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城地处苦寒之地,居民生活困顿,多有衣衫褴褛之人沿街乞讨。客栈之上李久雨一边嫌弃的嚼着梨片拌蒸果子狸,一边大言不惭的叹息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气得对面的唐雨直翻眼睛。
越是贫瘠的地方越是有两样东西最容易盛行,那便是宗教和迷信。生活的艰苦和绝望使得人们更加疯狂渴求死后或者来世能够享受安逸荣华,白江城中人便是如此。今日是二月十五,初更将过,大街上便到处可见有三五一堆的人以额触地,对月焚香祷告。这些人都是以香灰抹额,白巾蒙面,面上上黑下白这是典型的古泉教教众的装束打扮。
古泉教又叫神泉教,当年因犯色戒,挂单道士李牧川被元香观赶出观门。李牧川一路向南行至照狼山,在照狼山布道传业,山民感其功德,自发在山中为其修建道观。不料刚挖开数块山石,就发现有白玉青砖的井沿出现,沿上有字,写的是昔日神武大帝怜悯苍生黎民多疾苦病痛,造圣泉于此。饮此泉者德浅者健康长寿,德高者白日升仙。后大帝发现人间多恶孽,百姓塞心智,人们只知贪图饮泉却不知供奉,遂愤而埋泉离去。
再挖数尺下去,井中有甘泉喷涌而出。山民们饮泉水后均有飘飘欲仙之感,李牧川饮泉水后更是当众飞升。泉水半日后干涸,只余井口尚存,山民皆言李牧川德行圆满感动大帝,大帝才令圣泉再世。如若天下苍生皆能诚心供奉神武大帝,圣泉将重新喷涌不息。山民便在此建圣泉观,立神武大帝像,李牧川自封为敕天仙兆李天师,古泉教也因此得名。
古泉教散播极快,十几年间信众已过十万。中原近半的乡村和城镇都建有古泉教的道观,就连朝中和军中也已出现古泉教活动的痕迹,武林各大门派古泉教也有渗透。古泉教的教义也发展成为只要教众诚心信奉,只需每日子时饮自家净水,便可祛病除邪涤清恶孽。待教众在教中功业积满,便可依昭示前往照狼山,圣泉复涌,饮圣泉水便可升仙。
朝廷和各大门派自然不会任由其发展,京城府衙已经开始管控道观,都江府也已受命暗中调查古泉教行为。武林盟主游贰仙发函各大门派,明言要约束弟子与古泉教往来。古泉教与别教不同,古泉教只夜间活动,由于盛世之中并不好施行宵禁,所以迄今为止各种打压动作都见效甚微。
宗教的最神奇之处在于,几乎所有宗教都宣称不贪图钱财,劝人摒弃虚荣,却各个又把自己的道观庙宇修建的气势恢宏,金碧辉煌。都宣称众生平等,实际上却实职虚职一堆,位阶明显,等级森严。这不,李久雨只是因为给白江城的古泉教教坛捐赠了纹银五十两,现在的身份已经是左护法曹岩下面的灰衣金刚了,还光明正大的跟着曹岩进了白江府。而普通的教众就是不眠不休的供奉祈祷几十年估计也还是教众而已。
接待古泉教的是白江府的老夫人,一年半前,白江府二公子王浚迎娶蜀中唐雨。新郎官王浚进士及第,本来可以赴职江南,锦绣前程,只因父亲不允远游,才身在白江。新娘子唐雨是唐家老太唐汝秋最疼爱的长孙女,其兄唐风据传又是唐家已经内定的下任掌门。所以这桩婚事两家都极为重视,排场极大。本来是皆大欢喜的良缘,谁知新婚之夜,新娘唐雨因贪恋旧时私情,杀害新婚丈夫后逃窜。本来好端端一场喜庆的婚礼,最后却变成了阂在白江府中人心里的一个梗塞和梦魇。老爷王建德自此一病不起,药石无用,恐已时日无多。
老夫人接待古泉教一行的目的,一是希望古泉教能做场法事,为病重的老爷荡秽辟邪,祈福延寿;二是寄望于古泉教的圣水能起死回生,救回老爷的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