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解
题目中的生气,指的是生命之气,即人体阴阳二气。清代医学家高世在他的作品《素问直解》中写到:“生阳之气,本于阴精,互相资益,以明阴阳之气,皆为生气可以上通于天也。”这里所说的天,是泛指自然界而言,人体生命之气,即人体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的阴阳相贯通和适应,息息相通,彼此相应,就是题目里所说的生气通天了。这一篇的内容最主要说明的就是人的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能够内外相通才是养生的根本。其次,本篇也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阴气与阳气的相互关系,阴精的作用和五味伤人的原理。
原文503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1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2,其气三3,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4.故圣人传精神5,服天气6,而通神明7,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8,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注释
1.通天:意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
2.其生五:其,此指阴阳。意为阴阳二气衍生木、火、土、金、水五行。
3.其气三:指阴阳二气各分为三,即三阴三阳之气。
4.因时之序: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之序。
5.传精神:即精神专一。《内经》辨言:“传,读为抟,聚也。”
6.服天气: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服,顺也。
7.通神明:达到天人阴阳变化协调统一。神明,指阴阳的变化。
8.卫气散解:卫气,阳气的变文。散解,同义复词,耗散之意。
释义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阴阳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精神专一,顺应天气,而通晓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气血不通,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就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按语
本段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以及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统一。“苍天之气清静”一句强调指出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正常而不乱,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同时说明,人们如果注重因时之序而养生,即使“有大风苛毒”,亦“弗之能害”,从而可以保持健康。但若人们不遵循自然规律,违背因时养生的原则,则会“自伤”阳气,虽无强大外邪,却也难免于病。
本段主要提示了“生气通天”的论断,人体的生命也就是人体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的阴阳息息相通,彼此相应。人类是万物之灵,与自然界万物一样共同生存于天地之间,以自然界的物质为其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就必须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协调和适应。但是人区别于其他万物的地方,在于人类在适应自然方面具有主动性与自觉性。本段正是从时间(因时之序)、空间(天地、六合)及其他物质条件(九州、贼邪)等几个方面,概括地论证了人类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自然规律而保持健康的道理。自然界的变化虽复杂多样,甚至人们在对它的认识上仍难免有“神明”莫测者,但就认识方法而言,却可以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加以归纳分析,尤其应该以“阴阳”为本。对人体中的阴阳,本段则提出顺应自然“则阳气固”,失之则“卫气散解”,提示应以保养阳气作为养生的重点。
现今意义
人的生命之气与天地自然之气相互通应,密不可分,这是《内经》所表达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贯穿于养生、防治疾病等理论的各个方面,相关内容在书中的记载很多。
“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类作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生命体,是依附于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才得以生存的,所以人的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能够内外相通,人的生活法则也要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似才能做到“天人相应”,所以原文提出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自觉地遵循四时变化才是养生的根本。若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势必会损伤正气,阴阳失调,“生气”减弱,百病丛生。出现“内闭九窍,外壅肌肉”等诸多病证。所以擅长养生的人必定知晓天人合一的道理,能够按照四季的轮换而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即“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种顺应天气,主动调养身体的思想也是《内经》养生防病的一贯主张。
原文504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1,则折寿而不彰2.故天运3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4而上卫外者也。因5于寒,欲如运枢6,起居如惊7,神气乃浮8.因于暑,汗,烦则喘喝9,静则多言10,体若燔炭11,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12,湿热不攘13,大筋短14,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15,为肿,四维相代16,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17,精绝,辟积18于夏,使人煎厥19.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20,汩汩21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22,而血菀23于上,使人薄厥24.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25.汗出偏沮26,使人偏枯27.汗出见湿,乃生痤痱28.高梁之变,足生大丁29,受如持虚30.劳汗当风,寒薄为31,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32.开阖不得33,寒气从之,乃生大偻34.陷脉为瘘35,留连肉腠。俞气化薄36,传为善畏,及为惊骇37.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38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39,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40,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41,良医弗为。故阳畜42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43,不亟正治,粗44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45,平旦人气46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47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48,形乃困薄49.
