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个大群体,在这个大群体中,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方式与别人交往的。人们在交往中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并逐渐形成较和谐的社会关系。就个人而言,人际交往、沟通是其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人格的发展成熟意味着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适应该社会、文化环境,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但一旦违背了公认的行为方式,就会影响人际关系,成为大家不喜欢的人,长此以往会导致如自卑、自闭、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怎样做才能改善人际关系,获得好人缘呢?
首先,把自己当别人。即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荣辱,把自己的得失荣辱看做发生在别人身上,不因自己情绪的变化而影响人际关系。
其次,把别人当自己。一个人只有设身处地通过角色互换,才能善解人意,急别人之所急,痛别人之所痛。
再次,把别人当别人。即尊重别人,不干涉对方的隐私,做到内外有别、男女有别,不侵犯对方的个人空间。
最后,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意味着在自知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扬长避短,更成熟地与别人相处。
虽然做到上述四个方面的融会贯通并不容易,但只要你用心去做,尽力去做,肯定是会越做越好的。
每个人说的话并非都是金科玉律,并非句句掷地有声。有些话说过了,言者就会忘了。但人缘好的人却很注重这一点,他们会适时地提起他人曾经说过的话,比如说“你曾经说过”、“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呢”,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对方一定因为受到你的重视而高兴万分,认为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非常关心他人的人。如果你不但记得他曾说过的话,还按照他人随意说的一句话办事,那你受欢迎的程度将大大提高。
一天,小张给老尹送去一大包味道鲜美的腌制香椿,小张说:“我刚从老家回来,把以前答应送你的家乡特产捎来给您。”经小张这么一说,老尹才想起,半年前两人一起喝酒时,小张曾说他们家乡特产腌香椿,味道棒极了,而老尹当时接着开玩笑说:“既然这样,等你回老家探亲的时候也给我捎一包吧!”实际上,这只是老尹的一句玩笑话,说完也就忘了。但现在,小张郑重其事地把腌香椿送来了,对于他的这一举动,老尹感动得不得了,两人间的关系也拉得更近了。
另外,想获得好人缘,就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由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不同思想的人交往,自然,在这些人中就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对此,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不要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我们要承认差别,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就可能容忍相互间性格上的差别。
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只有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改善人际关系。
赶鸭子上架,巧用激将法求人办事
激将法是一种有意识运用刺激性语言,激发对方自尊以使之振奋的技巧。激将就是在紧急关头,通过某些语言或行为来刺激对方,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为恢复失去的心理平衡,被刺激者必然奋起直上,压倒自己的对立面,这样就使说者的目的得以圆满实现。
在我们生活中,求人办事是在所难免的,往往会因为一句话而影响事情的成败。人如果话说得好就能成全美事,得到他人的帮助。虽然说话并不难,但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使对方能愉快地接受,对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确实存在说话技巧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懂得说话的艺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也有的人饱经世故,不敢多言多语。在某些时候,抓住别人的弱点,运用激将法,说不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国演义》中,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的时候,诸葛亮私下对刘备说:“只有张飞、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主动请求出战。诸葛亮佯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诸葛亮说:“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能战胜他。”张飞说:“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愿受罚!”诸葛亮看“激将法”起了作用,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
