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随着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客观上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增强个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以适应激荡的时代与生活。而在这方面,人们的心理准备往往滞后于一泻千里的时代大潮。人们发现,现今社会上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迷惘、无奈与退缩情绪,社会适应与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表现为遭遇挑战、风险与挫折时心灰意冷者有之,裹足不前者有之,厌世轻生者有之。还有的心胸狭窄,自我中心,行为偏执,人格异常。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由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呢?笔者通过调查、座谈,结合我校及部分兄弟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阐述。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校心理健康研究小组设计的《小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的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36%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11%。突出表现在小学生适应性不强(如经不起磨难,抗挫折能力差,受不得委屈),主动性发展不够,稳定性不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究竟占多大的比例,目前还处于见仁见智阶段。2000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在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中学生存在各种程度不同的不良心理反应。今天,“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堪忧”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以上情况说明中小学生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思维贫乏,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表现出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等问题行为。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学校教育的问题,也存在着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既有学生自身的个性缺陷,更有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想文化激烈的冲突,社会环境消极因素产生作用的结果。
1.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
(1)基础教育仍然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具体措施不能落到实处。学校以质检统考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好坏的重要标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则把统考检测的分数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重要依据。社会、家庭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他的分数,使学校被迫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智育是学校的硬指标,在对学校评价时占50%以上,而德育却是“软”指标,只占20%。正是质检、统考,使学校及教师把学生的分数看作是关系自身命运的根本,这就必然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掩盖了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真实情况,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必然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一定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德育过程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说教式的德育中学生处于被动、盲从受压抑的境地,抑制了学生身心自由健康的发展。
(2)学校德育教学仍受传统思想束缚。教育方法重灌输,轻启发;重理性说服,轻情感熏陶;重统一要求,轻自主选择;重外在行为训导,轻内心的心理辅导;重管理他律,轻自主、自律;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发展。
2.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但从现代家庭来看,有相当部分家庭教育与素质教学要求相悖,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
(1)期望过高的家长。调查结果显示,90.83%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其中,越是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这种期望越是明显,为了使这种期望不致落空,35.7%的家长为孩子请过家庭教师,66.05%的家长让孩子参加过特长班的学习,64.67%的家长曾额外为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还有绝大部分家长心存一种可怕的补偿心理——自己童年失去的梦,要从自己唯一的孩子身上找回来,自己少年时代没有得到的(如学钢琴、上大学、成名作家……)一定要让孩子得到。因而,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残酷地扼杀和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孩子失去自我,从而变得被动压抑,甚至丧失生活的兴趣。
(2)没有责任感的家长。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新旧文化剧烈的冲突,学生所处的家庭结构简单和不全的增多,由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带养孩子的数量增加。今年4月份,我在四年级6个班中进行了调查统计:390名学生中有108名学生父母离异,比例近30%。调查证实大多数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都不管,交给爷爷、奶奶管,造成这些学生品德、学习、行为的退步,以致出现心理变化而辍学、出走,甚至堕落的现象。
(3)溺爱偏管的家长。调查结果显示,59.18%的家长在养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在100元以下的仅占10%,其中每月超过200元的占78%。孩子每月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极少,18.72%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80%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68%的学生需要家长在上下学时接送;7.81%的家长经常帮助孩子在学校打扫教室卫生。他们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得近乎奢侈,对孩子的学习十分看重,甚至可以节衣缩食,舍得投资,而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人格发展方面的教育却像吝啬鬼一文也不愿意花。导致孩子文化成绩优异、道德品质低劣。“自我为中心”,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住半点挫折和困难的挑战。
(4)无可奈何的家长。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下岗工人越来越多,部分家庭因为生活所迫,东奔西忙,外出打工,有心而无力照顾孩子,只好托给别人。我在三年级进行调查统计,400名学生中有148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比例近40%,孩子因父爱、母爱的减少,发生心理变化,有的变得冷淡孤僻,影响其健康成长。还有部分家长本身素质偏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力不从心。调查显示47%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3.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
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问题,社会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
(1)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游戏机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对娱乐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互联网技术尚未能完全杜绝有害信息,一些歌舞厅、游戏厅、酒吧还违规违法进行着一些赌博和淫秽的活动。
(2)社会各种出版物和音响制品对色情凶杀和暴力的过分渲染,低级庸俗商业广告和街头文化,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活动,法轮功之类的歪理邪说,以及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3)学生健康的娱乐场所有限。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的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变成了收费的场所,或转租为商品的展销场地,未能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娱乐空间受到限制,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4.学生自身的个性缺陷,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面对学习竞争与社会变革,一些学生首先在思想上打败仗,他们缺乏自信与向上的勇气,行为上畏首畏尾,这使得他们常常面临“不幸”,使之“心病”逐渐累积与沉淀,导致他们行为怪异,个性走向极端。
(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研究和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进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理性认识。可通过心理辅导课的系统辅导,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正确审视个人与社会、他人与自己,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及其他活动形式,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的提高。
2.开辟“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谈心屋”、“和你说句心理话”等,帮助学生及时预防、排除心理障碍或疾病。
3.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传统教育由于渠道单一,学校教育效果容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大合唱”,乃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
(1)正确引导家庭教育,成立家庭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传授家教方法,交流家教经验,提高家教水平,努力使家长做到:①对子女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②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情理结合,避免空洞说教。③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对子女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严格而不苛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理解、奋进等心理品质。
(2)组织社会协同教育。通过建设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专题讨论等措施,让学生走进社会,增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青少年走上社会后产生强烈的心理震荡。
(3)利用社会力量,创办青少年活动基地,引导孩子们参加兴趣活动,培养孩子们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
4.加强德育主环节中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育人的一个中心环节。我校自开展“生活德育”实验以来,学校实行班级自主化管理原则,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中人人都是干部,分管内容一月调换一次,在组内形成“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局面。每周确定一天为“无班主任日”,实行“日班长制”等。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使班上出现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的态势,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及交往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5.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有驾驭课堂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气氛。二要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投入,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三要改革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学校应当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的隐私给予保密,不要动不动就排名次,张榜公布,使成绩好、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自命不凡,孤傲离群,使成绩差心理素质也差的学生脸上无光,心理受挫。
6.开展挫折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家庭的溺爱或“保护”,一些青少年学生心理脆弱,经受不住失败或挫折的考验。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正因为在儿童身上不常发现意志的恒常性,因此,对儿童必须做许多的训练工作。”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锻炼逐步进行。为使孩子将来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从不断变化的社会交际出发,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高于孩子心理承受力的难题,让他们经受磨练,使其把所学的对付困难和挫折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要我们循序渐进,训练得法,孩子们一定能够接受挫折和困难的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总之,对每个教育者而言,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培养跨世纪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需要,我们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其不仅成为智能上的巨人,也是心灵上的强者。
(此文获国家级论文评选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