義。恐為未然。須知相空。亦空我人妄計之情。豈不見鈔云。知無我人善惡等相。又云。本相是空。唯情妄見等。達者更詳。

問。後唯識觀。何不云照。

答。前二根鈍。作心對照。然後方空。後乃利智。深解妙理。遮照絕待。能所圓融。

何待照耶。若爾資持那云照之。

答。此且一往總示。三皆云照。至後唯識。雖有照義。智解既妙。非照而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不立照名也。業疏云。對我觀析唯見是塵者。記云。我即法塵。須知法塵有二。一者。落謝五塵。二者。心數法我人妄計。體是意思。即心數法。故屬法塵。或可。塵即是境。對境觀度。境落法塵故也。有人云。我人乃於色陰塵大體質上。橫起執情。今求我人。本無有體。但見色陰。塵大而已。次以法空求色陰塵大及餘四陰。但見名色(彼文)。識者更詳。

問。觀之與理。何以分異。

答。克體言之。觀即是理。或分因果。能所之殊。不無其致。在因名視。在果名理。又復觀是能觀。理是所顯。

問。觀之與行。亦何以分。

答。觀是極理。體絕言思。行即行心。造修履踐。觀無行而無以顯。行無觀而無以成。解行兼濟。如目足相資也。

(上示理竟)三者指人。即三乘也。初觀言少乘。通収聲聞緣覺。後二云菩薩。復分大小之別。

問。小乘菩薩等文中。或似修觀行人。或舉果人。彰理。如何定當。

答。若據疏鈔懺篇。克體立觀。唯據極理。如云然理大要。以此三理等。故舉三位果人。以彰三理深淺。後位菩薩佛果。乃重示者。一顯非偏。二彰圓極也。若沙彌篇(疏見受戒)。約行示觀。故小乘菩薩。即修觀之人。如云一者小乘人行等。豈不然耶。記釋懺篇云。持舉深位。以彰理妙。不妨令轍。

問。如文所示。觀據極理。復名聖業。深位可修。在凡無分耶。

答。觀雖是理。行通凡聖。如小乘人。必先聞空理。故用空觀。歷諸行相。行微觀昧。見理未明。故位在凡。行但屬事。觀明理顯。即證初果。觀方契理。行名聖業。後唯識觀。四位通修。若圓機上達。用觀見理。初後一如。如攝論中十住名聖。自此以後。並名聖業。若鈍士利修。於前願樂。雖觀空有。未見中道。猶在凡位。入見道去。方得稱聖。行名聖業。文召理觀。名為聖業。何妨修奉。自通凡下(上示人竟)。又云。攝論乃示後觀所出也。本釋多譯。作圖示之。

問。如上多譯。今依何本。

答。梁朝真諦譯本。是今所宗。

問。何處文明宗梁攝耶。

答。吾祖所立。圓觀正本。梁攝知塵無所有。通達真等文。又鈔云。從願樂位。至究竟位等。亦出彼論。若是唐攝。初位名勝解行。彼謂一向隨聞生勝解。故梁攝初位名願樂。亦名信樂。論云。依此境界。隨心信樂。入信樂位。文云願樂。宗梁明矣。若唯識論。五位修證。與此不同。