注释
1.失其所:阳气功能失常。《太素》“所”作“行”。可参。
2.折寿而不彰:指损伤人的寿命而不彰著于世。(不知不觉中减少人的寿命)
3.天运:天体的运行。
4.因:顺应,依顺之意。此承上文阳气的作用强大而言。意为人体的阳气向上向外,起着卫外的强大作用。
5.因:病因。
6.运枢:转动的门轴。比喻人体阳气的卫外作用,有如户枢那样主司肌表腠理的开合。
7.起居如惊:指生活作息没有正常的规律。起居,泛指生活作息。惊,卒暴之意。
8.浮:指阳气开合失序而浮散损伤。
9.烦则喘喝:指暑热内盛导致烦躁,喘声喝喝。
10.静则多言:指暑热伤及心神所致的神昏、多言。
11.体若燔炭:身体发热如燃烧之炭火。
12.首如裹:指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包蒙。
13.攘:消除,去除。
14.大筋短,小筋弛长:此为互文,意为大筋、小筋或者收缩拘急,或者松弛不用。收缩。弛,松弛,弛缓。
15.气:指风气。
16.四维相代:意为寒、暑、湿、气(风)四种邪气更替伤人。
17.烦劳则张:是指劳累过度,则阳气亢盛于外而失其所用。
18.辟积:衣服上的褶子,引申为重复。
19.煎厥:古病名。是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阳盛,以致煎熬阴精而昏厥的病证。
20.溃溃乎若坏都:溃溃,形容河堤决口的样子。都,水泽所聚,此指堤防。
21.汩汩:水势急流的样子。
22.形气绝: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马莳注:“形气经络,阻绝不通。”
23.菀(音同玉):通“郁”,郁结。
24.薄厥:古病名。指因大怒而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所导致的昏厥病证。“薄”,通“迫”,逼迫。
25.其若不容:指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若,乃。“容”,通“用”。
26.汗出偏沮:意为应汗出而半身无汗。沮,阻止。
27.偏枯:半身不遂,偏瘫。
28.痤痱:痤,疖子。痱,即汗疹,俗名痱子。
29.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意为过食肥甘厚味之品,会使人发生疔疮的病变。高,通膏,指脂肪类的食物。梁,通粱,即精细的食物。变,灾变,害处。足,能够。丁,通疔,疔疮。
30.受如持虚:形容得病之易,就像拿着空虚的器皿受纳东西一样容易。
31.(zha渣):粉刺。
32.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互文,即阳气清静柔和则养神养筋。精,清也,清静之意。
33.开阖不得:谓腠理汗孔开合失序。
34.大偻:腰背和下肢弯曲而不能直起之病。
35.瘘:疮疡溃破日久不愈,漏下脓水的瘘管。
36.俞气化薄:邪气从腧穴传入而内迫五脏。“俞”,指背腧穴。化,传化,有传入之意。“薄”,通“迫”,逼迫。
37.传为善畏,及为惊骇:发展为易恐及惊骇的病证。
38.魄汗:魄通“白”,白汗,即自汗。
39.穴俞以闭,发为风疟:风寒外束,阳热内郁,寒热交争,而为风疟。
40.大风苛毒:泛指致病作用剧烈的外来邪气。苛,大,强,厉害。
41.上下不并:指阴阳之气发生壅塞阻隔而不能互相交通。
42.畜:同“蓄”,蓄积,积聚。
43.写:通“泻”,指用泻法治疗。
44.粗:指粗工,医疗水平较差的医生。
45.阳气者,一日而主外:一日,白昼。此指卫气白天行于阳二十五周。
46.人气:指阳气。
47.气门:即汗孔。
48.三时:指上文的平旦、日中、日西三个时候。
49.困薄:困乏虚损之意。
释义
人身的阳气,就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阳气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人的寿命就会减损甚至夭折,身体的各种机能也会虚弱。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才显现出来的,所以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感受寒邪,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如果生活作息没有正常的规律,扰动阳气,就容易使神气外越。感受了暑邪,就会表现为汗多烦躁,气喘吁吁,应该安静时反而多言多语。如果身体发高热,就象碳火灼烧一样,这是如果出汗,热邪就能散去。感受湿邪,头部就象有东西包裹一样沉重。如果湿与热相结在一起而不能排除体外,就会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韧带挛缩或松弛,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感受风邪,可导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相互交结在一起,交替伤人,就会使阳气逐渐耗竭。在人体劳累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张显于外,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的就像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生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松弛不能收缩,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遇到湿邪阻遏就容易发生小的疮和痱子。如果经常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往往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就象拿着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在劳动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人的阳气,既能养神,使精神饱满,又能养筋,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邪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不能正常弯腰,伸展。