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接我们来的那个高瘦军官告诉我们,军区要组织三支探险队,需要沙漠向导。代号分别为001,002,003。按照两两组合,各分配到一支探险队中,分配原则是昨晚同一账篷的人员分配到同一探险队。
不会吧!好后悔呀,看样子我是短期之内都摆脱不了杨老二的唠叨了。
军官同时告诉我们,探险队成员晚上将到会议室集中开会。
“喂,李建设,我沙漠探险经验很丰富的,我的爷爷是沙漠探险专家,我老爸也是沙漠探险专家,轮到我肯定也是沙漠探险专家了……”军官一走,杨老二又开始唠叨起来了。
烦!我脑海中只有这么一个字。
被杨老二烦了一天,总算熬到了傍晚。
傍晚时分,我们被带到了会议室。所谓的会议室就是一个特大号的大帐篷。账篷会议室前台挂着一块小型幕布,后面摆着个象是放电影的仪器。
陆陆续续进来三十多个人。都是这三支探险队的成员及向导。
会议室里没有椅子,每个人都是席地而坐。
开会前,探险队成员们三三两两窃窃私语着。
过了一会,一个面色黧黑,虎背熊腰,身材高大,神情严厉的军官模样的人,健步走了进来。他一进来,首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他是这次会议的总主持,对于这个军官,具体军衔不知,姓名也不知道,只知道他也是这次秘密任务的总指挥。
他先是很官方地代表军区欢迎我们的到来,又对保密措施给我们带来不的不便道歉。当然,他脸上是看不到任何一点歉意的。
然后就是分组。
我同杨老二归属001探险队。001探险队有成员12名。
彭森,植物专家。队里年资最高的学者,曾留学苏联,大概是四十岁的样子,戴着黑眶黑镜,穿着很朴素。他很受人尊敬,看上去挺和蔼可亲的。
陈栋梁,动物专家。宽额头,三角眼,短发,年龄、身高估计跟我差不多。由于是三角眼,他的长相略微有些猥/琐。曾留学RB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衣,蓝色长裤,左手戴着一块崭新的SH牌手表。上20世纪70年代,SH牌手表要凭票购买,不过80年代改革开放后,SH牌手表风光不再了。我不怎么喜欢陈栋梁,因为他看我同杨老二的眼神显得很傲慢。
那天他刚好就坐在我们的前方。
“这小子很崽。”杨老二小声地说了一句。
估计是被他听到了,陈栋梁转过身死死的瞪了我们一眼。
Melinda(梅琳达),美国华侨,电子工程师。001探险队中唯一的女青年。身材高挑,高翘的鼻子,樱桃的小嘴,性感的朱唇,红润的双颊,一张瓜子脸十分白净,穿着一件黄色修身外套,蓝色的瘦腿牛仔裤,白色登山鞋,十分养眼。不过她的神态是冷冷的。属于沙漠中那种惊人的冷艳。
总指挥介绍Melinda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基本都停留在她身上了。
对于我这个还没谈过恋爱的人来说,能在这种环境下,见到这么漂亮的女人,也真是不枉此行了。
杨老二也一整晚看着她,满脸掩盖不住的欢喜,那眼神是发光的。
当然关注Melinda的不只我同杨老二,陈栋梁也不时偷看她。那货的眼神好像是饿狼一样,死命盯着她的屁股,那样子恨不得一口把它咬下来。
刘爱国,001探险队中的军方代表,三十七八岁,皮肤黧黑,脸绷的紧紧的,身材高大,属于虎背熊腰的那一种。他负责我们的安保工作。
然后001探险队,还配有一名电报兵,一名司机及四名士兵,他们统统归刘爱国调动。
分好组后。我们最关心的自然就回到了这次绝密行动本身上。
我们准备去哪里?要干什么?
总指挥给我们三支探险队发了不同的手绘行走路线图。
妈的!这是我这一生中见到过最不负责任、最简单、最无言的地图了。
001队的是一张“反C”形的路线图。地图的起点画了一个三角星,旁边用铅笔写着“小河”,中间是一个圆圈,终点是一个五角星,没有注明文字。然后就没有其它了。
002队的是一张从东向西的直线路线图。003队的是一张从南向北的直张路线图。都是简单标了几个文字、画了几个圈圈,然后就没有其它了。
这路线图真是做足了保密工作!这是去探险吗?这是去送命呀!我在心里开骂了。
其他队员一看到这些路线图,也立马都不安静了,纷纷表示很不解。
总指挥再次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大家安静了下来。
他稍稍解释了一下,当时对于丝绸之路的狂热,由RB传入刚刚开启国门的中/国。RB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将合作拍摄丝绸之路。XJ考古所原所长王教授、穆教授被选作了寻找小河墓地的考古专家。
高层显然是发现了什么。所以要赶在中日联合探险考古队出发前,先对所在区域进行抢先性的探险考古。
“高层到底发现了什么……”总指挥突然停顿了一会,环视了一遍四周。
看他那样子,是要有重要的事情宣布了。
“全体起立!”总指挥站在前台上,声如洪钟。所有人刷的立马全都站了起来。
总指挥再次环视了一圈,继续说:“下面将要涉及到的,属国家级保密内容,请大家随我一同宣誓。”接着他举起右手,振振有声的说道,“我在此宣誓……”
他每说一句我们便跟着他念一遍,“在自己有生之年,未得上级批准之前,保证永不透露此次任务内容的丝毫信息于任何人,包括自己最亲的人。”
一看这阵势,说实在的,当时我心跳加速受不了,忐忑的要命,气都有点快透不过来,只是木愣愣的跟着傻念了一遍。
我望了一眼杨老二,他当时就站在我身边,他嘴巴一上一下的,却根本没有声音,他是在假宣誓!仿佛他的宣誓根本不算数。杨老二发现我在看他,狡黠地笑了笑。
宣誓完毕,总指挥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接下来总指挥让士兵把灯关闭,开始放映幻灯片。
所有人基本上都睁大眼,会议室里除了机器转动的声响外,一片鸦雀无声。
这一段记录片。大意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同时发现曾经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枯了。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
中央作了一个决定,派遣科考队员到这一片区域进行科学考察。
结果有队员在沙漠深处发现一个巨型天坑,正当中央要组织大量人员对天坑进行探查的时候,那巨型天坑又莫名消失了。
据曾经下过天坑探查的队员描述,在那天坑里面还发现不明飞行物残骸。
沙漠中怎么会有巨型天坑?天坑里又怎么会有不明飞行物残骸?
哇!如果这是真的,那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中央组织了专家组秘密讨论。提出过各种很神奇很离谱的假设。有人怀疑那会不会就是传说中外星人的智慧残骸,也有人提出象魔鬼三角洲消失船只那样的假说,认为大概是时空隧道造成的空间扭曲,不过,最终专家组也没有达成一个统一共识的标准答案。
结论报告马上呈往最高层,汇报之后,得到的批示结果是,一切尚处于假定阶段,并未有更充分的事实材料作为依剧,先抛弃假定因素,既然专家组意见一致,那就重新再组织相关人员到实地验证。
偏偏这个时候,由RB提出的中日科考联合队也要在这一区域进行探险考古。
因为事关机密,所以一定要在中日联合队行动前,重新对这一片荒凉的区域进行一次大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