問。梁唐兩攝唯識等論。當時並行。祖師何意。唯宗梁攝。

答。諸祖宗承。各有主意。如天台示觀。乃依中論。然唐攝等論。南山同時翻譯方就。承用者稀。真諦所翻。理圓行妙。深契祖懷。故所承用。

問。三觀之立。通依兩乘。何得後觀。唯專梁攝。

答。理觀行相。經但泛明。故諸論師。廣遵眾典。自成一家。示體立行。條流有歸。故今所宗。通則一代大乘。局則梁朝攝論前二觀行。所本之教。於後決異傳中略辨明之。

示立意者

又二。即通別也。初通意者。吾祖宗。闡毗尼。觀明極理者。深有旨焉。蓋由佛所設教。下至三歸十善。莫不被三乘。修學為成出離之益。況律令比丘衣食四儀。語默動靜。常爾一心。念除諸蓋。違則結犯。又戒疏云。為道制戒。本非世福。戒乃事行。非假理慧。何云為道。且為道之言。義該深淺。若據毗尼教限。則曰為求四果故。制增戒學。若究佛懷。為成一實。祖師弘闡。亦本聖心。若不然者。何以逃數寶之訶。得免徒勞之責乎。但以教為機。設機有利鈍。理有偏圓。略分三位。以顯教殊。的詳祖意。唯在不徧性相。圓修唯識。庶使出家五眾。受(納體)隨(持奉)諸行。日用軌儀。一一皆與圓理相應。一家部文。示觀明理。導於受隨。義見諸文。故略引之。故事鈔云。測思明慧。冥會前法。與彼妙法相應。及令發心。唯明上品。且上品心。非理觀而何。又業疏云。智知境緣。本是心作。不妄緣境。但唯一識等。斯並示受者。令以妙觀。融會前法。能所一如。究竟微妙也。又顯隨行云。希思此行(即篇聚小行也)。即是三聚(即大乘圓行也)。又云。今識前緣(此指已受篇聚戒法)。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以一實妙理。為指皈之處)。又通括教源云。意唯拯拔一人指歸為顯一理。斯乃用實相慧受。小戒即大戒。以實相慧持。律行即妙行。智解既明。法無不妙。正如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勝鬘以毗尼即大乘學。大集謂五部雖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斯則皆以戒律為一乘妙行。不由妙解。何由然乎。亦如天台止觀云。用中道慧。遍入諸法。故經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荊溪云。以此中慧。融一切法。故使一止一作。無非法界等。須知法華涅槃之後。凡有弘闡。判教淺深。絲毫不濫。被機修奉。大小融通。無不圓妙。故知。吾祖弘律。以妙觀為宗。亦由不此。斯是吾輩。用心之處。不可不明。多見講學。不善深究。屈喪祖懷。故略敘引。不覺繁累。次別意者。事鈔及業疏懺六聚篇中。廣明化制行儀。盛羅理事懺法。制唯羯磨。則獨據律文。化兼理事。則通遵經論。復於理懺。具陳三觀。使化制俱遵。理事並運者矣。又事鈔沙彌篇。及業疏受戒篇。廣陳凡聖行法。該列福道兩修。復上於聖道行中。備明三種理觀。意使初心。修奉有從。域心得處。出家學本。義不虗設也。

決異傳

又二。即總別也。初總決三觀者。

問。有人云。南山教部。但通律相。那示觀法乎。此說如何。

答。不然也。如靈芝云。三藏為一人。而設三學。為一人而修。又云。據行則雖通兼濟。在教則各有司存(文)。焉有出家修道。而但專一行。撰集流通。而不明理事乎。但以據進修。而必須相資。在弘通。而用分旁正。諸祖疏鈔莫不皆然。又如四分等諸部律中。明五停四念。一切行相。又涅槃等諸部經中。列五篇七治。一切律事。斯蓋如來說法。被機。理須通示。至於諸祖。約教判文。義有條貫。若律中示定慧等行。判為隨律之經。經明戒律之文。判為隨經之律。如斯攝屬。行有所歸。然今一家。約教釋文。則唯歸律藏。被機修奉。而觀行兼明。苟若各專一隅。何為高達者乎。

問。輔行云。南山亦云無生懺法。總別三種(如前所列)。乃至云。南山此文。雖則有據。然第一判屬小乘。小乘且無懺重之理。況復此位已隔初心。第二第三。復屬菩薩。及以佛果。凡夫欲依措心無地。乃至云。判位太高。初心無分。高位無罪。何須列之等(文)。此文傳久。其義如何。

答。荊谿尊者。一代宗師。人天眼目。教門抑揚。無非利物。豈悠悠者。而可議哉。然晚學相承。故多妄說。既忝學徒。無宜緘默。今略敘明。知我心者。無咎加焉。初云。小乘無懺重理者。此語自謂依律羯磨。懺初篇罪。不復本淨。故云小乘無懺重理。彼以此義。而行立觀。兩無交涉。蓋不曉化制之殊也。

問。律有羯磨許懺。初重何得言無。

答。祖師云。就律文中。懺重之相。雖非足數。有可収理。盡形學悔等。靈芝云。律開懺者。為同財法。及障來報。若望壞體。無任僧用。不復本位。猶同不懺。故云無也。非謂不許等。

問。懺之既淨。何不足數。

答。事鈔云。懺本清淨。理當足數。如得作說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過深厚。不任僧用。故云來否隨意也。

問。既不足數。開懺何為。

答。若不求懺。財法兩亡。僧須滅擯。由懺淨故。得入僧中。同於財法。但不足數。又除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地獄之苦。頓然清淨。豈得無益耶。

問。上引荊谿謂南山小乘理懺。不滅重罪。立之無益。其義如何。

答。荊谿意謂。欲滅四重五逆之罪。須依普賢方等大乘理懺。故行此位立而無益。然不知四重等。律制之罪。設依大懺。亦所不滅。小教無生不滅可知矣。而荊谿不曉南山立意。妄為破斥。然南山依律示六聚懺法。而懺制罪。據經列三位。理觀為除化業。意使化制雙行。罪業俱遣。何甞獨以空慧。而懺四重耶。今更因明。化制犯懺相。須略分二意。一者犯意二者懺意。言犯意者。且婬殺等過。體是十惡。本有之愆。化教亦禁。佛為出家。又加制約。而成篇聚。五眾有犯。一違本有化業。二犯篇聚制罪。故鈔云。重增聖制者。是也。二懺意者。祖師云。佛法東流。行此法者。亦小。縱有行懺。則棄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懺者。余意之所未安。由心懷厭忻。未合大道。但篇聚則依教自滅。業道則任自靜思。又鈔云。五眾犯罪。則理事兩緣。事則順教。無違唯識。理則達妄。外塵本無。記云。事則順教者。謂作律懺。歷事緣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識。隨緣流動。趣向於理。故云無違唯識也。又云。達法皆真。何妨泯淨。了真即用。豈礙修行。是故悟理則萬行齊修。涉事則一毫不立。自非通鑑。餘復何言。又云。化行二教。罪懺相須。若唯依化懺。則制罪不亡。若專據制科。則業道全在。故當化行齊用。則使業制俱除。