寒气内犯,侵袭到脉中,留在肌肉和腠理之间,气血不通就会郁积,时间长了会发展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侵犯到五脏,损伤到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停留,造成气血不能顺利地运行,郁积在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不止,身体和阳气都会受到一定的削弱,这时候遭到风寒内侵,腧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只要人体保持精神、情志的淡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肌肉汗孔就会密闭而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时即使有大风疫毒的侵染,也不能受到侵害,这正是顺应自然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如果病久不愈,邪气停留在体内,就会有不断地向里波及并有越演变越剧的情况,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隔离的时候,即使医技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采取恰当的办法施治,而被那些医疗水平较差的医生耽误,就会导致死亡。人身的阳气,白天在身体外部掌管着体表的诸多功能。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逐渐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减少,汗孔也开始闭合;到了晚上,阳气收敛留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就会精神疲惫而抵抗力下降。
按语
本段说明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并且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的角度阐述了阳气的作用。
1.经文开头将人体的阳气比作自然界中的太阳:天体运行不息,是靠太阳的光明;而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阳气的温养。若阳气虚损或运行失常,则抗病能力下降,可发生多种疾病,甚至缩短寿命。保持阳气的充盛及正常运行,在防病保健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认识为后世重视阳气学派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其次论述了阳气是人体的生理之火,既能温养诸脏,又可布精。阳气具有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抗病能力(卫外作用)。如果阳气不足,生化无力,则诸脏失养,甚至枯竭。卫外不密,邪气就会乘虚而入。
3.若生活作息无规律,起居失常,就会扰动阳气,而使阳气开合失序、浮散损伤,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如果寒邪侵袭人体,人体中的阳气犹如门轴一样运转不息,以抵御外邪;如果感受暑邪会产生阳暑与阴暑两种不同的病证。如果感受湿邪,湿伤头部,阻遏清阳,则头部沉重如被物裹,湿性粘滞,郁久化热继而出现筋脉或拘挛或痿废不用。如果感受风邪,就会导致风水病而出现身体浮肿,这是因为风邪伤人,则风水相搏,导致水液停留体内,泛溢于肌肤而导致浮肿发生。另外阳气因为劳累过度而亢盛,消烁阴精,导致阴精渐绝于内。如果反复发作到了夏季又感受暑邪,则暑热煎灼真阴,阴竭阳脱而产生煎厥。会表现为视物不清、听不见声音,即目盲、耳聋,甚至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暴怒伤肝,肝失调达而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于上,气血上郁,以致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清窍不利而发生薄厥,表现为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或出现筋脉弛缓不收,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证。
4.论述了汗出偏沮致偏枯的机理。汗出偏沮的病人平时即阴阳失调,久之则气血失和,阻止于一侧,阳气不能周行于全身,日久患侧肢体筋脉失养而致半身不遂,即发生偏枯病变。
5.论述了“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全句意为过食高粱厚味之品,会使人发生严重的疔疮。这是因为高梁厚味最易生湿助热,助热则使人体阳偏胜,阳盛则热;生湿又阻遏阳气正常运行而郁结化热,于是热毒逆于血脉肉理,腐蚀血肉而发为疔疮。
6.论述痤、痱、的病因病机。出汗是阳气蒸腾津液外泄的生理表现,但汗出之时,腠理开泄,湿邪侵入皮腠之间,则蕴久化热。湿热互结,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轻则为痱,重则为疖。若劳累汗出而不注意调摄,复感风寒之邪,则邪气迫聚皮腠。生于面部者为粉刺,日久郁积化热而成痤疮。
现今意义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就是说,阳气对于人体来讲就像自然界和太阳的关系,没有阳气的彰显,也就没有任何的生命形式存在,也就无所谓人了。阳气作为人的生命之根,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的温煦作用,没有了阳气也就没有了生命。阳气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衰退的,所以我们常会听到小孩子阳气旺,因为他处于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阳气资助。通过阳气的温照对生长的关系我们可以联想到在北方,由于日照时间短,阳气温照不充分,所以庄稼一年只有一次生长期,而南方,日照时间长,所以一年内庄稼可以有两次生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是个逐渐衰退的过程,这就要求青壮年要保养阳气,老年人顾护阳气,才是顺应人体养阳的规律。所以无论是养生还是医疗活动中,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保护人身的这一点阳气!
