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7000000001

第1章 序(1)

序一支部队与一座城市、一条公路

我这大半生与山有撕扯不断的特殊感情。当然我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山了。

压在昆仑山上无垠的死寂使我开车时按响的双音喇叭也变得寂寞;残留在祁连山弯弯山道上被积雪半遮半掩的车辙使我感悟到人生其实就是不懈地挣扎;怒放在冈底斯山岩缝里的雪莲在我“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车轮下也鼓荡着大风;暴晒在喜马拉雅山上登山队员冰冷的骨骸让我明白今生永远不能用跋涉过的数万里风雪路来计算自己的人生里程;当然,最令我难忘的、铭刻于心的还要数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耸立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南北宽达160公里。主脊唐古拉山巍峨高峻,山峰多呈锥形,主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是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也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要知道我与这座山的缘分、情感,还得把我过去常说的一句话翻腾出来:我在唐古拉山中走,我也成了山的一部分;唐古拉山被我踩在脚下,我仍然没有它高。

我曾经上百次用自己那双敦厚、结实的军鞋底板磨蹭过这座山的山脊。我确信不疑地认为,我和我的战友们的脚印是那里十分动人的一处风景;自然,我更确信不疑地认为,这处风景仅仅是庸古拉山系列风景中很渺小的一幅。

我对唐古拉山情有独钟。我对它的崇敬、向往与口俱增。中国的名山谱中也许排不上它,即使在青藏高原上它也算不上最高的山,喜玛拉雅山、昆仑山都比它高,知名度也比它大。但是,它在我心目中是一座世界级的名山——请原谅我的偏执,情人眼单出名山。

我总是把唐古拉山与我心目中的一支英雄部队——青藏兵站部连在一起。我年轻的时候在这支部队里服役7年。这是一支运输部队,钢人铁马成年累月奔驰在蜿蜒于世界屋脊上的四千里青藏线上。每一个官兵都知道,在从西宁到拉萨的这条“天路”上,唐古拉山是最难逾越的一道天险,它海拔高,严重缺氧,路况险峻,每一个从它身上攀越的人都要受到难以抵挡的威胁——因山高缺氧而得高山反应,因道路窄险情大而发生种种车祸。因而,从青藏公路通车至今的数十年间,它无情地夺走了青藏兵站部近千名指战员的生命。我也不会不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正因为唐古拉山的残酷无情,才显示出了战士的英雄本色。为此,我完全理解了我的同乡战友王根成少将在他任青藏兵站部部长时期,青海省人民政府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在唐古拉山之巅竖起一座汉白玉石的军人雕像。这尊雕像已经屹立于山巅11年了,风吹、日晒、雪打,它总是那么坚毅,庄严,显得有骨有血有肉。那碑文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古朴、凝练。

建国四十周年之际,为颂扬世界屋脊拓线、建线将士伟业,省府借山石为体,成西部军人雕像,立唐古拉山之巅,以资纪念。

公元一九五四年夏,亘古赤地开进戎装子民,红旗指处,石破天惊,战歌响起,天堑通衢。壮哉,架金桥、飞长虹、舞油龙;美平,固边陲、播文明、惠万民。

三十五年风雪,四千里路云月。青藏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之雄风,堪为后人师。望青各族民众,立形象于心,以俊良导行,开拓青海,振兴中华。

青海省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九年九月

我每次经过唐古拉山时,都要在军人雕像前照相留念。不远处的雪峰作背景,很有几分英姿、雄姿。我相册中的“雕像留影”已经有厚厚的一摞了。我相信它也会变成一份珍贵的历史。这是正在发生着的历史。

每当我给别人讲起唐古拉山的故事时,或是在我提笔写下上面这段文字时,我总会情不白禁地想到它怀抱中的一座城市:格尔不。

格尔木虽然依偎在唐古拉山的怀中,但是,格尔木却不是唐古拉山的儿子,而是它的母亲。母亲依偎在儿子的怀里,实在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唐古拉山地区是格尔木市管辖的一个乡,它的面积是4.95万平方公里。据我所知,它恐怕是中国最大的乡了,但是人口稀少,总共不足千人。这个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上的无人区。居住在这里的绝大部分是游牧的藏民。

我所崇敬的英雄部队青藏兵站部的大本营就驻扎在格尔木,而这支终年在青藏线上奔驰的部队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唐古拉山。我的亲爱的读者,现在你该明白了吧,我为什么要把唐古拉山和格尔木连在一起。