又問云。若依理事懺已。制罪滅否。

答。滅否難知。須準教判。化滅心業。制懺違教。准知制罪不滅(上資持文)。

問。化懺觀成。道圓業遣。若制罪不滅。應更墮獄耶。

答。上云。制據違教。設證聖位。亦須懺悔。焉有聖人。故違佛制。阿難道證四果。懺七吉羅。可以准知。且阿難既經開顯。已達中道。豈同愚小耶。又據大教。觀成理顯。如翻大地。罪業皆枯。豈有制罪。而不清淨。但是違教。理難覆藏。又復先犯戒失。今雖階聖。還依律懺。復本戒體。又復妙解既發。備修萬行。豈有過犯。而不求懺。吾祖雙立二懺。正被圓機。若鈍劣者。事尚不同。何能合理。若據天台諸文。三種懺法。皆滅制罪。及荊谿記文。各詞異辭。今略引之。以通大見。光明文句云。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云云)。取相懺。能滅性罪。違無作罪亡(云云)。無生懺。能除無明。如覆大地(云云)。止觀云。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煩惱道。文云(虗空藏經文也)。犯沙彌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還生。無有是處。即懺業道文也。眼耳諸根清淨。即懺苦道文也。第七日見十方佛。聞法得不退轉。即懺煩惱道文也。又百錄通示三懺云。四重五逆。若依大教。則許懺悔等(文)。然上天台諸文。乃准虗空藏經。依化教理事行懺。並滅制罪。至荊谿文中。初決作法不滅制罪。不堪足數。次決取相無生可滅可足。亦因略引。又加隨決。輔行引虗空藏經云。若比丘至心方等。誦陀羅尼。一千四百遍。乃一懺。如是次第。八十七日行道。若諸菩薩。八百遍一懺。六十七日行道。(乃至)尼眾須大僧為主。如是懺者。皆論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復清淨戒體還生。悔法若成。罪無不滅(上依經示。下彼自決)。然小乘教門。尚不開懺。雖曰還生。無任僧用。沙彌犯已。懺成進具。大乘所許。事可通行。倘聽大僧。招姦來詐。實梁誠制。足數無文。信大小區分。聽制條別。小無懺重之說。仍成重罪未亡。安用大教懺夷。以足小乘僧數。依大懺已。內進已道。何須混濫。以惑時情。又引虗空藏云。知法者。須教八百日塗廁。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一心塗廁。勿令人知。塗已洗浴。禮三十五佛。穪虗空藏名。(乃至)文殊普賢為證。白四羯磨。如前更受。此亦是犯重失戒之文。若不失者。如何懺已。令其更受(上並荊谿決作法懺。不滅制罪之文)。彼又引經云。虗空藏頂有天冠。冠中有如意珠。冠中有三十五佛現。是菩薩結跏趺坐。或時現作一切色像。行者若於夢中。若坐禪中。見此相時。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上。作罪滅字。若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說戒。若准此意。足數可矣。故付法藏中。滅重罪已。時人名為清淨律師(已上是荊谿決取相滅制罪也)。今曰。彼見經中云。若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說戒。更決取相能滅制罪。可以足數。然恐經中。乃謂得相好已。化滅制輕。可容同法。而云如法說戒。未必便應足數。又引付法藏文。切詳彼文。恐是依律羯磨懺已。名為清淨。雖名清淨。未必足數。彼又云。凡下欲用大乘。懺重罪者。當依方等普賢觀等(已上是荊谿決無生滅制罪也)。今曰。彼意欲以大乘理懺。通滅化制之罪。便為清淨足數。諒恐未然。如前引示。可以自明。

