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人分为4组,对同一个人进行不同的评价,然后判断这个人对这4组人的态度,看其对哪一组人最具有好感,对哪一组人的印象最差。第一组对这个人的态度是褒扬有加;第二组对这个人的态度是贬损否定;第三组的人是先褒后贬;第四组是先贬后褒。结果发现,绝大部分被评价的人对第四组人最有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阿伦森的这个实验被心理学界称为阿伦森效应。这个效应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和事;当一个一直批评或者臭骂自己的人,忽然有一次表扬了自己就会感到十分的欣慰,甚至兴奋不已;讨厌一直批评或者给自己不好评价的人。
生活中的人们也是如此,如果对某事物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如果发生转变,就会让人们失去原有的兴趣,甚至出现反感。这种阿伦森效应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如果想改变一个人态度,就要改变一种对待他的方式。
在一个小区的楼后边,停放着一辆报废的烂汽车,小区的孩子们经常在晚上爬到车厢上面跳着玩,“咚咚”的声响让小区的人们无法安宁地睡觉,而大人们越管,孩子们蹦得越欢,很多人看到都很无奈。有一天,一个人对这些孩子说:“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个蹦跳比赛吧,在车厢上蹦得最响的奖励玩具枪一只。”孩子们都欢呼雀跃,争着在车厢上乱蹦,蹦跳声音最大的果然获得了奖励。
第二天,这个人又来到报废的烂车前说道:“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块奶糖。”孩子们听到奖品直线下跌,非常不高兴,没有人再卖力的蹦跳,声音也越来越小。
第三天,这个人又来到车前,对孩子们说:“今天的奖品是两粒花生米。”孩子们听到奖品后,纷纷从汽车上跳了下来,说道:“真没意思,不蹦了,回家看电视了。”就这样,小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个人就是用比赛奖励递减的方法,改变了孩子们特定的蹦跳目标,从而改变了孩子们对蹦跳的态度。这个人正是应用了阿伦森效应,改变了孩子们特定的印象。
有一位分到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小杨,为了获取领导和同事们好的第一印象,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日主动要求加班。对于领导巨大工作量的安排,也会硬着头皮把任务完成。
本来,刚上岗的年轻人工作上积极一些是好的,可问题是,小杨此时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思想觉悟,并且积极工作中夹杂着过分的表演成分。时间久了小杨也不打水了,也不扫地了,并且还经常迟到,对领导交给的任务失去了往日的积极:结果领导和同事对小杨的印象由好变坏,甚至比刚开始对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差。
小杨已经在大家心中,形成了“高期待、高标准”的印象,突然跟以前的作风不一样了,让人们认为他开始的积极表现都是装出来的,从而使他在人们心目中刻意营造的好印象形成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