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能以平常心去对待失败。失败总是与成功相伴,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改正。有一家电视台年终评选优秀工作人员,结果一位在一年中犯过两次错误的后期编辑人员被选上,而其他一次错误都没犯的人却全部落榜。对此,台长说:“为什么选他?因为他是工作最多、最勤奋的一个人。比起那些工作少的人,他所犯的一两次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谁都喜欢风平浪静的生活,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我们迟早要和坎坷、挫折以及人生的低谷相遇。与其年老后承受失败的打击,不如在年轻时,多跌倒几次。所以,在你还经得起失败的时候,要善于在失败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地去补足和修正,用起跑阶段的短暂踉跄去换取经营人生、发展事业的漫漫征途的一帆风顺。
姚敬明为人聪明,办事利落,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当记者。幽默随和的他进入单位不久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他工作一向兢兢业业,深得编辑部主任的赏识。
后来,他被提升为文化版的主编。从校园转战职场的首战告捷让姚敬明意气风发,时间一久,他就有些居功自傲了,开始抱怨单位的福利不够优厚,抱怨工作流程不够顺畅,抱怨领导太爱在下班之后开会……
其实,姚敬明早就有了离职的打算,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经验了,而且凭着自己的才干在这种小地方工作完全是屈才。于是第二年年初,他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的另外一家公司。杂志社的社长对姚敬明的离职感到很遗憾,临走时社长对他说:“在外面好好干,有空经常回来看看。”
来到新单位,刚开始的时候,姚敬明的确很顺利。但几个月后,他就发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学。他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经验不足、专业不扎实的现实。新公司里人情淡漠,他经常被同事排挤,姚敬明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
压力过重的他终于在半年后辞职回家,他知道是浮躁和好高骛远害了自己。后来他又回到了之前的那家杂志社,社长的一番话给了他信心:“人人都会遭遇生活的低谷,犯错是无法避免的。你还年轻,这些挫折带来的经验会是你今后的财富。所以,没有什么好沮丧的,你已经在坎坷中自省到自己的浮躁不安和好高骛远,那就说明你已经在失败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你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你得到的成功会更扎实。”
所有不好的遭遇,都会暴露我们的缺陷。所谓成长,就是实时地弥补这些缺陷,从而实现自我完善。经历失败,你才会变得更加坚强。不断在发现不足和弥补不足中锤炼,你会逐渐成长,逐渐成熟。
9.要有再试一次的勇气
不管你选择走哪一条路,困难、艰苦与险境都一定会出现。面对这些,我们不能临阵脱逃,而应该具有再试一次的勇气,只有这样才不会前功尽弃,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唯有敢于在跌倒后再爬起来的人,才能找到生命的新起点。那些没有勇气再次站起来的人,只能成为碌碌无为的人。不品尝跌倒后的苦涩滋味,又怎能体会到站起来时的快乐?跌倒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跌倒后,你就丧失了再次站起来的勇气。
著名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在出版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时,遭受了出版社十几次的拒绝。在一个冬日的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一开门,一个邮政工人便把一包沉重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他打开里面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自从凡尔纳几个月前把他的作品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有14次了,这是第15次被拒绝采用。凡尔纳被激怒了,他深知那些出版社的人根本不会认真阅读不出名的作者的作品,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把这些作品放在眼里。凡尔纳心里一阵绞痛,他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了。
正当他拿起手稿走向壁炉,准备把它们烧毁的时候,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地抱在胸前,并用肯定的语气安慰凡尔纳:“亲爱的,不要灰心,你只不过才试了十几次而已,再试一次吧,总会有出版社看到你的才华,也许这次就能交上好运呢。”
凡尔纳听了这句话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手稿来到第16家出版社。果然被妻子预言中了,他这次成功了!这家出版社的负责人读完手稿后,觉得相当精彩,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只有能承受得住漫漫长夜的人,才会坚持等到最后的日出。如果没有再努力一次、再坚持一下的勇气,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神奇精彩的科幻故事,人类也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成功与失败有时仅一步之遥,如果驻足停留,就意味着放弃了原先的一切努力,最终结果也只能是零。
14世纪,莫卧儿皇帝在一次战役中大败,他蜷缩在一个废弃的马房里,垂头丧气。这时,他看到一只蚂蚁扛着一粒玉米,在一堵垂直的墙上艰难地爬行。玉米粒比蚂蚁的身体大出许多,蚂蚁爬了69次,每次都掉了下来。第70次时,蚂蚁终于扛着玉米粒爬上墙头。莫卧儿大叫一声并跳起来:“蚂蚁尚能如此,我为什么不?”莫卧儿重整旗鼓,最终打败了敌人。
