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8200000036

第36章 盛年(2)

有一段时间,我热衷老电影。演员在灰色调中体现着动人的鲜艳,嘴唇光润,眼睛里光芒四射,散发出来自时间深处的优雅。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进入永恒的沉睡:唯光影跃动,让我们看到亡灵依然怀有强烈的爱憎……在我设想一位百岁老人,手臂松弛,动作僵硬地瘫坐,用模糊的视力凝视银幕上长裙翩跹、步态袅娜的少女--那个自己因为陌生,已彻底沦为背叛者和敌人。往日的骄傲,能否成为暮年的支撑?也许我们积累记忆,不过是在捡拾为晚年带来余温的柴薪。

我们是靠记忆养活的。据说松鸦是种聪明的动物,它在收获季藏好松果,并以石子标记埋藏之地;等到大雪覆盖的寒冬,它能找到三万粒果实中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假如记忆消失,它将被饿死。

我是提前的老龄者吧?抑或,是一只懒惰的松鸦--我所体验的虚无,是往日懒惰遗留下来的报复。无论怎样,前路坎坷,我们需要坚持活到寂寞的高龄,坚持活到尽头,哪怕无所爱、无所恨,哪怕这个世界剩下的都是陌生人……似乎,那象征峰值的幸福。

今天的我们到底需要获取什么,然后,才能低声说出那个词:幸福?

如果选择早晨七八点钟的上班高峰时间去乘坐北京地铁,你会发现,周围全是年轻人:皮肤饱满,弹力十足,还没有被生活压榨出浆汁。即使空间逼仄,窒息得令人丧失立锥之地,这些被希望支撑的孩子们依然蓬勃。我站在换乘电梯的拐角,观察那些密集排列的脸渐渐升高……活跃的血红细胞将随着地下的城市脉管,输送到各自的劳动之中。我会诧异并猜测,那些消失的中年人,他们此时在哪儿?

在私人轿车的方向盘后等待红灯。在高铁的疾速里闲看财富杂志。在飞机上闭目养神,脖子上套着用于保护颈椎、看起来像是牛马挽具的气垫圈。事业成功的中年人用青春作赌,赢得了今天的舒适与精致。但曾经流泪流汗的咸日子,并非全无踪迹--仔细看,他们一副被生活卤过的样子。许多人的表情疲上留下的,是蹄印践踏过后的凹痕。多数时间都用于应对琐事,真正的美好时光在一生中所占比例甚微。怎能不悲伤?我们把生命中最漫长最宝贵的时间用来殉葬。

席聚一堂的时候,我观察旁边那些阴虚阳燥、神亏气散的脸,一问,却与自己同龄;心惊之下,我也明白自己在他人眼中是怎样一副模样。还用别人提醒吗?老得这么快,看着镜子我简直想管自己叫“妈”。

我奔波生计,后来那就成了摆脱梦想的借口。一再欺哄自己,熬过某个阶段就好了,未来可以重新扳回道岔,与梦想并轨。然而,所有无聊的事物都擅长生育,不停排出密密麻麻的卵粒,让我穷于应对。渐渐沦陷,我难以克服对自己的失望。有时自问:生活真的盘剥过你吗?还是你自己出于某种恐惧,自觉纳贡,祭献了你的渴望?

时值中年的生活,像在公园的池水里泛舟。因为没有流动的水,即使松开双桨,它们也像鱼鳍一样轻摆在固体的体侧位置,小船随水漾动,不会偏离到哪里去。这是我安全的被豢养的不会碰壁的生活。我知道水里放养着什么样的鱼苗,清理过什么样的藻草。换言之,这是一种没有意外的生活。之所以敢于松懈,是因为,即使随波逐流,我也不会触礁。尽管我经常暗想如何摧毁自己,但止于情绪上的挑衅和释放,与行动无关。

更多的是平静。因更多而廉价的平静。惊讶与感慨,除了暴露了我们的天真之外,何用之有?历史上太多的残酷倾轧,有太多鲜血淋漓的灾难,我们的生活里一点点花椒粉式的变味处理,根本谈不上人生的辛辣。