問。制罪滅否。如前可曉。未知依化教理事二懺。滅業道罪。其相如何。

答。天台懺分三種(作法。取相。無生)。南山悔列二科(理事)。文義深廣。卒難道盡。略而言之。事但伏業。理可除愆。但教有偏圓。懺分大小。大則觀妙理圓。見罪邊際。無非一實。初心分見。妙覺極圓。懺悔位長。諸文具廣。小乘觀顯。覔罪叵得。但免惡道。不無別報。故業疏云。若論別報。無學未免。故有貫惱之苦。碎身之痛。獄火燒身。餓饑切體等。若爾。小乘觀成。業不盡遣。是則南山性空一位。立之無益。荊谿之斥。理有可從。答如前已決。何為再問。蓋彼引語斥文。不明化制。一不可從。小乘理懺。雖非究竟。經論所載。理須引示。令識偏圓。指歸得處。天台亦云。亦有觀空懺。即真空也(見百錄文)。彼不究此。二不可從。南山約教立觀。雖分三位。結勸指歸。唯在唯識。敬儀誡觀。廣明妙解。已上略引。可以自知。彼又不究。三不可從(已上。斥初二句文竟)。輔行又云。況復此位。已隔初心。乃至初心無分等。今決此文。總有二失。一者不究南山教門。被機無局。二者不曉文中。舉人顯理。今略引文。決令無壅。且此宗墳典。理事行儀。結勸指歸。並令下凡。隨心忻慕。修捨有從。焉有立觀。而獨被深位。不為下凡乎。如事鈔云。以此三理。任智強弱。隨事觀緣等。歸敬儀云。聖道遠而難希。淨心近而易惑。為山基於一簣。為佛起於初念。故萬里之剋。離初步而不登。三劫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發足。常步此心等。又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唯識四位。凡聖通學。今則在凡不學。何有剋聖之期等。又云。此解微妙。唯聖達知。位在下凡。不宜不解不修習也。請觀上文。豈祖師立觀。唯被深位。觀位階降。理事淺深。具在疏鈔敬儀等文。非積學而莫盡玄微也(決初失意)。又事鈔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種。又云。以此三理等。則知立觀。乃據極理。故舉三位果人。用彰三觀分齊。意令初心行者。操心信樂。妙達偏圓。以理照心。漸階極位。而彼不曉此意。乃將文中菩薩等文。屬觀法所被稟教修奉之人。故有判位太高之責。靈芝雖曾決云。特舉深位。以彰理妙。晚學尚昧。故特明之。幾悛舊執(決次失竟)。輔行又云。深位無罪。何須列等。且吾祖立觀。不專深位。如前可知。等覺已還。皆須懺悔。經中具明。何云無罪(已上決輔行文)。

問有人云。南山何不依天台觀法。而別立何為。

答。此愚者之執。不足與議。然不知建宗判教。意各有由。焉可抑此而同彼乎。如扶新論云。佛法譬如通都大邑。東西南北。隨人往來。果如彼見。必使天下之人。同遵一路而行。其可得乎。後學公心。莫循彼說。

問。天台觀經疏。以心觀為宗。靈芝新疏。以觀佛為宗。其意若何。

答。竊觀二文。各有其意。天台定宗。單就能觀。使開妙解。達境唯心。新疏觀佛。具兼能所。意簡餘經。然能觀通於諸行(凡一切諸行。須以妙觀為主。此佛祖之意)。開解習在餘時(如新疏云。故諸行者。先開智解。通達無礙。然後晨夕念念。繫想彼方)。至於依經起行。必體經文。正宗(諸經正宗。行相各各不同。如新疏。以五例精簡。使無通濫)。此經正宗。十六觀為能觀。十六境為所觀。觀雖十六。無非一心。境雖十六。言佛便足。故得題云觀無量壽佛經也。新疏覽題考義。能所合穪。故以觀佛為宗。使行者妙識經宗。不濫餘行故也。

問。心觀即妙理。觀佛涉境事。理事兼妙。霄壤之殊。毀斥者多。如何明決。

答。斯蓋學之不固。見之不深。以口爾之傳。妄生毀斥。且天台單能非無所觀。彼疏云。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収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十疑論(天台作也)云。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緣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又觀彼土。七寶莊嚴。如無量壽十六觀等(並彼全文)。蓋此經示觀言略。列境文繁。恐諸行者。滯於境事。故疏特以妙觀為宗。令開妙解。使熾然求生。達於生體。了不可得故也。靈芝新疏。教觀俱圓。能所皆妙。今略引明。以通大見。故疏云。準知一代彌陀教觀。皆是圓頓。一佛乘法。引慈雲云。今談淨土。唯是大乘了義中。了義法也。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斯之謂矣(上慈雲文。靈芝準顯)。言了義者。了彼淨土。即我自心。非他法也。達彼彌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則迴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際內。故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大乘了義。豈復過此。乃至云。即知淨穢身土。悉是眾生自心。祇由心體虗融。故使往來無礙。心性包徧。遂使取捨無妨等。又示修云。一者能觀心。即以現前識心想念為體。下云。當起想念。諦觀於日。是也。二者所觀境。即以彌陀依正莊嚴為體。能所相資。方成觀行。