只有我们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次,完成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才能突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来胜利的曙光。
人生总会有起落,生活总有不如意,当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了“工作低潮”或“工作倦怠”的心理时,不要被它们带入“愁云惨雾”之中,要相信机会和转折就在下一秒,耐心等待,必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法国革命史》。看着自己花费了这么多年铸成的心血,卡莱尔感慨万千。他决定把宝贵的手稿交给最可靠的朋友米尔,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见。
米尔很高兴朋友能如此信任自己,表示一定会仔细地看。一次,米尔正在家里看手稿,由于中途有事离开,顺手把卡莱尔的手稿放在了地板上。年轻的女仆竟然以为那是没用的废纸,把它们用来生火了。
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在顷刻间变成了灰烬。当米尔愧疚地把这件事告诉卡莱尔后,卡莱尔差点晕过去。异常沮丧的卡莱尔告诉米尔,自己根本没留底稿,连笔记和草稿都扔掉了,对卡莱尔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但卡莱尔没有绝望,他相信自己的稿件中一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通过再一次的著作一定能避免上次的诸多弊病。于是他劝朋友不必太自责,还自我安慰地说道:“就当我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让我重做,让我做得更好。”然后卡莱尔重新查资料、记笔记,把这个庞大的作业又做了一遍。在这次的作业中,卡莱尔还补充了许多史实,让书稿的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了。
上天喜欢给我们布设各种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拿出勇气接受一次次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最后的阻碍,看到光明的前方。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说:“再试一次,只需要再试一次。”
10.挖掘挑战挫折的潜能
人往往在困境面前更容易发现问题,寻找出路。当你把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积极迎战,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战胜了困难。不可思议吗?不,你被激发出的潜力帮助你渡过了难关。相信自己,尤其是在挫折面前。
在18世纪,有100多名德国青年先后加入驾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行列,但是他们均未生还。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独身横渡大西洋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德国有个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偏不相信,他向世人宣布:他将独身横渡大西洋这一死亡之海。其理由是,他想用自己做个实验,证明强化信心会对人的心理和肌肉产生积极的影响。
独自出航十几天后,林德曼的船舱进水,巨浪打断了桅杆。他筋疲力尽,浑身像被撕成碎片一样,加上长时间睡眠不足,他开始产生幻觉,肢体也渐渐地失去了知觉,并常常出现死去比活着舒服的念头。但他马上对自己说:“懦夫,你想死在大海里吗?不,我一定要战胜死亡之海!”
在每个航行的日夜里,他不断地暗示自己:“我能成功,我一定要成功!”坚持下去,一定要成功,成为他唯一的意念。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出林德曼的潜能,结果当人们认为他早已葬身鱼腹时,林德曼却奇迹般地到达了大西洋彼岸。
挫折往往能让一个人爆发出惊人的能量。面对挫折,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沉浸于痛苦之中,而不去积极地应对,那么潜能也就会被埋没。挫折是一种挑战,无限的困难、无限的挑战就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不要束缚自己的潜力,不要停止对理想的追求。
从前有个将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了取得胜利,将士兵用船载往敌岸,卸下装备之后,便下令烧船。他严肃地对士兵们说:“你们都看见了,我们所有的船只都被烧毁了。现在我们没有任何退路,这一仗我们是非胜不可,否则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活着离开这里。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不是胜利,就是死亡,再无其他选择。”巨大的挑战摆在面前,无路可逃的士兵们经过一天一夜的浴血奋战,以少胜多,赢得了胜利。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挫折到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挖掘潜力的最佳时机。当你激发出潜能后,你就会安然地渡过挫折带来的危机。只有不妥协、不气馁,积极应战的人,才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李嘉诚早年丧父,幼年时随家人逃离战乱,流落他乡,在香港备受贫穷的折磨。一连串的打击没有使李嘉诚放弃努力,生活的拮据和艰辛使李嘉诚萌生了“我不要穷,我要赚钱”的想法。他14岁时就走向社会,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在强烈的求生意识的支配下,他开始了打工生涯。当学徒、做店员、搞推销,李嘉诚样样都做。他喜欢尝试不同的工作,因为在众多的经历中,他能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嘉诚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不向挫折和困难低头,他在历练中发现了自己经商的天赋,并最终获得成功,成为举世瞩目的企业家。
