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一家都非常喜欢正大综艺这栏节目,每到星期天,宁宁就急切地盼望新闻联播快点结束。全家人好一起欣赏正大综艺。
两位主持人自然幽默,不时引起观众的笑声,导游小姐活泼、轻松,在欢乐的气氛中不时提个问题,把观众带入了遐想。
他们想入非非,把个谜底猜得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必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宁宁最爱看的就是这部分。一方面为自己偶尔猜对了而喝彩,另一方面,又从中懂得不少的知识。
有一次是导游小姐把观众的视线带入了煤矿深井隧道。
只见矿工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脚蹬雨靴。导游小姐风趣地说:“他们安全帽前方有一个矿灯,可是他们每人腰上带个长方体的扁盒子,这是干什么的?”观众们有的猜是饭盒,有的猜是蓄电池等。宁宁比较同意是蓄电池,妈妈说:“肯定是个仪器。”而爸爸非常肯定的回答说是空气过滤器。结果还真让爸爸猜对了。
宁宁问爸爸:“您怎么猜到是空气过滤器呢?”爸爸说:“我想,在煤矿深井里干活,肯定有煤气或其它一些有害气体。过去的矿工们没有这种设备,所以经常发生瓦斯爆炸,实际上就是煤气的浓度超过允许标准引起的爆炸。现在矿工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如果说是饭盒等到中午,饭早就凉了,所以肯定不是饭盒。如果矿井里的煤气超过了允许标准,对人体有害,那怎么防护呢?必须每人佩戴空气净化器。”
妈妈这时插话问:“空气净化器里装的什么药物?”爸爸说:“是活性炭。”
宁宁还是第一次听说活性炭这个词儿,就问爸爸:“活性炭是什么样的?”爸爸说:“活性炭就是用木炭烧的。”妈妈对这个问题也挺感兴趣就问:“没烧成活性炭之前,木炭有没有吸附性?”爸爸说:“木炭也有吸附性。”宁宁迫不急待地问:“那为什么不放木炭,非得放活性炭呢?”爸爸抵不过母子两人的轮番提问说:“好!好!我给你们讲清楚,……”
爸爸首先讲了木炭是怎么制成的。把木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就可以得到木炭。木炭是一种灰黑色的多孔固体,正由于它多孔所以木炭最显著的特性就是有吸附作用。
它能够吸附大量的气体和小的微粒。可以从水里吸附有臭味的物质。也用来吸附有些食物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木炭之所以有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我们可以切薄薄的一小片木材来证实。如果把这小薄片木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看到木片上有许多细管道,把木材烧成木炭后,这些管道仍然存在,木炭的管道越多,跟气体或液体接触的表面积就越大。这样,它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那么活性炭又是怎么制成的呢?原来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给木炭加强热。并且不断地通入水蒸气。这时妈妈突然插话问:“隔绝空气怎么又通入水蒸气呢?”爸爸放进嘴里一瓣桔子,边嚼边说:“通入水蒸气的目的,是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质,使管道更加通畅,实际上是用来增加木炭的总面积,这样加工出来的木炭叫活性炭。”
爸爸站起来,活动活动腿,伸伸胳膊,站在沙发对面继续讲下去。他说:“活性炭是黑色的粉末状或颗粒状。它也一样具有木炭的吸附性。可以用来净化空气和一些有毒的液体。
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矿工身上带的盒子,里边装的就是活性炭。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而使纯净的空气通过。再比如电冰箱里,生食、熟食、水果肉类等全放进去。使用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股特殊的异味。如果用冰箱去味剂就可以消除异味。这去味剂就是用活性炭制成的。我们吃的白糖,也是利用活性炭除去了糖浆里的包素。
我们喝的自来水和工业上用的水,过滤器里都放了活性炭,除去了发生臭味的物质。”
宁宁还等着爸爸继续讲呢,见爸爸停下来就问:“还有呢?”爸爸摇摇头说:“没啦。”宁宁说:“哇!活性炭这么多用处呀!”爸爸说:“活性炭在科研工作中用途就更广泛!过两年你学了化学就知道了。”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原来活性炭有这么大的功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