日常生活中究竟怎样才能将人体“阳气”保养好呢?首先要顺应自然界的四时更替来养阳。《内经》典藉曾告诉我们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涵盖的意思就是春夏不要随意伤阳,而应该护阳,秋冬季不要妄补、温补内藏之火,补之则雍,暗耗真阴。这是因为春夏之季气候炎热,人们会不自觉的暴饮凉水,随意贪凉则多易伤及脾胃,损害脾胃之阳,会造成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阴阳失衡,百病丛生;所以在这两个季节,尤其注意不要图一时之快而过食寒凉之品,饮食起居都要注意不要着凉,时刻顾护身体阳气以抵御自然界燥邪,暑邪等的不正常气候;秋冬两季阳气减退,阴气偏盛,所以宜吃温热的东西来抑制偏盛的阴气。养生归纳出秋冬两季进食的要点是“保阴潜阳”,即多吃敛阳护阴的食物,如胡麻仁、龟、鳖、藕、木耳等。同时,天气寒冷,宜增加热能,加强抗寒能力,故狗肉、羊肉等高热能食物不可冷落。另外,从治疗角度来说,春夏最易耗伤阳气,所以秋冬容易发生的与阳气不足有关的疾病最好在这时候治疗,天人相应,以上天之阳来助体内的阳,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体现。同样的道理,还有许多夏季发生的疾病宜在冬天治疗,这也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这才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真正意义。阳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具有兴奋、升发、温煦、防御的作用。如果阳气受阻或阳气虚弱,其推动激发之力减弱,失去兴奋、升发、温煦、卫外的作用,就会导致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减弱、失调,精血津液代谢失常、运行迟缓,产生虚寒病变,所以在治疗疾病时还应当注意。无论遣方用药还是针灸理疗,一定不能滥用苦寒攻伐之药,徒伤阳气,于病无补,反生弊端。尤其是中老年人,阳气渐衰,当需要苦寒攻伐时,一定要寓补于攻,攻补兼施,即便是必须急伐急攻,也一定中病即止,切忌攻伐太过。如仲景在大承气汤方后有云“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云“勿令至大泄下”;大黄附子汤之温下法等等为我们临床树立了典范,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这都是我们在临床中应当注意和借鉴的地方。
原文505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1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2,并乃狂3.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4,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5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6.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7,肠8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9乃坏。凡阴阳之要10,阳密乃固11,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12.故阳强不能密13,阴气乃绝14;阴平阳秘15,精神乃治16;阴阳离决17,精气乃绝18.
注释
1.起亟(q):指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亟,频数。
2.脉流薄疾:指脉中气血流动急迫迅速。
3.并乃狂:阳邪入阳分,阳热内盛,扰乱神明而发狂证。
4.五藏气争:指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
5.陈:调和,协调。
6.气立如故:指脏腑经络之气运行如常。
7.筋脉横解:筋脉纵弛不收。
8.肠:下利便脓血之类疾病。
9.高骨:腰间脊骨。
10.阴阳之要:要,关键、纲要。阴与阳关系中的关键。
11.阳密乃固:意为阳气致密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
12.圣度:吴昆:“能于阴阳而和之,则圣人陈阴阳之法度也。”即最佳的养生保健法度。
13.不能密:不能致密于外,指阳气卫外功能失常。
14.阴气乃绝:绝,衰竭。
15.阴平阳秘:阴平阳秘是互文,即阴阳平秘。平秘,平和协调。即阴阳平和协调。秘通密,致密。
16.精神乃治:体内物质基础、功能活动正常。
17.离决:分离决别。
18.绝:竭尽。
释义
岐伯说:阴气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气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急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证。如果阳气不能制约阴气,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能调和,以致九窍不通。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使阴阳平衡,无所偏盛,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气血顺畅。这样,就能达到内外调和,不被邪气所侵害,耳聪目明,气机正常运行。如果风邪侵犯人体,伤及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肝所致。若饮食过饱,阻碍气机升降,会发生筋脉弛纵、肠及疥疮等病症。如果饮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如果过度用力,会损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总结阴阳平衡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所以阳气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竭绝。阴气平和,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裂,人的精气就会随之衰竭了。
按语
本段经文进一步论述了阳气与阴精的关系。在生理上,“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即阴精不断地上越,而与阳气相应;阳气为保护阴精而固密于外。说明阴是贮藏于体内的精微物质,是养护阳气的物质基础;而阳气是卫护于外的,使体表固密,有保护阴精安守于内的作用。人体阴阳在生理上起到互根互用的关系。在病理上,指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即阳气偏亢不能致密于外,则阴精外泄,以致阴气竭绝。
这样,无论从生理、病理方面都强调了“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即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阳气充盛固护于外,一则能防止外邪侵袭,二则能保证阴精内守。经文反复强调了阳气在阴阳平衡中的主导作用,这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今意义