下面我的话题该转到格尔木了。

先把与唐古拉山、格尔木有关的一组数字公布如下。有人粗略地作过这样的统计:一个在格尔木汽车团服役5年的汽车兵,开车要翻越唐古拉山60余次。一个服役10年的兵要翻越唐古拉山100多次。在青藏兵站部,你要找当了20年兵、30年兵的老高原,很多很多。这些老青藏线人翻越唐古拉山的次数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如果有人向你,在几十年间吃了多少碗米饭,你一定张口结舌回答不出。这和你问老青藏线人翻了多少次唐古拉山他们难以回答是同一个道理。青藏兵站部的官兵们把上线执勤视为家常便饭。那天兵站部副政委李海乾要陪我上线,我听说他今年已经在线上呆了三个多月了,此去又得呆二三个月,就有点过意不去,说:

“不好意思,又要让你再跑一趟。”他回答:“我们兵站部的同志出发上山,就像你们北京人去西单王府井逛街一样,太平常了。”

就凭李海乾这句平平常常的话,我想读者们也能明白我为什么要把青藏兵站部这支英雄部队与让人望而生畏的唐古拉山连在一起。英勇与残酷并存一体,往往更能显出英雄本色。

格尔木这座城市有一个别的城市难以相比的特点,兵多,而且都是青藏兵站部的兵。兵多于民,在建市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这个状况没有改变。又因为汽车部队居多,每天出车或收车的日子,满城都是浩浩荡荡的军车队,就越发显得兵味十足了。直到“文革”当中,特别是“文革”的后期,西部移民年年增多,格尔木兵多于民的情景才渐渐得以改变。当然,现在的格尔木早已发展成为有20万人口的西部新兴城市了,兵营的地盘只占了城市的一个小角。

可以说我是眼看着格尔木成长起来的。它最初的简陋,后来在“文革”中的荒芜以及这些年来突飞猛进带来的繁荣,我都是见证人。

青藏公路是1954年12月25日通车。1958年1月我入伍不久,就到了格尔木,在汽车团当驾驶员。五十年代末的格尔木只是地图上的三个字,现实生活中的格尔木完全是一个荒芜的戈壁滩。

为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的荒凉景象,我特地采访了比我早一年进格尔木的、当年的青藏办事处(青藏兵站部前身)主任宋西候、政委李景展两位老将军,当时李景展还兼任第一任格尔木市委书记。现在两位老将军都八十开外的高龄了,住在于休所安度晚年。当我提到格尔木,特别说到我是刚从格尔木归来时,他们的脸上飞扬着兴奋的神采,好像年轻了许多。我感到那是一种内心青春的闪电照亮在了脸上。许多老兵都是这样,一提起当年鏖战的血与火的岁月,哪怕是负过伤、吃过败仗,甚至几乎将生命都丢在了落满流弹的阵地上,他们都会浑身冒劲地给你讲起那些难忘的战斗。时间就像一个沉重的石碾,它把所有的回忆都夯进你心灵深处,使其重新发芽、长苗,变得幸福,变得耐人咀嚼。两位老将军蛮有兴致地给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年他们看到的格尔木:

“我们进格尔木前,人们称格尔木为帐篷城,那时候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单位,大家都清一色住帐篷。有四句顺口溜当时流传得妇幼皆知:‘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黄羊遍地蹿,风吹石头跑’。这些都说得不过分。等我们进了格尔木后,情况有了一些改观。主要是出现了一排排土坯垒建的半地下半地上的房子,屋顶无瓦,都是荆条盖顶,抹一层泥巴就行了。当时格尔木总也不下雨,所以泥巴抹的房顶根本不用担心会漏雨。风确实很大,几乎每天一到了傍晚就拼命地刮七八级甚至十级沙尘暴,刮得天昏地暗,连回家的路都辨不清。遇着刮这样的风,汽车只好停下来,等风停了再走。我们进格尔木很少看到树,有时路边偶尔有栽下几棵小树苗,由于风沙大,又无雨,都变成了干柴禾棍了。只有在望柳庄(即青藏公路管理局招待所——作者注)有几棵不知是柳树还是杨树,可怜巴巴的半死不活的撑在那里,据说那是慕生忠将军下令栽的。总之,我们当时在格尔木看到最多的是汽车,一天到晚满地跑的都是汽车,军车居多。汽车兵们忙着装货、出车,给西藏运送东西。对啦,那时候格尔木不是现在这三个字,而是‘噶尔穆’,连地图上、书上都印的是这三个字。后来写成‘格尔木’不知是什么原因,因为简化字也没有这么简化呀!格尔木是句蒙语,意思是什么来着?(作者回答:许多河流交汇的地方。)对,是这个意思,可是当年哪有许多河流?就一条格尔木河还水浅得盖不住脚面。总之一句话,那时候格尔木遍地秃光光,一片荒凉……”

