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②。莫作是念。”
“何以故?”③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④①如来不以具足相故:由于具足相是对最伟大是者的追求,那么不具足相的东西,便是有缺陷的存在。如果把如来当成有缺陷的存在,如来便成为了普通的一物。这是因为如来只是一个此是,它不是是者的全体,因此,它便容易被当作是“不具足相”的“东西”。
②断灭:指以物为本体者。佛陀生活的时代,当时印度思想界派别林立,哲学主张层出不穷,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断见”和“常见”两种。常见主张世界上有永恒、绝对的精神原理或灵魂存在,即认为存在本体“是”。断灭论者如阿耆多派,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它们认为人和世界由四大组成,地、水、风、火是独立常存的,物质是不灭的。否认生命体死后有任何绝对存在,人死复归四大。由此推测,断灭论者以物为本体。
③何以故:追问了爱智者为什么不能把此是当成是者。
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指出了不能把此是如来当成为是者,因为如来还具有“是”。
【译文】
“须菩提。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如来是‘是’,但却不是一个最完满的是者。须菩提,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如来是‘是’,但却不是一个最完满的是者。须菩提,如果你存在这样的想法:即爱智者将此是当成为是者。千万不要这样想。”
“为什么不能将此是当成为是者?”
“爱智者,就不能以‘物’为本体。”
【评析】
本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指出了不应该把“是”当成是者,同时意味着“是”与是者不同,“是”是关于形而上学的学问,而是者是物的学问。
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是”,而是者是“不是”,因此,本品又意味着佛教哲学存在着“是不是”之争。如部派佛教以后出现了空有之争,实质上便应是不是之争。空源出于“无(asat)”,有源出于“有(sat)”,是佛教从《梨俱吠陀》吸收过来并加以发展的概念和范畴。sat相当于英文tobe,asat相当于英文nottobe,因此,空、有之争应是“tobeandnottobe”之争。
部派佛教强调空有对立,空在有之上,或说,空高高在上,与有不可调和,最终导致出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一派讲性空,而否定幻有,因此被认为谈空斥有;另一派讲有,而否定空,因此被认为谈有斥空。由于这两个派别拥有了对立的认识论原则,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是”,并否定物的存在。如上座部偏重于说有,认为心法和色法都是实在的,也即它们把现象界的一切都当成“是”。大众部偏重于说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虚假不实的,也即它们认为现象界的一切都不“是”。由于一派认为一切皆“是”,另一派认为一切都不“是”,但所针对的是现象界事物的“是”和“不是”,因此它们之间的争论是关于外部世界真实性之争,实质上是“是不是”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