又問云。起心取境。那名理觀。

答。了此心境。皆因緣生。緣生無性。體非生滅。即無生理。乃至云。以緣生心。觀緣生境。心境雖殊。緣生不異。能觀是心。所觀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議。故華嚴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斯義也(上並疏文。疏中義廣。請自觀之)。細詳新疏。前明教觀。教圓觀妙。後段示修能觀所觀。皆不思議。則與天台所立無殊。何分理事麤妙之別。又如四明妙宗云。若此觀法。及般舟三昧。拕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等。請觀此文。則與靈芝血脉相通。何是此而非彼乎。見云。心觀便為高妙。全不假境。見云。觀佛便斥麤淺。若然。四種三昧。無非歷事託境。應非妙耶。如此傳演。念念我人。心心我見。非唯昏亂學徒。抑亦自揚寡陋。斧在口中。誰之過也。

次別決文三。即唯識性相。初中。

問。有人准占察經義。謂真如理觀。唯識事觀。斥今家所立。乃唯識事觀。此說傳久。請為明之。

答。斯乃道聽唯識之名。以對占察之義。屬事屬理。議論紛紜。一旦謄於方策。末代播為口實。非唯滅裂前賢。亦且翳昏後學。然吾祖所立。何甞局名唯識觀耶。如前引云。外塵本無。即真如觀。實唯有識。即唯識觀。若利根所修。理事圓融。真俗並運。因果皆妙。初後一如。若鈍根所修。先修唯識。後修真如。焉有利修而不涉事。鈍修而不達理。況乎唯識得名非局。或就體得名。即是一實妙理。如論云。唯識理等。又前引云。唯識通四位。斯以中道唯識。為之觀體。故通四位。或就行得名。行有深淺。觀分理事。故攝論中。或云似唯識觀。或云真唯識觀。占察所明。修唯識觀人。入願樂位。修有利鈍。故分二觀。鈍根之人。歷一切事。達唯是識。故得輔行云唯識歷事。此之言事。豈理外之事(占察輔行二觀之義。並見下引)。惜乎晚學。不曾討論。妄將破斥。實可痛心。又不知吾宗所立。若在疏鈔。唯明圓觀。如前略示。若在歸敬儀淨心誡觀。據一實妙理。而為觀體。約機修利鈍。觀分真俗。與占察同。今欲塞彼妄傳。故詳引會。分為二科。初明觀體。體唯是一。即前鈔云。此理深妙。業疏云。大乘極處。又云。要識心本。是大乘理。其體清淨。妙用虗通等。歸敬儀云。是知修道行人。常觀此理(即唯識妙理也)。又云。自昔已來。此乘無權。諸文廣談。三諦圓融。一性平等。為能觀觀體。占察經云。善男子。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根本。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一實境界。亦即唯識妙理)。以修信解。(乃至)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虗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云云)。此乃經中。先示觀體。以開妙解。前如天台云。初心修觀。以上品寂光。而為觀體者。是也。次約機修。修有利鈍。行分真俗。即歸敬儀云。真俗並運。又云。然則性識昏明。推步通局等。又云。見雖是色。了色心生。心外無塵。名為真觀。言從心起。實唯識有。名為俗觀。漸次增明。念念無絕時功。既積熏習。逾增觀道。修明不迷。緣假名願樂位。修道人焉。占察經云。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四位修觀。信解即初位。論名信樂。又名願樂。收信住行向四十心人)。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等。(乃至)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云云)。二學真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學知。永離一切分別之相。(乃至)離諸障礙。懃修不癈。展轉能入心寂三昧。又云。修學如上信解者。又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虗狂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應學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諸外境界。悉是唯心。虗誑不實。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等。如前比擬。則經文祖義。所立無殊。後學我人。故多妄說。又靈芝云。識即真識。即是常住。本淨真心。亦即中道。一實境界(上示觀體)然修觀有二。一者。直爾總觀。謂觀念性。即是真識。其體清淨。平等周徧。含攝諸法。出生無盡。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歷事別觀。一切時中。隨緣動念。衣食四儀。若善若惡。皆能了知。一識流變(上明利鈍二修。與前祖義經文是同)。又輔行云。當知修三昧者。於四十二途。一不可癈。故占察云。觀有二種。一者准識。謂一切准心。二者實相。謂觀真如。准識歷事。真如觀理。指要鈔云。實相觀者。即於心識。體其本寂。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准識觀者。照於起心。變造十界。即空假中。據此之文。只以體其本寂。照於起心。而分其異。二觀皆云即空假中。即空假中。乃圓觀也。但利者觀念即真。念起即俗。鈍機歷事。知無是真。知識是俗。則前占察真如准識。雖對利鈍。必應真俗相須。但深淺有異耳。斯葢利者入願樂時。先已了達諸法。究竟一相。能觀所觀。無非中道。念念真如。心心泯寂。此人位雖在初。智圓惑遣。如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又如敬儀。初後心齊等。又如論云。從願樂至究竟。名觀中等。始從初心。終至後心。無分別智。念念增明。破惑亦利。見理亦速。不歷僧祇。涉位究竟。鈍根之者。雖已聞妙理。能發大心。但知未明利。入願樂時。始知諸法。體是唯識。但有意言。思惟分別。種種差異。於此位中。修影像唯識觀。遣意言分別。伏外諸塵。准論謂之。依他性。遣分別性。證無相性。時經長劫。漸漸明利。然後方達一切唯真唯實。論中謂之以真實性。遣依他性。證無生性。翻真實性。為無性性。謂之從假入空。照假無生。故見中道。得無分別智。位入見道。如是則雖利鈍明昧。遲速有異。必真俗兩緣。歷位無別也。然上所引。占察南山真觀。靈芝總觀。唯利根所修。占察南山唯識俗觀。及靈芝別觀。乃鈍根所修。利者智圓。能了俗即真。觀別是總。故隱俗別之號。唯彰真總之名。鈍者智劣。由俗顯真。因別歸總。故揚俗別之稱。乃隱真總之目。已上皆謂。修唯識願樂位人。雖利鈍小異。真俗無殊。