以前,一个作家在他的小说里渴死条鱼都引起我不快,更看不得虐杀,以吗?还是获得了职业化的冷静,抑或职业化的麻木?阅读感受下降,体验的强度下降,我是否还剩下足够的敏感和力量去表达,去继续始自少年的作家梦?去年中秋,几个写作的朋友小聚。煮酒烧红叶,带霜分紫蟹,都谈到中年的不甘。怀才不遇或壮志未酬的样子,说来说去,是丧失了幸福感、其实看一看我们写下的文字:没有激情,只剩下表达的惯性;有衡量中的委屈,缺乏一种干净干净的愤怒。我们很少自省,总是苛责外在环境的冷落和不公。到底怎样我们才心满意足?在网页的饼铛上,获得一分钟的翻身热度?或者,热衷赢得半径更大的圆形方孔钱作为自己脖颈上的枷锁?是不是我们老了,那么迫切地要领取保障晚年的荣誉抚恤金?我们为什么那样着急地想替历史表态,想为自己的创作一锤定音……那么着急,凿好墓碑上的字,要迫不及待地躺进去一试尺寸?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身体和心智已散发着秘而不宣的腐气。

柳宗元写过一种小虫子,它会把沿途所遇尽可能捡拾起来,放在背上负重前行。这种虫子背部粗糙,东西堆积在上面难以掉落,但即使疲惫到极点,它还是不停累加,直到仆倒在地。

人到中年的吃力,是不是因为我们这种形同负重小虫的习惯?一天天、一年年地活着,悲欢交织在发酵的回忆里……安慰的余温,悔恨的遗毒,我们背着越来越重的时光。疲惫也是一种资本吧,至少,它囊括了你为既往生活所支付的体能。

或者沉重,或者虚无。背负的时候,我心怀隐忧,担心自己被过程消耗,无法体验储藏到最后才能享用的晚年自由。卸下的时候,我亦疑虑,稍不小心,自己就滑陷到那种由虚无感构成的黑洞里--所以需要大声说话、饕餮,反刍和追悔,我是否由此错过与真理相认的机会?可从另一个角度,假如我对自己果真像自己形容中的那样不满,为什么我又如此惧怕成为别人?还是说,我的自恋以一种强力的虚伪掩饰了它自己?也许并非自恋,我只是对成为他人所象征的未知满怀恐惧,我只有在惯性里才能维护某种安全感。说来说去,安全感,大概是世上最不安全的危险物种:它难以捕捉,令人频繁受到惊吓,无法被长久而安然地搁置。

我看着镜子,里面的陌生女性神情混沌--认识四十多年,她对我来说依旧陌生。一个人的脸,如同时间手中的橡皮泥,被随意捏制……但愿我们的皱纹是神留下的指纹。

可能越老,我们越热衷在残羹岁月中,享受怀旧中的余温。然而,无论怎样爱恨痴缠、颠簸起伏的一生,从更宏大的时空来衡量,我们的命运轻盈,不比一只昆虫的骨灰重多少。想起美国著名作家兼记者亨特·S·汤普森,他的个性张狂,烟不离手、酗酒、吸毒,他几乎是在挥霍一生。传奇的汤普森先生死于六十七岁,临终时刻他在与妻子通电话,心平气和,谈着谈着就朝自己开了枪。汤普森的遗愿是将自己的骨灰填进炮膛,在空中炸散--最后他卓尔不群的葬礼果真如此举行。后来,这种别具创意的告别被越来越多的效仿者继承。焰火华丽,照彻暗夜--那是上升到高处的骨灰,最后的璀璨。

年少时,我以为自己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起义的灵魂,我以为它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现在我看到自己不断的松懈、妥协乃至姑息。我甚至把对自己的纵容视作学习宽容。不原谅自己也是小气的表现吧?我像一块易于变脏的木头,是否需要不断刨去表面,才能露出新鲜的花纹?在灵魂的贫瘠之地,我能否艰难地掘进,找寻幸福的矿脉,并把它作为一种终身制的努力--由此我才小时候因为胆怯,我总是把灯绳拴在床头。绳子很细,棕色的,韧度足够。半夜醒束,害怕的时候我只要拉动绳端,房间里就充满咒语般即刻降临的辉煌。不是童年了,我不可复得那种奢侈的明亮,但依然可以拥有缓慢而柔软的烛焰。我应该更乐观地看待黄昏以及随后而来的幽暗吧?或许说,我必须如此,别无他途。所谓乐观,不是喧嚣而外在的生存主义口号,而是作为一辆老车,如何努力,把维系运行所需的动力保持在低油耗的水准上。

