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春晓》的教学构思
《春晓》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中描写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和美好事物的喜爱。这首小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韵味无穷。
全诗只有四句: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出作者对明媚朝阳的喜爱;次句写景,写悦耳的鸟声(即春声),同时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转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即那淫淫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整首诗言浅意浓,富有情趣。针对这些特点,我对本诗教学作了如下尝试。
(一)从“图”中自悟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中有小鸟在树枝上跳跃,桃花开了,小草绿了,地上飘落着美丽的花瓣。授课伊始,我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找出与图中景物相应的诗句,图文结合,整体领悟诗意。学生不难说出与图中写“鸟”相对应的诗句是——“处处闻啼鸟”,与“落花”相对应的诗句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使学生初步悟出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雨后春天的图画。
(二)从“字”中会意
诗中需重点理解六个字的意思,即“晓”、“眠”、“觉”、“闻”、“啼”、“知”。其中“晓”、“闻”、“啼”、“眠”教师只需根据字形的构造特点稍作点拨,学生即能知道:“晓”(日)与太阳有关,即“天亮”;“闻”(耳)与耳朵有关,即“听”;“啼鸟”(口)与鸟嘴有关,即“鸟叫”;“眠”(目)与眼睛有关,即“睡觉”。而“觉”、“知”与现代汉语同意,“觉”即“感觉、知觉”,“知”即“知道”,让学生查字典即可解决。重点字词理解后,学生反复吟诵,想象体会,便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三)从“摹拟”中鉴赏
一首好的古诗作品,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学生理解诗意之后,我尝试让学生从“摹拟”中鉴赏这一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安排这一教学过程的:
1.教师激情,创设氛围。
表演之前,我对学生说:“你们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再问:“那满树的花儿风吹雨打,纷纷凋落,你们的心情怎样?”有的说难过,有的说伤心。我接着说:“把诗歌的内容和你们的感情表演出来,你们愿意吗?”“愿意!”同学们响亮地回答。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自创动作,摹拟表演。
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以后,便分小组活动,你朗诵诗歌我表演,我摹拟声音你倾听。每一个学生都格外投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下面是两名学生上台表演的情形:
甲:春眠不觉晓。
乙:双手合十在脸旁作深睡眠状。
甲:处处闻啼鸟。
乙:睁开双眼,右手一处一处欣赏性指点着,口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时全班呼应,“鸟”声此起彼伏,那婉转动听的“鸟”叫声让人感觉到春天的勃勃生机,眼前立刻浮现出鸟儿在枝头欢快啁啾的动人画面。)
甲:夜来风雨声。
乙:闭上眼睛作回忆状,口中摹拟风雨的声音“嘀嗒”、“嘀嗒”“呜——”、“呜——”。(这时全班再次呼应,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风雨交织的声音。)
甲:(语调低沉,缓慢地朗诵)花落知多少。
乙:慢慢向前走动,眼睛在地面上移动,时而蹲下拾起一片“花瓣”摇头叹息。(同学们又附和起来,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说:“唉,多美的花呀,真可惜!”……)
这样摹拟设计把诗中的美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那惜春、爱春之情油然而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不仅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实践证明,从“图”中自悟—从“字”中会意—从“摹拟”中鉴赏这一古诗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审美情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文在《新生活教育》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