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美人如玉
此时,郡守府府邸后花园的荷花池边,正驻足着一位峨眉琼鼻的清秀佳人,音容闲雅,头带碧玉翘,腰配玉玲珑,锦衣翩翩,环佩叮咚,天生丽质,内蕴悠远。微风吹过,荡漾起一池碧玉般的荷叶,也吹乱了佳人的芳心。
“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张茹的心情颇为复杂:莲蓬何其幸甚,得上天眷顾,多子多孙;自己却只能形单影只,欲求一后嗣而不可得。
心情郁结的张茹无限留恋的再次看了一眼荷花池中的莲蓬,便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了后花园。
此次张茹的母亲虽然病得有些突然,却好在得到了及时的医治,最后有惊无险。在张茹将近三个月的精心照顾之下,老人家渐渐的恢复了健康。
可是随着张母的康复,在家人们谈天说地的时候,张母不禁询问起了关于张茹子嗣的事情。作为张茹的母亲,张母对张茹的子嗣问题可是相当的关心的。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老人家迫切的希望抱一抱自己外孙的愿望,同时也是出于为了稳固张茹在孙家的地位所作出的考虑。她可是已经听别人说过了,孙家新近纳的小妾已经怀上孕了。
古人对于子嗣的问题是相当的重视的。身为孙氏的正妻,如果不能为丈夫诞下后嗣,会被视为失德,将会被众人所厌弃。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西汉孝景帝的皇后薄氏。薄氏从太子妃到皇后,一直没有子嗣。**里面的那些有子嗣的妃嫔们,都对太子之位和皇后的位子虎视眈眈。当薄的皇后之位做到第六个年头的时候,一直替她撑腰的,保住她的皇后之位不失的薄太后病逝了,汉景帝遂立庶长子栗姬之子刘荣做为太子。
薄皇后在位的期间,太**和未央宫都是宁静祥和,妃嫔和妃嫔的孩子们都得到了公正的善待。据史书记载,汉景帝光活到成年的儿子就到达了十四个人,另外还有诸多的公主。考虑到当时的低下的医疗条件和偏高的婴孩夭折率,薄氏是当之无愧的贤惠皇后。
但是即使这样,在“母以子贵”的汉代,皇后之位往往是太子之母的专座,无子的皇后是坐不稳一国之母的位置的,加上景帝对薄氏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薄氏于是被废黜。
张母早就看出来了,孙氏将来的地位必将富贵无比。张家虽然凭借着当年张胡对孙坚的极力支持,和孙家拉上了关系。但是张家原本地位低下的商人的出身却是无法改变的。在现今这个普遍歧视商人的社会里,出身不好的张茹在孙家的处境相当的尴尬。作为主母却没有相应的权威。所以要想稳固张茹目前在孙家的地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给孙策产下一个后嗣。
其实张茹以前并非没有怀过孕。只是当时她怀孕的时机非常的不好。
她第一次怀孕的时间,是在初平二年(191),那是张茹嫁给孙策的半年之后。当时正值袁术派遣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了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遣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再次与他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的时候,黄祖的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完全令得孙家措手不及,府中人心惶惶,犹如天塌地陷一般。张茹又是初次怀孕,经验不足,再加上旁人的照顾不周,在一次意外中,她流产了。
古代妇女很早结婚,很年轻时就怀上了身孕,其实这个时候她们自身的生理状况并未完全成熟。张茹那次忽然的流产,也给她的身体留下了病根,从此以后体弱多病。孙策觉得她太过娇气,非常不喜。
张家原本不过是商人出身,被士人所瞧不起,因为一力帮助孙坚起兵的缘故而攀上了孙家这棵大树,时来运转。这也替张家招惹了许多人的嫉妒。趁着张茹流产的机会,有人拼命在吴夫人的面前进张茹的谗言。说正是张茹的命格不好,是扫把星降世,克死了孙坚,克得孙家走了霉运。
吴夫人将信将疑,对张茹的态度由原来的热情逐渐变得冷淡。而孙策自己虽然不怎么相信,但是由于不耐烦张茹变得娇弱,动不动就生病的身体,也是在不自觉间疏远了张茹,更是在连向她知会一声都没有的情况下娶了大乔这个小妾。
经历了这些年来的种种冷落,张茹只感到心灰意懒,面对母亲的满怀期待的询问,也只能沉默以待。她对能够再次得到孙策的欢心早就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常常对自己当年的流产耿耿于怀,对自己不能够有一个孩子承欢膝下而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