许多年以后,一个邻居告诉我,余姐姐死于胰腺癌。得知死讯之前,我们从无联系。我早就忘了那双焦糖色的眼睛,忘了记载在她瞳孔上、时间最初的刻度。她是否体验过足够的爱憎,见识过足够的恩怨,她是否获得平衡后的安详?我看到了祝愿里面的内容,原来,它藏着一枚小阴谋般黑硬的仁儿--所谓长寿,不过是有幸见识过更多的死亡。

十一

月亮像只笨手笨脚的闹钟。时间老了,落叶松掉落了它的指针。我不知道,晚年是否就像一盘渐渐凉掉的晚餐,但我明白,必然存在某个转折的时刻,老,不再成为耻辱,而是一种可供炫耀的沉甸甸的资本--它就像跑完整个赛程才能赢取的荣誉。

尽管走过必然的弯路,对于未来,我还是一无所知。但生活还是教会我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不要迷恋那些看起来伟大其实愚蠢的东西。比如,对那些年轻时被分外轻视的东西,我已学会另外的理解。甚至针对他人的妥协,我亦抱温存--关节般的屈服,也不纯粹是弯折,也许是为了压力之下持久的支撑。既然我自己都不具备向死而生、虽败犹荣的那种披靡,我要求他人就是一种苛刻的勒索。

生活中充满不等式,无人能在跷跷板上享受安逸的睡眠……我们起伏,变十二

每年,我都是春天以后才开始自己晚上的散步习惯。我早不愿承受严苛的锻炼,只能维护温暖中的养生。其实散步只是借口,我迷恋的是微温中的遐想,是草木葱茏的气息,是夜间笼罩一切的月色和星空……仿佛自己正和静谧的事物一起发光。

繁星满天,童年的我曾从那里倾听天籁。当中年的我再次仰望,星空--大神打开了表盘的内部,浩大时间在其中精密运行。对渺小个体来说,分秒从身边流逝的,每瞬都是永恒。个体是难以构成计量单位的,星空下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落入钟表的一粒微尘,我们,极小的目不可视的细菌,我们只是彼此知晓而不能被神明的肉眼所注视。我们短暂。也许,正因为必然的告别,我们才应对病床上的余生给予温柔的善待。

爷爷那只康恩贝牌老怀表竟然还可以走动。它挂在那儿,像枚私属的小月亮,黑暗中泛着珍珠色的晕彩。滴答滴答,时间的涟漪,渐近我心脏的节奏。我们都是上帝的机械玩偶,他在我们体内设置精密的发条和血肉。走动吧,克服空气和路途上的摩擦,克服秘密的锈迹。

这是子夜,这是盛年,时间与河流的中游。即使略带倦意,即使木刺划进指端,我有必要勉励自己不放开握桨之手。

原载《大家》2013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艺林旧事

    艺林旧事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历史掌故的笔记小品上百篇,郑逸梅以写掌故名家,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新国风

    新国风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诗三百”开始,各朝各代流传的民间歌谣数量都很可观,它们是对社会历史的独特的反映。对历代谣谚中有生命力有意义的东西,结合新的社会现实予以创新性的表现,包括注重社会风俗画面的捕捉与描绘,展现新的意象与意境等。这两者的结合,意味着它们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诗歌传统的自发的(自觉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总之,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印证和语言痕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直是别一形态的“史诗”。
  • 山花集

    山花集

    诗歌由横空出世、大江东去、谁言寸草心、故人西辞黄鹤楼、力拔山兮气盖世、此曲只应天上有、海内存知己等组成。
  • 土星照命(译文经典)

    土星照命(译文经典)

    美国公众的良心,永远的知识偶像桑塔格著名批评文集。当代文艺批评的经典之作,文艺青年引经据典的宝藏之书。本书是桑塔格最著名的批评文集之一,收录了作家1972至1980年间发表的最重要的批评文字,凡7篇。作家在书中怀念古德曼,谈论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分析卡内蒂的宗教性,论述巴特的审美意识,品味本雅明的惆怅诗意,纵论里芬斯塔尔和西贝尔贝格的电影。文集标题(书名)取自书中一个同名篇目,源自星相学,照该篇传主本雅明的说法,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气质”来描述以本雅明为代表的这类思想家的精神风貌。除本雅明外,本文集还深入评论阿尔托、巴特、卡内蒂等她本人引为榜样和同道的思想家、艺术家的作品、鲜明地描画出他们的精神肖像,桑塔格对他人的评论由是亦成为她本人的一种精神自传。
  • 河畔小屋