两位老将军整整给我谈了两个小时,我只能将他们的谈话要点写在这里。我相信读者们已经不难感受到那个年代格尔木是个什么样子了。

走过了漫长的四十多年的历程后,今天的格尔木以什么样的巨变后的新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呢?我打个比方,如果是从西宁坐火车在戈壁滩上晃当了一夜半天的第一次到格尔术的陌生人,他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啊,做梦都不会想到,走了一路,沿途的荒凉使我一直在无味地打瞌睡,没想到火车一停,睁开眼睛一看,突然冒出这么一个繁华的小上海!”如果是一个老青藏线人在数上年后重返高原,他必然要感慨:“格尔木的昨天和今天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我当然是属于后者了。

1990年以后,除了两年因公务在身我没有抽出时间去青藏高原外,其余8年我年年都要重返高原。我是1965年从青藏兵站部政治部调到北京总后勤部机关的,从1965年到1990年这25年时间里,我只回过5次高原。对于格尔木的变化,哪怕是细微处的变化,我都点点滴滴记在心头。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位老人,那么格尔木从青藏公路通车后走来,趟过了多少岁月之河?

格尔木的巨大变化开始于80年代初,当时促使它迈出大步前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二是格尔木撒县建市(最初是格尔木市,“文革”中改为县),三是火车即将从西宁通到格尔木。我记得很清楚,通火车的当年我是坐着火车回到格尔木的,一下火车迎接我的战友、朋友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我能看得出,通火车给格尔木人带来的喜悦仍然留在他们的脸上。

的确,这条火车路的开通是格尔木乃至青藏高原繁荣的转折点。

火车通了,修路的铁道兵在离开高原开赴新的战场前,在格尔木为修这条路而献出生命的战友修了一座烈士陵园。

如今,那长在陵园里墓堆上高高的苇草,是烈士们给格尔术鼓劲、加油而举起的臂膀。

用我自己的视角看格尔木的变化,我想从我看到的三条路的变迁说开来。

这三条路分别叫金峰路、柴达木路、黄河路。它们都源于一条路,即由东向西穿过格尔木市区的青藏公路,即109国道。三条过境路,是格尔木在近半个世纪留下的前进足迹,也可以说是整个青藏公路变迁的记录。

当初我开着从德国进口的二战期间淘汰下来的大依发军车,就是从这条过境路上进格尔木的(据我记忆,那时这条路并没有名字,很可能是“文革”中起名为金峰路——我猜测大概是因为从这条路上朝南眺望,是一览无遗的戈壁,一眼就可望见昆仑山秃光光赤金般的山峰)。这是格尔木的主要街道,街上的主要单位是市委院——我实在不敢称它为大院,确切一点说,它很像一户殷实人家的院落,几排土坯房屋,没有门楼的大黑门。市委院的一侧是只能容纳十多人阅读报刊的文化馆,很小的电影院。我今天仍然可以记得起的,这条路上还有饮食服务店,粮食局,有一个只能称作小卖铺的综合商店。这些单位不全是紧挨在一起,有的单位与单位之间是荒芜的戈壁滩,丛丛红柳及叫不出名字的适合在戈壁生长的生命力极强的野草,在漠风里瑟瑟抖着。虽然是一条街道,但是给人的感觉好像到了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原上,临时搭起房舍住了一些人。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本书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着重介绍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艺术特色。以助于读者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
  • 问世界:一个初中女孩的成长记

    问世界:一个初中女孩的成长记

    《问世界》是一本有趣的书,它记录了一个初中女孩的成长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全书三个部分:“问书影,问音乐”有她的书评、影评和原创歌曲,以及英文荐书演讲。“问教育,问成长”有她对学校、教育和考试的反思,以及她对自由的渴望和理解。“问生活,问自己”有她对青春流浪的记录,对生死的思考,和在虚构世界里的心的飞扬。
  • 大于诗的事物(读诗)

    大于诗的事物(读诗)

    《读诗》自创刊迄今,已经编到第四卷。《读诗:大于诗的事物》作为第四卷的特辑部分,经由潘洗尘、宋琳、莫非、树才等主编,辑录了包括郑玲在内的当代诗人的代表作。伟大的诗歌需要伟大的读者。“好诗”是作者写出来的,也是读者读出来的。诗歌和读者总是在相互寻找;与诗歌相遇的那一刻,读者的目光被汉语的闪电所照亮,体验到个体生命存在的神秘和意义。
  • 我和中文谈恋爱