本段经文向我们阐述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一论点,也就是只有阳气致密才是保持阴血宁静不耗的实旨所在,阳气固密不散,才能使人体阴阳双方保持平衡状态,精足神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如果阴阳失调,阴阳双方依存关系破坏,就会出现阳胜或阴胜的病理变化,即阴阳偏胜偏衰。出现亡阴、亡阳、寒热真假证等,就会使体内的精气(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物质)随之而竭绝,生命活动也将终结。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种强调阴阳平衡的观点,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养生的目的就是要保持阴阳双方平衡的状态不被破坏;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调整阴阳双方,使其复归“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比如针对阴虚的体质,因为阴不敛阳,就会导致阳气的外越,平时这种阴虚的人就可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潮红、手足心热、不耐春夏、多喜冷饮的特点,在养生方面,针对这样的人就应当以滋阴潜阳为大法,达到阴阳的平和。另外,按照《内经》的理论,注重精神调摄十分重要,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时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其次在日常饮食方面要注意保阴潜阳,避免或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若患病期间,上述症状会加重,如男子会伴有遗精、女子伴有月经量少等。在治疗上就应偏重于补益阴精,使亢盛的阳气得以制约。方剂的选择要注意针对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一类的方剂;心阴虚偏重者,宜服天王补心丸一类的方剂;肺阴虚偏重者,宜服百合固金汤一类的方剂;肾阴虚偏重者宜服六味地黄丸一类的方剂;并可以随证加减其他敛阴和阳的药物如白芍、枸杞、女贞子、山茱萸等。
原文506
阴1之所生,本在五味2;阴之五宫3,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4,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5,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6,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7,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8,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9,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注释
1.阴:指阴精。
2.五味:五味,酸苦甘辛咸,此处泛指各种饮食物。
3.五宫:五脏。
4.肝气以津:以,犹乃也。津,溢也,有过盛之意。
5.短肌:肌肉短缩。
6.心气喘满:喘,指心跳急促。满,通“懑”,烦闷。
7.脾气不濡:即脾气湿滞不运。
8.筋脉沮弛:筋脉弛缓败坏。沮,衰败,败坏。
9.骨气以精:言骨、筋、气、血、腠理等均是五味滋养而强盛。骨气,泛指上文之骨、筋、气、血、腠理。精,强盛。
释义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逆乱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苦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面色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甜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壅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强壮有力。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持先天秉赋的旺盛的生命力。
按语
本段经文论述了“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的饮食五味作用。认为饮食五味是产生阴精的物质来源,但如果有所偏嗜,又会因为食物的阴阳偏性而破坏五脏的阴阳平和的协调运转。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文中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论,阐述了五味偏嗜对五脏的影响。“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指出了过食酸味,酸入肝,会使肝脏气机逆乱,肝旺乘脾,引发脾脏的衰竭;“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指出食物过于咸,咸入肾,会损伤筋骨,水气凌心,使心脏受损;“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说明过食苦味,苦入心,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喘,反乘肾脏,会引起肾气失于平衡,导致面色发黑;“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指出过食甘味,甘入脾,会使脾气湿滞,从而使胃气壅滞;“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辛入肺,过食辛味,则发散过度,使津液耗伤,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时间长了会使精神受到损伤。所以文中最后强调养生要注意“谨和五味”,方能益寿延年。
现今意义
通过这段经文,《内经》典藉告诉我们,饮食能够化生精微,以滋养五脏,为五脏精气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食物也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特性,五味走五脏,所以饮食五味调和,则五脏精气充盛,脏腑阴阳协调。若饮食失调,五味偏嗜,则会导致脏气偏盛,阴阳失衡,从而伤害人体。所以,食物对人体有“养”和“伤”两重作用。谨慎地调和进食的五味,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现代的高发病糖尿病,就是过食甜的东西,甜属甘走脾脏,引起了脾脏的湿热蕴结,人们多数嗜食甜食也是糖尿病在临床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高血压的一个最主要的病因,是和患者盐的摄入过多有关,咸入肾,引起水钠储留即为肾性高血压的病机所在。我们知道在菜系里素有“南甜北咸”的说法,并且北方人嗜食咸菜,这也是高血压在北方成为多发病的原因之一。总之,通过本段经文对我们的谆谆告诫,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在饮食中不要有所偏嗜,有度有节才是养生防病的根本所在。请管好自己的嘴巴。