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4600000037

第37章

态度是有的,它写在河北的大地上。高扬并不一般地反对开会传达,他只知道目前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开会表态。“十二大”文件已在报上公布,关于传达学习,中央已有要求,他在会议闭幕的当天即召集本省代表做了布置。可是“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在河北怎样实现?河北工农业“翻番”的路子在哪里?他必须迈开双脚,到河北的大地上去寻找。“十二大”之前,省农委曾建议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这样的会议,如果不是闹派性的耽搁,是早该开的。但是髙扬发现关于会议的设想重心不明,路数不清。与其急急忙忙开一个不深不透的会,莫如晚一些,待准备充分之后,开一个卓有实效的会。于是“十二大”一结束,在返回石家庄的途中,他就沿路对易县、保定、定县进行了调查。之后又由石家庄南行,一头扎进了太行山。河北省有五个地区二十四个县处在太行山的怀抱里;主要发源于太行山的海河水系横贯河北大地,左右着全省农业的命运。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四月视察河北时曾铲预。:太行山的面貌不改变,河北要翻身是困难的。事涡於无啃下这一砣。

太行山,母亲般的山。在抗口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她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人民的军队。“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从这里走出多少优秀儿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高扬受党的派遣,由山西进入太行山,在穷苦取民中间建立党的组织和抗日政府、抗日武装,先后祖任过****河北省邢台县第一任********、冀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晋冀豫特委宣传部长,与太行人民甘苦与共,度过了整个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一九八二年六月,他到河北上任的第二天,一位老同志去看他时,他说:“快四十年了,走过多少地方,还是常常想到这儿……”现在,高扬象三十七年前告别太行打回东北老家去一样,重又踏上了这片热土……

十月七日,当髙扬一行十人乘坐的奶油色“面包车”驶出石家庄的那一刻,太行腹地簸箕楼峰脚下的槐疙瘩村上,六十七岁的李占林老汉正在家里手忙脚乱。女儿李绪书刚才风风火火跑进门,说:“爹,省里高书记到赞皇来了!县里让我来接你哩!”

“他可是真来了?”前两个月,从省里回来的人捎信儿说,高书记有空要来“老家”着,可他说来就能来吗?李占林口里问着,手早不知做什么了,找衣服,找帽子,没扣上扣子就跟女儿上车了。

赞皇县委的干部们都在招待所门前等着。人们问他,“老李,你还能认出高扬同志不?”

“能……咋不能!“虽是这么说,心里可没底儿。四〇年前后,槐疙瘩是冀西地委的驻地,他是村长,又是党员,他的家便成了地委和八路军的公寓”,高扬和许多同志都在他家住过。四十年了,谁知还能不能认识呢?

下午四点钟,“面包车”到了。车门一开,一位身着灰色制服,蓄着雪白寸发,戴白边眼镜的老人探出身来。李占林不由叫了一声:“就是他!……”说着蹒蹒跚跚地奔过去,拉住高扬的双手,问:“老高,你还认得我不?”高扬热烈地摇着李占林的双手,笑道:“我还能不认识你呀!”

“你可老了……”

“是呀,都老了。”两位老人四只手握在一起,走进会议室,坐下来了,还不忍松开……

这天,除了和赞皇县委的同志谈工作以外,高扬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交给了李占林。老兄弟俩饭桌上边吃边说,吃过饭边走边说,晚上高扬听完县里的汇报,已经九点多了,李占林忍不住又去了。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两位老人还健在吗?”那是两位亲同父母的老人,当时有的年轻同志干脆在这儿认了干娘。“都没了。”

“几个孩子?住的是老屋还是新屋?日子过得怎么样?”

“你不用结记,都比皁年强了。”

“那棵黑枣树还在吗?”

“五八年砍了……你还记得哩?”

“啊……”高扬遗憾地说,“那棵树的枣没核儿。”它立在李占林家几亩薄地的中央,高扬闲时常在那里帮着干活儿。那年月,家有一棵枣树是能救命的呀,换盐吃,换布穿,没粮时,抓俩枣儿也能顶顿饭。

李占林越说越亲,恨不能把几十年的事儿都倒腾一遍。高扬问他以后都做了什么工作,什么时候退休的,一提这话,老汉眼圈红了。“****”前他在县里当过畜牧局长、区委书记,七〇年在干校,人家一句话就打发他回来了。临走那天,连个送的人也没有,离家几十里路呢!他夹着铺盖在路边发愁,幸亏有个熟人帮他拦了一辆山西拉煤的卡车,捎了他一段,这才摸黑赶到家。说着,老汉落泪了。