問。既利鈍二機。證有遲速。所歷階位。為同為異。

答同也。如前引。敬儀云。由解行之遠近。致利鈍之乖異。菩薩約位。具列五十餘階等。是知唯識四位俱歷。但遲速異耳。

問。有人以今家觀位。初住破惑。列圖行世。又有人謂。觀雖是圓。斷必初地。唯據儀文。三賢十聖。三祇三劫等文。如斯諸說。其義如何。

答。由不究諸文。理事兩緣。利鈍皆被之義。故此妄立。初師則褒於鈍漸。一混上流。次師抑於圓修。涉時長遠。文云。推步通局。解行遠近等。何不詳取。而妄意偏判。溺喪祖懷。其可得乎。

問。祖師於疏鈔。以利鈍二機。分對相空唯識。如云。鈍見空時。不分別色。智知唯識。不分別空。今唯識一觀。通被利鈍何耶。

答。若三觀相望。性空是鈍。唯識最利。相空望前為利。望後為鈍。若三觀別論。則各被利鈍。略分如此。義見諸文。非學不知也。問。近多判大菩薩。乃是行大。非位大。破靈芝說地上為大菩薩故使荊谿有判位大高之責。殊不知。今家所謂大菩薩者。蓋指乎修唯識觀者。對前相空為小。故稱大爾。資持反謂特舉深位。以彰理妙。未免將錯就錯等。此義請為決之。既納三聚。何須後增菩薩等。乃是修唯識觀人。故有判位太高。深位無罪之斥。前二師亦謂大菩薩者。乃是行大。圓觀唯識之者。正是將錯就錯。何以此語。而責資持耶。蓋由鈔疏中。觀示三種極理。故舉三位果人。證此觀行。乃是聖道故也。至於行位。在文皆略。並指論文。及凡聖行法。資持豈不知唯識四位。凡聖通學。如云論文自云。唯識通四位。那責南山判耶。此蓋特舉深位。以彰理妙。當知悔法正為下凡。故下勸令任智強弱。隨事觀緣。豈令佛果。而悔罪耶。此是資持全文。故特引之。庶使見者。知其意焉。

問。既云深位。應是十地。資持那得又云。大菩薩者。初地已去耶。

答。若在賢位。未見真理。顯觀非妙。初地已去。破無明。證中道。顯理觀之高深。令行者之忻慕。既云已去。明知非局。

次決相空。

問。業疏既云。經中乃多。要分三位。未審此位本何經耶。學者議論紛紜。未見定指。

答。吾祖聖師。神慧卓朗。通經通律。立事立言。非考之實錄。得之自心。必無妄示。此位所未說者無唯今依業疏云。初淺滯教謂境是空等。又靈芝云。雖發大心。未窮心本。故設此觀。空諸塵境。如諸般若所被初心等。(文)今且以諸部般若中。通被大乘。初心淺破。諸法之相。滯住空理者。即此位教意。如靈感傳。天神告南山云。但是無相。離我我所。即入般若等。又原人論。分般若。共不共別。不共乃唯被菩薩。共則通被三乘。又成實云。若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等。是知般若通被淺深兩機。相空該於大小二典。當須優柔教意。不可妄心穿鑿。

