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有学者曾指出:“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铄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状的主流。”目前,小学德育实践中确实存在德育“客体化”现象。如以“服从”、“听话”为培养目的,以灌输、强制和说教作为主要方法,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宣讲,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学生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一定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德育过程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在学教式的德育中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自我内化的时间和空间。因此,研究与探讨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小学生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达到提高儿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德育走进社会,发挥社会生活的教育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就目前我校德育现状分析来看,措施较多,却收效甚微。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活动中以管代教的倾向比较严重,因方法单调,措施不得力,使学生不能将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品质。言行脱节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第二,学校强迫式的说教使学生尚处于“服从”的道德发展水平上,他们缺乏自觉行为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三,学校教育与社会脱离使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严重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第四,学生的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准确地分辨是非善恶,不善于坚持正义,不善于同不道德现象作斗争。针对以上原因,我校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郭元祥的指导下,结合“新生活教育”总课题实验,探索“生活德育”的有效模式。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实践认识论认为,人的体力、智力,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和统一的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能力、志趣精神、道德审美情趣等获得全面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2.陶行知在实施德育时,极力倡导“学生自治”。他指出:“德育注重自治。”他在《学生自治问题研究》中,对学生自治的意义和作用,学生自治与学校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而独到的论述。他认为,学生自治就是学生练习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就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并在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其自信心、责任感和自控力。他的这一理论与我校的“生活德育”思想一致。因此,我们以他的这一思想指导我校“生活德育”的“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探讨。
3.陶行知在“社会即学校”的原理中提出不是把学生关进学校的鸟笼里,而是把校内的教育与社会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倘若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基础,我校把校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我校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校外十大基地活动。
(三)实验的假设和实验内容
1.理论假设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实践认识论,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小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需要,通过发挥学生个体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德育变成儿童的生活本身。把儿童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2.实验内容
(1)剖析当前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探索生活德育模式。
生活德育是一种内省德育。它需要发挥学习生活、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德育作用。
①把德育作为儿童道德生活的需要,通过儿童的学习生活、个体生活、社会生活进行德育,改革说教式的德育,通过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进行德育,把德育变成儿童的生活本身。
②通过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德育,发挥社会生活的教育作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建立“生活德育”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将“生活德育”实验总目标分解为如下三套培养目标系列。(具体措施参照“生活德育”子课题方案)
(4)树立正确的“生活德育”工作理念,加强全员教师德育意识。
(四)实验原则
1.序列化原则。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认识水准和接受能力亦不同,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采取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内容。实验过程和实验目标遵循序列化原则。
2.实验性原则。社会、家庭与学校均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如果不重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学校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把校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探索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创造性原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和创造。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改变旧的育人观念,探索“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
(五)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
1.本实验的自变量
(1)转变儿童教育生活观。改变说教式与封闭式的德育教育,赋予小学生教育过程完满的精神生活,让德育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
(2)构建“生活德育”模式。
2.实验的因变量
本实验的因变量即实验内容中所要达到的小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
3.实验对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定为一(5)班、二(2)班、三(2)班、四(1)班、五(2)班、六(2)班,同年级其他班均为平行对比班。
(六)实验步骤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0年9月—2001年1月)。准备阶段,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培训,启动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2001年3月—2005年7月)。实验阶段,开展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学生个体生活德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及学生社会生活德育。撰写实验札记、个案分析等。
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6年9月)。第一阶段实验研究报告、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