    我和中文谈恋爱

    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作家,爱上中文的世界。新井一二三在《我和中文谈恋爱》写的,可以说是很个人的故事:一个日本人如何跟中文谈恋爱。和中文谈恋爱,刚开始的一年是全靠耳朵和嘴巴。中文听起来很悦耳,说起来简直跟唱歌一样舒服,而且由大脑里分泌出快乐荷尔蒙多巴胺,令人特别高兴。真没有想到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玩的语言!新井一二三把中文当作日本护照以外的另一本通行证,或者说哆啦A梦的任意门,大胆地走世界各地。她曾在中国坐火车旅行;在加拿大打入华人艺术圈;在纽约唐人街拍摄纪录片;在香港开设专栏,当特约采访。同时,因为她来自中文世界之境外,始终处于远离中原的边缘上,谁料到那位置偶尔给她带来旁观者清的眺望。从学习中文到成为作家的路上,曾有过难忘、有趣、悲惨、倒楣的经验,但如果生命里没有中文,新井一二三根本不认得自己,哪里会出现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人呢?
  • 同桌的致命弱点

    同桌的致命弱点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灵魂还愿师

    灵魂还愿师

    灵魂还愿师为停留在人世间的灵魂完成愿望。
  • 京都之恋:总裁狂追妻

    京都之恋:总裁狂追妻

    她,A市一所小公司董事长的独女;他,在京都叱咤风云的总裁。两年前,她喝醉酒吐了他一身;两年后,他开启了狂追妻的模式。“喂!小心眼的男人,我不就吐了你一身吗?有必要那么记仇吗?”“女人,那天我穿的衣服,你确定赔得起?要不你以身相许?”
  • 宠妻上天:霸道首席刁蛮妻

    宠妻上天:霸道首席刁蛮妻

    楚少爷的责任就是宠妻,渣爹对她不好,弄得他公司倒闭,继母不好,灭了,白莲花姐妹算计就反算计,反正他就是要他的女人什么烦恼都没有。夏晨的责任就是被楚少爷宠,身边围着的烂桃花一个个赶走,一句不和就发飙,泼汤汁是小,暴打一顿,揍得她娘都不认识。夏晨:“楚少爷,嫁给你是我最辈子最大的福气。”楚少爷无奈“你是福气,我是不知道造了什么孽啊?”
  • 心尖宠:天赐暖婚

    心尖宠:天赐暖婚

    渣男骗了她的感情,卷走她的钱,还气死了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万念俱灰,她披麻戴孝在前男友的婚礼上送冥币,却被渣男一家羞辱。就在她陷入难堪时,他突然出现,温声细语——”晴晴,跟我回家。“沐梓晴,一个被渣男骗钱、骗情,甚至一无所有的孤女。文承旭,神秘,冷漠,手段凌厉,这是众人给予他的代名词。可偏偏是这样的他,却将她宠到骨子里。
  • 吸血皇妃:相公太妖孽

    吸血皇妃:相公太妖孽

    手里捧着窝窝头,脚边躺着一个绝世美男,墨小九看看手中窝窝头,再瞧瞧地上紧闭着双眼的妖孽男子,舔了舔干裂地唇。一口,她就吃一口。就因为咬了一口美人,再回家时,墨小九身后多了个尾巴。第一天:她说:木头啊,我的肉分你一半,你给我咬一口吧?第二天:她说:木头啊,我的床分你一半,你再给我咬一口吧?第N天,那个妖孽倾城,眼高于顶,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西秦九皇子风情万种地撩开衣襟,露出优美白皙的脖颈,朝勾勾手指头,说:“丫头,过来,吃饭了。”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如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与改革主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体系化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 一个丧尸的复仇

    一个丧尸的复仇

    短短一年的时间之内,整个星球上的人类直接灭绝,全部都已经变成了丧尸,并没有像小说和电影当中那样出现幸存者,而是真真正正全部都变成了丧尸,而地球上的一个中年大叔,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这个星球,变成了一个拥有人类灵魂的丧尸!
  • 重生之妖孽传说

    重生之妖孽传说

    肖强,小小草根一族,备受欺凌,却因意外重生获得匪夷所思的能力,从此世界之大,任我妖孽横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乘风破浪之张狗蛋传

    乘风破浪之张狗蛋传

    美食江湖,人生百态,家国外史,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