問。業疏何云大乘極處。空識為本耶。

答。小菩薩既發大心。亦名大乘。雖但見空理。於彼當教。亦為極處。

問。未審此觀。斷證位次如何。

答。有人依大品中。乾慧等地。祖師無定指之文。又不見整師凡聖行法故。未敢定論。請更詳之。

問。相空觀位屬大耶小耶。

答。如上所示。屬大明矣。但緣失考諸文。故有異說。今通引疏鈔明文。方見判攝不濫。如云觀事是空。又云。謂境是空。又云。鈍見空時等。據此但見空理。則與二乘是同。如云小菩薩。又云。大乘極處等。據此又屬大乘。尋觀靈芝諸記。分對極明。如云由小菩薩。涉於大小。小據觀智。大約志求。大小雖異。並菩薩乘。故且一往通収大中。又云。相空通大小。又云。前二性相雖殊。皆以空為理。後一以心為理。若權實往分。前二為權。後一是實。若大小相對。前一是小。後二屬大。又云。上之三觀。前二小乘。後一大乘等(云云)。斯皆約志求収大。約觀智歸小。大卛修行。志願為要。故此一位。必屬大攝。近有我見不融。見云前二小乘。便謂靈芝判此觀位。不合屬小。廣有毀斥。云云久矣。今謂管窺者。即此人也。然不知此文。總判三理。大小有歸。故云前二小耳。苟通究諸文。則妄執必釋也。

問。會正記釋小菩薩云。即地前加行三賢。增暉云。修影像唯識者。又有云。信解行向。四十心人。又有判同台宗別教列圖流行。又有判同台宗通教等。云云。如何。

答。准攝論中。地前修影像唯識。為願樂位。収信解行向等人。然此行者。皆知妙理發心。究竟修唯識觀。但智未圓明。未證中道故。在賢位。而小菩薩者。南山謂之初淺滯教。靈芝謂之未窮心本。以空慧證空理。與唯識願樂行相天別。判同別教者。且別教修次第三觀。破無明證中道。比之淺滯之教。空相之人。遠之又遠。自悞悞他。師資相授。非一日矣。判同通教者。一往覽文。不無其致。細詳今立。理恐未然。何耶此之性相唯識。皆本教詮之有殊。彼之藏通別圓。各明觀行之乃異。雖三四之不等。攝大小而皆同。苟以彼通。而同此相。則何異續鳧而載鶴乎。須知性空一位。通被利鈍。該乎體扸。切詳義趣。可以収彼。藏通二乘。如資持等記。可以准知。相空一觀。文通深淺。如前引般若成實等是也。此位觀行。亦通大小。如前引。資持云。大小雖異。並菩薩乘等。是也。約義斟酌。可収彼藏通菩薩。唯識雖圓。機修乃異。亦如前引。疏鈔諸記。理事總別。敬儀誡觀利鈍遲速等大觀文理。可以収彼別圓二門。如此分對。方見祖師立教。被機兩皆周足。

問。資持謂相空云。若對三宗。即當四分。同觀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薩。相召佛子。即為明例。有人云。資持將三觀。配三宗。故以四分。屬小菩薩。不知性空一觀。正出成論。那。得四分屬小菩薩等(云云)。此破資持文義極廣。如何疎決。

答。蓋彼人不體此位義通。又昧四分旨趣。但隨他宗教門以局今家觀行。未免展轉有過。若據天台所判。以小乘諸律。成實等論。盡鹿苑三藏教収。故不可以相屬空觀位。配屬四分。然吾祖遵一代時教。大小淺深。總示三觀三宗。文義既齊。攝屬何失。若執文云。觀事是空本。相是空等語。謂不可比對四分者。然此部計。達諸法相緣生故空。一切皆假故名空宗。亦曰。假宗捨財用非重。相召為佛子。皆大乘義。沓婆厭小行。專利他。又成論中。先以生空不見我人。後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不見識性。又云。若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是知。四分成實。乘非愚小。行兼利他。觀不唯明析拙。人匪局號二乘。教蘊分通。義該深淺。淺屬性空。深歸相位。況復相空。又通深淺。淺収四分成實等。深収般若大空。又乃性空。亦具深淺。淺収十誦雜心等深収四分成實等。前引成實具有破性破相之語。豈不明耶。廣在諸文。義非臆說。

三決性空。

問。性空者。請示其體。以決諸疑。

答。言性者。即橫執之情。如瑜伽論云。性者。情也。執情之義。如前略釋。請白披之。

問。性空一觀。本何教義。

答。觀依經立。理假言詮。雖文無定指。必義有所歸。既觀明空理。位結小乘。約義定文。即阿含等經。成雜等論。四十等律。但有明析法破性。體法破性者。皆此宗教意。破人法執情之性。故得性名。永異先哲。

問。性空一觀。屬有門耶。空門耶。

答。空有齊収。如資持云。言性空者。須分利鈍。利者體色即空。鈍者析法見空。(文)准此利即空門。鈍即有門。深淺配對。如前可見。

問。資持云。或云有宗唯證人空。假宗人法二空。其義如何。

答。據南山敬儀誡觀業疏等文。人法二空。大小同證。空有俱修。但深淺有異。若我人執性。空有並破。實法體性。盡不盡別。如四明云。有門說存隣虗。空門說破隣虗。今更議之。有門計我是空。計法是實。本證人空。蓋於諸法。窮逐我人。故得破法。麤相分證法空。微細色心。不能窮盡。所謂觀色至於極微。觀心至於一念。空門計我人實法。體皆空寂。但觀諸法。我人何立。行圓果滿。空皆究竟也。如上略敘。可謂以螺酌海。不知分量也。嘉定庚辰。仲秋滄洲座司出。

