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现在什么人的压力最大?什么群体的压力最普遍?大多数人会认为,职业人群压力最大,比起已经退休的老人与上学的孩子来说,身在职场的职业人群不仅担负着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还正处于大展拳脚、开创事业的阶段,所以说,这个群体的人最累,压力也最大。
比如说,一个员工明明头痛得快要炸开,但一想到完不成任务就可能被解雇,只好不停地给自己加压再加压;明明这个周末已经安排好了全家出游的计划,老板一个加班电话,你的计划就全部泡汤了;出了事故明明是主管的责任,但他在老板面前把责任全推到下属身上,下属怕得罪主管,只好忍气吞声。其次,职业群体为加薪、为升职、为面子,他们在超负荷工作的同时,深感“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那么,身在职场,你现在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呢?不妨让我们看看职场压力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工作负荷的变化。如果公司减少了员工的数量却不降低产量,那么公司就会让员工承担额外的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弥补人员减少所带来的损失。或者在扩张阶段,公司会让员工在他们的常规任务之外承担额外的职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额外的工作都可能会造成愤恨和焦虑。
2.报酬的变化。如果员工报酬降低(可能是福利的减少),很可能会导致员工对预算开支的焦虑。但是,即使是增加报酬,同样也会给员工带来焦虑,因为加薪可能会使员工进入更高的纳税级别,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得更加出色才能“赚取”所增加的薪酬。
3.工作、任务或团队的变化。新的工作环境总是会带来一段压力较大的时期。员工不仅要学习新的技能和程序,而且还要发展新的办公室或团队内的关系。所有这些都要耗费额外的精力和注意力,这可能会成为有害的焦虑,使人无法在工作上取得最佳绩效。
4.工作安全感的变化。在这个高科技革命、大公司裁员(通常是中层管理人员受到最沉痛的打击)、人员迅速更替以及全球市场飞速增长的时代,员工更加频繁地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5.难以相处的管理者。一些经理的领导风格与其直接下属的职业需要根本不匹配。例如,一些管理者认为,向团队施加压力会带来生产率的上升,而事实往往与之相悖——这种作法造成的是一种普遍的恐惧和焦虑感,而这会大大损害生产率。与难以相处的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是公司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
6.对失败的恐惧。如果工作环境充满着竞争和批评,而缺少团队建设和援助的气氛,就会导致消极的思维方式,人们就容易把外部的这种批评性的信息转变为内心的自我怀疑,并加剧对失败的恐惧。
7.低微的自尊。低微的自尊与对失败的恐惧感紧密相连。当消极的思维方式占支配地位,排斥或歪曲任何积极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低微的自尊,结果导致一种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态度。
8.丧失群体感。许多员工都感到在工作上与他人没有联系,被忽略或被遗忘在了自己的小格间里。这种孤立隔绝的感觉对自营业主而言的确是个问题,但对那些通过计算机网络而不是群体聚会场所进行交流的公司而言,这也是个日渐倍受关注的问题。
9.工作上的身心疲溃。工作上的身心疲惫是一种独特的压力。它是工作狂文化和有害焦虑相结合带来的严重后果。当你滞陷在工作中看不到未来时,你就可能感到自己身心疲惫。你无法处理日常的事务,你感到疲倦、紧张、易怒。坦率地说,你对什么都满不在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职场的压力何其多,有的人甚至要承受多种职场压力,如果不能有效管理与缓解这些压力,势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寻找到恰当的方法,从压力的根源入手,有的放矢,才能减少压力对你的影响。譬如说,有效的工作计划与效率的提升可以减少工作负荷的压力;积极融入团队可以缓解人际关系;身心疲惫的时候可以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身心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要记住,一点压力都没有的职场不存在,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轻松工作,就必须找到自己的压力症结,对症下药,才能让你从压力的阴影下走出来。
小结:
英国心理学家戴维·丰塔纳曾给“压力”下了一个定义: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从这个简洁的定义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承受力越大,那么应对压力的能力就越强。事实上承受力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够坚持多久,这时,耐心在压力面前显得至关重要。实际上,耐心是对压力的一种挑战。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这样一句话:“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耐心,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性格中的一种潜在力量,也是信心的持久和延续,是决心和毅力的外在表现。不论做什么,如果缺乏耐心,将一事无成。没有耐心,学习很难坚持下去,学业也难以完成。
所以有了压力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到处理压力的方法,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面对压力,我们必须顶着压力前进,否则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要是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他就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成为掉队的那一个。别人在踌躇满志中进步,而自己却在不明不白之中后退,这种事情,谁都不愿意让它发生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