挫折没有把李嘉诚打倒,反而让他把腰挺得更直。“我不要穷,我要赚钱”的想法激励着他不断地寻找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让他在困境中找到了解救自己的才能。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学会坦然面对挫折,让挫折成为一种资源,让潜力在挫折中激发出来。即使你被数次的失败挫伤了积极性,但只要你不放弃,每一次都能坚强地站起来,就像李嘉诚一样,勇敢地为成功拼搏,在挫折中挖掘潜能,你就能走向成功。
把每一次挫折都当成挑战自我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挖掘潜能的过程。与其说失败、逆境可怕,不如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忘记挖掘自身的潜力更为可怕。如果一个人天天想着逃避,事事考虑稳妥,那么这个人的人生注定不会非常精彩。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让我们滋生了沮丧、半途而废的消极心理,这在无形中遏止了自身潜能的发挥。别人是打不倒你的,打倒你的只会是你自己,唯有在逆境中奋斗,你才能更好地激发出自己身上潜在的能量。
11.每天淘汰你自己
竞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停滞、逃避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会被别人淘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如果你有片刻的懈怠和侥幸心理,生活就会给你开个不小的玩笑,让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你无法面对。
多年以前,有一群熊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繁衍生息。后来,由于雷电引发了大火,这片森林化为灰烬,所有的动物竞相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去北方吧,那里没有我们的天敌。”另一部分熊则反对:“那里太冷了,我们会被冻死、饿死。还不如找一个温暖的,有很多食物的地方,这样容易生存下来。”
后来,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另一部分熊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进入盆地的熊很快发现那里有很多肉食动物,自己根本无力竞争。于是,熊决定改吃草,可这里的草食动物的竞争更激烈,它们只好改吃竹子,因为这是别的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由于好吃懒做,它们渐渐变得体态臃肿,慢慢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后来随着竹林的减少,大熊猫也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只是在人类的帮助下才免遭灭亡的命运。
而到了北极边缘的熊,由于气候寒冷,不得不锻炼一身本领。它们逐渐学会了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还学会了潜水、到海水中捕食鱼虾,甚至敢于与比自己体积还大的海豹搏斗……长期下来,他们的身体比以前更大更重,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熊。
每个人又何尝不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呢?选择安逸的享受还是选择加强自身能力的历练,最后的结果大相径庭。
当前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果在取得某一职位后就止步不前,那么后来的拿着硕士、博士文凭,意气风发的新晋职员,就会对你构成极强的威胁。不自我淘汰,原地踏步只能被后来者所取代。
沃尔特·达姆罗施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他20多岁时就当上了乐队指挥,但他一直都保持着谦和、勤勉的作风,从不居功自傲。面对大家的夸奖,他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
“刚当上指挥的时候,我也有些飘飘然,以为自己的才华举世无双,地位无人可撼。一天排练,我忘了带指挥棒,正要派人回家去取,秘书说,不必了吧,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不就行了?我想:秘书真是糊涂,除了我,别人带指挥棒干吗?但我还是随便问了一声:‘谁有指挥棒?’话音未落,大提琴手、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各掏出了一根指挥棒。我心中一惊,突然醒悟: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多人一直在暗中努力,随时要取代我。从此以后,每当我偷懒的时候,那三根指挥棒就会在我面前晃动。”
每个人进步的基础和阶梯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说:“你应该每一两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只有你首先向自己发出挑战,才能在别人的挑战面前泰然自若。有一句名言与这个观点相同:“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每天做点困难的事,每天淘汰“旧”的自己,是“逼”自己进步的办法之一。
陆业涛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网络通信设备销售经理,刚入职的时候,他干劲十足,除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外,还经常在下班之余“充电”,所以进步得很快。但他当上销售经理后,就忙于日常事务,在“干杯”声中翻过了日历。
后来,一位名叫黄杰的人进入公司成为他的下属。黄杰的学历比陆业涛高,能力比他强,有数年商海经验,销售业绩惊人,在公司的绩效考评中稳居前列。之后,出色的黄杰迅速淘汰了他的上司陆业涛,而陆业涛得到的只是自己后悔的叹息。
“每天淘汰你自己”是我们应告诫自己的一句话。要时刻提醒自己,后生可畏,如果自己每天不淘汰自己,就会被别人淘汰。这就是职场“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