一旁,女儿李绪书忙制止说;“爹,别说这了!”高扬说:“让他说吧。说出来也好消消火,心里痛快点儿。这些年,老干部都受了不少委屈。”

该说的说了,该问的问了,第二天高扬进山去调查,还要亲眼看一看槐疙瘩,不然他心里总不踏实,仿佛他在那里失落了什么。

已是深秋时节,太行山敞开了丰饶的胸膛,慷慨地把财I富赐给自己辛勤的儿女。地里的庄稼大半已经收割,路边的柿子也变黄了,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喜色。毕竟是变了。山沟里有了水库和电站,过去有马也只能牵着走的傍山栈道,如今通了汽车。曾经牺牲了我们几十名战士的长沙村,就在路坡下,如果不是李绪书指点,他已认不出来了……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希望多看到一些当年的痕迹,以便唤起那深沉的记忆;又希望一切都变得认不出来……奋斗了几十年,为的不就是这个变化吗?

望着山坡的杂树,他问李绪书:“你说说什么树的叶子能吃?”

高扬住槐疙瘩的时候,李绪书不过四、五岁。那时候地委和八路军干部们每天只有十二小两粮食,还要节余四两救济群众,即便这样,高扬每次从食堂领回的那一份儿,还要分给孩子们一些。如今留在李绪书记忆里的,只有“当当当,吃包包”这句童谣了,因为只要挂在树上的炮弹皮一敲响,她就有菜包包吃。这种亲如一家的感情,如今又被唤醒了,因此她已没有生分的感觉。她调皮地反问高扬:“你说什么树叶能吃?”

高扬数点着:“杏叶能吃,杨叶能吃……”李绪书接口说:“柳叶、柿叶也能吃。”高扬说:“柿叶可涩呀!”李绪书说:“是涩,可六〇年也吃了。”高扬没言语。六〇年,他知道。那时他下放在贵州,和老百姓过的是一样的日子。他不想让后辈人都记得这件事,只愿老同志不要忘了那段教训。

他的目光在山坡上寻找着什么。“怎么看不见羊群啊……”他说。想必当年他是经常看见的,那里有送鸡毛信的孩子,有“王二小放牛郎”。

“**********把羊群都砍,了。”李绪书说。高扬对这一类的回答似乎不大甘心。他仍在寻找。汽车转过一个弯儿,他忽然兴奋地指着前面:“看,我看见羊群了!”李绪书看了看,对他说:“伯伯,你看花眼了,那哪儿是羊群呀,那是禁坡一一封山育林,在石头上刷的白灰。”

“哦……”历史真是太无情了。

槐疙瘩到了。他们下了车,踩着杂木棒子搭成的小桥,过了乱石滚滚的槐河。乡亲们从一家一户跑出来,髙扬亲亲热热地和他们握手,打招呼,好象“反扫荡”之后又回村时一样。仔细一打量,已经没有几个认识的人了。如今五十几岁的老汉,当年也不过是儿童团里的角色。拥挤在狭小山洼里的大部分还是老房子。顺着七高八低的小巷,他还能找到李占林的家。他住的那间只有三根椽子宽的小南屋去年已经拆了,其它三面的老房子还在。他抚摸着墙上的石头,在狭小的院子里端详了许久,“变化不大呀……”他说。

周围的几座山,旮旮旯旯他都去过。当年山上的树就不多,如今更少了。“还是穷啊。”坐在门前的蒲墩上,他对社队的干部们说,“这么大的山场,总要发展点什么。种点酸枣总可以吧?干不了别的,用+闹个擀面杖、梳头栊子也好啊!”

许多人都有旅游的经历。作为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我们可能会为雄险奇绝的山峰所倾倒;可能面对青碑古庙发一番思古幽情;可能被山区的变化引出一腔感叹,或者对山沟的落后和贫困发一通牢骚;此外,也可以利用山里人的闭塞和诚实,攫取一点廉份的山珍。之后,就可以扬长而去了。我们只是普通公民。可是,假如你是这一方土地的“衣食父母”,你是对这一忉负有责任的人呢?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面包车”继续南行。走到赞皇与临缚县交界的地方,隔一架大山,那边就是著名的八路军后方基地蝎子沟了。当年,那里有我们的军械所、被服厂、医院,地委也在那儿住过。那是被许多革命者视为“家”的地方。“能过去吗?”高扬问。

“还没通公路呢。”前来迎接的邢台地委的同志答道。“通电了没有?”

