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我想,教育的一个最单纯目标,是让孩子幸福。不管他是对是错,是优是劣,都有幸福的权利。他是一个孩子,喜欢听生动活泼的道理;他是一个孩子,不经意地犯错误,是很自然的事情——孩子原本就是拿来爱和原谅的。我通常这样做:
1.给他一个肯定。
给孩子讲道理之前,我会给他们一个统一称呼:“亲爱的”,也不厌其烦地对他们中的每一个说:“我喜欢你哦!”当然,我会列举喜欢他的种种事实,比如,为了不打扰他学习,我曾轻轻从他身边走过;我爱看她自己和自己玩的天使模样;我欣赏他奔跑时的青春风采;我记得他穿过长长的甬道,把一张小纸片投进垃圾桶;我为他今天没有迟到感到高兴;我听说他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在课堂上说小话……
往往是这样的:受到肯定的孩子,脸上绽着笑靥,生机勃勃地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而我,可以省出一些苦口婆心地说教、雷霆万钧地批评的时间,把课备得再精致一些。
2.给他一份感谢。
我对所有的孩子心存感谢。品学兼优的,我感谢他们让我自豪;经常犯错误的,我感谢他们让我把教育变得更加冷静理性。
有两个孩子,为小事在教室里大打出手,同学拉都拉不开,班长风风火火把我叫了来。二人见我,立即放手。我笑:“呵呵,多少人拉都拉不开的恶战,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制止。我感谢你们哦!”两个孩子都惭愧地低下头。当天,他们主动向同学们道歉,向对方道歉。更重要的,他们没有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
3.给他一份开心。
一直以为,幽默会把批评变得美丽,会让师生的心与心靠得更近。
有一个初三的孩子,总是很马虎,常犯一些很低级的文字错误,比如,他把“公主”写成“主公”,把“进入梦乡”写成“进步梦乡”。我把他叫过来,悄悄说:“你看,‘公主’写成‘主公’,就连性别都变了……”孩子红着脸笑起来。我又说:“你是多么渴望进步啊,连去梦乡都想着呢!”孩子笑得更开心了:“老师,我改,现在就改,马上就改,立即就改……”——一不留神,他也学会了幽默。
4.给他一个希望。
把希望种植在孩子的心里,是一件很美的事。
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早晨,我走到那个考试从来都不及格的孩子身旁,拿起他脏兮兮的文具袋,对他说:“这次你一定能考及格。到时候我给你洗文具袋作为奖励!”——结果是,这个心花怒放的孩子,考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他唱着歌儿自己洗干净了文具袋;他的做教师的爸爸妈妈多次打电话与我“沟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