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师?《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名师”有名的教师或师傅。”我认为,名师,不仅要有“名气”,更要有“名堂”,那么,中小学名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弄出名堂呢?以下我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名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有教育的前瞻性。名师,是走在时代教育最前沿的人,这样的人,要有“顺风耳”,随时随地聆听并且奏响教育改革的最强音,砥砺思想,打造精深的专业知识,以此安身立命;名师要有“千里眼”,让自己的目光越过学生的现在,瞭望到将来,直到无穷远。作为中小学教师,教一届学生的时间是三年或者六年,可是,名师要做的是,不仅对孩子的三年和六年负责,而且要对他们今后的30年、60年负责,名师对教育的探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技能和方法的改变,而是如何秉持理想和信念。
二、名师要有对事业的痴心热爱,就如同祝英台对梁山伯的爱情,从一而终,心无旁骛,锻造和谐完整的教育生命,在教育的辽阔疆域里遨游、驰骋,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胆识和气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眼界和胸襟,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和情怀,也要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愉悦和轻松,“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惬意和安恬。全心全意,痴心不改,献了青春献热血,不求金钱或物质的回报,但寻等值的精神愉悦。
三、名师要有科学的学生发展观。有这样一个冷笑话——老师批评学生说:“我以前读书时,功课都很好,不像你这样顽皮。”学生回应说:“可能是——您的老师比我的老师好。”现如今,看一个名师的素质,不是看他培养了多少高分学生,而是要看他能不能把自己当孩子,把孩子当老师,能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不能敬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名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培养孩子的创新力,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学生内心充满光明与喜悦、人格变得挺拔与伟岸。这样的名师,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馨,会有“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欣慰。
四、要有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在篮球界,有人称赞科比是乔丹第二,科比则说:“我是科比第一,不是乔丹第二;我是科比,不是乔丹。”同样的,在教育界,我们学魏书生,但不做魏书生,我们不成为他,我们只成为自己。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名师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名师的座右铭。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不带“傻瓜相机”的,都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中小学名师,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工作场所就是天然的教育研究实验室,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中小学老师,我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绝大部分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随笔的形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主要作品就是教育随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教育随笔写下去,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遥想将来,煌煌可观——把玩文字,著书立说,创造,就是幸福。
五、要有终身学习和超越自我的观念。名师,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当名师,就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沉醉书香,抛却杂念,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向名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于漪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李镇西呼吁:“做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终身学习,自我超越,理应成为名师的职业习惯。
那么,具有以上五种素质的名师又要发挥哪些作用呢?以下我从四个方面简述:
一、名师最本质的作用,是引领作用。古语说“名师出高徒”,前辈陶行知也说:“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东晋著名书圣王羲之调教出来的徒弟,是他的儿子王献之,最终王献之超过了父亲王羲之,名扬天下;柏拉图培养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杨昌济和他的学生毛泽东,彼此欣赏,彼此影响,教学相长,终成大器;熊庆来培养华罗庚,华罗庚扶植陈景润,薪火承传,教育轮回,谱写“名师高徒”的千古佳话,树起教育史上的不朽丰碑!现如今,我们河南基础教育的名师,所培养起来的高徒,不是清华北大的考试机器,也不是被动学习的提线木偶,而是“三高”人群,即高级创造能力、高度关注民生、高昂着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代有用之才。
二、推动作用。名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科高地的瞭望者和创造者,是领军人物。但事实上,我们河南90万中学教师,拥有高水准、知名度和话语权的人凤毛麟角,相对全国而言,河南教育改革的座次,远不如我们的人口排得好,因此引领和推进河南的教育改革,是首批名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推动改革,同时在改革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人梯作用。名师不是称号,是符号,它的符号语言是:志存高远,无私奉献。成为名师,就意味着,蹲下来,献出自己的肩膀,让年轻的同行站一站,帮助他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在自己所在的学校、所在的县市,潜心培养更多的同行,让他们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也让自己的理念和思想,乘着风的翅膀,辐射得更辽阔、更广远——“我原本是想成为花朵的,却因为对花朵更深的热爱,我甘心化作土壤”。
四、桥梁作用。目前,我省教育界正在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人力资源强省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首批省级名师的肩上,新时期,新形象,新使命,走出去,引进来,展示河南名师风采,搭建省内外教育交流的桥梁,让自己成为河南基础教育最鲜活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