    河畔小屋

    本书描写了哈德逊河的美丽风景,铁杉树林、“黑溪”以及他青年时代漫游过的卡茨基尔山的森林。书中收录的散文作品包括《南卡茨基尔山腹地》、《鸟类求偶》、《花栗鼠》、《热爱大自然的人》、《一棵老苹果树上鸟儿的生活》等。
热门推荐
  • 武装之凤逆羽

    武装之凤逆羽

    她,来到这里,只为寻找一个人。她,不知道他的任何信息,只记得那双异色眼眸。她,对于他们的战争保持中立,哪方弱,她就帮哪方,不管对手是亲人、朋友异是爱人……她,冷酷无情,最终被他坚持所感染,可她,却不能回到他的身边,即使……
  • 今夜有你我

    今夜有你我

    今夜有你我【冷面交警&交际花】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对你的情话。【文案1】虞美人笑,江哥哥就进了圈套。长睫毛大眼睛。虞媚却不再笑。虞美人,也配?江哥哥,也配?狙击你的心脏,让你的心只为我跳。【文案2】我想给你摘星星,但是我也想杀了你。我想杀了你,但是我还想陪你看星星【权贵&神经病&人格分裂】……………………………………分界线作者第一次写文,谢谢支持。
  • 镜界之穹

    镜界之穹

    遗迹中苏醒的瑟瑞亚斯迷茫于自己的记忆,他执掌毁灭之风,世界却遭遇冰封。地下的生命之火依旧在燃烧,他欲与众人踏上征程,打碎妄图统治世界的深寒,揭开远古的灵魂之密。【读者可跳过前传镜界的门扉直接阅读第二卷】
  • 星界融合

    星界融合

    一个混蛋老头,将古语从原本的科技文明世界,踹到了一个修真的世界。,这里有修仙、有魔法师、有斗气士、还有星师和魔头,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古语开始了一段与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道路剑修的生涯。当他发现,这个被称为的星界的世界正在渐渐的缩小融合,他看到了自己的故乡,地球一个科技文明世界也在靠近这里并与星界慢慢融合……
  • 青苍纪事

    青苍纪事

    从明天起,喂马,劈柴,策马江湖,威武远扬!!!(备注:这是一本有着武侠风的古言,原来定名字叫《桃花》,可惜已被占用,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书名。然,书名不是重点,简介也是浮云,内容才是王道,只要看第一章你就会迷住的,某糖化身王婆中……)非经本人允许,本书谢绝任何转载!!
  •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此书侧重诠释李渔《闲情偶寄》的“颐养部”,用当代人的观念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谈健身养生及风月韵事,重在说实话说趣话,契合当今重生活重时尚重休闲之风气,可谓大俗大雅好玩可读。书的最后附了一篇写李渔跟两位红颜知己的文字《当李渔爱上乔姬和王姬》,算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行乐和止忧的关系,李渔本人就在实践他的理论,或者说他在体验着他的生命历程,只是这种体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
  • 遇此不负于你

    遇此不负于你

    谁曾把相思埋入血液之中扎根,初见是惊鸿一瞥,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渐心乱迷。昔日的回忆,亦是不能消除,你的一字一句,一颦一笑,都记忆犹新。我为你倾尽整个天下,却换来我一人白头。
  • 纨绔县太爷与神捕夫人

    纨绔县太爷与神捕夫人

    【新作《宴风》连载中,请多支持】那一夜,冰冷的湖水吞没她的身体,她僵硬的手抚摩着扁平的肚子,想着那个未能足月便离开的孩子,心痛不已,这一世,她爱得太卑微太窝囊,最后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保住。如果有来生,她一定,一定不要这样活……再度睁开眼,发现自己重生回到了七岁那年,看着面前那个口口声声命令自己不许跟道姑走的男孩子,冼星暗暗决定改写自己的人生。然而,兜兜转转,转转兜兜,她为何还是绕不过那个家伙……(读者群:281398085敲门砖:任一作品中的男女主名。)
  • 改天之道

    改天之道

    那一天,他明白了天道的不公,也知道了死亡的恐惧……但他真的会屈服于这可悲的命运吗
  • 幽渺如昨散文诗集

    幽渺如昨散文诗集

    一本关于爱情、亲情、人生感悟的现代散文、诗集。无论是相思还是单恋,都是一种感情的成长。我们得到的不一定是最初想要的,只要自己记得初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