同类推荐
  • 大乘法苑义林章

    大乘法苑义林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官司寇

    秋官司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吹剑录外集

    吹剑录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懒真子

    懒真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红楼梦新编

    续红楼梦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如妖孽一般

    如妖孽一般

    少年的陈墨误入传说中的“落霞殿”中,经过重重难关,机缘巧合之下,得受绝世功法《七颜劫雷功》与《九龙真雷诀》。就此学得两门功法的主人公是如何平蛮隅之乱;走蛮荒诸族;闯荒外大陆的。身怀两种绝世功法的陈墨究竟是祸是福?斗帝是否真的存在?主人公是否能荣登巅峰?炎帝萧炎的后人也将在本书出现,一代炎帝的后人与主人公相比,到底孰强孰弱呢?来吧,点一下《墨止殇》,你就会知道!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小迷糊闯荡江湖

    小迷糊闯荡江湖

    杨玉柔和人家话题不和,大吵一架,人家因为说不过她,恼羞成怒,动手打她,杨玉柔就这样赶上近几年流行的穿越了大军中一员,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巨坑中,还有一只蠢萌的傲娇小狐狸,他说他是仙狐……
  • 伊卡洛斯贵族之恋

    伊卡洛斯贵族之恋

    蓝雨瞳,她是蓝家的小女儿,她可爱,淘气,腹黑。她身边的帅朋友很多,所有的人都羡慕她,但是她并不觉得骄傲。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一个天才,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努力。待她回国后,她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爱的人,她爱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正眼看别的女生,唯独对她,很特别。就此两人开展了一段让所有人都羡慕的爱情故事……
  • 穿越密令

    穿越密令

    改命谁改让谁颠,我命由我不由天;君若犯我我犯君,天要灭我我灭天。别人穿越再不济也能成为大户人家里的高级家丁,没事调戏一下大小姐,林枫却只能穿越到茫茫草原上喂蚊子,这人生有够悲催的。但更悲催的是穿越后林枫发现自己的人生竟然都像早被人设计好一样,莫非竟然有其他穿越者提前一步为自己规划好人生?!为了解开这千年穿越者设下的谜团,林枫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美艳多情萧皇后、仁德之君赵匡胤、好色狡诈赵光义、还有那如先知般的穿越者,谁才是最终BOSS?欲知林枫离奇人生,且看穿越密令精彩!
  • 漫漫长夜化雪柔

    漫漫长夜化雪柔

    她是华夏古武的铁血女王,鬼医杀手,冷心冷情。一朝穿越成为废柴,被人陷害致死,后被渣男渣女退婚……却被她毫无情绪的实力碾压,蹂躏致死!一朝翻身成为绝世天才,丹药,功法,灵宠,神器通通在手!却不想事事顺遂的她却被某个无良邪魅的男子一直纠缠!她:你到底要干什么。他:自然是你!她:……
  • 我的女神林姐姐

    我的女神林姐姐

    我叫刘硕,在我17岁那年,家里突然来了个姐姐,是妈妈收养带来的,她叫林诗雨,后面,各种囧事发生了...
  • 泰兰德滴记忆

    泰兰德滴记忆

    2005年他们在《魔兽世界》中巧然相遇2016年他们在《魔兽》首映电影院重逢那一年,他们青涩懵懂辜负了爱情这一年,他们被生活抹去了棱角,是否还能够再续前缘。“李陌然,如果那一年........""筱筱,这个世界上,任何如果,都不会让我放弃对你的爱“
  • 骑士的挽歌

    骑士的挽歌

    十五年前,光明骑士被害,大陆曾一度陷入恐慌,多年之后,光明骑士之子回到人们的视线准备为父报仇,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层接一层的迷雾...
  • 脱幽记

    脱幽记

    八年前经历丧妻丧子之痛的杜小白,已经年近而立,浑浑噩噩的生活中,竟激活了传家宝真金的能力,拥有了多种性格,每种性格又让他拥有了不同的特殊能力。知道真金秘密的人纷沓而来,有的人要保护他,有的人则要消灭他。蒙在鼓里的他不幸中毒身亡,来到了阴间。来到阴间的杜小白发现,原来这些异界和人间传说中的描述完全不同。犹如一叶孤舟入汪洋的杜小白,随着自己异能的提升,逐渐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从一个懵逼青年变成了一个阴间的弄潮儿。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他得知太太和自己死亡的秘密,以及找回妻子的条件。为了找回妻子,他踏上了一条异界探险、绝境求生的道路。在那里,有无数前所未闻的事情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