“也没有。”

闭塞,在敌强我弱的游击战争年代,曾经是我们赖以坚持和发展的条件;今天看来却是那样难以忍受。在车上,人们讲了这样几件事:蝎子沟的农民卖一口猪,要八个人抬着,走一天才能送到公社。孩子上学要走十八里路。公社的干部去蹲点,采取抓阄的办法,不然谁都不肯去,因此那里的老百姓很少见到生人。一九八一年地委新来的书记对县里的同志说,他要到蝎子沟去看看老百姓。蝎子沟的人们听到信儿,就整天盼。一天,果然来了个穿制服、提皮包的人,全村人象过节似的,好酒好菜招待,干部整天不离左右。过了两三天,总不见这人做指示,光打昕皮毛行市。问他:你是不是地委书记?他说:“我是进山来买皮子的……”

这是个笑话,却谁也笑不出来。“解放三十多年了,老百姓还过这样的日子怎么行!”高扬有些激愤。他对邢台地委的两位同志说:“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去一趟,别让他们再失望了!公路、电,要限期解决!那里有两千多口人,也该有个学校、卫生所、商业点……”

(这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九、三十两天,地委副书记张玉美冒着寒风,翻山越岭进了蝎子沟。跟群众说起高扬同志的那些话,不少人都落泪了。第二年九月,蝎子沟通了公路,安上了电灯,学校、卫生所等也陆续建起来了。老百姓说:过了四十年,高政委没忘了我们,给我们办了几件好事。)

高扬来到当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涉县。它曾是太行儿女深情敬仰的地方,刘伯承、******同志带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五年之久,朱德、彭德怀、刘少奇等老革命家也先后到过这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就牺牲在涉县与山西交界的十字岭上。

高扬的日程本来很紧,原计划在涉县停留半天。来到之后,他走不动了。“这里还有相当多的农民口粮不够,不得不吃糠;有七十个大队,将近五万人口居住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县里征集党史资料,邀请了一些从涉县出去的老同志回来座谈,他们问老房东有什么困难,老房东说:“没水吃……”老同志都掉泪了。

听了县委的汇报,高扬很不平静,他在汇报会上说:“省里王铮同志来过,说这里吃槺的现象很厉害。老同志谁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儿……可是咱们不能得出这么个印象:涉县穷,是因为老天爷不照应。能不能有这么个答案:这里所以吃槺,除了天灾之外,还有点人祸?照过去的做法,大平原、高产地区也照样穷,叫高产穷队。所以说把责任完全推给老天爷也冤枉。怨谁呢?怨我们,怨我们上面领导!”

下午,晚上,第二天上午,他帮助县里的干部详尽地研究了他们的发展规划,帮助他们认识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寻找新的生产门路,话题涉及到工、商、农、林、牧、副各业,他的插话,仅县委追记整理出来的就有七千多字。

第二天下午,他到赤岸村看了一二九师师部旧址。当年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墙上一份保存完好的干部名册上,写有太行军区第一分区政委高扬的名字。看过之后,他没在县城落脚,就驱车直接赶往下一个地方了。他的脚步很急。一个在共产党的名册上写着名字,而又受命对这片土地负责的人,他必须时刻准备回答那名册上生者和死者的询问:老百姓还吃糠吗?

不错,在这片土地上,巳经没有了战争和阶级剥削、阶级压迫,比照四十年前,的确变好了,变富了;可还是穷呵。我们本来应该而且可以搞得更好些。在全国性的十年****之外,河北又经历了五年的曲折和延误,党的三中全会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生产责任制在许多地方刚刚开始试行。一路上,他看见几乎每一道山坡都刻着历史的教训,残留着“左”的指导思想的痕迹;他也看见了被人的僵化和狭隘所掩盖的大自然的潜力。造物主原来在每一块土地上都安排了各自的“优势”,给每一条山沟都预留了发展的门路,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去开发。站在这里谈论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你将不再觉得“翻两番”只是印茌纸上的字眼,而是古老地壳下岩浆奔突的声音,是江河和林涛的呼唤。你将产生一种奋斗甚至献身的冲动。

“我下来调查,就象牛吃草一样"尽量多吃,回去后再慢慢反刍、咀嚼。”当着地、县领导同志劝德安排一些休息时,高扬这样说,“你们知进,作为第一书记,我下来一趟也不容易。咱们不要搞外交辞?,不搞那些千篇一律的虚言俗套,实打实地来。”

同类推荐
  • 青春韵语--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

    青春韵语--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

    本书为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写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意,写出了人生百态,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悟等。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优美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的心理,体会作者的感受。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 明诗三百首

    明诗三百首

    《明诗三百首》以鸟瞰式的介绍为主,略重“以诗读史”,没有一味着眼于名篇而落于窠臼。《明诗三百首》选诗三百余首,入选诗人以卒于1644年前者为限。金性尧先生以其深厚学养,秉持严谨之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言简而意深的注释,读者可从中一识明诗之风貌与精华。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伊洛纳之被召唤者

