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如果愿意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能取得胜利的,我就留下他;如果不愿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也一定失败的,我就让他离去。
在这里,《孙子兵法》论述了如何用人的方法,我们把它运用在企业竞争中,则为因人成事法。
美国的可口可乐风行世界,其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选人。
可口可乐公司在选择那些有管理能力的人时不分国籍,扶植他们自立门户,在世界各地开办可口可乐装瓶厂,才使企业越创越大。
李嘉诚由一个微贱的打工仔成为香港首富,“长江”企业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他的巨大成功离不开“用人之道”。
企业的发展因素众多,其中总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在李嘉诚看来,这个因素就是人才的吸引和使用。李嘉诚多次在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企业能否吸引到足够的人才,将是新经济竞争胜出的关键。对于新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他则认为,企业必须更有创造力,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才能成功。
李嘉诚的成功是因为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商界英才。在长江实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之后,李嘉诚便开始着手选拔人才和发掘人才。他打破东方家族式管理企业的传统格局,构架了一个拥有一流专业水准和超前意识而且组织严密的现代化“内阁”,来配合他苦心经营起来的庞大的李氏王国。正如一家评论杂志所称:“李嘉诚这个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色彩,是一个成效极佳的合作模式。”
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必须灵活应变,并积极参与新科技与资讯产业。李嘉诚认为,新经济未来就像是“星际大战,一样,有传统产业的成分,也有快速变化的科技引导,两者的结合才能使企业走向领先的位置。企业为了发展就要筹措资金,必须利用金融市场募集资本。不过,如果企业主走错了方向,公司上市后,没有实际业务支持,企业泡沫化的问题自然出现。发展网络与新经济的事业,一定要有实质业务与具备可实现的目标。”
在李嘉诚看来,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企业主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而企业主下属的辅佐人才,在不同的阶段,亦不相同。在企业创立之初,企业主最希望有忠心耿耿、忠实的人才。
三星创立以来,曾经由于非常时期非常外力的影响乃至左右,多元化扩张速度走到力不能及的险境。而三星的每每化险为夷,的确得益于其长袖善舞于政府和金融界之间,但三星在招徕、培养、使用人才上的高明之处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一点。三星的选才之精、育才之细、用才之量都早已闻名于业界。
三星是韩国最早采用考试取才制度的企业,被韩国企业界誉为“人才学校”。李秉哲经常亲临考场,挑选人才。公司设有训练中心,既是兵营,又是商业专科学校,它效法日本三菱公司,每一新聘人员都必须上课24天。课程注重“三星”原则与合作精神,上课期间,每天早上5点50分从唱公司歌和跑步开始,每天晚上10时结束。中心设有语言学校,教授英、日、汉语;中心每年的预算为2200万美元。李秉哲每年都要亲自与几百名新考入三星的人面谈。每一位新来的“三星”人经过培训后,都会牢牢地树立起“我就是三星、三星就是我”的信念。李秉哲训练新职工有一绝招,即在训练结束前,交给学员每人两件三星产品,用汽车把他们送到乡下,让他们分头推销,把货卖掉了才能回来,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推销能力以及适应生活能力。
李秉哲自己在平时就非常勤奋地博览群书,同时他也强迫属下养成读书的习惯。他常将买来的书作为员工的指定读物,事后检查学习效果,若感到不满意,哪怕是总经理级的,他也会严加训斥。
在商战中,许多时候都必须“巧借”:经商者自己若资金不足,就要想方设法借用他人的金钱;缺乏设备物资,就千方百计借用别人的物资;自己的信息不灵通,就要借用竞争对手的情报;技术力量不足,就要把目光瞄向对手;自己的知识不定,就要借他人的智慧。总之,借他人之力,成自己之功,是现代老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