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心里咯噔一下,是谁率兵来了?
沈源去大宁搬救兵,但他已经见过了宁王,从宁王的态度来看,定无可能成功。要么是盛庸,细一又想不对,盛庸去募兵,算算时日现在应该在东昌等我。
朱允炆的脑子里转瞬间跳过了数个念头,觉得还是耿旋最有可能,急忙冲张定边道:“张老伯,我去看看!”
张定边点点头道:“一起去。”
一路上寨兵慌乱,取兵器的有,收拾细软要逃的也有少数,都被张定边看在眼里。收拾了几个乱军心的败类,张定边的心里更乱,他的人马是什么货色他心里面清楚,打顺风仗还行,一旦处于劣势,必败无疑。
还有三千人马并不在本寨,而是在张安国的统领下,分散在四寨。张安国已经悄悄的潜出寨去召集人马,在他回来之前实无一战之能,往寨门的路上,张定边略略向朱允炆介绍了当下的情况。
朱允炆也有些着急,生怕耿旋犯糊涂挥兵攻寨,但他还有两点疑惑,耿旋手中一共不到两千兵马,去哪里搬的兵呢,还有就是张定边的山寨如此隐秘,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被发现。
两点疑问一直萦绕朱允炆的心中,直到登上了寨门前的哨塔。
寨门一共设置了七八个哨塔上,每一个哨塔上如今都站满了人,寨兵们紧张不安的同时,并没忘记弯弓搭箭小心戒备。
徐凌晨捏着一只受伤的胳膊也站在中间的大哨塔上观望,他的旁边还有张士义,罗志杰,林紫衣等人。见张定边来了,他们自觉的让开一条道儿,徐凌晨更是焦急不安得大叫道:“张老,您可来了,官军将这里包围了,如何是好啊!”
张定边撇撇嘴走上哨塔,没有答话,徐凌晨和他的叔叔徐寿辉一般无二,懦弱胆小,实在枉生乱世。他疾步登上哨塔,观看寨外的情况。
寨外的明军并不似想象中那般军容齐整,而是乱哄哄的,有的端着长枪,有的提着弓箭,有的呢,则举着大刀。他们齐望着密林中的山寨,似乎在等待进攻。
明军阵势虽然凌乱,但人数的确很多,张定边粗看了一下,以他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道:“明军有一万五六千人马。”
朱允炆也细看了一圈,却没有发现耿旋,心中不由得奇道:究竟是谁的人马?看服饰不是同一个卫所的兵卒,有的甚至只是地方上的民团,他们都不是大明的精锐部队。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平头百姓起家,通过广泛的收揽人才,起用各方面的力量,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在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南京。
明朝建国后,由于武装力量的总体战略由进攻变为防御的重大改变,原先沿袭元朝的军事体制已不适用,于是由朱元璋发明的能够满足国家防御需要的军队建制—“卫、所”制度便应运而生。
洪武二十三年,由于倭寇对沿海一带的不断袭扰,朱元璋下令从北起环渤海湾,南到福建沿海建立了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等一大批卫所,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沿海长城。至此,这种主要以防御为目地的卫所防御体系基本形成,几乎每一个郡都有一个守御卫所。
通常情况下一卫统辖五个所,兵员5600人,由指挥使统领。看样子,这里至少有3个卫的卫军。朱允炆见明军还没有开始进攻,松了口气,靠着大哨塔的一根木柱,喝到:“你们是哪里里军队,由谁指挥?”
明军中骚乱一阵,一骑打马而出,看了一眼哨塔上的朱允炆以及身后众人,眉头一皱道:“早闻这里的隐藏了一干反贼,原来竟是真的!若不是昨日抓获了几个贼子,还不知你等在此密谋大事!”
原来是有叛徒走漏了消息,张定边的心中暗恨,叫道:“贤侄,不用和这些狗腿子废话了。寨中有足够粮草支应,我们只需谨守寨门,莫说这些个杂牌军,便是再来十万人,也乃耐我不得!”
张定边并没有说大话,大寨依山傍水,一条环形的大河将其环绕,主寨又用很长的甬道连接过去,根本不惧火攻。
一代名将的手笔,岂能差了去!
张定边转身要走,朱允炆却没有动,而是朝张定边道:“张老伯,明军人多,就算攻不进来,只需围住寨子,不断增兵,如之奈何?”
“增兵?”张定边冷笑,“我看他们都自身难保了,还谈什么增兵!这怕是山西北平一带,明军的最后一点儿家底咯。”
朱允炆见张定边不为所动,计上心来,叫道:“此言差矣,明军的战斗力别人不清楚,张老伯您还不清楚?”见张定边微微色变,朱允炆继续侃侃而谈道:“残元的军队根本无法跟明军争锋,燕王十万大军在北平城,宁王的朵颜三卫天下闻名,如今在大宁城磨刀霍霍,太原的晋王手握数万人马,开封的周王随时也会北上,依建文只见,这不过是朝廷玩的一次把戏,是要诱蒙古人南下,一举歼灭!”
张定边陷入了沉思,朱允炆继续道:“寨中被围的,几乎都是三十六寨七十二洞的首领,诚然,此寨固若金汤,各位的安全绝无问题,然而其余各寨群龙无首,倘若被乘隙袭破,如之奈何?”
一旁的张士义罗志杰神色立变,劝道:“建文贤侄所言甚是,张老,您可以稳坐钓鱼台,我们这么点儿家底,可经不起折腾啊!”
朱允炆心中冷笑,刚才还是臭小子,这会倒成了贤侄了。
张定边终于被说动了,犯难道:“可我们这么点儿人马,若是杀出去,与自杀何异?”
张士义,罗志杰等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又看向朱允炆,希望能从他嘴里听到好的提议。
朱允炆叹了口气,“为今之计,杀出去是肯定不行的。”张定边点点头,也看向朱允炆。朱允炆佯作一副舍生取义的模样,接着道:“观城下的兵马迟迟不进攻,必是指挥者们意见不统一,我愿出寨,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们退兵。”
此话一出,众人皆大惊失色,张定边斥道:“建文贤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不同意!”
罗志杰的嘴角动了动,终还是没说话。
朱允炆笑了:“我若没信心,定不会大言不惭说要出寨。注意,我刚才说的是指挥者们,并不是一个人。这些明军来自三个不同的卫所,那么显然,指挥使有三个人。”
见众人都聚精会神的听自己分析,朱允炆信心更足,道:“指挥使是正三品大官,能够指挥得动的人很少,假设,有一个人可以指挥得动,也不会发生现在的情况,所以我更加肯定,他们三个官儿一般大小,谁也不服谁,所以正在争执!”
张士义鼓掌笑道:“建文贤侄文武双全,实在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刚才老夫无礼了,还望建文贤侄不要记仇哦。”
朱允炆摆摆手,道:“今日之事关乎大家命运,张老伯万万莫要再犹豫了,建文必定不辱使命。”
张定边还是犹豫不决,指着寨外的明军道:“万一他们不听你说,怎么办?”
朱允炆取下缚在背上的逆鳞枪,陈升的:“有逆鳞在,建文必能活着回来。”
徐凌晨看着散发着银光的枪尖,一阵胆寒,悄然背过身去。
罗志杰和张士义忙赞叹道:“建文真是大丈夫,必定名流千古。来人,取酒来,为建文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