    伊洛纳之被召唤者

    小传:天生就孤独一人,某一日,被世界召唤而来。性格直爽热血,隐藏有其他的人格。容易被骗。
  • 有仙出没

    有仙出没

    有生灵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大义与私仇的纠结,就有忠诚与背叛的交织。江湖之中,有寿命短暂的凡人在抗争,有寿命无穷的仙在妥协
  • 恰如几许年华殇

    恰如几许年华殇

    有人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可是一但付出了爱,还会在乎对错吗?时光的检验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并不怕错,而是怕错过。若时光流回那年,遇见你的最美年华。青春路上,对错无悔。
  • 冥君你奶奶的

    冥君你奶奶的

    冥王?!冥王就了不起吗?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就想非礼吗?喂,你聋了吗,我叫你停住爪子!哇哇哇,你的爪子往哪摸,那地方不能随便碰的!啊啊啊,你到底想干嘛,我不是你的女人,请你自重!哦迈高,看来今天是躲不过去了,这是你逼我出绝招的,于是,阴险的一脚撩阴腿……
  • 查杀狼人

    查杀狼人

    这是一场人族与狼族的终极对战。人族阵营包括:预言家、女巫、守卫、猎人、骑士、白痴……还有最重要的群体——村民。狼族阵营包括:狼王、恶魔、白狼、黑狼、梦魇……当然也少不了最闪亮的普通狼人。明月,清泉家族的公主,肩负着家族的使命,立誓成为好人阵营的守护者,与邪恶狼人抗争到底。人与狼的边界是否那么清晰?是否人族就代表善良?狼族就意味着邪恶?在每一次的天明之后,会上演什么样的博弈?在每一次的天黑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天黑请闭眼......作品书友群:956932286
  • 至尊重生都市游

    至尊重生都市游

    渡花变之劫失败,需要九次重生,才能彻底抹掉自己原来的痕迹。修为达到化神之际,必须要融入凡世,开启一场独有的化凡之旅。
  • 此时一位修仙大佬路过

    此时一位修仙大佬路过

    当其他小说主角都忙着修炼时,我们的主角正在和作者开发智力“叫地主”“抢地主”“我去,腻儿的牌打得也忒好了点吧”当其他主角都在为系统忙前忙后时,我们的主角从来不把系统放在眼里。”叮,系统任务发布.......“”一边凉快去,吵着我打游戏了“”叮,系统商城开......“”滚开,老子是个莫得感情的宅男,从不逛商场“当其他主角在为修罗场而烦恼时,我们的主角.......也在烦恼。(场面太血腥,不宜描写)当所有主角在为参加主神游戏而惊恐时,我们的主角.........“所有参加主神游戏的玩家听着,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不要想着求助,你们的主神现在是我的婢女,正在帮我暖床。现在起,立刻集合跟我打架,要是输了,男的拉出去杀了,女的留下嘿嘿嘿......)这就是一本主角无敌的二次元穿越文,至于标题嘛.....那个改过了(抠鼻),硬要说的话,主角的主要能力就是修仙界的能力。最后郑重警告,作者是新手,如有不适者,请立刻弃书。否则概不负责。(反正你骂你的,伤的是你的肝,不是我的,略略略)
  • 承语年代

    承语年代

    在我57年的生活里,经历了许许多多事,阅人各色。每每想来,心潮澎湃。过往精力都放在工作·孩子·和生活琐碎事情里,现在有时间坐下来整理自己,想把它们翻出来晒晒。对自己和家人,对历史,对朋友们都是个交待。年轻时,也想写,但是,感觉没有头绪,经过几年的思考,觉得可以写了·说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和10年代······。我感到生命赋予生命个体很多色彩。经历就像小雨,看得到·感觉得到。他们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我不希望人们总想着经历,但是,没有经历不行。
  • 千影梦

    千影梦

    她,只想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可是天灾人祸,病痛凶煞,早已不能掌控;她,只想安安稳稳伴他身侧,可是家国情仇,恩恩怨怨,早已成为宿命;她,只想默默无闻远离尘世,可是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早已注定一劫。
  • 闪婚总裁:甜妻要出逃

    闪婚总裁:甜妻要出逃

    订婚宴会上,她被闺蜜摆了一道,成为众人笑柄。就在她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时候,谁曾想拉的一根稻草竟然是人见人怂的RS冷血总裁。不过她也不是表面上那种与世无争,任人揉捏的小白花,就看看谁更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