诸葛亮因为了解张飞的暴躁脾气,所以常常采用“激将法”来说服他。每当遇到重要战事,先说他担当不了此任,或说怕他贪杯酒后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增强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扫除他的轻敌思想。
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时,往往会引起人激情的爆发。一旦激情爆发,人的意识范围就变得狭窄,难以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情况,从而引发与本意相反的行为或态度。
的确,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苦哀求让别人同情,并不一定会达到目的,所以,有时刺激一下对方,以言语相激达到求人办事的效果。求人办事者为了让对方动摇或改变原来的立场和态度,利用一些略带贬损意义的、不太公正的话给对方罩上一顶“帽子”,而对方一旦被罩上这顶帽子,就会激起一种极力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欲望,从而用语言或行动表示自己不是这样,自动地去改变原来的立场和态度。
爱鲁塞尔是一名推销员,从事推销工作已经很多年了。为了业务,他想要和生意做得相当大、信用也极佳的布鲁克林成为业务伙伴。不过,这个布鲁克林是一位蛮横、粗犷的生意人,爱鲁塞尔第一次去找他的时候,这位大老板就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嘴里叼着雪茄,傲慢地对他说:“你走吧!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合作伙伴,别在我这儿浪费我的时间。”
因为爱鲁塞尔的领导想在长岛皇后村买一栋房子来开设分公司,而那栋房子正好就在那位大老板家的附近。所以,爱鲁塞尔决定再找个时间去拜访他。一进门,他就谦虚地说:“先生,我今天不是来谈生意的,我是想请您帮一个忙,如果您方便的话,只需花您1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那位老板叼着烟,毫不在乎地说:“嗯!好吧,说说你肚子里有什么主意!”爱鲁塞尔说:“我打算在皇后村开一家分公司,您对这儿的情形,相信比谁都清楚,所以我今天特地来向您请教,您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
只见那老板不紧不慢地说:“嗯,这倒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位老板对推销员一向都是咆哮怒斥,但是今天却一反常态,他拉过一把椅子,指了指说:“你坐下。”
老板对爱鲁塞尔的来访足足花了一个小时,详细地把皇后村各方面的情况都告诉了爱鲁塞尔。他不但赞成爱鲁塞尔在皇后村开设分公司,而且还帮他规划出购置地产的程序,及购物、开业方面的事宜,然后还拿出一家极具规模的公司的营业方案让他参考。
这位推销员成功的诀窍正是在于他的激将术的运用,他一进门就给布鲁克林扣上了一顶“高帽”,请教以及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有一种高贵感,所以,布鲁克林才会一反常态,倾心帮忙。
人人都有自尊心、虚荣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希望自己是“唯一的”、“特别的”。换句话说,人人都想成为重要人物,即使是再没有雄心、再过于谦逊的人。诸如此类的“唯有你能”或“除了你,谁也不能”等字眼,往往让人的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让人产生一种被给予特别优待的错觉。
因为这种错觉,一个人的自尊心被激发了,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虽然明知那是拍马屁,但听起来还是让人感到舒畅的,于是他会动用所有的潜能去达到别人的要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若想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不妨大方地使用激将法,“赶鸭子上架”,多使用这样的字眼,如:“我想来想去,唯有你能……”强调“非他莫属”;让家人去做一件烦心的家务事,你不妨多多阐明家务的难度系数,说:“干这个活,你最拿手!”以此来强调他的“独一无二”;请求他人为你解决棘手的问题,不妨故意夸大对方的重要性,说:“除了你,没有谁有这么大的能耐”。你得相信,任何人都可能在你有心设计的“特别”的光环中,“特别”为你办事,帮你办成“特别”的事。
说话看对象是很重要的,同样,激将法也不是对人人都能有用。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可能这件事情就让你给办砸了,如果你看准对象,用语言出击的话,想要人帮你办事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总而言之,与不同的人谈话,就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因人而异,才能做到把话说活。办事要善于洞察人心,尤其是当你有求于人时,要看对象说话,更要见机行事,刚柔并济,才能逢凶化吉,转难为易,说起话来让别人愿意接受,只有这样,办事才能水到渠成。
人脉如血脉,有钱不如有人脉
人脉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虽然它不是直接的财富,但是没有它就很难获得成功。即使一个人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碰到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如果我们有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在朋友资源里找到这方面的“专家”,及时解决问题,使成功变得更容易。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有人说是学历,可是听说北大的才子正在卖糖葫芦;有人说是相貌,可是美貌总有逝去的一天;还有人说是家世,但并不是每个人投胎时都懂得认真排队……转悠一圈才恍然大悟:一个好汉三个帮,最终能让自己走向成功的,还是“人脉”。广泛的人脉是一个人丰富的资源,这个资源的可再生性很强,因此其派生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